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2)
- 2023(11826)
- 2022(9712)
- 2021(9195)
- 2020(7387)
- 2019(17243)
- 2018(16625)
- 2017(31558)
- 2016(16949)
- 2015(18737)
- 2014(18628)
- 2013(18355)
- 2012(17016)
- 2011(15545)
- 2010(15583)
- 2009(14730)
- 2008(14647)
- 2007(13089)
- 2006(11720)
- 2005(11045)
- 学科
- 济(71936)
- 经济(71784)
- 管理(52564)
- 业(44986)
- 企(37320)
- 企业(37320)
- 方法(29760)
- 数学(26698)
- 数学方法(26499)
- 中国(24217)
- 财(23829)
- 制(22483)
- 贸(18980)
- 贸易(18969)
- 农(18780)
- 易(18656)
- 业经(15405)
- 体(14778)
- 出(14473)
- 银(14163)
- 银行(14155)
- 融(14122)
- 金融(14120)
- 行(13722)
- 体制(12639)
- 务(11345)
- 财务(11293)
- 学(11272)
- 财务管理(11251)
- 农业(11049)
- 机构
- 大学(246585)
- 学院(240788)
- 济(116626)
- 经济(114562)
- 管理(91799)
- 研究(88331)
- 理学(78090)
- 理学院(77222)
- 管理学(76350)
- 管理学院(75845)
- 中国(71145)
- 财(59508)
- 京(52061)
- 财经(45638)
- 科学(45493)
- 所(42943)
- 经(41889)
- 中心(39446)
- 经济学(39412)
- 研究所(38016)
- 经济学院(35383)
- 江(35325)
- 财经大学(34302)
- 北京(33745)
- 农(32909)
- 院(31794)
- 范(29871)
- 师范(29631)
- 业大(28340)
- 州(27002)
- 基金
- 项目(154903)
- 科学(124859)
- 基金(118207)
- 研究(116947)
- 家(102206)
- 国家(101454)
- 科学基金(87573)
- 社会(80798)
- 社会科(76871)
- 社会科学(76853)
- 基金项目(60488)
- 省(54288)
- 教育(53580)
- 自然(52098)
- 自然科(50966)
- 自然科学(50952)
- 自然科学基金(50140)
- 资助(48320)
- 划(47080)
- 编号(44070)
- 部(37926)
- 成果(37727)
- 国家社会(36338)
- 制(35919)
- 重点(34977)
- 教育部(33779)
- 发(32545)
- 中国(32539)
- 创(32045)
- 人文(31587)
- 期刊
- 济(130435)
- 经济(130435)
- 研究(84098)
- 中国(56238)
- 财(47296)
- 管理(36554)
- 科学(32396)
- 学报(32210)
- 农(30271)
- 融(29020)
- 金融(29020)
- 大学(26450)
- 教育(25252)
- 财经(24816)
- 学学(24650)
- 经济研究(22681)
- 经(21515)
- 农业(19885)
- 技术(18579)
- 贸(18323)
- 问题(17489)
- 业经(17310)
- 国际(16132)
- 世界(14802)
- 技术经济(11460)
- 理论(11449)
- 业(11208)
- 统计(10864)
- 现代(10326)
- 经济问题(10212)
共检索到385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常刚 吕国营
监管和自律是克服医生道德风险的两种主要途径,但是政府对医疗领域的过度干预会挤占市场声誉机制的发育空间,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医生的道德风险。改革现行"管办不分"的医疗卫生体制以及医院等级评定和医生职称评定制度,同时放松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的控制,以恢复被扭曲的医疗供方市场声誉机制。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声誉机制 管办分离 医疗改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汪宏
1 前 言 医疗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决议以及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 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都明确地提出了加快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任务。尽快建立科学合理、适应我国国力水平和人民负担水平的医疗保障制度,对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由城市地区的公费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两者合称为职工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农村地区的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组成。在历史上,这些保障制度在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方面发挥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铭来 陈妍 王梦雯
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建立全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国家。历史上美国曾发起过一次又一次推行全民医保的运动,但结果多以失败而告终。新世纪伊始,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民众对医保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2009年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将其作为施政的重点。美国医改法案几经曲折,最终在2010年3月获得国会批准,正式实施。本文对此次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经济学内涵、改革涉及的争论焦点及未来效果预期等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未来医疗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经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翠琴 李林 薛惠元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形成以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为核心、以大病保险为补充、以医疗救助为托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保障取得了覆盖人数不断扩大、筹资数额逐年增长、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管理服务不断优化等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制度整合缓慢和缺乏稳定可持续的筹资机制等问题。未来中国医疗保障应向着更加注重城乡公平、保障制度可持续性、强化医疗保障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以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丁纯
美国的医疗保障体制是以私人商业医疗保险为主,由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非营利性组织共同构成的,是全世界最复杂的医保体系。长期以来,美国的医疗体制因其高投入低产出———不覆盖全体国民、医疗保健可及性差以及制度缺乏公平性而为人垢病。因此,扩大医保的覆盖率和遏制费用飞涨成为医改主攻方向,美国政府和保险组织进行了一系列诸如管理保健和按病种付费等宏、微观的尝试和改革。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对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 特点 改革 管理保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安华
经过近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保障制度就成了当务之急。本文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改革过程中应坚持的价值取向及改革的具体措施与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制度改革 价值取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祁祥 朱俊生 郑伟 李明强
本文在分析当前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突出矛盾的基础上,阐释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时机和目标,提出有关改革框架和实施路径,并对未来医疗保障制度的整合进行讨论。本文认为,为实现医疗保障的全民覆盖,应采取"三支柱"的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即公共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和商业健康保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同步推进扩大覆盖面与医疗保障制度自身的深化改革。改革的路径主要包括:(1)深化现有制度改革,提高运行效率;(2)扩大覆盖面,实现全民医疗保障;(3)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满足民众多层次保障需求。
关键词:
医疗保障 全民医保 三支柱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巨秀梅,葛新华,苏小强
医院作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载体,不可避免地要进行配套改革。就医院改革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来说,不仅有医院自身的问题,还有以往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延续下来的特殊问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这些问题,达成共识,才能建立起适应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代医院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黎成 张进 贾利利 鱼敏
神木"免费医疗"的实施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争议。在介绍神木"免费医疗"的制度特征,探讨其制度设计中的创新性,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的背景,从公平和效率的视角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免费医疗 医疗保障 卫生改革 公平 效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桂林 李长明
我国大力推进的医疗保障制度体制的改革,是整个经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又关系到经济发展以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近几年,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事业单位,都为医疗费用超乎寻常的上涨而担忧。一方面,稳定是第一位的,而广大人民的安居乐业则是稳定的基础与保证。目前,贫富差距迅速扩大,低收入阶层已难以承受动辄便上万元的医疗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保障制度的欠缺造成的人心不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蔡全
以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为主要目的的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以下称医改)与医院息息相关,对医院的影响巨大,既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医院如何面对,关系到医院未来的前途和命运。1 医改对医院的影响1.1 负面影响1.1.1 随着医改的深化,日益完善的医疗费用支付制度将大大削弱医院创收的主动权,以往卖方市场条件下由医院单方面控制需求的局面将被患者、单位和医疗保险机构三方共同监督医疗费用的机制所取代,医院经营变得透明,医院想通过“诱导需求”创收的路子将被堵死。1.1.2 降低了医院收入的增长幅度。以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为主要目标的医疗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职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任苒,李东光
根据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效。 1.医疗服务筹资与保障的公平性。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是广大劳动者,因此应不断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面,不仅覆盖国有企业和城镇职工,还应广泛覆盖合资、私营以及农村地区企事业劳动者,使广大职工公平享有医疗保障。在资金筹集和费用分担方面的公平性体现在对低收入人群和高需求人群应给予适当补贴,例如对离退休职工及相对贫困职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启林,李福黎,劳云飞
该文根据云南省曲靖市1997年实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医疗市场供求关系发生的变化、医院运营情况(包括医疗服务量、医疗效率、业务收入、医疗费用等)、医院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结合翔实的数据,就医改运行对医院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医院 影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金水,陈资灿
近十几年来,我国职工医疗保健费用猛增:1980年仅为60亿元,1990年增至283.4亿元,1993年已高达46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其中,1990~1993年间年平均增长率更是高达27%,1994、1995年年平均增长率仍维持在20%左右,大大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增长速度,造成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企事业单位叫苦不迭。所以,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