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0)
- 2023(9577)
- 2022(8196)
- 2021(7711)
- 2020(6647)
- 2019(15312)
- 2018(14823)
- 2017(28715)
- 2016(15334)
- 2015(17050)
- 2014(16611)
- 2013(16332)
- 2012(14908)
- 2011(13240)
- 2010(12781)
- 2009(11382)
- 2008(10782)
- 2007(9086)
- 2006(7677)
- 2005(6420)
- 学科
- 济(61894)
- 经济(61826)
- 管理(47178)
- 业(41009)
- 企(33938)
- 企业(33938)
- 方法(31369)
- 数学(28297)
- 数学方法(27918)
- 财(17759)
- 农(15492)
- 中国(15282)
- 地方(13184)
- 业经(12429)
- 学(12147)
- 农业(10789)
- 制(10769)
- 贸(10206)
- 贸易(10201)
- 务(10114)
- 环境(10095)
- 财务(10079)
- 财务管理(10051)
- 易(9914)
- 和(9873)
- 企业财务(9565)
- 技术(9472)
- 银(8950)
- 银行(8922)
- 划(8765)
- 机构
- 大学(208551)
- 学院(206275)
- 济(85931)
- 经济(84391)
- 管理(83891)
- 理学(73530)
- 理学院(72751)
- 管理学(71491)
- 管理学院(71112)
- 研究(68484)
- 中国(51711)
- 京(43450)
- 科学(43126)
- 财(39267)
- 农(35411)
- 所(33794)
- 中心(32773)
- 业大(32403)
- 财经(31683)
- 研究所(31032)
- 江(29525)
- 经(29191)
- 农业(28168)
- 经济学(27273)
- 北京(26311)
- 范(25582)
- 院(25464)
- 师范(25222)
- 经济学院(24872)
- 财经大学(24171)
- 基金
- 项目(152938)
- 科学(121365)
- 基金(114232)
- 研究(107617)
- 家(101438)
- 国家(100695)
- 科学基金(86850)
- 社会(70040)
- 社会科(66586)
- 社会科学(66565)
- 基金项目(60637)
- 省(58246)
- 自然(58118)
- 自然科(56688)
- 自然科学(56668)
- 自然科学基金(55659)
- 划(50071)
- 教育(49414)
- 资助(46693)
- 编号(41643)
- 重点(34679)
- 部(34663)
- 发(33018)
- 创(32191)
- 成果(31974)
- 科研(30384)
- 国家社会(30270)
- 创新(30199)
- 教育部(29761)
- 计划(28656)
共检索到292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剑 郑秋玲
本文基于Hsieh and Klenow模型,将资源错配测算扩展到行业间层面,比较了中国各地区资源错配程度的差异,并对影响资源错配的政府干预因素做回归检验。研究发现,中国总体和行业内资源错配程度先降后升,行业间资源错配程度则缓慢上升,行业内和行业间错配分别造成了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之间30.25%和4.72%的缺口:中西部地区的资源错配程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财政补贴、金融抑制、行政性市场进入壁垒对行业内资源错配具有显著影响,而劳动力流动管制、金融抑制则对行业间资源错配作用明显。这对中国深化经济领域改革,推动市场化进程,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关键词:
政府干预 行业内错配 行业间错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满凤 刘熙 徐野 邓云霞
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大难题,从2009年以来,我国诸多行业饱受产能过剩之苦,即使是光伏、风电行业等新兴产业也不例外,低端重复建设、资源错配、政府不当干预等是导致新兴行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文章通过建立生产要素模型从理论上研究资源错配、政府干预与产能过剩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风电行业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集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下,要素扭曲导致的资源错配严重阻碍了产能的释放,致使低端产能堆积;化解产能过剩有赖于资源配置优化、削减投入冗余。然而,不恰当的政府补贴、政策性银行的信贷倾斜,以及低价出让土地等干预手段却削弱了资源配置对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且这种削弱作用对产业链下游的企业更为明显。因此,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避免"低端锁定"的同时,更应转变政府扶持政策,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破解新兴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困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佩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量化考察了1998~2007年间工业部门的资源错配,发现:各年平均来看,资本与劳动力在行业间的错配,降低了工业部门总体全要素生产率(TFP)的19%,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资本错配造成的效率损失大约是劳动力错配的10倍。跨时期看,采矿业、制造业内部的资源错配程度大幅缩小,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不明显。回归分析表明,行业集中度越低、国有企业比重越大、进出门槛越低以及中西部地区比重越大的行业,越倾向于过度投资;就业重配置率越高的行业,越可能投入了过多的劳动力。
关键词:
资源错配 效率损失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苏苏 费俊俊 叶祥松
中国工业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源错配问题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但资源错配在行业间还是行业内更为严重依旧悬而未决,行业间和行业内错配对总量生产率损失的影响如何也亟需深入了解。文章以Hsieh and Klenow(2009)模型框架为主体,引入Aoki(2008)的研究逻辑,建立一个同时分解行业间和行业内资源错配的分析框架,采用1999—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行业间和行业内资源错配对行业TFP以及总量生产率的损失。研究发现:(1)资源错配指数和产出、生产率增长潜力在不同的行业部门间差异较大。在资源错配指数和TFP改善潜力上:重工业>轻工业;高技术型行业>低技术型行业>中等技术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下游行业>上游行业;垄断性行业>竞争性行业。(2)要素错配降低了工业整体产出或TFP,即使不增加投入,通过有效消除行业间以及行业内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扭曲,可使得工业产出提高21.5%。(3)资源错配使得工业TFP(对数值)损失了3.79,行业间的效率损失要高于行业内企业间的效率损失,行业间效率损失占总效率损失的53.08%,行业内企业间的效率损失占46.92%。研究明确了行业间与行业内的资源错配对工业总产出损失的影响大小,为中国工业界资源错配的论断提供了微观依据,也为中国工业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理论指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董昕
在1996年至2008年中国31个省级地区数据基础上建立的Panel Data模型,表明房地产业的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产生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主要在于政府投资直接介入房产开发领域,在土地资源、信贷资金等方面与私人投资形成了竞争关系,政府大规模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也相对减少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从而挤出了房地产业的私人投资。建议房地产业的政府投资应从房产开发领域转向并集中于土地储备开发领域,政府在保障性住房方面的投资应从直接建设住房逐步转向需求补贴。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苏苏 段军山 叶祥松
文章旨在“资源配置与总量生产率”框架下研究提升行业间资源配置效率在启动内需动力和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文章以1999-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研究样本,采用陈永伟、胡伟民(2011)建立的引入中间投入要素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框架,测度了资本、劳动和中间投入错配造成的效率损失和产出缺口。研究发现:(1)考察期行业间的劳动、资本、中间投入三大要素对产出的扭曲变动效应均为负数,表现为“中间投入扭曲带来的影响>资本扭曲带来的影响>劳动扭曲带来的影响”,中间投入的影响最大且呈现扩大趋势。(2)资源错配造成的产出缺口平均为8%。其中资本错配造成的效率损失约为劳动错配造成效率损失的2倍,中间投入造成的资源错配效率损失约为劳动错配造成效率损失的4倍。(3)工业产出和TFP变动的分解表明,要素投入增长依旧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各行业TFP的提升主要动力源于各个行业总体TFP的增长,份额效应和扭曲改变效应微乎其微。(4)资源错配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行业集中度越高、国有企业比重越大的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本和中间投入过量问题。文章研究表明加强中间投入的资源优化配置对于启动内需和构建双循环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颖 何清 李静
中国人口转型之势已不可逆转,经济活动人口持续数年下降,改善人力资本配置效率、释放人力资本潜力将成为维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途径。本文构建了一个行业间人力资本错配的数理模型,以探讨其对行业产出及经济总产出的影响机制,并利用CHIP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察中国各行业人力资本错配程度。研究发现:第一产业人力资本供给过多且呈恶化趋势;第二产业人力资本供给总体不足的状况逐渐缓解,但制造业人力资本供给不足呈加重态势;第三产业中边际产品价值较低的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人力资本供给相对过剩,而边际产品价值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却面临着人力资本供给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地,本文测算了人力资本错配对行业产出和经济总产出的影响,发现人力资本错配会导致行业实际产出偏离最优配置状态下的产出,特别是在规模较大的行业中,人力资本供给过剩容易导致产出的过剩,但人力资本供给不足将造成相对更大的产出损失;从总产出层面估算,人力资本错配可能使得2007年和2013年中国实际总产出分别损失1.79%和1.63%。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提升人力资本使用效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张楠
现代国家治理普遍采取的是政府、市场与社会"三维"合作共治制度安排,在政府责任清单里列举的只是市场与社会不能有效处理的公共事务,即所谓政府事权及支出责任。在此基础上,大国治理中通常要将政府事权及支出责任在政府不同层级之间加以具体划分,并保持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相匹配,进而分享税收、实施均等化转移支付,建立起规范稳定的分税制体制。在上述逻辑链条中,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是分税制体制的根基。中国现行分税制体制是在1994年以提高"两个比重"为目标建立的,迄今已过去了20多年,期间,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财政体制则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使得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错配以及由此衍生的诸多...
关键词:
财政治理能力 事权 支出责任 错配 匹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润强 陈子韬 孟凡蓉
基于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的省级面板数据,探究政府干预对研发资源错配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资源存在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错配,其中研发资金和研发劳动力总体表现为配置过度,政府干预在不同类型和程度错配情境下干预的效果明显不同。启示政府应根据高技术行业特征和研发资源错配情况进行精准化、动态化干预,并形成研发资源配置动态监测评估机制。
关键词:
政府干预 资源错配 R&D 高技术产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结焱 施炳展
在市场完全情况下,低生产效率企业退出市场,所有企业生产率趋同,资源错配程度降低;在开放条件下,Melitz(2003)认为出口贸易导致高效率企业扩大市场规模,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从而降低行业内资源错配程度,这是新新贸易理论分析贸易利益的一个新维度。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基础,验证上述结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我们发现,中国资源错配程度并没有呈现下降趋势;出口贸易反而加剧了资源错配程度,这在高强度出口行业以及东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显著,而且负面影响有增加的趋势;出现上述与理论预期不符结论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出口动力的"非市场性",即由要素市场价格扭曲、政府政策干预等非市场因素推动的中国出口奇迹,其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静文
汇率是开放宏观经济中的重要价格,其变化对企业微观主体有着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又会作用于加总到行业层面的企业生产率,进而作用于行业资源错配程度。本文基于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这一事件,利用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采取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了汇率变动对行业资源错配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汇率变动会对资源错配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这一影响主要来自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行业。如果人民币升值10%,那么资源错配程度会下降0.23,按照要素错配程度均值来计算,这会导致资源错配程度下降3.5%。并且,汇率变化可以解释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前后资源错配程度变化差异的17.13%。
关键词:
汇率变动 资源错配 双重差分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传俭
为了应对发生时间与额度不确定并可能导致因病致贫的健康风险损失,人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跨期配置应对风险损失的经济资源,使全生命周期各时点的风险损失与应对资金相匹配,以满足购买医疗服务和保障财富等需求。但由于财富水平、风险认知、配置动机和决策偏好等原因,通常会导致个体资源跨期错配并引发因病致贫问题。为了切实履行国民健康保障责任和有效解决资源跨期错配致贫问题,政府需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财政资金投入,多途径参与资源跨期配置以应对因病致贫风险,但依然无法避免跨期错配问题。因而需要政府审计对财政资金和财政化保险基金的配置进行全覆盖监管,修正违规违法行为导致的资源错配问题,并推动资源更加合理地向健康风险治理、必...
关键词:
健康资源 跨期配置 资源错配 政府审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佟家栋 陈霄
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37个工业行业1996到2016年的要素配置扭曲变动及其构成。研究发现,中国工业要素配置扭曲平均为0.28,行业间扭曲平均为0.22,行业内扭曲平均为0.08;行业间劳动、资本扭曲分别为0.05和0.17,行业内劳动、资本扭曲分别为0.02和0.07。本文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工业中依然存在明显的要素配置扭曲,扭曲在行业间与行业内具有相似特征:资本扭曲均是其主要扭曲形式并且也是中国工业扭曲的主要来源。本文认为,中国工业要素配置扭曲与宏观经济增长存在反向变动关系,这种关系与偏向性政策有关:依靠部分行业和国有部门执行"增长政策"虽然在短期可以刺激增长,但长期来看其代价是要素扭曲的上升和效率的损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本田 王一杰
基于2007~2017年全国25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分析方法考察了政府行为、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整体上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均表现出稳健的部分中介效应,即政府行为可以直接或通过资源错配间接地影响经济波动,且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呈现出"U"型特征;分区域来看,资源错配的中介效应在东、中部分别为完全中介效应和部分中介效应,在西部地区中介效应则不显著。由此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间的联系也愈加紧密,政府应重视地方政策对资源要素配置的辐射效应,以便稳定经济增长。
关键词:
政府行为 资源错配 经济波动 中介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传俭
经济的中心问题在于满足人类不断超越现存生产要素能力的社会产品需求。在社会化分工背景下的社会生产可以看作由劳动资源、产品原材料资源和促进二者有效结合的服务资源的要素组合优化过程。通过稀缺经济资源的最大化产出,实现社会生产与产品需求之间动态一般均衡。当国家作为经济资源所有者委托各类权力中心配置资源时,往往会造成资源配置偏离国家意志的错配或低效率问题。政府审计的功能在于根据国家意志,识别和修正经济资源错配问题,并提出优化资源配置的审计意见。作为人类社会最优越的社会制度,中国政府审计对资源错配的修正与优化面临重大
关键词:
政府审计 经济资源 资源错配 修正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