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33)
2023(2652)
2022(2266)
2021(2115)
2020(1851)
2019(4511)
2018(4153)
2017(9080)
2016(4956)
2015(5430)
2014(5341)
2013(5239)
2012(4861)
2011(4090)
2010(4266)
2009(4294)
2008(4549)
2007(4384)
2006(3974)
2005(3759)
作者
(12969)
(10724)
(10592)
(10226)
(6967)
(5062)
(4960)
(3976)
(3908)
(3872)
(3473)
(3454)
(3439)
(3438)
(3299)
(3224)
(3167)
(3105)
(3102)
(2916)
(2712)
(2550)
(2484)
(2475)
(2458)
(2430)
(2280)
(2220)
(2117)
(2064)
学科
(26784)
企业(26784)
管理(25940)
(25061)
(24747)
经济(24716)
(17020)
(12894)
财务(12890)
财务管理(12867)
企业财务(12580)
方法(12317)
数学(11124)
数学方法(11078)
(6640)
业经(6540)
(5849)
国家(5767)
公司(5239)
(5230)
体制(4929)
企业经济(4706)
人事(4342)
人事管理(4342)
财政(4010)
(3790)
国有(3582)
技术(3545)
国有企业(3526)
(3481)
机构
大学(74270)
学院(72132)
(34575)
经济(34049)
管理(32445)
理学(28079)
理学院(27891)
管理学(27737)
管理学院(27590)
(22364)
研究(20056)
中国(17401)
财经(16974)
(15493)
(14512)
财经大学(12912)
经济学(10787)
商学(10504)
商学院(10450)
经济学院(9761)
(9608)
北京(9406)
(9347)
中心(8950)
(8347)
科学(8333)
会计(8264)
金融(8102)
经济管理(7756)
研究所(7749)
基金
项目(41539)
科学(34125)
基金(33289)
研究(30976)
(27486)
国家(27277)
科学基金(24961)
社会(21702)
社会科(20821)
社会科学(20810)
基金项目(17596)
自然(15994)
自然科(15654)
自然科学(15651)
自然科学基金(15422)
资助(14359)
教育(14311)
(13908)
(11951)
编号(11474)
(10778)
成果(10200)
教育部(10050)
人文(9820)
国家社会(9242)
(9215)
(8995)
重点(8858)
大学(8562)
(8530)
期刊
(37682)
经济(37682)
研究(23554)
(22717)
管理(13790)
中国(10454)
财经(9767)
(9456)
金融(9456)
(8157)
财会(7463)
科学(7211)
学报(7184)
会计(6527)
大学(6392)
经济研究(6373)
学学(6243)
国际(5267)
(5095)
通讯(5051)
会通(5044)
问题(5032)
技术(4748)
业经(4253)
经济管理(3939)
技术经济(3914)
世界(3842)
现代(3510)
(3494)
理论(3459)
共检索到110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洪辉  王宗军  
对于国内企业过度投资的研究,目前均是从经理私人利益、管理者过度自信、管理者背景等角度展开的,这些研究没有考虑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更可能从事过度投资行为。遗憾的是,这些文献并没有表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原因,可能的解释是国有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更严重。本文认为,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并不一定是由代理问题引起的,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能够帮助政府实现一些目标,如就业、税收等。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是由政府将其公共目标,如就业、税收等内部化到其控制的企业的结果。另外,回归结果也显示,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卿  
笔者分析了我国各地区的政府干预、法治和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地区的政府干预越多,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越严重,而地区的法治和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会得到缓解。进一步研究表明,与法治和金融发展相比,政府干预是影响国有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更为基本的因素。这里的研究结果为正在兴起的"法与金融"文献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章卫东  成志策  周冬华  张洪辉  
本文以2007-2012年中国境内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区分国有上市公司及民营上市公司两种所有制不同的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研究了地方政府干预对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并考虑了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多元化表现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会干预国有上市公司,在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地区,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越显著;多元化经营是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与民营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与多元化经营的相关程度更大,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更容易导致多元化经营。在控制了过度投资与多元化经营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的研究结论解释了经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辉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春梅  
在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情况下,政府控制下的国有上市公司将控制权私有收益而非公司价值最大化作为其决策目标,使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呈现出典型的投资行为异化特征。根据对公司投资期望模型回归残差的统计和国有上市公司投资行为"两阶段决策模型"的分析,我们得出关于国有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异化的以下结论:(1)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投资不足与过度投资两种投资异化行为并存;(2)与过度投资行为相比,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行为更为普遍且部分公司的投资不足行为表现极端;(3)与投资不足行为相比,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更为严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丁彦  王晓兰  
投资不足是影响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中国2009—2014年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政府干预、债务融资对国有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不足的样本数量占所有非效率投资国有上市公司总量的53%,超过了投资过度的样本。资产负债率对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政府干预程度的提高而增强。此外,就债务的期限结构来说,不论是高政府干预程度还是低政府干预程度,短期债务都能够有效治理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行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仲鸣  夏新平  余明桂  
本文以2002~2006年中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府干预和金字塔层级对投资过度与投资不足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存在着因政府干预而导致的过度投资现象,仅有微弱的证据表明政府干预与投资不足有正相关关系。并且结果显示,金字塔层级与过度投资负相关。这说明金字塔结构作为法律保护的替代机制可以保护公司行为免受政府干预的影响。本文研究从投资视角为经济转型期的政府干预理论提供直接证据,丰富了新兴资本市场中金字塔结构的研究,并为改革政企关系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梅丹  
作为公司最重要的财务决策,投资过度或者不足都有损公司价值实现。来自政府、银行及公司内部的预算软约束都可能造成国有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研究结果显示:直接的政府干预及"内部人控制"产生的预算软约束都是导致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直接成因。另一方面,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及直接的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作用均不显著。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博  赵树宽  余海晴  
本文以189家工业上市公司20082015年数据为样本,研究了政府补贴、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性质的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与产能过剩呈正相关关系,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呈正相关关系,并进一步证实了政府补贴和过度投资的交互与产能过剩的正相关关系。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政府补贴,过度投资倾向更明显;且国有企业政府补贴与产能过剩,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的正相关关系更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玲  高巍婷  
本文以2004~2008年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转轨经济下政府干预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之间的关系,以及市场化进程、政府控制层级对政府干预与多元化经营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程度越高的公司多元化程度越高,且市场化程度和政府控制层级越低,两者之间的关系越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玉兰  姜振娜  王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国企并购又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国企改革的重心,因此此,国企并购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地方国企并购中在地方国企并购中,政府干预和并购类型对企业并购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地方国有上市公司2008-2010年发生的201次并购事件次并购事件,按照并购类型,分析在不同程度政府干预下企业并购绩效的差异政府干预下企业并购绩效的差异,得出结论:相对较高的政府干预可提高横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企业的绩效相对较高的政府干预可提高横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企业的绩效;相对较低的政府干预有利于提高纵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章卫东  赵琪  
本文从公共治理目标视角出发,对地方政府干预下国有企业过度投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增长和财政赤字规模对当地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皆有显著影响。更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地区城镇化率越低,当地国有企业过度投资问题越严重,两者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两方面着手,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措施。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付玉梅  张丽平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对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与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相比,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现象较为严重,且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更易发生过度投资行为;但公司所处治理环境的改善使过度投资行为得到有效抑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咏梅  滕飞  
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政府同时扮演着国有上市公司的信息需求者和供给者的角色,政府的双重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有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本文从包括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投资者和政府在内的更大范围的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考察国有上市公司的信息监管模式。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类型的国有上市公司,政府的监管措施也要有所不同,才能使政策设计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政府可以通过预先设定合理的政策来影响国有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最终使得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整体效用达到最优状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向杨  徐良果  王勇军  
本文以上市公司(2003-2010)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公共治理目标导致政府干预企业投资行为的动因及后果。结果表明,GDP增长率越低和地方财政赤字规模越大的地区,政府干预动机越强,所辖范围内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现象越严重;就业率同企业过度投资没有显著地相关关系;国有企业受干预程度大于非国有企业。说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并不都是由代理问题引起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