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86)
2023(11506)
2022(9651)
2021(8983)
2020(7525)
2019(16997)
2018(16644)
2017(31601)
2016(16432)
2015(17616)
2014(17153)
2013(16497)
2012(14863)
2011(12868)
2010(12495)
2009(10989)
2008(10266)
2007(8646)
2006(6834)
2005(5749)
作者
(42346)
(35562)
(35150)
(33682)
(22606)
(17076)
(16116)
(13732)
(13511)
(12498)
(11970)
(11921)
(10981)
(10969)
(10884)
(10684)
(10520)
(10519)
(10199)
(10051)
(8488)
(8331)
(8276)
(8121)
(7991)
(7916)
(7653)
(7407)
(7003)
(6969)
学科
(64922)
经济(64855)
管理(49011)
(46302)
(38823)
企业(38823)
方法(33949)
数学(30820)
数学方法(30429)
(21343)
(15822)
中国(15481)
(13515)
财务(13482)
财务管理(13457)
业经(13318)
企业财务(12982)
(11395)
(11067)
贸易(11065)
(10871)
(10799)
农业(10750)
技术(10513)
地方(10504)
理论(9524)
(9475)
金融(9472)
(9143)
银行(9134)
机构
大学(218784)
学院(218268)
(91690)
经济(90131)
管理(88855)
理学(78584)
理学院(77809)
管理学(76514)
管理学院(76071)
研究(66680)
中国(48827)
(44135)
(42631)
科学(38739)
财经(35952)
(33095)
中心(31860)
业大(30856)
(30732)
(30556)
经济学(29422)
(29365)
研究所(27973)
财经大学(27432)
经济学院(26821)
(26442)
师范(26157)
北京(25425)
(25073)
商学(24593)
基金
项目(159183)
科学(127825)
基金(119608)
研究(115850)
(103835)
国家(103012)
科学基金(90548)
社会(76700)
社会科(72949)
社会科学(72929)
基金项目(63533)
(60663)
自然(58831)
自然科(57600)
自然科学(57583)
自然科学基金(56541)
教育(54198)
(51356)
资助(47949)
编号(45234)
(36319)
重点(35518)
成果(34831)
(34062)
(32950)
国家社会(32906)
教育部(32109)
创新(31835)
科研(31424)
人文(31203)
期刊
(89064)
经济(89064)
研究(58532)
(35883)
中国(33717)
学报(32256)
管理(32069)
科学(30154)
(26419)
大学(25903)
学学(24849)
教育(19231)
技术(19177)
农业(18360)
(17918)
金融(17918)
财经(17683)
经济研究(15536)
(15157)
业经(14260)
问题(11859)
财会(10543)
(10277)
技术经济(10260)
统计(10027)
(10012)
理论(9793)
科技(9578)
(9534)
(9412)
共检索到296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粤麟  陈云贤  
资本作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中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考虑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研究政府投资对整体资本结构的影响。首先将政府投资引入双层嵌套型CES生产函数,验证私人投资与政府投资的互补性;其次建立扩展的拉姆齐模型,推导出稳态时私人资本与公共资本的最优比例关系,发现私人资本占比低于最优水平;最后通过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分解,发现技术偏向于私人资本主要源于私人资本的积累与公共资本与私人资本的互补效应。因此,在鼓励提高私人资本占比的同时,应注意到这会引致技术偏向于私人资本,需防范贫富差距扩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岑  张彩云  周云波  
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后,我国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本文从数字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口老龄化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我国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道路上面临的新矛盾和新挑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路径选择。本文认为数字经济会通过影响就业极化、工资极化、技能工资溢价和劳动份额等途径对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和工资不平等产生冲击;实现城乡间、地区间和不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推进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重要工作内容;人口老龄化会通过加剧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不平衡和影响资本积累的速度而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如果可以充分释放新技术带来的发展潜力、抓住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同时设计合理的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就完全有可能从容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董志勇  王也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其提出具有时代重要性、现实基础性与历史必然性。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工作主线的背景下,共同富裕在强调供给侧的同时关注需求侧,侧重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因此有必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两重视角全面地把握共同富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及其实现过程中主体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国家与世界之间的合作共赢关系。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提出的共同富裕具有动态性、可持续性、关注群体差异、地方良性互动、以人为本、开放性等特征。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抓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抓好存量和增量“两只手”,抓好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两只手”,抓好农村和城市“两只手”,抓好人口和产业“两只手”,抓好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两只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新蜀  李丹怡  
文章从人民、共享、发展、可持续四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TOPSIS法从省域层面测度了2011—2020年我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并对其时空演变、区域差异特征和障碍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0年我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且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阶梯状发展格局。不同省份之间共同富裕发展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特征,但区域分布逐渐固化;空间关系显著地区以“低-低”集聚模式为主。经济发展效率低、分配制度不健全、物质财富差距大是新时代背景下阻碍中国共同富裕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锦帆   田先红  
目前中国城乡和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仍然显著。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成为地方政府发展和治理的重要议题。以浙江省D区的强村公司为例,分析地方政府旨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消薄”行为在县域社会的运作过程、机制与制度成因。地方政府动员村庄加入强村公司,统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市场化经营,通过收益分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此举缩小了乡村区域发展差距,以创新形式实现了地方政府的“消薄”目标。地方政府通过塑造政策合法性、县域政治统合与公益型代理等机制实现“消薄”行为的有效运作。目标考核体系下的创新竞争、体制监督下的低风险发展偏好以及集体经济的治理价值等制度因素,形塑了共同富裕背景下地方政府强公益经营行为的特点,其政策实践为村集体经济提供了迈向均等发展的机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锦帆   田先红  
目前中国城乡和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仍然显著。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成为地方政府发展和治理的重要议题。以浙江省D区的强村公司为例,分析地方政府旨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消薄”行为在县域社会的运作过程、机制与制度成因。地方政府动员村庄加入强村公司,统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市场化经营,通过收益分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此举缩小了乡村区域发展差距,以创新形式实现了地方政府的“消薄”目标。地方政府通过塑造政策合法性、县域政治统合与公益型代理等机制实现“消薄”行为的有效运作。目标考核体系下的创新竞争、体制监督下的低风险发展偏好以及集体经济的治理价值等制度因素,形塑了共同富裕背景下地方政府强公益经营行为的特点,其政策实践为村集体经济提供了迈向均等发展的机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明月  刘璐  
职业教育多元共治是推动加快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与精神支撑的重要手段。多元共治是强调服务为本、在多方协作下回归发展目标的系统科学治理模式,与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多元化的办学模式相契合。通过重构治理运行体系、完善治理结构体系、深化治理研究体系、变革治理制度体系,可不断增进公共利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职业教育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满足其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活水平,是在消除贫穷和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人人都达到富裕生活水平但存在合理差距的普遍富裕。在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且在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建设中被赋予新的意义与使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西部教师教育由于其地理特性、历史遗留等问题,面临着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
关键词: 背景下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文宏  项军  刘飞  
再分配制度是国家发挥最直接和主导作用,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集中体现在财政制度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上。21世纪以来,民生财政支出水平大幅提升,被称为中国社会建设和民生保障的“黄金时代”,这是否带来了民众幸福感的提升呢?基于2005和2015年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研究发现,随着支出规模的迅速扩大,民生财政对各收入阶层群体幸福感都产生了显著的提升作用,从2005年的负效应或无效应转变为2015年的正效应,有力地解释了幸福感的变迁趋势。其中,教育与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对提升基层民众的幸福感起到了关键作用,而文体传媒支出则主要提升了中高收入群体的幸福感。这些结果不仅拓展了幸福感的理论解释,也为政府制定民生财政政策、优化支出结构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瑞乾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推动高净值人群通过家族信托方式将财富留于国内,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家族信托治理是一个长期过程,设立中的静态治理维护了家族信托基础稳定性,运行过程中的动态治理既体现了家族智慧又体现了本身灵活性,双层治理的结合共同促进家族财富有效传承和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家族财富治理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首先明确家族信托动态治理的概念,并与静态治理相区分,其次分析动态治理的主要目标,再分析引发家族信托动态治理的实践动因,并总结香港新鸿基郭氏家族和美国欧文斯家族的动态治理经验,最后就家族信托动态治理的具体路径提出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小霞  王慧  
共同富裕背景下,探索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提升第三次分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8份社会企业调查问卷数据为样本,运用层级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探究社会联盟管理控制与社会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检验社会绩效和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非正式控制对社会绩效和经济绩效均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社会绩效对经济绩效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并在非正式控制和经济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正式控制正向调节非正式控制对社会绩效的影响。文章拓展了社会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明确了社会企业双重绩效的内在联系,为社会企业构建外部组织关系管理控制框架,进而提升第三次分配效率提供可能的路径范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学涛  
数字金融推动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县域经济能否分享到数字金融的红利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基于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的事实,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中国1 869个县域经济数据,采用SARAR模型和工具变量法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式缩小县域与城市经济发展差距;数字金融会通过促进县域二三产业发展的方式,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县域经济能够通过缩小县域间贫富差异的方式分享数字金融红利;数字金融还会通过缩小东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方式推动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背景下县域不仅能够直接分享到数字金融的红利,而且还能够通过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地分享到数字金融的红利。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建华  
在专业工作日益减少的富裕社会里,高等教育发展要以“共同利益”为起点,以“共同富裕”为终点,重新思考与工作世界的关系。在走向“共同富裕社会”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既需要了解工作世界的变化并对此做出解释,也需要利用高等教育变革实现人类的共同利益,更需要致力于教育和培养适应共同富裕社会需要的人,并形成共同富裕的文化。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高等教育不能“沦为继承特权的委托书”,而应成为“建造更好生活的脚手架”。高等教育的最高使命应是基于贡献正义重构新的社会契约,使工作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趋于正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孔庆林   尧佳玉   刘珍珍  
在新时代共同富裕背景下,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员工与所有者共享企业剩余价值的方式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上市公司大股东折价转让股票型员工持股计划是2006年颁发的《股份支付》会计处理的空白。本文以智飞生物2022年发布的“共同富裕之员工持股计划”为典型案例,探索大股东折价转让股票型员工持股计划的会计处理全过程,以期完善员工持股计划会计处理,从会计角度助力共同富裕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赖礼邦   杨洁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国城市和农村长期面临着资源要素配置失衡问题,如何促进城乡产业资源合理统筹配置是城乡发展亟待探讨的时代命题。本文就现阶段城乡产业资源配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简要分析,并就适合的统筹策略做简要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