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03)
- 2023(2936)
- 2022(2467)
- 2021(2365)
- 2020(2061)
- 2019(4644)
- 2018(4206)
- 2017(8403)
- 2016(4891)
- 2015(5464)
- 2014(5078)
- 2013(4912)
- 2012(4523)
- 2011(3776)
- 2010(3825)
- 2009(3608)
- 2008(3740)
- 2007(3457)
- 2006(3045)
- 2005(2707)
- 学科
- 管理(24257)
- 企(21860)
- 企业(21860)
- 业(21771)
- 济(15564)
- 经济(15527)
- 财(14702)
- 务(10882)
- 财务(10881)
- 财务管理(10854)
- 企业财务(10605)
- 方法(8509)
- 数学(7153)
- 数学方法(7120)
- 家(6596)
- 国家(6337)
- 制(5313)
- 公司(5180)
- 体(4681)
- 人事(4644)
- 人事管理(4644)
- 划(4199)
- 体制(4141)
- 工作(4000)
- 业经(3954)
- 财政(3816)
- 国家机关(3766)
- 机关(3766)
- 政(3283)
- 农(3066)
- 机构
- 大学(65773)
- 学院(64694)
- 管理(27404)
- 济(24287)
- 理学(24181)
- 理学院(23958)
- 经济(23841)
- 管理学(23756)
- 管理学院(23623)
- 研究(18748)
- 财(17255)
- 中国(15200)
- 财经(13026)
- 京(12955)
- 经(11966)
- 科学(10691)
- 财经大学(9970)
- 所(9060)
- 江(8829)
- 农(8751)
- 中心(8733)
- 商学(8367)
- 商学院(8304)
- 业大(7968)
- 北京(7852)
- 研究所(7807)
- 会计(7470)
- 经济学(7186)
- 州(6969)
- 院(6859)
- 基金
- 项目(42081)
- 科学(34232)
- 基金(33008)
- 研究(29916)
- 家(28445)
- 国家(28231)
- 科学基金(25138)
- 社会(20078)
- 社会科(19065)
- 社会科学(19060)
- 基金项目(17682)
- 自然(16844)
- 自然科(16450)
- 自然科学(16449)
- 自然科学基金(16185)
- 省(15414)
- 教育(13713)
- 划(13302)
- 资助(12805)
- 编号(11153)
- 成果(10021)
- 部(9992)
- 重点(9434)
- 创(8994)
- 教育部(8952)
- 性(8663)
- 制(8657)
- 国家社会(8515)
- 人文(8504)
- 科研(8486)
共检索到94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辉 段升森
本文立足转轨制度背景,从政府干预的视角探讨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表现之间的关系。基于537家上市公司2007—2013年间的面板数据检验结果表明:分设CEO和董事长、增加外部董事和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等股东导向型模式倡导的所谓"最佳"公司治理做法,在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中难以有效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最大化股东价值;而国有控股和公司治理人的政治关联能够有效提升公司治理对公司业绩表现的正向促进作用。这表明在市场和法治水平尚不完善的转轨制度背景下,政府干预对公司的治理和发展更多的是充当"扶持之手"的角色。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产权 政治关联 公司业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石凡 王克明
2013年12月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发布《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强调要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加大资源消耗、环保等指标的权重。在此背景下,本文以2009—2020年彭博数据库有ESG综合评分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聚焦于地方政府官员环保考核压力对上市公司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该通知发布后,地方政府官员环保考核压力越大,上市公司ESG表现越好,即地方政府官员环保考核压力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ESG表现。异质性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官员环保考核压力对上市公司ESG表现的提升效应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有企业、公司高管有政治关联、公司获得政府补助多的情况下更显著。本文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官员环保考核制度是促进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提升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先聪
为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二元股权结构的上市公司改革的必然之路,文章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和改革过程中,作为中小股东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不同影响。首先从机构持股比例和持股的机构数量两方面研究了机构投资者与公司业绩的关系,发现当机构持股比例较高时,持股机构数目越多,公司绩效越好,而在机构持股比例较低的一组,得到了相反的结论。然后,创造性地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与机构持股的交互作用对所持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国有控股与机构持股的交互作用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股权分置改革与机构持股的交互作用与公司绩效负相关,而且,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国有控股与机构持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胜
文章以2007—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企业慈善捐赠对业绩表现的影响,并分析内外部治理作用所产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慈善捐赠能够提高未来的业绩表现。基于内部治理水平检验发现,在管理者代理问题更低时,慈善捐赠对企业业绩表现的提升更显著;基于外部治理水平检验发现,在媒体关注程度高、行业竞争程度越激烈时,慈善捐赠对企业业绩表现的提升更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青 徐新华
意大利公司治理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特征,完全不同于英美、德日典型的治理模式。其治理机制的形成和演化受政治、经济和商业习惯深刻的影响。虽然意政府对公司治理政策方面表现出“不作为”,但其积极干预经济的其他政策产生的溢出效应,却是推动意大利公司治理发展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
政府干预 政策溢出效应 意大利公司治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科举
以中小板、创业板187家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公司IPO前后业绩表现和风险投资持股在公司IPO前、中、后各个时期的作用。研究发现:公司上市当年普遍存在业绩增长下降现象;与上市前两年相比,上市后三年业绩增长有显著的下降趋势。有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上市前两年业绩增长显著优于无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其上市当年的业绩增长下降幅度也大于无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上市以后,有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业绩与无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业绩增长并无显著差异。风险投资在被投企业中的董事会席位、持股时间和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对公司业绩
关键词:
风险投资 IPO 业绩表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羽
分拆上市在特定时期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但其逐渐暴露出与市场规则相悖的弊端,整体上市因而成为企业解决分拆上市弊端的重要途径。换股吸收整体上市的方式对新上市主体业绩表现状况仍需进一步考证。基于此,本文在简要概述公司换股吸收整体上市动因及业绩衡量的基础上,以美的集团换股吸收美的电器实现整体上市为案例,从财务业绩表现、短期市场业绩和公司治理三个角度对美的集团上市后的业绩表现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希望对推动我国企业整体上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换股吸收 整体上市 企业业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栋桢
上市公司股价波动作为经营情况的反映,经营业绩变动理当成为股价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也是在证券市场交易中价值投资存在的基石,但是价值投资理念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有效性却得到了诸多质疑。正是在此背景下,按照当前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分别针对主板、中小板以及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并不是引起股价变动的Granger原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爱华 张鑫娜 费堃桀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关注的重点。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显然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财政政策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鲜有文献从政府采购角度考察。笔者以2015—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政府采购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采购对提高企业ESG表现发挥了正向激励效应;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正向激励作用对规模较大的企业、重污染行业和处于成熟期之后的企业更为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政府采购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改善企业内部控制以及提高企业的市场关注度等渠道为企业提升ESG表现提供内在激励和外在动力。因此,政府应当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政府采购政策设计,推动我国企业ESG表现稳步提高;同时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现状,积极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获取资源支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石凡 王克明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强调要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加大资源消耗、环保等指标的权重。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于地方政府官员环保考核制度对辖区公司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政策发布后,地方政府官员环保考核压力越大,辖区公司ESG表现越好,即地方政府官员环保考核制度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ESG表现。异质性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官员环保考核压力对公司ESG表现的提升效应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公司为国有企业、公司高管有政治关联、公司获得政府补助多的情况下更显著。本文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官员考核制度是促进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提升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熊靖 郭勇
政府和粮农的行为目标存在必然的偏差,这对我国粮食政策效果产生一定负效应。在粮食补贴、粮食价格保护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这些政策上,偏差均有表现。偏差的实质分为三个层面:自然层面上,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制度层面上,产销区责权不对等、分工不合理;国家层面上,稳定与发展难求两全。只有通过市场化、可持续化、国际化的方法,才能修正偏差,实现政府与粮农行为目标的持续协调。
关键词:
政府行为 粮农行为 目标偏差 粮食安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勇
文章在梳理相关文献后,归纳出统计供给侧问题及主要表现;接着,从计划式统计、当前统计需求、需求变化特性、政府组织、政府统计自身特性等角度,提出当前统计面对的工作要比计划时期复杂得多,统计供给侧问题是前进中的新表达下的老问题。最后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政府统计 供给侧问题 长期战略 短期任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建亮
政府干预经济存在内在的缺陷和失灵。避免和克服政府失灵,探求政府失灵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政府失灵 制度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鹏 梁学荣
政府失灵是许多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中政府面临的难题,转型期的中国也不例外。防范政府失灵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文章就我国转型期中遇到的政府定位不准及由此形成的政府失灵这一难点问题的原因、表现方面及相关对策做出分析。
关键词:
政府失灵 转型期 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