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8)
2023(9291)
2022(7814)
2021(7029)
2020(6080)
2019(13613)
2018(13551)
2017(26987)
2016(14311)
2015(16097)
2014(16318)
2013(16196)
2012(15519)
2011(14451)
2010(14834)
2009(14503)
2008(14104)
2007(12965)
2006(12022)
2005(11279)
作者
(41915)
(35019)
(34956)
(33479)
(22252)
(16358)
(15842)
(13533)
(13175)
(12521)
(12111)
(11474)
(11406)
(11313)
(10928)
(10779)
(10339)
(10158)
(10043)
(9869)
(9069)
(8524)
(8403)
(8012)
(7986)
(7952)
(7707)
(7618)
(7026)
(6777)
学科
(80842)
经济(80739)
管理(49009)
(39722)
(32499)
企业(32499)
方法(26303)
数学(23302)
数学方法(23156)
中国(21313)
(20205)
(18927)
地方(18161)
(16278)
业经(15450)
(13518)
(13241)
(12932)
银行(12921)
地方经济(12757)
(12482)
(12213)
金融(12211)
(11573)
贸易(11563)
环境(11303)
(11223)
体制(10553)
农业(10303)
(9646)
机构
大学(223238)
学院(220915)
(107625)
经济(105593)
管理(82894)
研究(77974)
理学(70229)
理学院(69445)
管理学(68586)
管理学院(68163)
中国(61373)
(54575)
(46511)
财经(41675)
科学(41244)
(38887)
(37574)
经济学(35453)
研究所(34159)
中心(33981)
(33516)
经济学院(31560)
财经大学(30668)
北京(30089)
(28428)
(27657)
(26829)
师范(26631)
(26133)
业大(25840)
基金
项目(132212)
科学(105237)
研究(100238)
基金(98230)
(83520)
国家(82860)
科学基金(71019)
社会(68341)
社会科(64841)
社会科学(64824)
基金项目(51028)
(49296)
教育(45268)
自然(41718)
(41167)
自然科(40672)
自然科学(40663)
资助(40055)
自然科学基金(39951)
编号(39166)
成果(33767)
(31124)
(30687)
重点(29793)
(29407)
国家社会(29148)
课题(27922)
教育部(27534)
(27013)
人文(26734)
期刊
(131928)
经济(131928)
研究(77464)
中国(44766)
(42480)
管理(34300)
学报(27702)
科学(27630)
(26574)
(25302)
金融(25302)
大学(22697)
财经(22675)
经济研究(22612)
学学(21550)
(19616)
业经(18584)
技术(18566)
教育(18249)
问题(17520)
农业(17169)
(14204)
技术经济(12708)
国际(12164)
理论(11142)
世界(11076)
统计(10955)
商业(10933)
经济管理(10838)
经济问题(10802)
共检索到353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辛维举  
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工业化进程不同 ,社会主义国家在步入工业化进程前都经历了一个消除私营经济 ,建立单一公有制的制度急剧变迁的特殊阶段 ,而后由强政府的推动才走上了工业化道路。我国建国初期短短几年就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变迁 ,本文通过对这一阶段的分析 ,探讨了政府如何干预经济 ,实现制度变迁的历程 ,指出行政压力、国家资本渗透和群众性政治运动是社会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三种主要方式 ,并分析了其各自发挥作用的途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中国产业体系的制度结构研究课题组  
由于史料与数据缺失以及学术传统等原因,经济学界对计划经济的具体运行机制及其效率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在制度变迁理论的框架上,利用最新的历史资料,对建国初期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1949-1957年)进行经济史层面的归纳,通过分析经济史料中的事件细节,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研究相关数据,试图揭示出这次基本经济制度变迁所带来的制度绩效。研究结果发现:计划经济的建立,使国民经济出现了产业体系失衡、价格机制缺失、供求关系紊乱、企业缺乏竞争等问题,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代表的经济效率受到了负面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匣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国民政府留下的旧教育,而对私立大学的改造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调查相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从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分析了私立高等教育制度瓦解的制度性因素。即新中国政府出台的系列政策和措施成为改造的基本依据;不断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改造,树立起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文化认知;而私立大学组织内部的改造是思想、政策落实的具体反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红云  
本文通过对中国农地制度的历史考察,认为传统平均主义和个人主义意识对农民行为选择的影响是促使中共中央在建国初继续土地改革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思想渊源。从土地改革的制度内涵以及传统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来看,土地改革建立的农民土地所有制是呈现明显路径依赖特性的连续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一平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政局稳定和经济恢复改善了农民的收支水平和购买力,然而通过市场增收的途径逐渐受到限制,苏南农户的农副业收入仍占主导地位,农家经济并未产生结构性变化。国家期望通过土改提升农业水平支持工业发展与增强国力,但却面临着工业化目标与农村生产基础、对市场供求的控制与农民利益的矛盾。尽管国家严格限定农产品流动,但农民随机应变的市场行为仍有生存空间,市场机制在双方博弈中依然延续并影响着政策实施路径。工业化意图下的农村经济塑造,超出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简约化叙述,也体现了近代以来国家主导型发展中资源配置体制选择的特殊内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费菊瑛  
刘少奇建国初期的经济思想 ,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经济建设部分在脉络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 ,重新认识刘少奇经济思想理论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苏明吾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制度变迁深刻地影响着地方政府的行为 ,其表现在不同体制下的地方政府行为角色、方式和效果不同 ,地方政府行为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必然性和有限性特征。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应该正确认识地方政府行为的性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正元  
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 ,是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重要的金融制度变迁无一不是在政府供给主导下进行的 ,而且 ,在相当长时期内将是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变迁的主导方式。这一制度变迁方式是由我国政治经济金融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赛扬  
教师教育是我国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新理念,是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的宏观规划,是对教师专业化的系统性、连续性、终身性的客观认可,是对我国教师培养由师范院校单独承担转向多元开放格局后如何确保教师质量的制度设计。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教育制度,政府要转变对教师教育管理的方式,大学要积极承担教师教育的任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晓珊  
民营经济发展是一部制度变迁史,从改革开放前禁止民营经济到改革开放初期默许民营经济复苏,再到承认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合法地位,最后到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所有这些都是国家根据民营经济不同时期的特点,适时地推动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诱导民营经济向良性方向变迁的过程。文章通过回顾关于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对珠三角民营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制度分析,进一步探讨民营经济在珠三角地区发展改革时期的出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光华  段文斌  
Governing and System Changing arc foretopics of new-system economics and studies arc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guiding th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makes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formal governing and informal governing,inducivc changing and compulsory changing,enclosure and tr...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文波  柯华  
对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见解。尝试从近代制度变迁与政府管理作用角度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宏观上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变迁以及政府管理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也造成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混乱。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琳  
建国初期是我国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过渡时期,其间逐渐形成的计划经济思想对当时储蓄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显著提升了储蓄总量和国民储蓄率,强化了政府对国民储蓄的控制,而且通过储蓄总量、结构政策以及强制储蓄等方式,最终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储蓄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