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07)
- 2023(13439)
- 2022(11221)
- 2021(10211)
- 2020(8348)
- 2019(19009)
- 2018(18422)
- 2017(34841)
- 2016(19190)
- 2015(20988)
- 2014(20723)
- 2013(20267)
- 2012(19183)
- 2011(17722)
- 2010(17966)
- 2009(16441)
- 2008(16042)
- 2007(14234)
- 2006(12801)
- 2005(11578)
- 学科
- 济(87122)
- 经济(87033)
- 管理(54526)
- 业(48561)
- 企(37180)
- 企业(37180)
- 方法(34436)
- 数学(30679)
- 数学方法(30252)
- 中国(27549)
- 地方(24029)
- 农(22638)
- 业经(18395)
- 财(18341)
- 学(18167)
- 农业(15871)
- 贸(14915)
- 贸易(14902)
- 环境(14844)
- 易(14369)
- 发(13845)
- 制(13843)
- 技术(13083)
- 融(13004)
- 金融(13004)
- 银(12821)
- 银行(12772)
- 地方经济(12586)
- 行(12378)
- 和(12258)
- 机构
- 大学(275918)
- 学院(275918)
- 济(112834)
- 经济(110435)
- 管理(103589)
- 研究(103271)
- 理学(89407)
- 理学院(88247)
- 管理学(86362)
- 管理学院(85867)
- 中国(76241)
- 科学(67347)
- 京(60870)
- 农(56374)
- 所(54367)
- 财(49926)
- 研究所(49654)
- 业大(46340)
- 中心(45917)
- 农业(44608)
- 江(41942)
- 财经(39100)
- 北京(38599)
- 院(37622)
- 范(36931)
- 师范(36394)
- 经(35613)
- 经济学(34130)
- 州(33840)
- 省(33287)
- 基金
- 项目(190773)
- 科学(150033)
- 基金(139018)
- 研究(130177)
- 家(125293)
- 国家(124286)
- 科学基金(105137)
- 社会(84334)
- 社会科(80058)
- 社会科学(80036)
- 省(75402)
- 基金项目(73214)
- 自然(70751)
- 自然科(69064)
- 自然科学(69044)
- 自然科学基金(67779)
- 划(64430)
- 教育(58613)
- 资助(57047)
- 编号(49711)
- 发(46025)
- 重点(43703)
- 部(40874)
- 创(39525)
- 成果(38893)
- 计划(37535)
- 创新(37029)
- 科研(36805)
- 课题(35915)
- 发展(35450)
- 期刊
- 济(126291)
- 经济(126291)
- 研究(80879)
- 中国(59377)
- 学报(51518)
- 农(50792)
- 科学(46302)
- 管理(38338)
- 大学(37455)
- 财(35728)
- 学学(35534)
- 农业(34804)
- 教育(26643)
- 融(24751)
- 金融(24751)
- 技术(22240)
- 业经(21499)
- 经济研究(21247)
- 财经(18817)
- 业(18729)
- 问题(17846)
- 经(16214)
- 资源(15028)
- 科技(14273)
- 统计(14144)
- 业大(13862)
- 技术经济(13638)
- 版(13478)
- 策(13323)
- 商业(12924)
共检索到418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伍新木 杨莹
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直接决定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兴衰。新中国成立初期 ,“均衡布局”政策和“重工业优先”战略 ,促使资源型城市迅速发展起来 ,同时积累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有矛盾。经济转轨时期 ,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 ,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又大大减弱。对资源型城市的市场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同时缺位 ,导致这些区域陷入了严重衰退。我国政府应该借鉴德、法、日、美等国在资源型地区复兴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正确发挥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作用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政府 资源型城市 影响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益民
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一要从建设工业生产中心转向建设现代人宜居中心;二要从建设经济繁荣型城市转向建设复合生态型城市;三要从单一资源型经济结构转向多元型经济结构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四要从城市形象建设的模仿型,转向个性型、特色型;五要从政府包揽包办城市建设投资转向多元投融资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钱诚 孙墨琳
资源型城市指的是依靠资源优势发展起来、资源经济的比重占城市经济总量一般超过40%的城市。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这些城市普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挑战。走好"转方式、调结构"之路,是当前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迫切任务。一、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煤炭、石油、森工等资源型城市118个,占我国城市总数的近1/5。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志刚 李明蕊
从供给侧改革出发,以黄河流域35座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制度质量与政府创新支持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并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产权多元化、财政分权和政府创新支持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影响,但现阶段经济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不明显,制度质量能通过激励政府创新支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制度质量水平下,政府创新支持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为推动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优化制度质量,打破供给桎梏,提升资源型城市政府创新支持力度,增强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艳 郑贺允 葛力铭
在我国新时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突破"碳锁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2003-2018年我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文章检验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并探讨了该政策影响碳排放的具体路径。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能够显著地促降碳排放。机制分析表明,该政策能够通过优化技术选择、提升财政扶持力度和提高生活质量三方面促降碳排放,但产业协调对碳排放的影响尚不明显。异质性分析得出政策效果会随着不同的区域位置、不同投入程度的创新驱动要素、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资源种类的资源型城市而产生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南方地区、高水平的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本积累更能显著地促降碳排放。文章扩充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与碳排放的研究,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该政策对碳排放的传导途径,对进一步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虹
在经济下行趋紧、资源价格波动频繁、地方财力吃紧、社会保障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下,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重重困难。为此,中央先后于2013年、2017年印发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关于加强分类引导培育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的指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虹
在经济下行趋紧、资源价格波动频繁、地方财力吃紧、社会保障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下,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重重困难。为此,中央先后于2013年、2017年印发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关于加强分类引导培育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的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璇 蒋长流
文章在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以及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来自中国24个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数据和死亡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人口死亡率之间存在着显著关系,并且部分城市死亡率随着经济发展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趋势。文章还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安徽省淮北市进行个案研究,以实地发放问卷为数据来源,以健康自评为衡量健康指标,考察各因素对居民健康影响,发现性别、教育和职业地位对健康影响显著。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城市 健康 死亡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弓颖 薛东前 宋永永 董朝阳 马艳艳
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化娱乐业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黄土高原资源型城市2010—2019年面板数据,在构建综合指数测度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成效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文化娱乐业对经济转型的作用。结果表明:文化娱乐业对经济转型的影响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曲线,在文化娱乐业发展初期,文化娱乐业的过度发展不利于经济转型升级,当文化娱乐业密度跨过拐点(5.104个/万人)后,经济转型成效会随着文化娱乐业的发展而提升;文化娱乐业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可以有效促进邻近城市经济转型,且邻近城市经济转型的提高会带动本市经济转型。研究结果有望为黄土高原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存芝 罗琳琳 叶明
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33个资源型城市2006-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以生态效率反映可持续发展状况,在借助因子分析等方法测算资源效率、环境效率进而计算生态效率的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实证检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进步、出口依存度、环境改善投入力度、环境资源区位竞争力、城市规模、城市类型等因素对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对决定生态效率的两个重要方面——资源效率、环境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除科技进步外,上述因素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都有显著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在99%的置信度下有正向影响,出口依存度在95%的置信度下有负向影...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建华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我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资源型产业的升级则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所在。这其中 ,如何有效调动城市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显得格外重要。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了资源型产业升级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间的投资关系 ,以及双方升级成本的分摊 ,并对双方在产业升级中所持态度的经济学含义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企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受政府投资比例的大小影响 ,政府投资过多并不一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企业 产业升级 博弈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博 张旭辉
发展服务业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且差异巨大,经济转型的目标、方式和途径也必然有所差别。以我国107座地级资源型城市为样本,对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服务业2005—2015年的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结论表明:资源型城市的服务业发展符合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但滞后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整体进程;不同类别的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各城市的特征与其区域分布、城市类型、经济增速和工业化阶段有关,尤其受到所处工业化阶段的影响。资源型城市发展服务业,不应单纯提升服务业占比和片面追求服务业高端化,而应与其所处工业化阶段相适应,并充分利用资源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才能顺利实现经济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志明 孙宋芝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面向21世纪加速经济发展所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而资源型城市在东北地区的城市中占有很大比重。本文通过分析资源型产业及其城市的发展规律,探寻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最佳时期,并针对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为衰退期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旨在对我国尤其是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凤芹 万寿琼
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以其为依托的资源型城市具有生命周期性。据此,我们将资源型城市分为初期资源型城市(包括成长型和战略储备型)、成熟型资源城市和枯竭型资源城市三种类型。从实践中看,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是我国各类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在政策层面则表现为,问题导向,缺乏分类引导,忽略了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特点。本文建议: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应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分类引导政策。包括科学规划成长型城市,强调有序发展;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并举,引导成熟型城市主动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财力支持与制度建设相结合,资源枯竭城市要侧重转型发展;推动资源税等税制改革,建立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亚
煤炭资源型城市是生产煤炭的重要基地,它在国民经济和城镇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具有周期性,最终会因资源枯竭而带来经济上的衰退。因此,应积极探索、及早规划、科学安排、实施积极转型战略,延续城市生命力,力求避免"矿竭城衰"的现象发生。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城市 转型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