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12)
- 2023(18781)
- 2022(15821)
- 2021(14698)
- 2020(12602)
- 2019(28465)
- 2018(28117)
- 2017(54124)
- 2016(29157)
- 2015(32630)
- 2014(32614)
- 2013(32052)
- 2012(29638)
- 2011(26674)
- 2010(26782)
- 2009(25338)
- 2008(24569)
- 2007(22015)
- 2006(18785)
- 2005(16845)
- 学科
- 济(112748)
- 经济(112595)
- 管理(91610)
- 业(86030)
- 企(72887)
- 企业(72887)
- 方法(52136)
- 数学(45158)
- 数学方法(44532)
- 财(35229)
- 农(30964)
- 中国(30654)
- 制(26601)
- 业经(25976)
- 学(24917)
- 技术(22219)
- 务(21441)
- 财务(21379)
- 财务管理(21325)
- 贸(20886)
- 贸易(20876)
- 地方(20845)
- 农业(20541)
- 易(20331)
- 企业财务(20299)
- 银(20146)
- 银行(20091)
- 融(19698)
- 金融(19692)
- 行(19117)
- 机构
- 大学(416260)
- 学院(414601)
- 济(167174)
- 经济(163650)
- 管理(158867)
- 研究(139091)
- 理学(137174)
- 理学院(135668)
- 管理学(133189)
- 管理学院(132414)
- 中国(104931)
- 京(86722)
- 科学(85984)
- 财(81794)
- 农(71563)
- 所(70460)
- 中心(64793)
- 财经(64131)
- 研究所(63838)
- 业大(63369)
- 江(63136)
- 经(58225)
- 农业(56474)
- 北京(54060)
- 范(52598)
- 师范(51924)
- 经济学(51706)
- 院(50748)
- 州(49742)
- 财经大学(47799)
- 基金
- 项目(280825)
- 科学(221272)
- 基金(204280)
- 研究(202199)
- 家(179829)
- 国家(178341)
- 科学基金(152384)
- 社会(128483)
- 社会科(121792)
- 社会科学(121761)
- 省(110554)
- 基金项目(107590)
- 自然(99818)
- 自然科(97533)
- 自然科学(97499)
- 自然科学基金(95791)
- 教育(94647)
- 划(93652)
- 资助(83481)
- 编号(80473)
- 成果(66234)
- 重点(64051)
- 部(62609)
- 创(61814)
- 发(59756)
- 创新(57298)
- 课题(56695)
- 科研(54705)
- 教育部(53673)
- 制(53395)
- 期刊
- 济(180624)
- 经济(180624)
- 研究(118929)
- 中国(83352)
- 学报(69003)
- 财(66386)
- 农(64322)
- 科学(62333)
- 管理(60384)
- 大学(52677)
- 学学(49857)
- 教育(45658)
- 农业(43118)
- 融(38412)
- 金融(38412)
- 技术(36586)
- 财经(32074)
- 经济研究(29149)
- 业经(29132)
- 经(27606)
- 问题(23618)
- 业(23309)
- 版(21168)
- 科技(20390)
- 技术经济(20101)
- 贸(19325)
- 统计(19317)
- 理论(18558)
- 策(18387)
- 财会(17920)
共检索到612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满元
为应对合法性自身所具有的递减趋势,政府通过意识形态的力量来相应地降低民众对公共利益的需求并进而实现合法性危机的化解,当然是一种相当不错的选择;然而由于意识形态本身所固有的一些特点的影响,以意识形态的策略来应对政府合法性的危机,实践中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手段加以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才是政府应对合法性危机的根本手段。由于经济发展又是建立在有效率的制度基础之上的,因而为了有效地避免因竞争失利而导致自身的合法性危机加重,实践中政府就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制度创新,并借此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以及获得提供公共物品的必要与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满元
与政府——公众合约的动态性相对应,政府的合法性问题是一个典型的动态概念;由于公众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具有刚性,政府机构的构成特点与官员的经济人特性也在相当程度上使政府机构难以长期地保持公共物品生产与提供的高效率、以及利益集团的行为能对合法性造成相应的影响,因而政府的合法性往往会随着时间而自然下降并进而呈现出一种"自然递减"的态势来。政府间、尤其是地方政府间之所以要展开激烈的竞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其他政府的存在会对一个政府辖区内的公众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公众的行动又会对政府间的竞争以及合法性问题的提升造成重大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营立成
新制度主义认为合法性资源存在三个维度:基于政府支持的规制性维度、基于专业性和资质性说明的规范性维度和基于社区文化观念的认知性维度。本研究从这三个维度出发分析了社区社会组织合法性危机的生成机制。社区社会组织的规制合法性获取门槛较高,且不具有普惠性,多数社区社会组织缺乏这方面的支持;社区社会组织的规范合法性要求提供组织目标有用性和组织能力适应性的证明,这对社区社会组织而言是一大挑战;社区社会组织的认知合法性要求与社区的文化环境相匹配,但是社区的文化环境总体上并不利于以现代组织结构为取向的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此外,各个维度之间还存在着复杂的张力,新的合法性危机由此产生。
关键词:
社区社会组织 合法性危机 生成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玉刚 纪宇彤
伴随着中国企业大量进入海外市场,在东道国开展经营活动遭遇的合法性危机也频频出现。文章基于112个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合法性危机事件的案例样本,运用媒体内容分析法测量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合法性危机程度,研究进入模式、制度距离与合法性危机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进入模式对合法性危机有显著影响,且并购大于投资大于出口;东道国与中国的制度距离越大,企业遭遇合法性危机的程度越高;企业所有权性质对制度距离与合法性危机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文章扩展了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后效果的研究,为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合法性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北伟 富金鑫 周昕
文章以意识形态理论和舆情理论为基础,分析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与特征,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深入探讨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的素养提升机制、危机监管机制、舆情引导机制、媒体融合机制以及技术创新机制。以期为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危机响应研究提供新视角,更为相关部门加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波 杨步韵 杨燕
针对中国国企跨国并购中的合法性劣势及其破解路径,本文基于制度逻辑理论分析了跨国并购场景下中国国企劣势的制度来源与破解策略,认为国企与东道国国家逻辑、市场逻辑之间的不兼容性带来了中国国企跨国并购所面临的目的合法性劣势和效率合法性劣势,而中国国企主要通过选择性耦合策略来化解合法性劣势,实现跨国并购完成。使用fsQCA方法和2004—2018年间中国国企136起跨国并购交易事件,本文探讨了国企合法性劣势和基于选择性耦合的组织响应策略对中国国企跨国并购完成的“联合效应”,识别出中国国企跨国并购中三种典型的合法性获取模式:共同体策略驱动的目的合法性劣势破解模式、透明化策略驱动的效率合法性劣势破解模式、低调叠加策略驱动的双合法性劣势破解模式。这一结果验证了合法性劣势下基于选择性耦合的中国国企跨国并购合法性获取机理框架,并表明跨国并购完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多种因素之间的互动还会形成不同的路径。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基于制度逻辑理论的国际商务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进国企国际化合法性研究的深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明明
在20世纪,中国的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动员统摄的有效性,故而中国目前的意识形态需要在话语、义理和论证机制方面进行必要的革新。文章从信仰层面、认识层面、策略层面分析了精致的意识形态应兼具的特征和品格,进而从中国近代历史和改革开放发展以来存在的困局和矛盾,并从维系和革新的角度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意见,以使主流意识形态适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深刻变革。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调适性变革 价值体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欣
近三十年,金融危机发生频率日趋增多,影响越来越大,各国应对危机的政府救助成本也相当高。救助成本以及救助的措施与政治制度等有一定的关系。本文从政治制度的视角,通过对四次主要的金融危机的政府救助措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政府救助措施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尤其是政府意识形态的差别、国家的利益集团、民主和专制的程度、选举体系、问责制等,均对救助措施及效果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救助 政治制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曹宏苓
本文将欧盟应对欧债危机的制度创新置于法经济学的视角之下,揭示了欧债危机的实质,分析了欧盟制度创新的成果与不足,并对欧元区前景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本次欧盟的制度创新,在新制度内容的设计上加强了针对性、可操作性、注重效率和保障力度,但其制度创新仍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欧债危机的反复是必然的。从根本上看,欧元的发展方向是不会改变的,我们不能因为这次危机的久拖不决而根本否定欧盟货币一体化方向。
关键词:
欧债危机 制度创新 制度评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晶 陈宣雨 李然
企业排名作为一种兼顾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公开信息,会对组织合法性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企业信心、利益相关者行为以及资源和信息的获取,从而影响企业创新活动。本文基于组织合法性理论探索排名变动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本文对A股上市的中国500强企业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排名上升时,企业的创新强度会显著增强。排名连续下降时,企业的创新强度会显著减弱。高管技术背景在上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力获得提升的企业倾向于增加创新强度来获取更强竞争优势,这种情况促进了市场中强者更强的现象。
关键词:
排名变动 中国500强 合法性 创新强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金海
校长领导权力的合法性危机是指校长领导权力失去正当性且未获得被领导者的认同、支持和服从,其实质是一种认同危机。危机形态主要表现为公共性危机、程序性危机、价值性危机及有效性危机等。为此,应通过公共意志及公共利益价值取向的联结、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原则的统一、以人为本与交往伦理的结合及适当集权与合理分权的协调等范式予以解决,进而缓解校长领导权力的合法性危机,实现学校的有效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显未
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派的重要理论工具,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及其经济功能的有界性为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起始空间。在制度环境中承载着重要角色的意识形态,存在着两种变迁的方式,并且在其变迁过程中极易表现出与其他制度安排不同的路径依赖。从对意识形态理论的探讨中,可以发现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的经济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圣民
诺斯的意识形态理论和哈耶克的道德进化论,都研究道德和伦理。两者的区别在于:意识形态概念的个体性与群体性,基本假设的“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意识性和自发秩序,意识形态的作用权重,不同的基本方法论等。前者对后者有明显的借鉴,两者相似之处有:理论出发点上均重视“文化”和“学习”的作用,基本假设上对“有限理性”的认识趋同,具体方法论上都注意博弈论的运用,哲学基础均是自由主义的世界观,一致认为意识形态是影响制度系统稳定与变迁的重要因素,得出了正式制度变迁应在意识形态框架内进行的结论。本文认为两者有综合的可能,并对制度变迁视角下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意识形态理论 比较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景宇 单既琛
文章主要讨论制度变迁过程中那些无效率的制度均衡是如何形成的。在对利益集团经济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考察了Davis和North理论意义上的第一和第二行动集团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由于利益集团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存在着冲突,因此即使是启动和推进制度变迁过程的第一和第二行动集团,也有可能妨碍制度变迁达至最优点,使其掉入"陷阱"之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德永
知识论是课程领域难以回避的基础性问题,也是今日课程研究与改革中纷争最为激烈的根本性问题。长期以来,本质主义知识论基础在课程理论探究与实践改革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学校课程研究与发展无不遵循本质主义的逻辑、立场与方法,呈现出明显的本质主义品质、特征与发展轨迹,使课程因品质、价值、目标、模式和功能等各个方面的教育性扭曲与缺失而面临着严峻的"合法性"危机。
关键词:
课程 本质主义 知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