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9)
2023(9154)
2022(7757)
2021(7056)
2020(6009)
2019(13395)
2018(12616)
2017(24938)
2016(13650)
2015(14488)
2014(13802)
2013(13528)
2012(12541)
2011(11078)
2010(11059)
2009(10322)
2008(10255)
2007(9230)
2006(8131)
2005(7292)
作者
(40860)
(33798)
(33639)
(31906)
(21503)
(16349)
(15176)
(13185)
(12912)
(11894)
(11473)
(11194)
(10888)
(10804)
(10671)
(10396)
(10166)
(10106)
(9842)
(9783)
(8583)
(8481)
(7976)
(7771)
(7655)
(7614)
(7429)
(7145)
(6808)
(6775)
学科
(55685)
经济(55614)
管理(47322)
(44869)
(38877)
企业(38877)
方法(27096)
数学(24286)
数学方法(24136)
(23670)
(16083)
财务(16080)
财务管理(16047)
企业财务(15568)
(13651)
中国(12904)
(12178)
业经(11774)
(11321)
(10213)
贸易(10209)
(9961)
(9548)
农业(9050)
地方(8580)
技术(8550)
(8264)
金融(8264)
产业(8263)
(8263)
机构
大学(196640)
学院(192736)
(82588)
经济(81250)
管理(76010)
理学(67227)
研究(66724)
理学院(66513)
管理学(65500)
管理学院(65173)
中国(49771)
(41254)
科学(41158)
(40435)
(38050)
(34425)
财经(32955)
业大(32172)
研究所(31352)
农业(30405)
(30257)
中心(29267)
(26924)
经济学(26023)
财经大学(24991)
北京(24933)
(24372)
经济学院(23742)
商学(22169)
商学院(22000)
基金
项目(135081)
科学(107018)
基金(102802)
(93087)
国家(92360)
研究(89881)
科学基金(78740)
社会(61034)
社会科(58080)
社会科学(58060)
基金项目(54813)
自然(53569)
自然科(52406)
自然科学(52387)
自然科学基金(51551)
(50298)
(43977)
资助(41715)
教育(40488)
编号(32158)
(30872)
重点(30814)
(28300)
(27316)
科研(26992)
创新(26620)
国家社会(26462)
教育部(26331)
计划(26307)
成果(25079)
期刊
(84261)
经济(84261)
研究(54261)
学报(38317)
(34583)
科学(32954)
中国(32697)
(32634)
大学(28568)
学学(27712)
管理(27693)
农业(21757)
(17262)
金融(17262)
财经(16992)
经济研究(15414)
(14451)
业经(12346)
技术(12283)
(11817)
问题(11535)
教育(10901)
(10639)
业大(10339)
(10214)
国际(9943)
财会(9586)
技术经济(9289)
科技(8945)
农业大学(8844)
共检索到274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峻  
本文以2004—2010年沪深两市上市的国有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政府干预和公司治理结构对于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干预程度对于公司过度投资有显著的正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国有公司过度投资呈U型关系,说明有大股东的股权制衡结构有利于减少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具有较高独立性董事会的公司过度投资较低,说明国有公司独立董事对于制约管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有显著的作用;董事薪酬和公司过度投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薪酬激励对于减少公司非效率投资的重要性。此外,本文也发现负债对于公司过度投资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继伟  张梦云  
本文以沪深两市2012-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政府干预的视角对股权治理与过度投资的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程度与过度投资显著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均与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终极控制人的国有性质能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后发现:政府干预强化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过度投资的负相关关系;削弱了股权制衡度与过度投资的负相关关系;强化了国有性质对投资的抑制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辉  
关键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洪辉  王宗军  
对于国内企业过度投资的研究,目前均是从经理私人利益、管理者过度自信、管理者背景等角度展开的,这些研究没有考虑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更可能从事过度投资行为。遗憾的是,这些文献并没有表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原因,可能的解释是国有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更严重。本文认为,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并不一定是由代理问题引起的,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能够帮助政府实现一些目标,如就业、税收等。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是由政府将其公共目标,如就业、税收等内部化到其控制的企业的结果。另外,回归结果也显示,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向杨  徐良果  王勇军  
本文以上市公司(2003-2010)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公共治理目标导致政府干预企业投资行为的动因及后果。结果表明,GDP增长率越低和地方财政赤字规模越大的地区,政府干预动机越强,所辖范围内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现象越严重;就业率同企业过度投资没有显著地相关关系;国有企业受干预程度大于非国有企业。说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并不都是由代理问题引起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章卫东  成志策  周冬华  张洪辉  
本文以2007-2012年中国境内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区分国有上市公司及民营上市公司两种所有制不同的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研究了地方政府干预对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并考虑了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多元化表现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会干预国有上市公司,在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地区,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越显著;多元化经营是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与民营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与多元化经营的相关程度更大,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更容易导致多元化经营。在控制了过度投资与多元化经营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的研究结论解释了经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卿  
笔者分析了我国各地区的政府干预、法治和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地区的政府干预越多,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越严重,而地区的法治和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会得到缓解。进一步研究表明,与法治和金融发展相比,政府干预是影响国有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更为基本的因素。这里的研究结果为正在兴起的"法与金融"文献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雪林  
本文分析了创业投资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和影响,发现有创业投资支持的公司有更少的内部董事和更多的独立董事,使公司能够建立独立性和监督功能更好的董事会。另外,有创业投资支持的公司可以通过创业投资家减弱CEO的权力,从而使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更为有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君富  
本文以我国地方控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的外在制度背景,实证研究检验了地方控股国有上市公司与政府之间的政治关联对企业投资效率及公司业绩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结论为:我国地方控股国有上市公司的政治关联水平对企业的投资效率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地方控股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政治关联水平越强,企业投资效率越低,经营业绩则越差。在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的外在制度背景下,地方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政治关联对企业经营扮演"掠夺之手"的角色。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易平良  
公司治理是财务管理和会计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公司治理状况直接影响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利益相关者概念的引入深刻影响了公司治理、财务管理和会计报告的发展。本文重新定义了利益相关者,并立足转型经济的现实,深入探讨了我国政府充当的不同利益相关者角色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政府角色转变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改善公司治理现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周杰  薛有志  
本文突破委托代理理论,以控制幻觉的基本假说为基础,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分析并检验了大股东、债权人与政府的干预对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促进了上市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倾向;大股东与债权人的干预对多元化战略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这种效应一方面来自大股东与债权人的干预对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削弱,另一方面来自控制幻觉的缓解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抑制。政府的干预对多元化战略并未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但却显著地抑制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从而间接地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水平。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付玉梅  张丽平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对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与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相比,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现象较为严重,且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更易发生过度投资行为;但公司所处治理环境的改善使过度投资行为得到有效抑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章卫东  赵琪  
本文从公共治理目标视角出发,对地方政府干预下国有企业过度投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增长和财政赤字规模对当地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皆有显著影响。更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地区城镇化率越低,当地国有企业过度投资问题越严重,两者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两方面着手,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措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仲鸣  夏新平  余明桂  
本文以2002~2006年中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府干预和金字塔层级对投资过度与投资不足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存在着因政府干预而导致的过度投资现象,仅有微弱的证据表明政府干预与投资不足有正相关关系。并且结果显示,金字塔层级与过度投资负相关。这说明金字塔结构作为法律保护的替代机制可以保护公司行为免受政府干预的影响。本文研究从投资视角为经济转型期的政府干预理论提供直接证据,丰富了新兴资本市场中金字塔结构的研究,并为改革政企关系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春梅  
在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情况下,政府控制下的国有上市公司将控制权私有收益而非公司价值最大化作为其决策目标,使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呈现出典型的投资行为异化特征。根据对公司投资期望模型回归残差的统计和国有上市公司投资行为"两阶段决策模型"的分析,我们得出关于国有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异化的以下结论:(1)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投资不足与过度投资两种投资异化行为并存;(2)与过度投资行为相比,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行为更为普遍且部分公司的投资不足行为表现极端;(3)与投资不足行为相比,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更为严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