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08)
- 2023(19447)
- 2022(16571)
- 2021(15557)
- 2020(13167)
- 2019(30538)
- 2018(30000)
- 2017(57850)
- 2016(31223)
- 2015(35586)
- 2014(35584)
- 2013(35467)
- 2012(33138)
- 2011(30077)
- 2010(30383)
- 2009(28602)
- 2008(27597)
- 2007(24431)
- 2006(21573)
- 2005(19510)
- 学科
- 济(142768)
- 经济(142624)
- 管理(90403)
- 业(84688)
- 企(70870)
- 企业(70870)
- 方法(59091)
- 数学(51671)
- 数学方法(51191)
- 中国(40198)
- 农(35171)
- 财(34974)
- 地方(31116)
- 业经(30954)
- 融(29890)
- 金融(29886)
- 学(29120)
- 银(28916)
- 银行(28864)
- 行(27759)
- 制(27486)
- 贸(25208)
- 贸易(25189)
- 易(24427)
- 农业(23815)
- 务(21222)
- 财务(21143)
- 财务管理(21091)
- 和(21004)
- 环境(20797)
- 机构
- 大学(455347)
- 学院(451796)
- 济(193374)
- 经济(189307)
- 管理(175428)
- 研究(158302)
- 理学(150808)
- 理学院(149077)
- 管理学(146744)
- 管理学院(145918)
- 中国(123999)
- 京(97606)
- 科学(95722)
- 财(88569)
- 所(80535)
- 研究所(73302)
- 农(72863)
- 中心(72442)
- 财经(70652)
- 江(66163)
- 业大(64932)
- 经(64120)
- 北京(62573)
- 经济学(60116)
- 范(59028)
- 师范(58532)
- 农业(57127)
- 院(56703)
- 经济学院(54075)
- 州(53768)
- 基金
- 项目(300035)
- 科学(235293)
- 研究(219759)
- 基金(218415)
- 家(189940)
- 国家(188389)
- 科学基金(160907)
- 社会(139761)
- 社会科(132527)
- 社会科学(132491)
- 基金项目(115731)
- 省(115052)
- 自然(102997)
- 自然科(100498)
- 自然科学(100472)
- 教育(99584)
- 自然科学基金(98692)
- 划(96891)
- 资助(90307)
- 编号(89176)
- 成果(72926)
- 部(67168)
- 重点(67088)
- 发(64773)
- 创(61495)
- 课题(61061)
- 国家社会(58092)
- 教育部(57621)
- 创新(57549)
- 科研(57098)
- 期刊
- 济(215492)
- 经济(215492)
- 研究(138221)
- 中国(87462)
- 学报(70513)
- 财(68324)
- 农(65748)
- 科学(65138)
- 管理(63092)
- 大学(52593)
- 融(50015)
- 金融(50015)
- 学学(49281)
- 农业(44632)
- 教育(44146)
- 技术(37827)
- 财经(35521)
- 经济研究(35107)
- 业经(32435)
- 经(30560)
- 问题(28149)
- 图书(23861)
- 业(23839)
- 技术经济(23285)
- 贸(22731)
- 理论(21963)
- 世界(20917)
- 资源(20905)
- 现代(20203)
- 版(19974)
共检索到680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邢志平 靳来群
现有研究文献表明,政府干预会加剧国有经济部门与民营经济部门之间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但对政府干预如何影响国有与民营经济部门内部的金融资源错配,尤其是政府干预如何影响民营经济部门内部的金融资源错配缺少分析,该文力图弥补这一缺陷。该文通过对中国的国有和民营经济部门内部金融资源错配程度的测算发现,虽然平均而言,国有部门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要小于民营部门,但是民营部门内部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呈递减趋势,并且近年来民营经济部门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已经低于国有经济部门。该文通过机制分析及实证分析发现,行政干预是导致出现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而在国有部门内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越强,国有企业之间的融资成本越均衡,相...
关键词:
政府干预 金融资源错配 挤出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永
改革开放20年以来,非国有经济组织凭借其产权关系明晰、机制灵活、适应市场机制等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国经济中最具活力、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成份。据资料显示:1979年到1994年间中国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9.9%,其中国有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8%,而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却是28.2%;1986年到1997年间非国有工业产出对全部工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由1986年的64.95%上升到1997年的92.5%,而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宫小琳 卞江
本文通过网络模型量化分析了冲击在经济中的传导及系统危机的演生过程。本文利用2007年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账户)数据,①建立了基于会计数据②的中国国民经济部门间金融关联网络模型。模型的数据基础是按各类金融工具细分的部门—部门资金融通关系矩阵表。在此模型基础上,通过模拟测试,揭示了负面经济冲击在部门层面循环传导的轨迹——部门间资产—负债表传染机制;同时量化分析了资产—负债表传染发生时,各个部门于各传染轮次中的损失量。模型的建立与基于模型的定量分析,旨在为防范和应对系统危机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司政 龚六堂
分权是中国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而非国有制经济部门的发展则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表现,于是分权能否促进,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非国有制经济的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命题。本文基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财政分权与非国有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财政分权对于非国有制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曲线的特征,说明分权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促进非国有制经济部门成长,但过度的分权也会抑制其发展。本文的结果也为理解财政分权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提供了视角。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非国有制经济 市场化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恩平
近2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一个两经济部门——二元金融市场相互作用的特殊发展模式下进行的。尽管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但在非国有部门仍然存在着一个广泛的多渠道的民间资本市场。社区或家族融资、黑市或灰市金融交易都曾一度有效地动员其社会储蓄为非国有经济服务。但民间资本市场的有效存在是以国有金融系统作为参照的,实际利率的变化影响着储蓄资源在两部门间的分配,较低的利率有利于储蓄资源向非国有部门的流动。由于经济中非国有部门往往更有效率,较低的实际利率通过储蓄资源更多地流向效率较高的非国有部门,从而推动更快的经济成长。
关键词:
利率参照 二元金融市场 两经济部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强 张明 刘玚
本文旨在测算中国的信贷中介链条长度与融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信贷中介链条对融资成本的影响。我们首先运用社会融资规模的数据,基于社会融资规模构成指标的信贷中介链条长度,自下而上地进行加总,测算中国的信贷中介链条的长度。然后,基于中国金融业的行业数据,运用金融业增加值与金融中介资产的比值测算出融资成本。结果显示:2008年到2016年期间,信贷中介链条都被快速拉长,而到2017年急剧回落;从2007年起,融资成本却在波动中上升。运用TVP-VAR实证检验信贷中介链条拉长对实体经济部门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信贷中介链条对融资成本产生显著影响,表现为短期影响不太明显,但是,中期产生相对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长期产生最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信贷中介链条 融资成本 社会融资规模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戴广翠 刘璨 李育明 王丽
林业不仅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还提供重要的生态产品和服务。通过林业对农业、畜牧业、渔业、旅游业、中医药业、水利水电业、固碳制氧等方面贡献的分析,以及通过从森林资源核算分析林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提出建立多渠道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关键词:
林业 贡献 国民经济 生态补偿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晓婷 赵铖 沈沛龙
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是建设金融强国战略背景下维护和实现金融稳定的重要工具。通过编制2008—2020年中国31个省(区、市)金融部门、政府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和家庭部门宏观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运用宏观在险价值方法度量各地区、各部门资产和负债市场价值的非预期损失,估算能充分覆盖重大风险敞口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最优规模和配置比例。研究发现,中国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最优相对规模从大到小依次是:政府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家庭部门和金融部门。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和家庭部门地区间规模差异显著,东部地区相对规模水平较低,西部地区较高。政府部门作为公共部门具有对其他经济主体的隐性担保责任,最终承担其他部门产生但未抵补的金融风险,是金融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了更好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应当确定风险适配的目标规模,并实现多层级分部门的有效配置,最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配置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开昭
一、《模型》的战略指导当某国城市遭受核袭击而受损时,需要对袭击者和被袭击者的经济结构进行数量分析,即建立分析数学模型并根据不同条件计算出多种方案,从而为引出科学结论提供可靠的依据。本课题就是承担这种任务的初次尝试,并力图使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密切结合起来,尽力使探讨、研究的成果能为我国核力量发展规模提供可靠的依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宁宁 曾辉
在整体价格指数运行的背后,部门价格指数波动显示较大差异。本文将中国经济部门分为贸易品、非贸易品和食品部门三大类别,分别考察了三部门的菲利普斯曲线属性,发现各部门价格指数对产出缺口的弹性,以及部门成本冲击的持续性和方差显著不同,在货币政策作用下调整的幅度和时间也有较大差异。这使得货币政策在关注整体价格指数运行的同时,需对各部门价格指数的相对变动做进一步研究;同时,中央银行应根据不同部门价格指数波动的参数特征设置不同的反应权重。
关键词:
价格指数 差异性 货币政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翊
协调发展是党中央提出的当前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一个地区内部各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西部内陆省份更应该在开放型经济建设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建设背景下理清协调发展的思路。通过实证方法,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域分工指数、区位熵3个方面的指标度量测算,得到宁夏各经济部门协调发展的评价结果,提出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壮大第三产业的发展,构建合理的地区和部门间分工体系的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马俊亚
近代无锡传统经济部门的运营与新式工业的发展马俊亚在论述中国近代新式工业发展缓慢或停滞的原因时,学术界常诟责民族工业资本家与传统经济部门如商号、钱庄、典当以及土地等的联系,视之为封建性的表现。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那些与传统经济部门有联系的工业企业,往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贲克平
治山治水及对国民经济部门管理问题的思考*贲克平如何进行我国山水的治理与开发?如何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管理运作中,加大其对山水的治理与开发力度?对于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应力求早日破题。一、中国水资源与大型水利枢纽的危机当前,我国水资源、尤其是相对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昌利
传统的进口需求方程设定可能难以深入揭示对进口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支出法GDP的分类框架,并采用前沿的ARDL边限检验法,实证研究1997年1季度至2014年3季度期间进口需求方程的长期、短期关系,以更好地分析各部门经济活动对进口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长期内,进口与出口、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等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各支出需求变量无弹性;短期内,出口、消费、投资等变量对进口有显著的影响。各支出需求变量在长期、短期上的弹性系数有着明显差异,意味着各经济部门的支出需求有不同的进口内容。REER在长期和短期内负向影响进口,无弹性。论文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理泉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改革正在积极而又稳妥地向前推进。我国专业经济部门众多,对它们的改革,既涉及宏观管好又涉及微观搞活。这些部门如何进行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并与此相适应合理建立各类中介组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试对此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