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1)
- 2023(13658)
- 2022(11307)
- 2021(10581)
- 2020(8975)
- 2019(20367)
- 2018(19941)
- 2017(38204)
- 2016(19842)
- 2015(21869)
- 2014(21243)
- 2013(20678)
- 2012(18385)
- 2011(16252)
- 2010(16076)
- 2009(14705)
- 2008(14275)
- 2007(12286)
- 2006(10327)
- 2005(8786)
- 学科
- 济(77649)
- 经济(77576)
- 管理(70386)
- 业(67721)
- 企(60975)
- 企业(60975)
- 方法(38782)
- 数学(33189)
- 数学方法(32788)
- 财(26612)
- 中国(19607)
- 业经(18593)
- 技术(18581)
- 农(18025)
- 务(17975)
- 财务(17932)
- 财务管理(17899)
- 企业财务(17205)
- 制(15707)
- 学(15071)
- 理论(14865)
- 和(13709)
- 技术管理(13240)
- 地方(12810)
- 农业(12394)
- 贸(12343)
- 贸易(12331)
- 划(12198)
- 体(12006)
- 易(11986)
- 机构
- 大学(273248)
- 学院(272236)
- 管理(115786)
- 济(113329)
- 经济(111239)
- 理学(101798)
- 理学院(100865)
- 管理学(99460)
- 管理学院(98929)
- 研究(80663)
- 中国(62000)
- 财(54886)
- 京(54660)
- 科学(47231)
- 财经(44460)
- 经(40773)
- 中心(38713)
- 江(38058)
- 所(36604)
- 经济学(35533)
- 业大(34792)
- 范(34317)
- 师范(34021)
- 财经大学(33667)
- 研究所(33303)
- 北京(33268)
- 农(32247)
- 经济学院(32169)
- 商学(32109)
- 商学院(31838)
- 基金
- 项目(192864)
- 科学(156855)
- 基金(144691)
- 研究(143272)
- 家(124592)
- 国家(123610)
- 科学基金(110027)
- 社会(95290)
- 社会科(90590)
- 社会科学(90570)
- 基金项目(77231)
- 省(74303)
- 自然(70864)
- 自然科(69229)
- 自然科学(69215)
- 自然科学基金(68014)
- 教育(66688)
- 划(62610)
- 编号(56775)
- 资助(56729)
- 创(45446)
- 成果(44426)
- 部(43985)
- 重点(43446)
- 创新(41621)
- 发(40593)
- 国家社会(40329)
- 教育部(39051)
- 人文(38462)
- 制(37963)
- 期刊
- 济(114740)
- 经济(114740)
- 研究(74751)
- 中国(47914)
- 财(45966)
- 管理(44949)
- 科学(35888)
- 学报(35159)
- 大学(28165)
- 教育(27926)
- 学学(26347)
- 农(26215)
- 技术(24535)
- 财经(22181)
- 融(19993)
- 金融(19993)
- 经(18983)
- 经济研究(18863)
- 业经(18623)
- 农业(18038)
- 问题(14781)
- 科技(13873)
- 财会(13858)
- 技术经济(13702)
- 资源(12949)
- 图书(12529)
- 商业(12198)
- 理论(12003)
- 会计(11986)
- 现代(11951)
共检索到380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自愿 梁庆平 卫慧芳
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政府对不同产权特征、不同行业特征并购公司的差别对待。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对并购公司物质资源、无形资源、财务资源配置的干预具有"国有偏好"和"行业偏好",三项资源的配置优劣成为公司并购扩张的核心,公司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最终决定了其并购扩张的价值创造。并据此提出在"转变政府职能、依靠并购市场机制、健全并购公司治理结构"的原则下科学引导公司并购扩张活动的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星 吴雪姣
立足于2006年中央国资委首次明确国有资本将实施行业战略控制的现实背景,实证考察了政府干预、行业特征与国企并购价值创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就盈利企业而言,地方政府干预对并购价值创造形成"掏空之手";就亏损企业而言,地方政府干预对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不显著;与处于战略行业的国有企业相比较,非战略行业的国企并购价值创造较大,而在战略行业中,处于绝对控制的战略行业的国有企业并购价值创造更大;实施并购的地方国企的行业特征会对政府干预与并购价值创造的相关关系产生调节效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冯丽霞 肖一婷
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研究了内部资本市场超额价值创造问题,界定了内部资本市场资源的内涵,将内部资本市场资源具体分为人力资本资源、财务资源、信息资源和关系资源,指出内部资本市场资源在企业集团环境中具有网络性和路径依赖的独特属性;探讨了内部资本市场各项资源在内部资本市场创造超额价值的方式,认为各项资源在超额价值创造过程中相互作用的主线是,人力资本资源运用关系资源和信息资源提高财务资源的价值存量和配置效率,创造内部资本市场超额价值。
关键词:
内部资本市场 超额价值 资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正欣
一、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已经成为当今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学派,或称之为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 based view,RBV)。西方学者对于企业资源的理解不完全相同。Amit和Schoemaker(1993)将资源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昭
由于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高管对并购企业的价值创造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不同性质企业的高管特征、激励机制和行为对并购企业的价值创造的影响不同。本文选取了2009-2014年期间的并购企业作为样本,分析了高管特征、激励机制和行为对并购企业的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特征对并购企业的价值创造有显著影响,任职时间越长并购后企业的价值提升越大,学历和年龄对并购企业的价值创造分别受另一方面因素的影响,并对价值创造的影响形成倒U型关系,且这一特征仅显著体现在国有企业中。只有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企业或国有企
关键词:
高管 并购 激励机制 企业属性 市值管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昭
由于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高管对并购企业的价值创造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不同性质企业的高管特征、激励机制和行为对并购企业的价值创造的影响不同。本文选取了2009-2014年期间的并购企业作为样本,分析了高管特征、激励机制和行为对并购企业的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特征对并购企业的价值创造有显著影响,任职时间越长并购后企业的价值提升越大,学历和年龄对并购企业的价值创造分别受另一方面因素的影响,并对价值创造的影响形成倒U型关系,且这一特征仅显著体现在国有企业中。只有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企业或国有企业中,股权激励才与并购企业的价值创造有正相关关系,且只有当高管有股权激励时,高管的行为选择才会引发市场反应。鉴于此,建议完善国有企业的高管选拔和股权激励的制度建设,改善国有企业制度建设的内外部环境,提高国企竞争力。
关键词:
高管 并购 激励机制 企业属性 市值管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育辉 莫一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张引起高度关注,其对企业的影响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以并购为视角,基于手工搜集整理的全口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张会抑制企业的并购行为,具体表现为降低并购概率、并购频率且缩小并购规模;第二,由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导致的企业融资约束加剧、风险承担能力降低和投资机会减少是造成上述负面影响的重要机制;第三,上述影响在非国有、融资需求大、高管风险偏好程度低和非市政相关行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第四,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会降低企业的长期并购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深化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认识,还能够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提供实践指导和证据支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史和新
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了实施并购重组并创造新企业价值的机会,我国企业并购重组活动日益频繁。企业并购是一把"双刃剑"。如何避免并购重组中的误区和障碍,增加并购成功率,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这对企业来说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并购重组的理论、价值来源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对并购重组进行了分析,以此来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公司 并购重组 价值创造 案例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玉兰 姜振娜 王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国企并购又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国企改革的重心,因此此,国企并购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地方国企并购中在地方国企并购中,政府干预和并购类型对企业并购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地方国有上市公司2008-2010年发生的201次并购事件次并购事件,按照并购类型,分析在不同程度政府干预下企业并购绩效的差异政府干预下企业并购绩效的差异,得出结论:相对较高的政府干预可提高横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企业的绩效相对较高的政府干预可提高横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企业的绩效;相对较低的政府干预有利于提高纵向...
关键词:
并购绩效 地方政府干预 并购类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莹
并购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应该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但并购的复杂性决定了这种投资方式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既有可能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也有可能毁损企业价值甚至使企业面临灭顶之灾。并购能否创造价值受企业并购能力的影响,是企业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并购支付能力、并购资源识别能力、并购资源整合能力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创造价值的并购产生于并购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准确判断、对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正确认识、对目标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正确评估以及双方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增强的结果。毁损价值的企业并购产生于资源识取的不恰当和能力构建的不成功。企业是一个能力集合体,只有通过努力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尤其是并购能力,...
关键词:
并购 价值创造 资源 能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肖钰 黄亮华 翁欣
本文研究地方政府积极借债背后的干预动机和市场化程度制约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以我国2008-2011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表明,国有企业在地方干预经济动机越强,政府举债程度越高的地区,过度投资程度越大;而民营企业在政府干预动机越强的地区,过度投资程度越小。政府的干预动机推进了国有企业过度扩张,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营企业的过度投资。在市场化改革推进较快的地区,政府对企业控制能力有限,约束了政府的干预动机,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程度较小。
关键词:
政府借债 政府干预 市场化改革 过度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泓语
并购基金是专注于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的基金,其投资手法是,通过收购目标企业股权,获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的重组改造,持有一定时期后再出售。相比较其他风险投资而言,并购基金选择的对象主要是成熟型企业,旨在获取企业的控制权进而在提升企业价值后退出。并购基金作为特殊的并购主体,相对于一般的并购而言,主要不同在于其在并购中担当的角色。首先并购基金是作为一种金融资本存在的,其主要目的是增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息 褚洪辉 陈妍庆
"一带一路"和"亚投行"为新常态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基于上层梯队理论视角,检验了不同产权性质下管理层团队特征、会计稳健性与跨国并购价值创造效应的关系。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与跨国并购价值创造效应正相关;管理层平均年龄、任职期限和学历水平,正向调节会计稳健性与跨国并购价值创造效应的关系,平均年龄、任职期限的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学历水平的调节作用则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息 褚洪辉 陈妍庆
"一带一路"和"亚投行"为新常态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基于上层梯队理论视角,检验了不同产权性质下管理层团队特征、会计稳健性与跨国并购价值创造效应的关系。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与跨国并购价值创造效应正相关;管理层平均年龄、任职期限和学历水平,正向调节会计稳健性与跨国并购价值创造效应的关系,平均年龄、任职期限的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学历水平的调节作用则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白钦先 李士涛
征信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本质上属于金融中介功能的分离与专业化。本文从金融发展的视角,对征信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规模经济特征、准公共性特征和正外部性进行研究,指出征信的基本功能在于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且有助于普惠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征信 金融中介理论 金融资源 普惠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