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50)
- 2023(6228)
- 2022(5382)
- 2021(4923)
- 2020(4341)
- 2019(9662)
- 2018(9488)
- 2017(18855)
- 2016(10288)
- 2015(11408)
- 2014(11450)
- 2013(11223)
- 2012(10228)
- 2011(8892)
- 2010(9222)
- 2009(9074)
- 2008(9406)
- 2007(8727)
- 2006(7805)
- 2005(7426)
- 学科
- 管理(46406)
- 业(40724)
- 济(40550)
- 经济(40456)
- 企(38253)
- 企业(38253)
- 财(24133)
- 方法(17629)
- 务(16711)
- 财务(16692)
- 财务管理(16659)
- 企业财务(16141)
- 数学(15295)
- 制(15236)
- 数学方法(15206)
- 体(10890)
- 体制(9737)
- 业经(9330)
- 中国(9129)
- 农(8058)
- 银(7714)
- 银行(7709)
- 融(7579)
- 金融(7577)
- 划(7562)
- 家(7305)
- 行(7237)
- 国家(7033)
- 财政(6883)
- 技术(6847)
- 机构
- 大学(148856)
- 学院(146066)
- 济(64851)
- 经济(63605)
- 管理(59489)
- 理学(50914)
- 理学院(50459)
- 管理学(49998)
- 管理学院(49694)
- 研究(44766)
- 财(39702)
- 中国(37309)
- 京(30174)
- 财经(29763)
- 经(26968)
- 财经大学(22254)
- 江(22148)
- 科学(21946)
- 所(21447)
- 经济学(20648)
- 中心(20561)
- 北京(19021)
- 经济学院(18551)
- 研究所(18277)
- 商学(17896)
- 商学院(17758)
- 州(17138)
- 农(16353)
- 院(16184)
- 业大(16129)
- 基金
- 项目(89682)
- 科学(72516)
- 基金(68647)
- 研究(67841)
- 家(57665)
- 国家(57211)
- 科学基金(50961)
- 社会(46117)
- 社会科(43892)
- 社会科学(43882)
- 基金项目(36061)
- 省(32769)
- 自然(31794)
- 教育(31554)
- 自然科(31078)
- 自然科学(31071)
- 自然科学基金(30579)
- 资助(28141)
- 划(27651)
- 编号(26225)
- 制(24194)
- 成果(23054)
- 部(21974)
- 教育部(19979)
- 重点(19827)
- 国家社会(19533)
- 人文(19226)
- 性(19175)
- 创(18906)
- 课题(17951)
共检索到229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钟海燕 冉茂盛 文守逊
本文在从国有控股类别和金字塔层级两个方面度量政府干预和内部人代理冲突相对大小的基础上,以2005~2008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国有控股类别和金字塔层级对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的影响,以全面考察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的控制权安排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从控股股东是政府机构还是国有企业角度考察政府干预国有公司的强弱,还是从金字塔层级角度考察政府行政干预的强弱,受政府行政干预强的国有公司投资行为反而优于受内部人控制的公司。行政干预虽然有追求非经济效率的弊端,但是它也有控制内部人机会主义的作用。本文的启示为:在市场机制尚未有效约束代理行为之前,行政干预可以作为缺失的市场机制的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兴孪 沈维涛
本文基于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政府干预与内部人控制双重治理特征,分析了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问题,根据上市公司总经理变更情况与变更前的公司绩效,构造了一个政府干预的代理变量。实证研究表明,中央控制类型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优于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政府适度干预的公司并购绩效优于政府过度干预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内部人控制 并购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燕燕 黄国良
多元化作为企业剩余资源的配置活动要受到企业资源的制约。在"政府干预"和"内部人控制"并存的制度背景下,政府和内部人为实现自身的利益要求,有能力也有动力利用掌控的资源对国有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施加影响。文章系统梳理和总结了政府干预、内部人控制对企业资源和多元化经营影响的相关文献,提出:研究框架上应突破单一视角的藩篱,将政府干预、内部人控制和企业资源同时纳入多元化的研究框架,反映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内容上应在政府和内部人对多元化模式的影响程度以及如何规范他们的行为和企业多元化模式方面加以扩展;研究深度上应在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行
在度量政府干预时,已有文献往往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通过比较政府干预指标的横截面差异来确定企业受政府干预的强弱。然而,在中国的制度背景下,最终控制人(例如:地方政府)往往控制着多家企业。此时,将同一最终控制人控制的企业视为一个投资组合,通过比较企业在投资组合中的差异来度量政府干预,应该更为恰当。基于这一思路,我们以最终控制人到公司的控制权与公司规模为权重指标,构建了公司在其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中的重要性指数,并将其作为政府干预的衡量指标。以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当公司在其最终控制人的投资组合中越重要时,公司的政策性负担(税收负担与超额雇员)越沉重、过度投资越严重、从而市场价值越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慧 张俊瑞
本文以我国2008-2013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内部控制对企业未决诉讼的作用方式,并将政府干预的影响纳入本文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发生未决诉讼的可能性,同时降低未决诉讼的涉诉频率和涉诉金额;将政府干预因素纳入本文,发现政府干预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未决诉讼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公司诉讼的抑制作用在"提起诉讼"与"被诉讼"两个方面都有作用,但对危害更大的被告诉讼案件的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丰富了内部控制发挥公司内部治理和风险控制作用的情景素材,也为现实中政府进一步推行市场化、减少干预提供经验佐证。
关键词:
未决诉讼 内部控制 政府干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田满文
转轨时期政府干预是并购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不够。本文从政府干预的行政层次、国有控制权转移及终极控制人变更等多维角度,深入剖析政府干预对并购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稳步上升,但政府干预对公司并购产生负面影响,各级政府对公司并购的干预程度有差异导致并购效率有差异。随着政府干预从中央到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强化,其并购效率依次递减。国有控制权转移市场受政府干预影响其并购效率不高,终极控制人变更下的国有控制权转移绩效相对较高。
关键词:
政府控制 终极控制人变更 并购效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凡林 马倩
政府干预作为内部控制的外部环境因素之一,对企业内控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对处于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国有上市公司所受到的政府干预对其内控效果的影响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政府干预会削弱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一般竞争类行业的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受政府干预的抑制程度低于其他类型行业;东部省份的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受政府干预削弱的程度较西部和中部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吉甫
在考虑了各级政府的动机和行为影响的前提下,以沪深两市3183个上市公司的观测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法治与规制企业非效率投资方面的微观机理及其影响后果。研究结果显示,与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和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相比,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的投资扭曲程度更大。法治的改善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且这种作用在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表现得更为强烈。但从对公司投资价值的影响来看,不管是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还是地方政府或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法治对公司投资效率的改进并没有最终反映到公司价值的提升上,显示出其只能够降低而不能消除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因而法治在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作用是...
关键词:
法治 政府控制 非效率投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彬 苏坤
笔者深入研究了银行是否会对不同实际控制人性质的公司存在信贷歧视现象以及这种信贷歧视在不同政府干预程度下的差异。研究表明:由于政府与国有公司的利益紧密相连,国有公司能够更便利地从银行获取信贷资源,相对非国有公司具有较高的负债水平。与政府干预程度较大的地区相比,在政府干预程度较低的地区,政府干预银行信贷决策的动机相对较弱,国有与非国有公司在负债水平上的差异相对较小。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司负债的经验研究,而且有助于深入理解我国公司负债水平不合理的制度根源。
关键词:
实际控制人 政府干预 公司负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志生 金凌
本文利用2011—2018年我国A股市场内部人交易数据,研究“国家队”持股这一典型的政府干预行为对内部人交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队”进入后,内部人交易的超额收益显著提高;内部人基于信息优势的策略性交易是“国家队”持股影响其交易收益的主要原因,“国家队”持股对内部人收益的影响在信息环境较差的公司中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家队”持股同时推动了行业和公司层面的股价上涨,显著提高了内部人交易的成功率和获利水平。
关键词:
内部人交易 “国家队”持股 策略性交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钱雪松 孔东民
本文构造了一个内生化国企内部人行为的代理模型,引入政府强制征收红利因素,考察了最优分红比例和红利征收处置问题。分析表明,政府收入与分红比例呈现倒U型关系:在红利支付比例超过一定门槛值之后,继续提高分红比例会降低政府红利收入。本文强调了国企分红机制安排的重要性,其一,红利征收部门要有激励和能力提升公司治理以缓解内部人控制问题,避免国企出现无红可分局面;其二,处置红利收入时防止国企利润在国有经济部门内部低效循环,尽量将其导出国企部门,以降低国企争夺红利引致的搭便车激励和寻租行为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红利支付 内部人控制 公司治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付强 刘星
文章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干预、控制权转移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民营所有权性质的标的企业并购时不易发生控制权的转移,而国有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则相反;地方政府的干预显著地增大了地方国有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倾向,而对中央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并购时控制权转移行为减轻了并购后公司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程度,支持了并购效率理论;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降低了并购后地方国有企业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程度,表现出"扶持之手"。文章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公司治理及企业管理研究文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付强 刘星
文章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干预、控制权转移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民营所有权性质的标的企业并购时不易发生控制权的转移,而国有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则相反;地方政府的干预显著地增大了地方国有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倾向,而对中央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并购时控制权转移行为减轻了并购后公司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程度,支持了并购效率理论;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降低了并购后地方国有企业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程度,表现出"扶持之手"。文章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公司治理及企业管理研究文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付强 刘星
文章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干预、控制权转移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民营所有权性质的标的企业并购时不易发生控制权的转移,而国有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则相反;地方政府的干预显著地增大了地方国有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倾向,而对中央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并购时控制权转移行为减轻了并购后公司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程度,支持了并购效率理论;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降低了并购后地方国有企业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程度,表现出"扶持之手"。文章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公司治理及企业管理研究文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爱明 张欢欣
税务筹划是企业税收战略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税务筹划理论是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税收战略的重要基础。已有经验证据表明,不同股权结构(国有、民营)对上市公司税务筹划行为选择存在明显影响。以上市公司20112015年共5年的数据为样本,比较分析了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中央国有和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对税收成本与非税成本的权衡选择,进而研究了其对税务筹划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的实际所得税率明显高于民营上市公司,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实际所得税率稍高于中央国有上市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