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55)
- 2023(16287)
- 2022(14172)
- 2021(13217)
- 2020(11170)
- 2019(25162)
- 2018(25085)
- 2017(48090)
- 2016(26280)
- 2015(29473)
- 2014(28916)
- 2013(28443)
- 2012(26008)
- 2011(23380)
- 2010(23540)
- 2009(21711)
- 2008(21302)
- 2007(19010)
- 2006(16765)
- 2005(14828)
- 学科
- 济(103377)
- 经济(103243)
- 管理(85968)
- 业(79361)
- 企(68784)
- 企业(68784)
- 方法(45006)
- 数学(38076)
- 数学方法(37612)
- 财(29347)
- 中国(27155)
- 农(27053)
- 业经(25684)
- 技术(23934)
- 制(23534)
- 学(21528)
- 地方(21497)
- 理论(18150)
- 农业(17936)
- 务(17562)
- 环境(17534)
- 财务(17483)
- 财务管理(17442)
- 和(16992)
- 划(16673)
- 体(16620)
- 贸(16560)
- 贸易(16548)
- 企业财务(16537)
- 银(16340)
- 机构
- 大学(368934)
- 学院(367638)
- 管理(149476)
- 济(146596)
- 经济(143357)
- 理学(129266)
- 理学院(127853)
- 管理学(125837)
- 管理学院(125142)
- 研究(120910)
- 中国(89257)
- 京(78802)
- 科学(74025)
- 财(70206)
- 所(59803)
- 农(56121)
- 财经(54919)
- 江(54782)
- 中心(54618)
- 研究所(54081)
- 业大(53903)
- 经(49836)
- 北京(49785)
- 范(47437)
- 师范(47009)
- 院(44237)
- 州(43956)
- 农业(43544)
- 经济学(43446)
- 财经大学(40688)
- 基金
- 项目(251323)
- 科学(198680)
- 研究(186312)
- 基金(181617)
- 家(157162)
- 国家(155843)
- 科学基金(135027)
- 社会(118101)
- 社会科(111929)
- 社会科学(111901)
- 省(99855)
- 基金项目(96685)
- 自然(86620)
- 教育(85243)
- 自然科(84584)
- 自然科学(84565)
- 自然科学基金(83061)
- 划(82720)
- 编号(75356)
- 资助(73790)
- 成果(61037)
- 重点(56119)
- 创(55945)
- 部(55235)
- 发(53567)
- 课题(52555)
- 创新(51611)
- 制(49102)
- 国家社会(48335)
- 教育部(47627)
- 期刊
- 济(163354)
- 经济(163354)
- 研究(109324)
- 中国(75491)
- 管理(57342)
- 学报(55623)
- 财(55257)
- 科学(52038)
- 农(50783)
- 教育(43510)
- 大学(42898)
- 学学(40243)
- 农业(35253)
- 技术(34628)
- 融(30644)
- 金融(30644)
- 业经(26942)
- 财经(26814)
- 经济研究(25519)
- 经(22995)
- 问题(20553)
- 科技(20483)
- 技术经济(19541)
- 业(18997)
- 图书(18443)
- 理论(17510)
- 现代(16835)
- 版(16364)
- 商业(15948)
- 实践(15886)
共检索到542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玉婷 余熙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超效率DEA、Tobit模型并选取2010—202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政府引导基金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引导基金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的影响系数依次下降但显著性依次提高;政府引导基金通过创新转化和产业规模机制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绿色偏好机制虽有积极影响但作用还不显著,三种机制能够较为充分地反映政府引导基金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玉婷 余熙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超效率DEA、Tobit模型并选取2010—202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政府引导基金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引导基金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的影响系数依次下降但显著性依次提高;政府引导基金通过创新转化和产业规模机制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绿色偏好机制虽有积极影响但作用还不显著,三种机制能够较为充分地反映政府引导基金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洁 李婧姝
基于2009—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各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并通过区位熵测度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最后利用面板计量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整体不高,二者均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较为缓慢;高技术产业集聚有利于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研发投入、劳动投入和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创新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洁 李婧姝
基于2009—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各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并通过区位熵测度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最后利用面板计量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整体不高,二者均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较为缓慢;高技术产业集聚有利于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研发投入、劳动投入和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创新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虹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将高技术产业集聚划分为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分别考察相应传导路径。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绿色创新效率,但二者呈“倒U型”门槛特征。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推动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来提高绿色创新效率,而专业化集聚并非有效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东部地区、金融基础较弱区域、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强。据此,本文提出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打造“数智化”高技术产业园区、实施绿色创新差异化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绿色创新效率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东斌
文章基于熵值法和灰色关联模型,对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演化进程和科技创新对绿色发展不同环节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报告了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的现状,通过采用熵值法,反映了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一级指标与绿色发展水平二级指标关联度大部分属于中度关联水平,内部因素、外部因素、科研投入、科研产出与绿色发展水平二级指标缺乏紧密的互动关系;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与单位产值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固体废物排放量的贡献程度较大;近年来资源消耗中科技创新对资源消耗的关联度呈下降趋势。据此文章提出优化科技创新投入结构,加深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的三方融合,重视市场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研究成果。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汪传旭 任阳军
高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战略性产业,其创新效率显著影响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引入废气废水排放量指标,对识别绿色创新效率区域差异和考察区域间空间溢出效应有重要意义。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对不考虑非期望产出和考虑非期望产出两种情况下的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和对比,并利用空间Durbin模型分析区域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时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高于考虑非期望产出时的效率,但两种情况下的效率水平都偏低;省域高技术产业绿色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雅琼 韩志非 刘亚芬
选取2007—2021年中国19个国家级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要素市场分割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得出: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有效缓解要素市场分割现象。同时,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提升绿色创新效率,且专业化集聚作用效果显著高于多样化集聚。中介检验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可通过调节要素市场分割绿色创新效率发挥促进作用。拓展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环境规制之间呈现正向关联关系。在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调整要素市场分割测算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因此,提出塑建高技术产业集聚新生态、重构要素市场化配置新范式、构筑环境规制制度新格局的建议,希冀助力绿色创新效率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东斌
文章基于熵值法和灰色关联模型,对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演化进程和科技创新对绿色发展不同环节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报告了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的现状,通过采用熵值法,反映了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一级指标与绿色发展水平二级指标关联度大部分属于中度关联水平,内部因素、外部因素、科研投入、科研产出与绿色发展水平二级指标缺乏紧密的互动关系;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与单位产值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固体废物排放量的贡献程度较大;近年来资源消耗中科技创新对资源消耗的关联度呈下降趋势。据此文章提出优化科技创新投入结构,加深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的三方融合,重视市场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研究成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雅琼 韩志非 刘亚芬
选取2007—2021年中国19个国家级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要素市场分割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得出: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有效缓解要素市场分割现象。同时,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提升绿色创新效率,且专业化集聚作用效果显著高于多样化集聚。中介检验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可通过调节要素市场分割绿色创新效率发挥促进作用。拓展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环境规制之间呈现正向关联关系。在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调整要素市场分割测算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因此,提出塑建高技术产业集聚新生态、重构要素市场化配置新范式、构筑环境规制制度新格局的建议,希冀助力绿色创新效率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松奕
绿色创新是新时代实现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根据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内涵,运用R聚类和变异系数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定量筛选,最终确定了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云模型评价方法,对2009—202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绿色创新能力由低水平向高水平逐年演化,整体呈趋好态势发展,但仍然存在部分约束性短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杰
选取2009—2021年中国22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要素市场扭曲与绿色创新绩效间的内在机理与影响效果。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创新绩效攀升;缓解要素市场扭曲是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赋能绿色创新绩效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集聚水平、经济发达以及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绿色创新绩效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杰
选取2009—2021年中国22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要素市场扭曲与绿色创新绩效间的内在机理与影响效果。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创新绩效攀升;缓解要素市场扭曲是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赋能绿色创新绩效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集聚水平、经济发达以及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绿色创新绩效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立平 孙建红
本文构建了创新速度的作用机制框架,包括线性机制和非线性机制。线性机制是指创新速度通过竞争优势、树立品牌、降低成本、获取利润等效应有效地促进创新成果。非线性机制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适度速度效应。在此基础上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创新速度对创新成果的贡献显著,弹性系数为0.344。创新成果越高,创新速度的弹性系数越大。中等创新速度时,创新速度的弹性系数最大。企业研发经费的弹性系数最大,政府科技投入以及研发人员的绩效总体不高。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速度 创新成果 门槛特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立平 孙建红
本文构建了创新速度的作用机制框架,包括线性机制和非线性机制。线性机制是指创新速度通过竞争优势、树立品牌、降低成本、获取利润等效应有效地促进创新成果。非线性机制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适度速度效应。在此基础上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创新速度对创新成果的贡献显著,弹性系数为0.344。创新成果越高,创新速度的弹性系数越大。中等创新速度时,创新速度的弹性系数最大。企业研发经费的弹性系数最大,政府科技投入以及研发人员的绩效总体不高。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速度 创新成果 门槛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