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9)
- 2023(11717)
- 2022(10147)
- 2021(9434)
- 2020(8170)
- 2019(18685)
- 2018(18452)
- 2017(37049)
- 2016(20034)
- 2015(22585)
- 2014(22130)
- 2013(21899)
- 2012(20326)
- 2011(18348)
- 2010(18671)
- 2009(17464)
- 2008(17209)
- 2007(15407)
- 2006(13629)
- 2005(12165)
- 学科
- 济(86335)
- 经济(86229)
- 管理(62923)
- 业(60965)
- 企(50006)
- 企业(50006)
- 方法(47077)
- 数学(43360)
- 数学方法(42791)
- 财(27065)
- 中国(22951)
- 农(21743)
- 制(17827)
- 贸(17688)
- 贸易(17677)
- 易(17260)
- 业经(16947)
- 务(16801)
- 财务(16768)
- 财务管理(16726)
- 企业财务(15995)
- 学(15040)
- 农业(14415)
- 银(14135)
- 银行(14093)
- 融(13403)
- 金融(13403)
- 行(13393)
- 技术(12900)
- 地方(12611)
- 机构
- 大学(295673)
- 学院(292776)
- 济(125781)
- 经济(123504)
- 管理(116005)
- 理学(101464)
- 理学院(100433)
- 管理学(98682)
- 管理学院(98169)
- 研究(95134)
- 中国(73974)
- 京(61557)
- 财(61169)
- 科学(57248)
- 农(50545)
- 财经(48945)
- 所(48492)
- 业大(44874)
- 经(44785)
- 研究所(43741)
- 中心(43165)
- 江(41432)
- 农业(40365)
- 经济学(40018)
- 北京(38906)
- 财经大学(36900)
- 经济学院(36580)
- 院(34156)
- 范(33743)
- 师范(33242)
- 基金
- 项目(195141)
- 科学(154191)
- 基金(145683)
- 研究(135824)
- 家(128746)
- 国家(127767)
- 科学基金(109512)
- 社会(88943)
- 社会科(84649)
- 社会科学(84626)
- 基金项目(76310)
- 省(74064)
- 自然(73087)
- 自然科(71483)
- 自然科学(71463)
- 自然科学基金(70249)
- 划(63771)
- 教育(63628)
- 资助(62175)
- 编号(52365)
- 部(44928)
- 重点(43822)
- 成果(41829)
- 创(40781)
- 发(40267)
- 教育部(38712)
- 科研(38465)
- 创新(38212)
- 国家社会(37464)
- 人文(37062)
- 期刊
- 济(128084)
- 经济(128084)
- 研究(84150)
- 中国(51167)
- 学报(48529)
- 财(47488)
- 农(43761)
- 科学(43306)
- 管理(42620)
- 大学(36894)
- 学学(35273)
- 农业(29476)
- 融(28963)
- 金融(28963)
- 财经(24957)
- 教育(23905)
- 技术(23436)
- 经济研究(23194)
- 经(21254)
- 业经(20530)
- 问题(17460)
- 统计(16573)
- 业(16170)
- 贸(15557)
- 技术经济(14951)
- 策(14917)
- 商业(14666)
- 理论(13772)
- 决策(13348)
- 国际(13305)
共检索到421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士凡 何其帼
文章以2000-2007年我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府通过对企业内部决策的直接干预与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的间接干预对上市公司雇员规模和工资率的影响。
关键词:
政府控制 政府干预 雇员规模 工资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铮 刘凤委 李增泉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1 999—2 0 0 3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地区市场化程度对当地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越高,长期债务的比重越低。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差异主要归因于政府对企业干预程度的不同。基于此,本文分析认为,当司法体系不能保证长期债务契约得以有效执行时,“政府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替代机制
关键词:
市场化程度 政府干预 债务期限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殿锋
本文以2008年至2012年深沪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治理角度对财务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国有公司、独立董事、董事会会议和管理层持股可以抑制和防范公司的财务风险;而没有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能够对财务风险有显著影响。整体上公司治理的改善能够有效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这为公司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和降低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财务风险 风险防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章卫东 张江凯 成志策 徐翔
转轨经济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及后果既深受政府干预的影响,又与其内部的股权和治理机制密切相关。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政府干预对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后公司绩效的影响,并研究了金字塔股权结构对政府干预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的防御作用。研究发现,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在地的政府干预程度越高,资产注入后的公司绩效越差;金字塔股权结构则可以抑制政府对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的干预,并且当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金字塔层级和链条数越多时,抑制政府干预的作用越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优化国有企业内部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建立更加合理的政企关系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燕燕 黄国良 张亮亮
文章以发生多元化并购的594家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不同层级政府干预下国有上市公司多元化并购特征和并购绩效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实证结果显示政府干预程度会显著影响国有上市公司多元化并购的行业特征、关联特征和区域特征,而中央和地方政府不同的职能目标和管制策略使得中央和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在特征表现上有所差异。中央公司的多元化并购明显呈现出对控制行业、关联并购和跨地区的偏好,并未出现预期的"多元化折价"现象,证实中央国有上市公司在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受地方政府目标多元性和寻租等问题影响,地方国有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多元化并购 并购特征 并购绩效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建勇 高骕宇
近年来频繁出现地方政府减持上市公司股票的现象,地方政府减持被理解为充实地方财政、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的手段。以我国证券市场20092013年发生地方政府减持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地区财政压力与地方政府减持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了被减持公司特征的影响后,所在地区财政压力越大,地方政府发生减持的概率越大,并且减持规模越大。这意味着,当地方政府面临财政资金紧张的局面时,会通过减持其持有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股票来缓解其财政压力。应警惕地方政府在减持过程中利用信息优势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
关键词:
财政压力 地方政府 股份减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良成 曹强 廖义刚
基于我国特有的配股管制环境,考察了政府管制对我国审计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报告传递的信息有利于上市公司从证监会获得配股资格的管制收益,说明我国的独立审计在公司融资行为的层面上由于政府管制的推动存在着显著的治理效应;政府管制对审计治理效应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审计报告传递的信息频率来体现,但在新的配股管制环境下,审计报告被强行管制后信息出现趋同,上市公司出现"自选择"的融资行为,审计的治理效应得到了统一强化。
关键词:
审计治理效应 政府管制 配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葛尧
成本粘性表明企业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反映了企业管理者的市场抉择。因此,研究成本粘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1-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对公司的成本粘性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成本粘性。进一步实证结果表明,成本粘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企业绩效提升,而成本反粘性对企业绩效的促进效果不显著;另外,随着管理水平提高,总资产增加,企业成长性提高同样可以改善企业绩效,而资产负责结构不合理会使企业绩效发生恶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海飞 许金涛 吴晓辉
随着我国再融资制度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融资与投资者财富效应间的联系得到强化,这深刻影响着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认知习惯和投资行为,使得定向增发项目备受青睐。本文在市场有效性理论的基础上,基于预案条款、财务状况和市场情绪三个维度,构建定向增发项目影响因子指标体系,研究机构投资者可参与的定增项目在不同情境下收益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增发比例越高、锁定期越长,越有利增强投资者信心,定增收益显著提升;公告日前定增票表现越好,定增折价越高;股票的账面市值比与收益成显著负相关关系;市场情绪越好,越有利于提升定增的收益。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和承销商合理确定定增价格提供新的启示,同时为投资者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提供指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瀛之 张炳发 唐燕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等相比,具有投入产出关系不明显、投资回收期长、投资风险大等特点,更容易产生投资不足等非效率投资现象。文章借鉴固定资产投资预期模型,构建了企业人力资本预期投资模型,然后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研究假设,建立了公司治理和政府干预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影响的关系模型,采用我国上市公司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得出:(1)我国上市公司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样本数量比投资过度的样本数量更多;(2)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董事会规模和政府干预程度越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程度就越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力军
本文以2002~2004年223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按照最终控制人性质,将样本公司分为国有和民营金字塔控制两种主要类别,研究了代理问题在哪些公司较为严重,法律对于投资者保护是否能起到有效的治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价值并无显著差异;随着政府层级的提升,国有控制公司价值提高;民营金字塔控制公司最终控制人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对公司价值有负向作用;法治水平高的地区,其所属公司价值较高;海外上市提高了民营公司价值,但对国有公司的作用不显著;证券监管机构发挥的作用尚存不足。
关键词:
代理问题 公司治理 投资者保护 公司价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青原
高质量会计信息能通过改善契约和监督,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提高公司资本配置效率,但至今仍未出现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结合我国新兴加转轨的制度背景,以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表明:会计信息质量与上市公司投资不足和过度显著负相关,其中应计质量和盈余平滑性与上市公司投资不足和过度间的负相关性最为显著。因此,我们应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和披露系统的市场基础设施,如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队伍等,进一步进行制度创新以更好发挥会计信息在公司资本配置中的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星 吴雪姣
立足于2006年中央国资委首次明确国有资本将实施行业战略控制的现实背景,实证考察了政府干预、行业特征与国企并购价值创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就盈利企业而言,地方政府干预对并购价值创造形成"掏空之手";就亏损企业而言,地方政府干预对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不显著;与处于战略行业的国有企业相比较,非战略行业的国企并购价值创造较大,而在战略行业中,处于绝对控制的战略行业的国有企业并购价值创造更大;实施并购的地方国企的行业特征会对政府干预与并购价值创造的相关关系产生调节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凤委 孙铮 李增泉
本文强调薪酬合约内生于特有的制度环境。将薪酬与业绩相关联的激励合约,其有效性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理论前提。我国转轨经济环境下的政府干预和竞争环境将导致高激励强度的薪酬合约并非是最优选择。针对我国沪、深股市国家控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发现,政府对企业干预越多,会计业绩的度量评价作用越小;外部竞争程度越低,会计业绩与经营者的奖惩关联度越弱。本文结论进一步验证了制度对契约结构的决定性影响这一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并证明以制度环境建设来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对我国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政府干预 行业竞争 薪酬契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茶芬 李志文
文章研究了政府干预对上市公司会计报告行为的影响。首先,为了避免干预行为泄漏引发的政治成本,地方官员在实施干预时倾向于压制公司的透明化披露。其次,在以GDP增长为中心的政绩考核体系下,地方官员很可能基于政绩目标的考虑要求公司高估利润、隐藏损失。文章利用樊刚和王小鲁(2004)编制的市场化指数和其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分指数度量政府干预水平,并从盈余信息含量和盈余稳健性入手,探讨了政府干预与会计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行为确实对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尤为突出。上述发现对资本市场的会计管制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政府干预 盈余信息含量 稳健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公司治理、税收规避和现金持有价值——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交叉上市对现金持有与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管制政策与现金红利的粘性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师变更——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公允价值变动与投资效率关系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智力资本、组织环境与成本粘性——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集团化经营方式与投资效率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鲍曼悖论”及其理论解释——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