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0)
- 2023(14615)
- 2022(11802)
- 2021(10602)
- 2020(8756)
- 2019(19326)
- 2018(18623)
- 2017(35646)
- 2016(18781)
- 2015(20726)
- 2014(20574)
- 2013(20482)
- 2012(18967)
- 2011(17021)
- 2010(17724)
- 2009(16917)
- 2008(16171)
- 2007(14833)
- 2006(13405)
- 2005(12717)
- 学科
- 济(93734)
- 经济(93642)
- 业(84226)
- 企(76733)
- 企业(76733)
- 管理(71391)
- 方法(32456)
- 业经(32147)
- 中国(30741)
- 财(28877)
- 农(27811)
- 融(26782)
- 金融(26781)
- 地方(26534)
- 银(24760)
- 银行(24742)
- 行(24149)
- 数学(24042)
- 数学方法(23919)
- 技术(22828)
- 农业(20926)
- 制(20861)
- 务(20335)
- 财务(20304)
- 财务管理(20280)
- 企业财务(19285)
- 和(16161)
- 理论(15878)
- 策(15563)
- 划(15553)
- 机构
- 学院(275198)
- 大学(266138)
- 济(122585)
- 经济(120245)
- 管理(109858)
- 研究(92751)
- 理学(92604)
- 理学院(91645)
- 管理学(90710)
- 管理学院(90159)
- 中国(78571)
- 财(58560)
- 京(56788)
- 科学(52679)
- 所(46368)
- 财经(45122)
- 江(44092)
- 中心(43865)
- 农(43240)
- 研究所(41219)
- 经(40802)
- 经济学(37322)
- 北京(36246)
- 州(35609)
- 业大(35428)
- 经济学院(33696)
- 院(33406)
- 范(33310)
- 农业(33259)
- 财经大学(33042)
- 基金
- 项目(173489)
- 科学(139511)
- 研究(133201)
- 基金(125299)
- 家(106906)
- 国家(105868)
- 科学基金(92962)
- 社会(87490)
- 社会科(83301)
- 社会科学(83284)
- 省(70768)
- 基金项目(65920)
- 教育(58384)
- 划(57183)
- 自然(56160)
- 自然科(54883)
- 自然科学(54871)
- 自然科学基金(53962)
- 编号(53500)
- 资助(49618)
- 发(43913)
- 成果(42141)
- 创(40828)
- 重点(39261)
- 业(38026)
- 部(37801)
- 课题(37408)
- 创新(37396)
- 国家社会(36582)
- 发展(36365)
- 期刊
- 济(147108)
- 经济(147108)
- 研究(85826)
- 中国(61783)
- 财(48730)
- 管理(47635)
- 农(41386)
- 融(39978)
- 金融(39978)
- 科学(35584)
- 学报(33103)
- 技术(28797)
- 农业(28075)
- 教育(27055)
- 大学(26335)
- 业经(26051)
- 学学(25110)
- 财经(23200)
- 经济研究(22789)
- 经(20117)
- 问题(18416)
- 技术经济(17630)
- 业(16955)
- 科技(14951)
- 现代(14458)
- 贸(14237)
- 世界(13993)
- 商业(13941)
- 坛(13333)
- 论坛(13333)
共检索到440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翟华云 李妍茹
结合中国现有的外部治理环境,检验了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影响。结果发现:地区科技金融的发展能够使高新技术企业以低成本融资,并且会将融通的资金有效的用于科技创新,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减少政府对企业融资的干预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翟淑萍 顾群
本文在构建金融发展指数及其结构指数(金融中介发展指数和股票市场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开展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研发投资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金融发展能够缓解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效率的提高;但金融中介发展的作用显著高于股票市场发展,且金融发展对国有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缓解作用和研发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改善我国金融约束政策环境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利于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姚梦琪 许敏
以2012—2016年深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74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从行业类型及产权性质两个视角对企业融资效率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通过Tobit模型实证分析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本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整体偏低,并且在不同维度间存在差异;企业融资效率与研发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企业融资效率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滞后性,滞后两期效果更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杰 张瑜
构建了二元离散Logistic模型,利用2008—2013年在中国创业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结合企业特征,从金融中介发展、创业板发展和风险投资发展三个方面实证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显示:规模越大、年龄越大的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严重;现阶段金融中介发展和创业板发展并未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且对规模较小的企业的融资约束具有更大的抑制作用,风险投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
关键词:
融资约束 金融发展 企业特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献中 刘振
本文运用DEA模型和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效率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表明,负债融资、权益融资和政府补贴资金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显著正相关;权益融资、政府补贴资金与技术转化能力之间显著正相关,而负债融资与技术转化能力之间显著负相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金录 金宁 张婕 张云
本文选取2012—2020年长三角地区403家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年度数据,实证检验长三角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机制、作用渠道及其企业异质性特征。研究表明: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效应;科技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存在两条作用途径,分别是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扩散,且两者分别承担的是完全中介作用和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中,相比国有企业而言,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更有助于提高民营企业的融资效率;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城市,可以提供更为优越的科技金融环境,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当地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的提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谊 章新蓉 沈静琦
本文以中国875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前期和当期融资约束均会抑制企业技术创新,而事前和事中政府补贴则会直接促进技术创新。进一步对样本按生命周期划分进行时序分组回归,发现处于引入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政府补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无明显的最优补贴时机;成长期企业事前补贴对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负相关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显著,即为最优补贴时机;而成熟期企业事中补贴对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负相关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最大,即为最优补贴时机。本文的结论为政府补贴的时机选择与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继军
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是影响研发投资的关键因素,本文选取了500家A股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作为数据来源,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资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资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现金及股票的融资,从而限制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资,尤其是小规模及非国有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应该时刻注意企业的现金储备量,建立完善的现金管理制度,并及时进行研发投资的信息披露。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顾群 翟淑萍 苑泽明
笔者以Logistic模型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指数,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效率,在此基础上,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与R&D投资效率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高、低融资约束组的R&D投资效率均值分别为0.5121和0.3870,具有显著的差异,并且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程度的上升会显著促进R&D投资效率的提高,该结果表明融资约束的客观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代理问题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融资约束 R&D投资效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雅 郭晓顺
运用DEA-Malmquist方法,通过构建股权融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2014~2016年挂牌的新三板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融资效率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新三板股权融资效率整体偏低,仅有少部分挂牌企业股权融资效率达到了DEA有效。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股权融资效率提升的贡献度最大,技术效率的下降对股权融资效率具有负向影响,其中纯技术效率的下降对于股权融资效率的负向影响更大,股权集中度高以及成本费用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股权融资效率;不同类别的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动态效率差异不大,但不同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发展状况仍然影响了股权融资效率的发展趋势。最后针对影响股权融资效率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杰 秦璐
基于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各地区金融发展指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资普遍存在融资约束;总体上看,金融发展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股票市场的发展水平在缓解R&D融资约束方面的作用显著;另外,金融发展的这种减缓作用对非国有股份企业更加显著。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信贷市场机制,健全资本市场,加快金融发展,以促进企业研发投资,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华 张卓
运用2007~2010年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约束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研发融资约束,表现出显著的研发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金融发展水平能显著缓解研发融资约束;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的直接效应总体上显著,而间接效应不显著;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约束的间接效应显著,反之,不显著。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波 江泽茹
以2011—2021年中小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数字普惠金融、政府补助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首先,数字普惠金融显著缓解了中小板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约束,且这一效应随政府补助的增加而加强;其次,分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显著为负,且政府补助能够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再次,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使用非“四大审计”、成立年限较长、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在地区银行竞争程度较低的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对其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显著,政府补助的调节效应也更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素荣 刘梦雨 霍江林
本文以2009~2019年沪深A股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从产权异质角度实证研究高新技术企业金融化行为对研发投资的影响及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金融化行为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融资约束会强化这种抑制效应;异质性研究显示,金融化对研发投资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加显著,融资约束所呈现的正向调节作用却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