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6)
2023(13018)
2022(10987)
2021(10277)
2020(8826)
2019(19621)
2018(19316)
2017(37738)
2016(19774)
2015(21828)
2014(20949)
2013(20225)
2012(17914)
2011(15663)
2010(15485)
2009(14293)
2008(13930)
2007(12028)
2006(10117)
2005(8801)
作者
(50163)
(42019)
(41643)
(39748)
(26640)
(19850)
(18988)
(16226)
(15970)
(14671)
(14136)
(14070)
(13111)
(12907)
(12887)
(12733)
(12425)
(12111)
(11953)
(11944)
(9967)
(9951)
(9737)
(9627)
(9368)
(9308)
(9151)
(8904)
(8153)
(8101)
学科
(76807)
经济(76691)
管理(68943)
(62043)
(54568)
企业(54568)
方法(36326)
数学(32157)
数学方法(31752)
(27347)
中国(19328)
(19120)
(18608)
业经(17594)
(16924)
财务(16879)
技术(16870)
财务管理(16842)
企业财务(16103)
(13381)
银行(13368)
(13199)
(12974)
金融(12971)
(12672)
(12660)
贸易(12651)
地方(12390)
(12339)
农业(12098)
机构
大学(264510)
学院(263142)
(114290)
经济(112267)
管理(109879)
理学(95844)
理学院(94943)
管理学(93597)
管理学院(93048)
研究(79555)
中国(61623)
(57904)
(52217)
财经(45450)
科学(43141)
(41463)
中心(38442)
(37547)
经济学(36443)
(35827)
财经大学(34154)
业大(33926)
经济学院(32966)
(32687)
研究所(31978)
北京(31680)
(30742)
师范(30451)
商学(30075)
商学院(29798)
基金
项目(183409)
科学(148841)
基金(138094)
研究(137835)
(117909)
国家(116958)
科学基金(104078)
社会(92512)
社会科(88017)
社会科学(87997)
基金项目(73126)
(70284)
自然(65527)
自然科(64134)
自然科学(64119)
教育(63901)
自然科学基金(62979)
(58822)
资助(54538)
编号(54173)
成果(43141)
(42367)
(41553)
(40899)
重点(40594)
国家社会(39543)
创新(38999)
(38045)
教育部(38022)
人文(37334)
期刊
(118699)
经济(118699)
研究(76919)
中国(48669)
(48358)
管理(43063)
学报(33033)
科学(33012)
(28792)
大学(27720)
学学(26299)
(25494)
金融(25494)
教育(24586)
技术(24281)
财经(23038)
(19735)
经济研究(19665)
农业(19210)
业经(18615)
问题(15452)
财会(13401)
技术经济(13282)
理论(12677)
科技(12456)
(12389)
现代(11677)
会计(11626)
(11589)
统计(11544)
共检索到379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行  
在度量政府干预时,已有文献往往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通过比较政府干预指标的横截面差异来确定企业受政府干预的强弱。然而,在中国的制度背景下,最终控制人(例如:地方政府)往往控制着多家企业。此时,将同一最终控制人控制的企业视为一个投资组合,通过比较企业在投资组合中的差异来度量政府干预,应该更为恰当。基于这一思路,我们以最终控制人到公司的控制权与公司规模为权重指标,构建了公司在其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中的重要性指数,并将其作为政府干预的衡量指标。以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当公司在其最终控制人的投资组合中越重要时,公司的政策性负担(税收负担与超额雇员)越沉重、过度投资越严重、从而市场价值越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钟海燕  冉茂盛  文守逊  
本文在从国有控股类别和金字塔层级两个方面度量政府干预和内部人代理冲突相对大小的基础上,以2005~2008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国有控股类别和金字塔层级对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的影响,以全面考察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的控制权安排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从控股股东是政府机构还是国有企业角度考察政府干预国有公司的强弱,还是从金字塔层级角度考察政府行政干预的强弱,受政府行政干预强的国有公司投资行为反而优于受内部人控制的公司。行政干预虽然有追求非经济效率的弊端,但是它也有控制内部人机会主义的作用。本文的启示为:在市场机制尚未有效约束代理行为之前,行政干预可以作为缺失的市场机制的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红建  汤泰劼  刘梓微  
同一个最终控制人对多家上市公司同时进行控股实际构成一个投资组合,研究其如何影响组合内企业风险分担行为,有助于打开上市公司最终控股人的投资决策"黑箱"。我们研究发现,虽然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分散有助于提高组合内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但主要提高了组合内相对重要性更低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且最终控制人在相对重要性更高的公司进行了更多的支持型关联交易与更少的掏空型关联交易,从而证实了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之间的"风险转嫁"假设。进一步检验还发现,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内企业多元化程度越高,其投资组合分散程度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越明显。本文不仅拓展并深化了投资组合原理在最终控制人控股多家公司这一实践层面的应用,而且揭示了最终控制人在组合内企业中风险分担行为及其"转嫁"机理,对我国未来经济体制改革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与监管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兴孪  沈维涛  
本文基于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政府干预与内部人控制双重治理特征,分析了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问题,根据上市公司总经理变更情况与变更前的公司绩效,构造了一个政府干预的代理变量。实证研究表明,中央控制类型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优于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政府适度干预的公司并购绩效优于政府过度干预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燕燕  黄国良  
多元化作为企业剩余资源的配置活动要受到企业资源的制约。在"政府干预"和"内部人控制"并存的制度背景下,政府和内部人为实现自身的利益要求,有能力也有动力利用掌控的资源对国有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施加影响。文章系统梳理和总结了政府干预、内部人控制对企业资源和多元化经营影响的相关文献,提出:研究框架上应突破单一视角的藩篱,将政府干预、内部人控制和企业资源同时纳入多元化的研究框架,反映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内容上应在政府和内部人对多元化模式的影响程度以及如何规范他们的行为和企业多元化模式方面加以扩展;研究深度上应在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田满文  
转轨时期政府干预是并购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不够。本文从政府干预的行政层次、国有控制权转移及终极控制人变更等多维角度,深入剖析政府干预对并购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稳步上升,但政府干预对公司并购产生负面影响,各级政府对公司并购的干预程度有差异导致并购效率有差异。随着政府干预从中央到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强化,其并购效率依次递减。国有控制权转移市场受政府干预影响其并购效率不高,终极控制人变更下的国有控制权转移绩效相对较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欣  唐清泉  
本文基于中国专利类型和企业最终控制人的视角,以2002~200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了R&D投资、知识存量与专利产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自2000年以来,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专利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良好趋势,但是,专利的行业分布不均匀,这种偏态分布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不均衡发展;企业R&D投资和过去所积累的知识存量是专利创造的重要基础,R&D投资强度越大,知识存量越多,各种类型专利的产出就越多;我国企业专利产出倾向更多的是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产出的效率相对较低;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国有控股企业对于三种不同类型专利的研发都配置了相...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青原  黄威  王红建  
本文探究了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集中度对上市公司未来股票投资回报的影响,通过检验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发现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集中度越高,上市公司未来股票投资回报越高。进一步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集中度高的企业,未来的公司业绩越好、内控质量越高、代理成本越低,即提高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集中度有利于提升公司价值。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利用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集中度构建了一个对冲策略,即买入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集中度高的公司,卖出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集中度低的公司,结果显示该对冲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青原  黄威  王红建  
本文探究了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集中度对上市公司未来股票投资回报的影响,通过检验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发现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集中度越高,上市公司未来股票投资回报越高。进一步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集中度高的企业,未来的公司业绩越好、内控质量越高、代理成本越低,即提高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集中度有利于提升公司价值。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利用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集中度构建了一个对冲策略,即买入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集中度高的公司,卖出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集中度低的公司,结果显示该对冲策略在短期与长期都可以获得显著为正的股票投资超额回报。这说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并没有完全理解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集中度所包含的信息。后续检验中,我们还发现最终控制人间接控制的公司比直接控制的公司对冲策略的有效性更强,信息透明度低的公司比信息透明度高的公司对冲策略的有效性更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爱明  张欢欣  
税务筹划是企业税收战略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税务筹划理论是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税收战略的重要基础。已有经验证据表明,不同股权结构(国有、民营)对上市公司税务筹划行为选择存在明显影响。以上市公司20112015年共5年的数据为样本,比较分析了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中央国有和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对税收成本与非税成本的权衡选择,进而研究了其对税务筹划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的实际所得税率明显高于民营上市公司,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实际所得税率稍高于中央国有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爱明  张欢欣  
税务筹划是企业税收战略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税务筹划理论是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税收战略的重要基础。已有经验证据表明,不同股权结构(国有、民营)对上市公司税务筹划行为选择存在明显影响。以上市公司2011~2015年共5年的数据为样本,比较分析了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中央国有和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对税收成本与非税成本的权衡选择,进而研究了其对税务筹划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的实际所得税率明显高于民营上市公司,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实际所得税率稍高于中央国有上市公司。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芸  唐清泉  
以2002~2006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不同产权背景下高管薪酬与技术创新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越大,高管越倾向于自主创新;会计短期业绩越多,高管越倾向于技术引进;在中央控股的企业中,采取股权激励作为高管主要薪酬方式确实比会计短期业绩更有利于自主创新;地方国企的技术创新方式选择与高管薪酬的长短期激励方式有关;对于私有企业而言,高管薪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付强  刘星  
文章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干预、控制权转移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民营所有权性质的标的企业并购时不易发生控制权的转移,而国有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则相反;地方政府的干预显著地增大了地方国有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倾向,而对中央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并购时控制权转移行为减轻了并购后公司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程度,支持了并购效率理论;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降低了并购后地方国有企业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程度,表现出"扶持之手"。文章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公司治理及企业管理研究文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付强  刘星  
文章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干预、控制权转移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民营所有权性质的标的企业并购时不易发生控制权的转移,而国有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则相反;地方政府的干预显著地增大了地方国有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倾向,而对中央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并购时控制权转移行为减轻了并购后公司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程度,支持了并购效率理论;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降低了并购后地方国有企业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程度,表现出"扶持之手"。文章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公司治理及企业管理研究文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付强  刘星  
文章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干预、控制权转移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民营所有权性质的标的企业并购时不易发生控制权的转移,而国有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则相反;地方政府的干预显著地增大了地方国有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倾向,而对中央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并购时控制权转移行为减轻了并购后公司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程度,支持了并购效率理论;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降低了并购后地方国有企业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程度,表现出"扶持之手"。文章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公司治理及企业管理研究文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