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07)
2023(4997)
2022(4247)
2021(4018)
2020(3170)
2019(7384)
2018(6896)
2017(14374)
2016(7863)
2015(8595)
2014(8667)
2013(8407)
2012(7984)
2011(7329)
2010(7580)
2009(7197)
2008(7184)
2007(6890)
2006(6281)
2005(5857)
作者
(21415)
(17534)
(17442)
(16927)
(11609)
(8217)
(8013)
(6819)
(6746)
(6669)
(5919)
(5884)
(5838)
(5693)
(5600)
(5542)
(5236)
(5188)
(5183)
(4983)
(4367)
(4344)
(4212)
(4152)
(4085)
(4006)
(3948)
(3824)
(3563)
(3458)
学科
(30437)
经济(30401)
管理(27018)
(22795)
(18634)
企业(18634)
(11976)
方法(11797)
数学(10687)
数学方法(10522)
(9736)
中国(9141)
(8195)
(8096)
(7032)
贸易(7026)
(6836)
(6778)
银行(6778)
(6761)
金融(6761)
(6687)
(6511)
国家(6490)
业经(6114)
及其(6030)
地方(5875)
财政(5841)
农业(5582)
(5567)
机构
学院(112255)
大学(111331)
(52666)
经济(51516)
管理(45874)
研究(38799)
理学(38098)
理学院(37759)
管理学(37376)
管理学院(37135)
中国(32856)
(29636)
(23124)
财经(21786)
(19805)
科学(18968)
(18803)
中心(18473)
(18062)
经济学(16450)
研究所(16166)
财经大学(16065)
北京(15043)
经济学院(14680)
(14306)
(14106)
(13933)
(13411)
师范(13343)
(13127)
基金
项目(65646)
科学(53004)
研究(52197)
基金(48916)
(40710)
国家(40366)
科学基金(35450)
社会(33696)
社会科(32086)
社会科学(32078)
基金项目(24296)
(24022)
教育(23797)
编号(21654)
自然(21630)
资助(21385)
自然科(21142)
自然科学(21138)
自然科学基金(20789)
(20555)
成果(19116)
(15800)
课题(15200)
(14484)
(14207)
重点(14195)
教育部(14072)
(13795)
国家社会(13767)
(13693)
期刊
(63308)
经济(63308)
研究(40558)
(23389)
中国(23278)
(19303)
金融(19303)
管理(18352)
(13092)
科学(12134)
财经(11672)
教育(11616)
学报(10882)
经济研究(10496)
(9957)
业经(9737)
大学(9243)
技术(9061)
学学(8649)
农业(8468)
问题(7875)
(7857)
国际(7093)
理论(6730)
实践(5893)
(5893)
世界(5855)
现代(5626)
技术经济(5567)
经济管理(5328)
共检索到185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野青  
外汇市场存在着各种非市场力量,它们和市场一道共同参与市场汇率的决定。在这些非市场力量中,政府干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目标 政府之所以干预外汇市场,是由于汇率对一国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以及1973年固定汇率制崩溃以后汇率波动常常会影响政府经济目标的实现。众所周知,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上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林  
通过V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累积响应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我国外汇市场干预、汇率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动态相互关系,以及我国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央行通过外汇市场干预试图稳定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内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增加又会导致汇率升值;央行的外汇干预操作并未考虑到干预可能带来的国内货币市场失衡的影响,同时这种干预并不能有效地影响汇率;为了缓解通胀压力,央行通过提高利率回收部分货币投放。此外,在考察期内的三个阶段,央行冲销政策的有效性也是不同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原雪梅  
一、干预活动中的汇率决定理论及模型自浮动汇率制度实施以来,货币主义的汇率决策模型曾一度成为分析干预效果的主流,但它把汇率变化仅仅归结为一种货币现象以及其所隐含的购买力平价持续成立的假定是不切实际的。事实上除了货币外,其他资产的市场均衡状况同样会影响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记伟  许少强  
实证分析表明,将外汇市场干预变量放入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均衡的分析框架内是必要的。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如果国内同时存在通货膨胀压力,则外汇市场干预与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就会发生冲突。特别是,利率的提高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但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而且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也较为明显。美国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基本消除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下行态势为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同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契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刁锋  
1994年初我国实行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了持续的、相对大规模的外汇市场干预。七年多来,经济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但是,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的定量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通过对我国央行干预反应函数的估计,定量地研究了我国央行在外汇市场干预中所追求的目标和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辛琪  
1973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后,货币体系进入浮动汇率时代。但是,事实上,没有那一个国家货币的汇率是完全自由浮动的,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都不同程度地对汇率进行干预。一、为什么要干预外汇市场? 70年代初,人们曾对浮动汇率制寄以很高的期望。认为浮动汇率可以保护国民经济免受外部世界的干扰,使国家能更独立地奉行货币改策,由市场力量决定出的汇率将于相对购买力平价相吻合,外汇投机活动能够稳定汇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邢毓静  
1994年1月1日,我国成功实现了人民币汇率并轨,建立了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管理浮动汇率制。经过两年的探索,我国正式于1996年12月1日宣布实现经常项下的人民币完全可兑换,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八条款国。这标志着我国外汇市场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同时也自然地对中央银行提出按照市场化要求适当干预外汇市场。能否以适当方式干预外汇市场,会直接影响到外汇市场能否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平衡运行,货币政策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这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傅勇  李月  
本文从干预主体的角度归纳分析了10个国家的外汇市场干预模式,讨论了财政主导型干预和央行主导型干预的区别及各自适用条件。分析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均不存在标准的外汇市场干预模式,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分工界定不一。国际经验显示,对于汇率灵活性不够、需要频繁而大规模地干预、财政融资空间有限、财政央行政策协调成本较大的国家,中央银行主导外汇市场更具优势。本文也讨论了未来建立外汇平准基金或特别账户的可能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具滋亨  傅东  
在东亚三大经济体——日本、中国和韩国,政府几乎每天都在干预外汇市场。由于某些原因,国际传媒和商业界对亚洲外汇政策存在着一些误解。该文分析了日中韩外汇市场干预的三个迷思,即日中韩由于重商主义而干预汇市、日中韩干预汇市以平息波动以及日中韩将从购买美元转向购买其他储备货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佳  
本文主要对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干预的有效性和成本因干预的类型、条件和工具的不同而不同。特别是在考虑汇率制度和资本替代因素以后,冲销干预的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并对我国中央银行的冲销干预进行了研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荣  贺晓波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考察了日本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效果,以得出外汇干预是否对日元汇率产生影响及该影响能否持久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1月1日——2004年3月31日,日本央行干预对日元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很短暂;即使长期内连续干预也无法阻止日元升值;日本央行干预没能削减日本国内的通货紧缩的压力。因此,汇率变动的最终决定性因素不是外汇干预,而是货币所在国国内经济、对外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国际资本等变量的变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邹宏元  
一、中性干预的概念 当官方当局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时,这就代表官方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官方干预的目的在于影响汇率。经济学家把这种干预分为中性干预(sterilized intervention)和非中性干预(nonsterilized intervention)和非中性干预改变了国内基础货币的规模,而中性干预则不改变国内基础货币的规模。经济学家往往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中性干预上,这是由于中性干预在经济运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远比非中性干预复杂。表1给出了一个国家货币当局典型的资产负债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勇  
2008年12月初,人民币汇率出现了汇改三年多以来最严重的连续贬值态势,为此,央行也启动了外汇市场干预措施。但新时期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究竟有无必要,干预方式存在哪些变化以及我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的政策建议等都需要认真探讨和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明春  
本文在考察东亚国家和地区干预外汇市场基础上,结合90年代有关国家干预外汇市场的经验教训,分析了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决策基础,说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市场预期与树立市场信心,特别是对本币的信心。中央银行在做出干预外汇市场的决策后,应把握干预时机,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措施。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管晓明  
对外汇干预的认识随现代货币政策观点的演变而变化。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外汇干预的效果取决于央行的独立性、市场预期、协调因素以及干预目标等因素。文章介绍了美国外汇干预渠道和干预工具的种类及其运用特点,指出我国应在全球性外汇干预中做出预判并掌握主动,化危机为机遇,并加快外汇改革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