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7)
2023(10255)
2022(8847)
2021(8351)
2020(7452)
2019(17277)
2018(17107)
2017(32980)
2016(17781)
2015(20151)
2014(20149)
2013(19607)
2012(18144)
2011(15934)
2010(15622)
2009(14420)
2008(14207)
2007(12605)
2006(10337)
2005(9015)
作者
(49331)
(41492)
(41167)
(39712)
(26249)
(19811)
(19206)
(16417)
(15637)
(14625)
(14085)
(13877)
(13020)
(12922)
(12881)
(12754)
(12686)
(12303)
(11922)
(11868)
(10208)
(10035)
(9907)
(9478)
(9381)
(9329)
(9093)
(9073)
(8333)
(8254)
学科
(73728)
经济(73653)
管理(52498)
(48128)
(40086)
企业(40086)
方法(39091)
数学(35234)
数学方法(34803)
(21434)
(18169)
中国(17321)
(14856)
业经(14597)
(13120)
贸易(13117)
(12882)
地方(12840)
财务(12840)
财务管理(12806)
(12775)
企业财务(12158)
(12054)
农业(11955)
(10756)
技术(10675)
理论(10640)
(10324)
银行(10298)
(10097)
机构
大学(248621)
学院(247367)
(102300)
经济(100286)
管理(99574)
理学(87032)
理学院(86143)
管理学(84581)
管理学院(84110)
研究(77330)
中国(58503)
(50620)
科学(48033)
(47650)
(40491)
财经(38332)
中心(38214)
业大(37893)
(37741)
(35531)
(34962)
研究所(34558)
经济学(32215)
农业(32083)
北京(30815)
(30678)
师范(30327)
经济学院(29400)
财经大学(28717)
(27923)
基金
项目(172785)
科学(136514)
基金(127275)
研究(124105)
(110666)
国家(109805)
科学基金(95103)
社会(79227)
社会科(75231)
社会科学(75210)
基金项目(67805)
(67304)
自然(62597)
自然科(61198)
自然科学(61177)
自然科学基金(60053)
教育(57864)
(56848)
资助(52369)
编号(50389)
成果(39960)
(38940)
重点(38692)
(36230)
(36141)
科研(34184)
创新(33842)
教育部(33607)
课题(33378)
国家社会(33147)
期刊
(102051)
经济(102051)
研究(65674)
中国(42156)
(39322)
学报(38883)
科学(34958)
(34678)
管理(33844)
大学(29602)
学学(28015)
农业(23446)
技术(22595)
教育(21773)
(19619)
金融(19619)
财经(18690)
经济研究(17186)
业经(16534)
(15972)
问题(14002)
统计(13560)
(12801)
技术经济(12537)
理论(12412)
图书(12320)
(12063)
(11981)
财会(11654)
实践(11280)
共检索到344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媛  
本文基于土地挂牌出让与拍卖出让的价格差异分析政府干预导致的地价扭曲,对广为接受的"土地出让收入最大化"逻辑做出补充。利用全国208个地级市1998-2013年的微观地块数据,在处理选择偏误并控制地块特征后,发现作为地方政府干预工具的挂牌价格显著低于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拍卖价格,且价格差异程度对于不同用途地块有所不同。本文进一步从发展地区经济、房价调控、腐败等角度检验了地方政府扭曲地价的原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扬军   曲卫东  
商住用地价格倒挂是城市内部土地配置逻辑的重要体现,研究地方政府在商住用地出让中的行为对于把握未来中国城市发展逻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2007—2020年286个地级市的土地交易数据集,系统论证了城市商住用地价格的倒挂及其背后的干预机制与激励动机。研究发现:在控制地块和城市的相关特征后,商业用地的出让价格显著低于住宅用地的出让价格,并且面积越大、距市中心距离越远以及城市第三产业占比越高的商业用地,其出让价格低于住宅用地越显著。商住用地价格倒挂的背后是地方政府更多地通过挂牌方式出让商业用地,从而调节其出让价格。而地方政府在面临更大的财政压力和官员晋升压力时,挂牌出让商业用地的倾向会减弱,同时挂牌出让造成的商住用地的价格差异会缩小,这可能是为了获取更多可支配资金以弥补财政缺口、发展地区经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鲁  刘乃全  
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本文利用生产法估算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并实证检验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净效应及其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制造企业成本加成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从时间滞后性看,抑制效应具有随滞后期数增加而逐步衰减的趋势特征;从企业异质性看,抑制效应表现出民营企业高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高于内资企业,出口企业高于非出口企业;从行业异质性看,对高新技术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抑制效应表现出由高及低的特征;从区域差异性看,抑制效应主要集中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且可以凭借区域经济一体化来调节和改善。因此,应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以此激发企业市场活力,促进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康志勇  
文章使用2001~2007年微观企业数据分析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赶超行为与要素市场扭曲对就业的影响,发现地方政府的赶超行为和要素市场扭曲共同导致资本密集型产业超常发展,并诱发有偏的技术进步,形成资本要素对劳动力要素的替代,最终造成经济快速增长而就业吸纳能力下降。检验结果显示,赶超行为和要素市场扭曲是抑制中国制造业企业就业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对不同规模企业就业效应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作者认为,应纠正经济发展中的赶超行为、缓解要素市场扭曲,以逐步实现符合地区资源禀赋的技术进步,最终减少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替代作用从而增加就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博  张耀宇  冯淑怡  
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深入剖析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干预对微观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土地价格扭曲为切入点,揭示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干预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并使用2007—2014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干预工业用地出让会造成土地要素价格的负向扭曲,进而导致工业企业生产率下降。分行业的异质性检验表明,相对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这种负向传导影响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更为显著。对此,本文建议应继续深化土地要素市场配置、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等相关改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韧  马红旗  李志伟  
产业赶超和金融抑制政策的组合会推动形成广泛的信贷扭曲,进而影响企业投资行为、行业技术进步乃至产能格局演化。不拘泥于简单的是非判断或是宏观整体性分析,而试图围绕微观企业数据实证和中观行业层面的梳理,揭示信贷扭曲对于企业投资、技术进步和产能过剩的实际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银行信贷扭曲严重干扰了钢铁企业的投资决策和行为,主导了低质量的产能扩张;银行信贷支持的扭曲对钢铁企业产能利用也施加了显著"逆周期"影响,助推了产能过剩形成。由此,重构银企关系、消除信贷扭曲构成了推动钢铁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放弃简单的市场化思维和传统的直接补贴或信贷支持手段,深化银行信贷决策体系改革、加速企业兼并重组和产能整合、进行更加积极的创新扶持才是推动钢铁等传统重工业领域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娟锋  贾生华  
在城市住宅市场和土地市场快速发育的过程中,政府干预对住宅土地价格的影响备受关注。本研究检验了政府干预对城市住宅土地出让价格的影响,研究的中心假设是政府干预可能是一个捆绑束缚,它将导致住宅土地的价格扭曲。利用1999年至2005年杭州市出让的146宗住宅土地数据对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容积率增加1%,将会导致出让单位价格增加0.611%;出让地块面积增加1%,将会引起出让单位价格下降0.138%。因此,政府干预对住宅土地市场上的出让价格影响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帅  靳涛  
基于政府干预和所有制歧视对我国资本市场扭曲影响的研究目的,在标准的SOLOW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政府干预比较不同所有制经济部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获取资本价格和资本使用数量上的差异,建立在我国体制转型背景下政府干预、所有制和资本市场扭曲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政府干预通过国有银行对银行业的垄断和国有企业对上市权和配股权的垄断扭曲资本市场,从而实现其对国有经济扶持的目的。据此,促进政府转型是降低要素市场扭曲的主要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邢琦  王健  袁士超  陈红  
研究目的:考察政府不同干预行为对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扭曲的影响效应,为完善农地生产要素配置及优化农地市场内外环境等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Binary Logistic模型。研究结果:(1)当前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本应反映承包地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由土地要素投入产出品的边际收益价值所决定;但受市场机制不完善、乡土伦理规范等多重影响,农地实际流转价格与要素价格间产生差异,表现为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扭曲。(2)政府不同的干预行为对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扭曲产生差异化效应。政府主导流转的直接干预模式会引起流转价格的高价扭曲,而通过构建流转交易平台、提供补贴等政策间接干预会缓解流转价格的低价扭曲。(3)对土地的经济诉求和保障诉求是造成流转价格扭曲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的形成应交予市场,政府应避免直接干预造成价格的人为扭曲,可通过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或补贴政策来间接培育优化农地市场交易环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蒋含明  
本文运用2002年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实证检验了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为了克服内生性,选用了样本中各个城市市委书记上任时距离退休年限作为要素市场扭曲的工具变量。回归结果表明:(1)要素市场扭曲对于城镇居民的劳动性报酬具有稳健的负向影响;(2)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提高了我国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报酬水平,但对城镇居民获取财产性收入的机会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总体而言,中国渐进性改革进程中出现的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目前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倪志凌  
本文使用美国银行控股公司的季度数据进行研究,探讨资产证券化等创新造成银行动机扭曲的根源。和以往的认识不同,本文发现,资产证券化主要是通过增加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而非通过转移了银行资产的风险,对银行的行为动机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单个银行的风险水平。据此,新的金融改革法案提出的要求证券化发起人保留5%证券化风险暴露的措施并不能有效防范金融机构的个体风险,其效果将极为有限。相比较而言,流动性监管措施更为有效。为防范银行从事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后风险上升,微观审慎监管应当将流动性监管放到和资本监管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重视流动性监管和资本监管的有效配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卢树立  何振  
解决僵尸企业问题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切入点。本文基于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和地区层面宏观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市场扭曲对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金融市场扭曲会显著促进僵尸企业的形成;区分企业所有制后发现,金融市场扭曲显著促进了国有企业中僵尸企业的形成;区分资本密集度后发现,金融市场扭曲显著促进了高资本密集度企业中僵尸企业的形成;机制检验结果发现,金融市场扭曲会使得金融资源和政府补贴向国有企业倾斜,并且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利润率。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要解决僵尸企业问题,必须加快金融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卢建新  罗百棠  
我国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的比价长期偏离合理水平并逐年扩大,这种不合理的土地比价反映了土地要素价格扭曲的程度。本文运用2007—2017年全国287个城市的土地出让微观地块数据研究发现:作为供给端因素的政府动机和需求端因素的企业预期共同导致了地价扭曲的形成。企业预期充当政府动机的中介变量在地价扭曲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这表明企业预期可能在政府动机的影响下"不自觉"地扭曲了地价,充当了地方政府扭曲地价的工具。地价扭曲有利于工业资本积累,但却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为减轻土地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在短期内政府应当正确引导企业预期,从长期看应弱化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干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卢建新  罗百棠  
我国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的比价长期偏离合理水平并逐年扩大,这种不合理的土地比价反映了土地要素价格扭曲的程度。本文运用2007—2017年全国287个城市的土地出让微观地块数据研究发现:作为供给端因素的政府动机和需求端因素的企业预期共同导致了地价扭曲的形成。企业预期充当政府动机的中介变量在地价扭曲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这表明企业预期可能在政府动机的影响下"不自觉"地扭曲了地价,充当了地方政府扭曲地价的工具。地价扭曲有利于工业资本积累,但却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为减轻土地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在短期内政府应当正确引导企业预期,从长期看应弱化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干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焦勇  杨蕙馨  
通过构建包含政府干预、产业结构扭曲的非平衡增长模型,基于2000—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多种方法实证考察政府干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各省份产业结构扭曲程度平均值达到10. 60%;政府干预通过促进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动方式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结构扭曲通过阻碍技术进步的方式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政府干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促进作用是通过降低产业结构扭曲程度方式实现的,产业结构扭曲不论是偏向工业还是偏向服务业均不改变影响机制;产业结构扭曲引致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平均水平达到了0. 53%,且这一损失呈现U型变化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