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61)
2023(3106)
2022(2617)
2021(2536)
2020(2228)
2019(4858)
2018(4489)
2017(9406)
2016(5058)
2015(5234)
2014(4940)
2013(4610)
2012(4438)
2011(3829)
2010(4039)
2009(3993)
2008(4218)
2007(3877)
2006(3451)
2005(3216)
作者
(12212)
(10105)
(9935)
(9825)
(6635)
(4830)
(4714)
(3758)
(3727)
(3671)
(3421)
(3359)
(3277)
(3185)
(3166)
(3065)
(3054)
(2983)
(2931)
(2656)
(2587)
(2403)
(2385)
(2366)
(2314)
(2291)
(2230)
(2052)
(2041)
(2031)
学科
(21998)
管理(21989)
经济(21972)
(19476)
(18679)
企业(18679)
(13413)
方法(11777)
数学(10827)
数学方法(10794)
(9284)
财务(9282)
财务管理(9268)
企业财务(9143)
(6488)
国家(6422)
(5851)
(5010)
体制(4412)
人事(4281)
人事管理(4281)
财政(4037)
工作(3975)
国家机关(3784)
机关(3784)
业经(3766)
(3716)
(3455)
(3437)
中国(3347)
机构
大学(72864)
学院(70663)
(32206)
经济(31702)
管理(30879)
理学(27074)
理学院(26881)
管理学(26675)
管理学院(26524)
(20651)
研究(20202)
财经(16026)
中国(15943)
(14736)
(13655)
财经大学(12279)
经济学(10285)
商学(9543)
商学院(9476)
经济学院(9355)
中心(9135)
(8996)
(8973)
北京(8638)
科学(8471)
(8295)
金融(8118)
研究所(7486)
(7471)
(7352)
基金
项目(43786)
科学(36049)
基金(35025)
研究(33171)
(29258)
国家(29034)
科学基金(26216)
社会(23851)
社会科(22802)
社会科学(22792)
基金项目(18277)
自然(15991)
自然科(15670)
自然科学(15667)
自然科学基金(15431)
教育(15119)
(14719)
资助(14326)
(12667)
编号(12576)
(11171)
成果(11007)
国家社会(10483)
教育部(10424)
(10309)
人文(10129)
(9553)
重点(9217)
社科(9103)
(8983)
期刊
(34591)
经济(34591)
研究(22000)
(19457)
管理(11624)
中国(10173)
(9160)
金融(9160)
财经(9001)
学报(8002)
科学(7884)
(7524)
大学(7113)
学学(6922)
财会(5738)
经济研究(5675)
(5534)
问题(4764)
会计(4726)
(4371)
国际(4205)
业经(4198)
技术(3980)
通讯(3792)
会通(3784)
理论(3468)
技术经济(3381)
农业(3367)
世界(3352)
统计(3348)
共检索到103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继伟  张梦云  
本文以沪深两市2012-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政府干预的视角对股权治理与过度投资的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程度与过度投资显著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均与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终极控制人的国有性质能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后发现:政府干预强化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过度投资的负相关关系;削弱了股权制衡度与过度投资的负相关关系;强化了国有性质对投资的抑制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步丹璐  狄灵瑜  
本文以2007-2014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在不同治理环境下,企业的股权投资行为对其所获得的政府补助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额越高,其获得的政府补助额越高。不同的产权性质及市场环境对股权投资与政府补助间的关系有不同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中,股权投资额与政府补助呈显著正相关,在民营企业中不显著;在市场化程度越低的地区,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额对其获得的政府补助正向影响程度越大。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股权投资获得的政府补助对企业业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从财政分权的角度为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并为地方政府如何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步丹璐  狄灵瑜  
本文以2007-2014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在不同治理环境下,企业的股权投资行为对其所获得的政府补助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额越高,其获得的政府补助额越高。不同的产权性质及市场环境对股权投资与政府补助间的关系有不同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中,股权投资额与政府补助呈显著正相关,在民营企业中不显著;在市场化程度越低的地区,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额对其获得的政府补助正向影响程度越大。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股权投资获得的政府补助对企业业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从财政分权的角度为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继伟  于永婕  
本文以2011~2014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政府干预和债权治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债务的增加会加剧过度投资、抑制投资不足,短期债务的增加会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同时起到抑制作用,而速动比率的增加会抑制过度投资、加剧投资不足。进一步研究后发现:政府干预会部分强化债权治理的上述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峻  
本文以2004—2010年沪深两市上市的国有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政府干预和公司治理结构对于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干预程度对于公司过度投资有显著的正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国有公司过度投资呈U型关系,说明有大股东的股权制衡结构有利于减少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具有较高独立性董事会的公司过度投资较低,说明国有公司独立董事对于制约管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有显著的作用;董事薪酬和公司过度投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薪酬激励对于减少公司非效率投资的重要性。此外,本文也发现负债对于公司过度投资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向杨  徐良果  王勇军  
本文以上市公司(2003-2010)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公共治理目标导致政府干预企业投资行为的动因及后果。结果表明,GDP增长率越低和地方财政赤字规模越大的地区,政府干预动机越强,所辖范围内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现象越严重;就业率同企业过度投资没有显著地相关关系;国有企业受干预程度大于非国有企业。说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并不都是由代理问题引起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明敏  李秉祥  惠祥  
本文以正在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背景,通过分析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探讨如何发挥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存在是导致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原因之一,其控制权私利与企业过度投资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出现过度投资的可能性负相关。国有股权参股比例与民营企业过度投资呈倒U型关系,只有当参股比例大于监督的成本效果阈值时,国有股对民营企业第一大股东的监督才能缓解民营企业的过度投资。因此,不是所有的民营企业都适合参与"混改",国有股权参股民营企业的比例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剑峰  杨梅  王佳伟  
文章以2006~2012年中国境内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区分国有和非国有两种不同所有制的上市公司,研究了政府干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考虑了股权结构对其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在政府干预程度越高的地区,企业绩效越差,在国有企业较非国有企业表现的更为显著,同时发现股权集中度对其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汪要文  
股权过度估值即股价超过了它的内在价值。除了纯粹幸运因素之外,股权过度估值意味着公司不能以业绩证明其当前股价是合理的。股权过度估值不仅比低估更普遍,而且后果更严重,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理,传统的公司治理机制和激励措施无济于事,甚至火上浇油。股权过度估值问题需要系统性的治理,必须加强各个场域和各种内外部治理机制的沟通,缓解估值过程中的利益冲突,抑制会引起错误估值的各种偏差,构建各利益相关者重视自身信誉的制度基础。在股权过度估值的系统治理过程中,管理层的信誉机制、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以及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将起到主导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强国令  刘克富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散时代的到来,"野蛮人"出没和控制权纷争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新常态。本文以宝万之争为例,分析了野蛮人入侵潜在的危害性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和负面性。以宝能系为代表的保险资金,运用高杠杆资金在二级市场频繁举牌,一方面可能对实体经济造成伤害,另一方面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干预在短期内能够保护实体经济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但从长期看,可能干扰市场化进程,破坏资本市场永续发展所需的规则和秩序。据此,本文提出建立类别股份制度,进而有效抵御野蛮人入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袁玲  杨兴全  
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很强。无论是国有控股还是一般社会法人控股,股权集中均不能有效抑制过度投资。在具有股权制衡结构的公司,其他大股东可以有效地对第一大股东发挥监督制衡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冬  包晓岚  
本文以深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依据2010~2012年的数据建立模型,对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过度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了检验,证明股权集中度与过度投资行为存在U型相关关系。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过度投资先减少,后增加;同时,股权制衡度的提高可以控制过度投资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传彬  朱亮峰  朱学义  
文章基于政府干预视角,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为了确保上市公司管理层社会性任务的顺利完成,降低了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强度,与只承担单项盈利任务的民营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强度明显要小。上市公司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强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越少,地方政府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来管理企业,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强度就越大。文章还发现,公司规模越大,实施股权激励强度越大,公司治理因素并没有显著地影响股权激励的强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章卫东  赵琪  
本文从公共治理目标视角出发,对地方政府干预下国有企业过度投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增长和财政赤字规模对当地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皆有显著影响。更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地区城镇化率越低,当地国有企业过度投资问题越严重,两者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两方面着手,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措施。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洪辉  王宗军  
对于国内企业过度投资的研究,目前均是从经理私人利益、管理者过度自信、管理者背景等角度展开的,这些研究没有考虑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更可能从事过度投资行为。遗憾的是,这些文献并没有表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原因,可能的解释是国有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更严重。本文认为,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并不一定是由代理问题引起的,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能够帮助政府实现一些目标,如就业、税收等。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是由政府将其公共目标,如就业、税收等内部化到其控制的企业的结果。另外,回归结果也显示,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