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1)
2023(10281)
2022(8725)
2021(8153)
2020(6708)
2019(14884)
2018(14322)
2017(27901)
2016(14560)
2015(15829)
2014(14833)
2013(14271)
2012(12907)
2011(10988)
2010(11382)
2009(11160)
2008(10281)
2007(9198)
2006(8078)
2005(7547)
作者
(35744)
(29249)
(29065)
(27809)
(18456)
(14025)
(13437)
(11109)
(11051)
(10541)
(9751)
(9726)
(9153)
(9082)
(9019)
(8840)
(8606)
(8604)
(8451)
(8231)
(7016)
(6926)
(6861)
(6753)
(6573)
(6417)
(6340)
(6310)
(5829)
(5817)
学科
(49032)
经济(48967)
管理(46961)
(43129)
(37380)
企业(37380)
(27345)
(26278)
金融(26277)
(24333)
银行(24330)
(23402)
中国(22345)
方法(17976)
(17662)
财务(17629)
财务管理(17578)
企业财务(16774)
(16637)
贸易(16625)
(16381)
(15485)
数学(15323)
(15122)
数学方法(15117)
(13069)
业经(12887)
地方(12629)
中国金融(11128)
农业(10055)
机构
学院(184410)
大学(179887)
(79167)
经济(77533)
管理(68556)
理学(57835)
理学院(57292)
研究(57276)
管理学(56469)
管理学院(56132)
中国(53790)
(46074)
(36064)
财经(34415)
(31108)
中心(29950)
科学(29914)
(28207)
(26993)
经济学(26312)
财经大学(25581)
经济学院(24002)
(23540)
研究所(23360)
(23290)
(22973)
北京(22649)
(22364)
(22171)
银行(22161)
基金
项目(115557)
科学(91926)
研究(91727)
基金(84107)
(70486)
国家(69853)
科学基金(61173)
社会(60107)
社会科(57214)
社会科学(57200)
(45520)
基金项目(43455)
教育(41625)
编号(38229)
(36972)
自然(35770)
自然科(34969)
自然科学(34964)
自然科学基金(34324)
资助(33992)
成果(32107)
课题(26091)
重点(25993)
(25785)
(25573)
(25486)
(25405)
国家社会(25181)
(24509)
项目编号(24505)
期刊
(89723)
经济(89723)
研究(61211)
(40777)
中国(37423)
(36799)
金融(36799)
管理(25157)
(22682)
学报(21582)
科学(19850)
教育(19394)
财经(17562)
大学(17559)
学学(16509)
经济研究(15474)
业经(15199)
(15042)
农业(14218)
技术(13642)
(12538)
财会(11930)
问题(11894)
国际(11354)
会计(11268)
理论(9505)
(8675)
实践(8385)
(8385)
商业(8120)
共检索到295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时红秀   王薇  
地方政府专项债、城投债以及隐性债都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工具。当前,中国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地方债务引发的资源配置扭曲、金融风险积累等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一揽子化债”之后,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即着眼长远的体制机制改革。沿着“即期紧急救助—中期优化监管—长期制度建设”的脉络,近期中央采取的措施极大缓解了地方债务困局。下一步需要及时推进改革,从微观机制入手解决根本问题。针对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和其他举债融资机制进行改革,核心在于坚守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促使“用钱者”对“出钱者”负责。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鲁玉秀  
2015年《新预算法》的实施,开启了地方政府债券化融资的步伐。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面临从"债务融资"到"债券融资"的过渡期,如何消化吸收大量的存量债务,以及如何规范化管理债券融资,做好存量债务置换,避免形成投资冲动下的更大负债,是地方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建议从改革财税体制,完善"市场"化债券融资机制,积极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公共投资等方面着手,规范化管理地方政府债务,有效化解债务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易玄  刘诗若  
以我国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企业注册所在省份政府债务规模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影响,结果显示:从产权性质来看,地方政府债务会加重国有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而非国有企业并没有受到地方政府债务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地方政府债务可能通过挤占地区信贷配额,推高国有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进而加剧国有企业短贷长投行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传华  叶小媛  吕晓彤  
近几年是地方政府发展的关键时期,带动城市圈发展和中心城市建设等各方面压力迫使很多城市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改善地方政府巨额负债的现状已迫在眉睫。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建立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但为了避免债务危机的发生,仍需从投融资平台市场机制、融资渠道、内部控制等多层面做出进一步的完善。本文以近年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为背景,通过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基本情况的分析,探讨了引发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的原因,最后对能影响其偿债能力的各方面不足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封北麟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膨胀与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三者之间存在一个紧密的因果循环。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在地方政府财力增长有限和体制法律约束下,催生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出现,为地方政府借用银行资金和资本市场融资,推动地区城市建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强  陈纪瑜  
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政府投融资制度张强,陈纪瑜国债的基本含义是政府依据信用原则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或是借款形成的政府与其他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债务关系。将这一概念进一步分解:作为债务人的政府按我国宪法可划分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又可分为省级、市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武彦民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发展筹集资金发挥了枳极作用。然而在其髙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平台债务规模增长过快、运作不规范、债务风险激增等问题。2011年,国家收紧银行贷款监管,实行"名单制"管理。然而2012年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券融资和信托融资规模继续扩大,导致债务风险显著增加。2014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彦坤  
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提供了地方政府债务影响企业融资、投资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经验证据。研究发现:由于挤出效应的存在,地方政府债务率偏高已成为影响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因素,并使得企业融资成本尤其是债务资本成本显著上升;投资行为方面,地方政府债务率上升使得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显著缩小,并减少了企业的投资机会,其中,民营企业、弱政企关联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低和法治环境程度低地区的企业、PPP非鼓励性行业中的企业受到所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影响更大,整体债务层级中的县级政府债务对企业融资和投资行为的影响最大;进一步从企业发展来看,地方政府杠杆率的过快上升,会加剧所在地区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企业经营绩效受到不利影响。管控地方政府债务尤其是县级政府债务,加快推进市场化进程和完善法治环境,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债务对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改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促进地方政府债务的"挤出"效应转变为"引致"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金向  陈墨畅  初美慧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债务的现实载体,其债务特点和风险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但由于缺乏数据,因而缺少相关的实证分析。选取全国30家投融资平台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平台公司的举债规模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平台所属层级呈正相关;平台公司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土地资源进行融资,所融资金多投向市政建设公益类项目,偿债能力较弱,风险较大。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选取30家平台公司2009—2014年数据,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预警体系,发现宏观上经济下行,中观上地区财政不良竞争,微观上平台公司经营不善导致了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违约风险普遍存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金向  陈墨畅  初美慧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债务的现实载体,其债务特点和风险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但由于缺乏数据,因而缺少相关的实证分析。选取全国30家投融资平台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平台公司的举债规模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平台所属层级呈正相关;平台公司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土地资源进行融资,所融资金多投向市政建设公益类项目,偿债能力较弱,风险较大。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选取30家平台公司2009—2014年数据,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预警体系,发现宏观上经济下行,中观上地区财政不良竞争,微观上平台公司经营不善导致了我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樊君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积聚,是造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隐患。虽然地方政府已经剥离了投融资平台债务以及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但是投融资平台转型并不能一蹴而就,城投公司债务存量是影响其转型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市场化转型时期,有效防范和治理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对实现平台公司顺利转型及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公开发债的数据深入分析投融资平台转型期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十二五”时期我国各地区的投融资平台风险由中度风险向高风险演变,风险增速呈现递增趋势,平台债务风险的不断积聚值得高度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娟娟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的动因是多方面的,如分税制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物品供给,发展型财税政策的实施等,使其面临严峻的财政压力,债务融资成为当前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方式。但过度负债、缺乏制度性的设计、对土地财政的严重依赖等问题日益突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应包括地方债务的显性化与透明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规范和完善融资平台建设,探索地方债的发行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课题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琳  
随着近年来对财政风险的日益关注 ,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风险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笔者认为 ,我国现行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管理制度所存在的种种缺陷 ,是造成这一风险加剧的重要因素之一 ,必须及时加以规范和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