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96)
- 2023(12118)
- 2022(10554)
- 2021(10122)
- 2020(8241)
- 2019(19516)
- 2018(19648)
- 2017(37438)
- 2016(20291)
- 2015(22617)
- 2014(22645)
- 2013(22037)
- 2012(19933)
- 2011(17742)
- 2010(17763)
- 2009(16177)
- 2008(15477)
- 2007(13340)
- 2006(11835)
- 2005(10313)
- 学科
- 济(75271)
- 经济(75177)
- 管理(58576)
- 业(52444)
- 企(44659)
- 企业(44659)
- 方法(32973)
- 数学(28259)
- 数学方法(27919)
- 财(21932)
- 农(21624)
- 中国(20736)
- 制(19109)
- 业经(18546)
- 地方(17333)
- 学(16057)
- 农业(14306)
- 银(13902)
- 银行(13870)
- 体(13521)
- 理论(13479)
- 行(13297)
- 融(12833)
- 金融(12830)
- 和(12381)
- 技术(12081)
- 贸(11921)
- 贸易(11912)
- 务(11786)
- 财务(11725)
- 机构
- 大学(273941)
- 学院(272454)
- 管理(110846)
- 济(104329)
- 经济(101858)
- 理学(95790)
- 理学院(94746)
- 管理学(93248)
- 管理学院(92725)
- 研究(90878)
- 中国(68665)
- 京(58589)
- 科学(56402)
- 财(51416)
- 所(44813)
- 中心(41626)
- 农(41443)
- 研究所(40709)
- 江(40040)
- 财经(39894)
- 业大(39832)
- 范(37434)
- 北京(37365)
- 师范(37132)
- 经(36416)
- 院(33571)
- 州(32361)
- 农业(31830)
- 师范大学(30171)
- 经济学(30118)
- 基金
- 项目(189707)
- 科学(148791)
- 研究(142940)
- 基金(136141)
- 家(117756)
- 国家(116735)
- 科学基金(100396)
- 社会(88064)
- 社会科(83198)
- 社会科学(83173)
- 省(74046)
- 基金项目(72879)
- 教育(65584)
- 自然(64586)
- 自然科(63016)
- 自然科学(63002)
- 划(62338)
- 自然科学基金(61828)
- 编号(59807)
- 资助(54792)
- 成果(49292)
- 重点(41961)
- 部(41588)
- 课题(41101)
- 发(40290)
- 创(39616)
- 项目编号(37284)
- 创新(36811)
- 教育部(35907)
- 大学(35735)
- 期刊
- 济(117247)
- 经济(117247)
- 研究(84116)
- 中国(54231)
- 学报(41738)
- 管理(40273)
- 财(38783)
- 科学(38624)
- 农(38453)
- 教育(36546)
- 大学(32154)
- 学学(29898)
- 农业(26443)
- 融(25877)
- 金融(25877)
- 技术(23598)
- 业经(19554)
- 财经(18856)
- 经济研究(17905)
- 经(15933)
- 图书(15612)
- 问题(14870)
- 理论(14657)
- 实践(13577)
- 践(13577)
- 科技(13519)
- 业(12601)
- 现代(12431)
- 版(12206)
- 技术经济(12139)
共检索到402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占斌
近年来,我国的浙江、江苏、广东等十多个省将一部分归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直接赋予县,这种“强县扩权”和“省直管县”之举,直指20世纪80年代兴起继而约定俗成的“市管县”体制,而且目前还有扩大之势。笔者认为,从财政体制过渡到行政体制的省直管县,对城乡统筹、发展县域经济、提高行政绩效均有益处,应是中国地方政府层级改革的前进方向。改革的路径可考虑渐进式分类展开,并通过行政区划的改革配合,用约20年的时间调整到位。
关键词:
政府层级 强县扩权 扩权强县 省直管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彦锋 鲁书伶
如何通过政府制度变革重塑地方政府行为激励,促进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专利数据,以"省直管县"改革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考察财政层级改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直管县"改革抑制企业创新。工具变量法与其他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上述结论。机制检验发现,这一创新抑制效应的影响机制在于改革产生的征税激励与资源误置,即改革激励县级政府提高征税努力,加重企业实际税负和融资约束,同时强化其"重生产,轻服务"的支出结构偏好,加剧地区资源配置扭曲。本文研究丰富了财政层级改革及其经济影响的文献,对优化政府间纵向财政关系改革、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省直管县”改革 企业创新 多期双重差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俏彬
省直管县改革的实质是城镇化进程中县(或者说农村型政区)的出路问题。依情况与条件不同,县至少有三种出路,一是撤县设市,二是变成市辖区,三是继续保持县本身。一旦看清这一事实,就可以清楚地找到省直管县政策的主要应用对象,找到"分类推进省直管县"中那个至关重要的"类"。由此,省直管县改革推进的方式、出路等困惑各方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龙 方金金
从理论上讲,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既可以提高县级政府税收分成比例,也可以通过省级政府转移支付增加县级政府财力,但财政上的"省直管县"改革能否真正强化县级政府的税收竞争尚需要进一步实证检验。本文使用中国省级与县级财政经济统计数据和企业微观数据对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与县级政府税收竞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财政"省直管县"使得县域工业企业实际有效税率显著降低约0.45个百分点,而且从动态角度看,该项改革的效应具有持续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雪峰 贾晋 王慧
本文首先梳理了"省直管县"改革的背景及内容,在结合现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发现现阶段改革的目标主要定位于县级财政解困、公共服务供给及县域经济增长方面。进一步分析表明,"省直管县"改革既没有促进县级财政解困和公共服务供给,同时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存在较大的争议,改革效果并不理想。针对现有问题,本文提出上级政府应该在明确各级政府权责的基础上,促进政府的职能转换,循序渐进地推动"省直管县"改革的深入。
关键词:
省直管县 政府层级 地方行政体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钟晓敏 操世元
作为一项体制内创新,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不仅为缓解县域财政困难提供了制度上保障,而且为理顺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提供了新思路。然而,作为一种新尝试,在各地实践中,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也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行政体制对财政分权体制改革的内在约束。本文通过对省直管县改革缘起和路径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认为,充分发挥财政省直管县体制优势,需要行政省直管县的体制创新,但从财政体制改革到行政体制改革,不仅需要认识上的深化,而且需要突破一系列约束条件。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体制 行政体制 浙江模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瀚尧 王乔
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全面启动以来,出现了部分县(市)加速边缘化、地级市对县的财政调节能力依旧、"撤县设区"风潮普遍和市级对县级服务意识严重弱化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单线推进、省级职能部门管理幅度有限、改革迟滞太久所导致。当前,应从限制市级对县级财政调控权力、扩大省财政管理幅度、全面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和简政放权等方面入手,对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加以深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志勇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财政的省直管县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但不能期望仅此改革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公共服务的基本状况。省直管县改革需要相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区划的调整。政府转型构成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持续动力。重构政府间财政关系,重建分税制财政体制亦需摆上议事日程。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体制 地方财政 财税改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吕凯波 郑冰
协调好上下级政府间的税收分配关系是大国财政治理的重要内容。作为一次财政层级结构扁平化的尝试,省直管县改革取消地市级财政参与县级税收分成的制度安排能够阻断税收任务的层层加码。由于分批逐步进行省直管县试点改革的模式使得财政层级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准自然实验”特征,本文利用1628个县的面板数据模型识别财政层级设置对纵向税收竞争关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省直管县改革强化了县级财政与地市级财政间的纵向税收竞争关系,但弱化了县级财政与省级财政间的纵向税收竞争关系。分省直管县改革模式和分区域估计的结果表明,上述效果主要体现在全面直管型地区和东部地区。在进一步对省直管县改革影响纵向税收竞争的机制分析中,本文发现省直管县改革能通过税收收入分配机制和转移支付机制对纵向税收竞争产生影响。
关键词:
纵向税收竞争 省直管县 财政层级结构
[期刊] 改革
[作者]
贾晋
从公共权力及责任配置的视角出发的研究表明:乡镇政府行为失范以及多次改革均未到达预期政策效果的根源在其面临的权责配置失衡的制度困境。而"省直管县"体制的实施优化了乡镇政府行为选择的制度环境和约束条件,为乡镇体制改革突破历史困境赢得了机遇。因此,新时期乡镇政府改革政策框架设计的核心在于实现公共权力和责任配置的均衡,以保证其行政运转的效率和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克
本文通过对法律供求分析发现,我国省以下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法治化程度较低,省与县(市)之间进一步的财政分权呈现出无序化、随机化和封闭化的特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以财政收益权、财政支出权和预算配置权为核心的财政权分配与重构,其法治化路径应以省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地方性法规为宜,完善分税制改革,实现财政收益权法治化;进一步明晰事权划分,实现财政支出权法治化;改革预算管理体制,实现预算配置权法治化。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改革 法治化 财政分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凯波 何秋仙
省对下财政管理制度安排是决定省以下财政分权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199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财政收入分权、财政支出分权和省以下地方政府转移支付依赖度三个角度考察了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进程与省对下财政分权的关系。结果表明省直管县改革能够促进省对下财政收入分权度和财政支出分权度的提高且对收入分权度的影响要大于对支出分权度的影响,改革与省以下地方政府转移支付依赖度的关系则受中央与省级财政关系的影响,在财政利益净流出地区省直管县改革降低市县政府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赖度而在财政利益净流入地区改革使得市县政府更加依赖于上级转移支付。因此,实施全面管理型的省直管县改革有助于纠正非对称财政分权给市县基层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陶善才
"郡县治,天下安"是我国历史上行政治理的典型经验;而行政"省直管县"既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大方向,也是对我国宪法的回归。目前,我国有1636个县和374个县级市。它们上承省、市,下接乡镇,是宏观与微观结合部,是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枢纽,是支撑中央政权稳固运行的根基。近年来,为解决城乡矛盾,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各地陆续推行了以财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猛
本文实证研究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的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乡财政困境具有很大的惯性,其破解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在县级政府尚未完全脱离地级市管辖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县乡财政困境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加剧了;在基层政府存在财政困境的情况下,压缩其经济建设支出,财政困境将进一步加剧;推行省直管县改革,县域经济增长及其波动的变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压缩财政供养人口,将促进县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困境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凯波
1.教育支出遵循渐进主义决策模式。以往年度教育支出比重高的县(市),本年度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也会高。当没有控制年份固定效应时,无论是差分GMM的估计结果还是两步系统GMM估计结果都表明上一年教育支出比重对本年影响为正,而两年前教育支出比重的影响为负,这可能是遗漏年份固定效应造成的。在加入年份虚拟变量之后,一年前和两年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