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6)
- 2023(7706)
- 2022(6420)
- 2021(6328)
- 2020(5389)
- 2019(12469)
- 2018(12051)
- 2017(23497)
- 2016(12339)
- 2015(13907)
- 2014(13310)
- 2013(13349)
- 2012(12560)
- 2011(11366)
- 2010(11144)
- 2009(10475)
- 2008(10311)
- 2007(8857)
- 2006(7679)
- 2005(7078)
- 学科
- 济(53311)
- 经济(53259)
- 管理(33600)
- 业(31961)
- 方法(24198)
- 企(23404)
- 企业(23404)
- 数学(22471)
- 数学方法(22368)
- 中国(18776)
- 财(16224)
- 农(13011)
- 贸(12971)
- 贸易(12963)
- 易(12738)
- 制(11715)
- 险(10992)
- 银(10955)
- 银行(10955)
- 保险(10901)
- 行(10479)
- 融(10190)
- 金融(10188)
- 地方(9736)
- 业经(9053)
- 务(8835)
- 财务(8831)
- 财务管理(8809)
- 农业(8487)
- 企业财务(8376)
- 机构
- 大学(172431)
- 学院(167935)
- 济(82151)
- 经济(80859)
- 管理(65559)
- 研究(59994)
- 理学(55827)
- 理学院(55198)
- 管理学(54670)
- 管理学院(54324)
- 中国(52246)
- 财(40784)
- 京(36835)
- 财经(32080)
- 科学(31013)
- 经(29548)
- 所(28295)
- 中心(27610)
- 经济学(27537)
- 研究所(25451)
- 经济学院(24933)
- 财经大学(24297)
- 北京(23939)
- 江(22558)
- 院(21719)
- 农(20615)
- 范(20416)
- 师范(20305)
- 业大(18786)
- 商学(18398)
- 基金
- 项目(110169)
- 科学(88747)
- 基金(84889)
- 研究(83349)
- 家(72755)
- 国家(72221)
- 科学基金(62648)
- 社会(57171)
- 社会科(54332)
- 社会科学(54319)
- 基金项目(44477)
- 自然(38266)
- 省(37424)
- 自然科(37399)
- 自然科学(37390)
- 教育(36892)
- 自然科学基金(36779)
- 资助(35424)
- 划(32943)
- 编号(31785)
- 部(27064)
- 成果(26076)
- 国家社会(25397)
- 中国(24378)
- 重点(24169)
- 教育部(24096)
- 发(23180)
- 人文(22857)
- 创(22474)
- 大学(21854)
共检索到259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尹美群
回顾了政府干预的重要文献,解释了政府干预的两种不同观点。分析了中国平安投资富通集团股权的案例,对相关重要财务数据进行了投资前后的对比分析,指出政府干预导致的政治风险。
关键词:
政府干预 跨国投资 投资风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任学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化水平逐步加深。但是,在企业跨国经营的过程中,政治风险、企业治理结构等原有的障碍凸显出来,且表现出新的发展特征;本土化经营、文化的融合等新的风险也随之而来。这些新、老风险都是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切不可大意失荆州。
关键词:
企业 跨国经营 风险应对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继德 聂继虹
近年来,跨国并购已成为我国一些企业加速全球化经营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中国平安就是其中之一。2007年11月,中国平安入股富通集团,短短1年的时间,其最初的238.74亿元投资额至今仅剩6亿元左右。本文在此以中国平安收购富通集团为例,分析探讨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廖望科
对跨国投资风险做出了明确的概念界定。基于此,对相应的风险评估提出了一个可量化的分析框架和方法体系,并据此构建了将跨国投资的潜在投资收益与风险成本进行对接的跨国投资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是结合阶段适应性、风险相对性、风险与回报的共存性等特点而构建的风险响应矩阵。区别于其他类似研究,该评估模型及其响应矩阵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指标,在给出投资机会与风险排序的数值级别的同时,提供更为直观的投资机会与风险排序的图示。该模型及矩阵是构建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国家风险评估体系的重要环节。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高勇强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企业跨国投资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特别是非市场风险。本文基于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的方式,识别了主要的非市场风险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些风险产生的可能原因和风险特征,提出了五种风险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
走出去 跨国投资 非市场风险 风险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梓原
文章基于"一带一路"的宏观背景,对国别风险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对国别风险现有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以巴塞尔全面风险管理和国际评级机构的评估体系等国际标准难以适用中国实际,前者忽略了国别风险的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构成,后者的评估体系不透明,评估机构于母国的贸易需要,不能直接切合"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国别风险体系在特征性导向、系统性框架和动态化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缺位,制约了我国金融机构的跨国投资进程和国际化发展步伐。文章将立足既有问题,为未来国别风险研究的新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凌峰 刘志龙 郭亚琳
文章以欧债危机中银行和政府部门间信用风险跨国传导为切入点,基于或有权益分析方法(CCA)建立跨国部门间信用风险模型,构造系统重要性和脆弱性指标,研究信用风险跨国传导与反馈的机制和特点。结果表明,基于银行同业、隐含担保和主权债务渠道的跨国风险外溢效应显著;跨国间部门的风险传导表现出单向性,政府部门能极大影响银行信用风险,但银行风险对他国政府部门影响不大;与系统重要性相比,国别间银行部门系统脆弱性对外部风险冲击更加敏感。基于此,文章提出应加强商业银行国债投资的国别风险管理,减少对本国主权债务的持有;建立基于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准备金制度,动态调节风险储备。
关键词:
或有权益分析 部门风险反馈 系统性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凌峰 刘志龙 郭亚琳
文章以欧债危机中银行和政府部门间信用风险跨国传导为切入点,基于或有权益分析方法(CCA)建立跨国部门间信用风险模型,构造系统重要性和脆弱性指标,研究信用风险跨国传导与反馈的机制和特点。结果表明,基于银行同业、隐含担保和主权债务渠道的跨国风险外溢效应显著;跨国间部门的风险传导表现出单向性,政府部门能极大影响银行信用风险,但银行风险对他国政府部门影响不大;与系统重要性相比,国别间银行部门系统脆弱性对外部风险冲击更加敏感。基于此,文章提出应加强商业银行国债投资的国别风险管理,减少对本国主权债务的持有;建立基于系
关键词:
或有权益分析 部门风险反馈 系统性风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郎一环 王礼茂 张明华
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是我国的短缺资源之一。到境外投资勘探开发石油 ,是我国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工业的跨国投资和跨国经营 ,必然遇到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在内的多种风险。该文首先对风险进行界定和分类。接着在对跨国开发多种风险的特征分析基础上 ,着重对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进行了评估 ,提出我国石油工业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不同组合下的 6种跨国开发模式 :①与东道国石油公司联合 ;②与有经验的国际石油公司联合 ;③服务合同 ;④合资经营 ;⑤购买储量 ;⑥股份转让。最后提出了管理政治和经济风险的对策和措施。对政治风险 ,主要是在投资前制定详细的计划 ,投资...
关键词:
石油 跨国开发 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云逸 曾刚
中国公司的跨国投资成为新的浪潮。对此问题的研究普遍缺乏对中国公司"走出去"自身独特性的考虑。与国际成熟的跨国投资历程参照对比发现,中、外公司跨国投资的不同之处在于进行对外投资时母公司所处发展阶段不同。相比而言,我国的母公司是在自身实力不够强大时开始走出国门的,由此带来投资区位选择、投资原因、投资方式、投资效益、投资规模、投资主体发展情况、投资对象选择等不同的特点和问题。文章从提升母公司实力和增强投资成功率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中国公司 跨国投资 发展历程 国际比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德卿
中国跨国投资战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周德卿ASURVEYOFCHINA'SOVERSEASINVESTMENTSTRATEGY¥ZhouDegingAbstract:TheaimofChina'sOverseasinvestmentshould...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程 江慧
利用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从微观视角切入,探究技术创新对企业跨国投资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技术创新会促进企业跨国投资的风险偏好;从行业、产权性质和发展阶段的异质性角度来说,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与跨国投资的风险偏好正相关,而非制造业企业则为负相关;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与其风险偏好不显著相关,而非国有企业则为正相关;与2010—2013年相比,2014—2019年这一阶段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技术创新更显著地促进了企业跨国投资的风险偏好。文章旨在探究我国企业的跨国投资风险偏好选择规律与发展路径,使企业在跨国投资决策时能够有效减少东道国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依托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提供可靠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阳
一、引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跨国投资是我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根本途径。然而,由于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经验的缺乏和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企业的跨国投资风险日益暴露,而且这些风险贯穿于整个跨国投资过程并且彼此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这更加剧了风险的传染性和不确定性。正确识别各种跨国投资风险,探索风险间的耦合关系,有效实施风险预警、采取措施规避风险,对国际投资者来说尤为重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闵剑
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跨国投资高速增长,大大加快了全球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国际转移,企业的国际竞争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信息技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条件;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经济自由化和区域一体化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无国界竞争逐步形成。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以集团公司为主体的跨国公司纷纷加大了跨国投资的力度,力求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袁淼 许勤华 丁伟
“一带一路”跨国投资中东道国“政策干预”情况的日益增加,在为投资企业带来损失的同时,也为中国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在不同投资实践中,东道国的干预动因及其策略选择呈现出明显差别,这种差异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本文构建了基于“成本收益考量”“有无替代合作”和“安全威胁认知”三个自变量的干预策略选择框架:当自变量呈现负向变化时,会激发东道国的政策干预行为;当只有一个自变量发生负向变化时,东道国会倾向于采取软对冲干预策略;当有两个自变量发生负向变化时,东道国会倾向于采取硬对冲干预策略;而两个负向变量中有一个是“安全威胁认知”变量时,东道国会倾向于合作取消的干预结果。通过对缅甸皎漂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和吉尔吉斯斯坦阿特巴什工业贸易物流中心三个案例的过程追踪和比较分析,本文核心假说得到了验证。研究尝试突破国别研究和国际投资研究的固有视角,发掘国家行为体在采取政策干预行为过程中的异质性,回应现实需求对学理研究的期待。
关键词:
政策干预 一带一路 跨国投资 对冲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