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6)
- 2023(12048)
- 2022(10574)
- 2021(9751)
- 2020(8269)
- 2019(18995)
- 2018(18903)
- 2017(36530)
- 2016(19680)
- 2015(22213)
- 2014(22283)
- 2013(22213)
- 2012(20532)
- 2011(18487)
- 2010(19061)
- 2009(17721)
- 2008(16571)
- 2007(14481)
- 2006(12916)
- 2005(11426)
- 学科
- 济(97829)
- 经济(97740)
- 管理(59707)
- 业(50352)
- 企(42617)
- 企业(42617)
- 方法(39084)
- 数学(33345)
- 数学方法(33036)
- 地方(23022)
- 中国(22161)
- 财(20737)
- 学(20181)
- 农(19720)
- 业经(18978)
- 和(14756)
- 环境(14409)
- 地方经济(14296)
- 制(14107)
- 农业(13574)
- 理论(13550)
- 贸(12485)
- 贸易(12471)
- 技术(12419)
- 审计(12167)
- 易(11981)
- 划(11678)
- 务(11610)
- 财务(11546)
- 财务管理(11476)
- 机构
- 大学(287050)
- 学院(284354)
- 济(120443)
- 经济(117891)
- 管理(115439)
- 理学(100132)
- 理学院(99046)
- 管理学(97589)
- 管理学院(97056)
- 研究(96278)
- 中国(70643)
- 京(61640)
- 科学(58907)
- 财(54554)
- 所(48508)
- 财经(43835)
- 研究所(43766)
- 中心(42571)
- 江(40749)
- 农(40321)
- 经(39821)
- 业大(39685)
- 北京(38856)
- 范(36771)
- 师范(36503)
- 经济学(36461)
- 院(34750)
- 州(33270)
- 财经大学(32604)
- 经济学院(32528)
- 基金
- 项目(193469)
- 科学(151842)
- 研究(142526)
- 基金(140663)
- 家(121448)
- 国家(120470)
- 科学基金(103808)
- 社会(90559)
- 社会科(85912)
- 社会科学(85885)
- 基金项目(75064)
- 省(74593)
- 自然(66741)
- 自然科(65018)
- 自然科学(65007)
- 教育(63880)
- 自然科学基金(63824)
- 划(62043)
- 编号(58130)
- 资助(58088)
- 成果(47104)
- 部(42777)
- 重点(42646)
- 发(41404)
- 创(39408)
- 课题(39252)
- 国家社会(37165)
- 教育部(36935)
- 创新(36791)
- 科研(36502)
- 期刊
- 济(136985)
- 经济(136985)
- 研究(87943)
- 中国(54691)
- 学报(42429)
- 管理(42341)
- 财(41512)
- 科学(39550)
- 农(35684)
- 大学(31688)
- 学学(29717)
- 教育(26833)
- 农业(25204)
- 技术(24136)
- 经济研究(22828)
- 财经(21654)
- 融(20871)
- 金融(20871)
- 业经(19836)
- 经(18505)
- 问题(17302)
- 图书(16451)
- 技术经济(15335)
- 理论(14457)
- 资源(13670)
- 科技(13086)
- 现代(13085)
- 实践(13053)
- 践(13053)
- 业(12311)
共检索到420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传俭
经济的中心问题在于满足人类不断超越现存生产要素能力的社会产品需求。在社会化分工背景下的社会生产可以看作由劳动资源、产品原材料资源和促进二者有效结合的服务资源的要素组合优化过程。通过稀缺经济资源的最大化产出,实现社会生产与产品需求之间动态一般均衡。当国家作为经济资源所有者委托各类权力中心配置资源时,往往会造成资源配置偏离国家意志的错配或低效率问题。政府审计的功能在于根据国家意志,识别和修正经济资源错配问题,并提出优化资源配置的审计意见。作为人类社会最优越的社会制度,中国政府审计对资源错配的修正与优化面临重大
关键词:
政府审计 经济资源 资源错配 修正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传俭
为了应对发生时间与额度不确定并可能导致因病致贫的健康风险损失,人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跨期配置应对风险损失的经济资源,使全生命周期各时点的风险损失与应对资金相匹配,以满足购买医疗服务和保障财富等需求。但由于财富水平、风险认知、配置动机和决策偏好等原因,通常会导致个体资源跨期错配并引发因病致贫问题。为了切实履行国民健康保障责任和有效解决资源跨期错配致贫问题,政府需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财政资金投入,多途径参与资源跨期配置以应对因病致贫风险,但依然无法避免跨期错配问题。因而需要政府审计对财政资金和财政化保险基金的配置进行全覆盖监管,修正违规违法行为导致的资源错配问题,并推动资源更加合理地向健康风险治理、必...
关键词:
健康资源 跨期配置 资源错配 政府审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本田 王一杰
基于2007~2017年全国25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分析方法考察了政府行为、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整体上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均表现出稳健的部分中介效应,即政府行为可以直接或通过资源错配间接地影响经济波动,且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呈现出"U"型特征;分区域来看,资源错配的中介效应在东、中部分别为完全中介效应和部分中介效应,在西部地区中介效应则不显著。由此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间的联系也愈加紧密,政府应重视地方政策对资源要素配置的辐射效应,以便稳定经济增长。
关键词:
政府行为 资源错配 经济波动 中介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邢志平 靳来群
现有研究文献表明,政府干预会加剧国有经济部门与民营经济部门之间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但对政府干预如何影响国有与民营经济部门内部的金融资源错配,尤其是政府干预如何影响民营经济部门内部的金融资源错配缺少分析,该文力图弥补这一缺陷。该文通过对中国的国有和民营经济部门内部金融资源错配程度的测算发现,虽然平均而言,国有部门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要小于民营部门,但是民营部门内部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呈递减趋势,并且近年来民营经济部门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已经低于国有经济部门。该文通过机制分析及实证分析发现,行政干预是导致出现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而在国有部门内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越强,国有企业之间的融资成本越均衡,相...
关键词:
政府干预 金融资源错配 挤出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文辉 楼东玮
本文在简要分析资源错配的传导机制、产生原因及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资源错配与过度投资、內需不足以及产业结构失衡的內在理论逻辑,从新的视角探讨了资源错配的经济影响效应;以此为基础,运用1978-2011年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的面板数据模型,从计量的角度验证了它们之间的统计相关性,从而得出结论:(1)若资源错配水平减少1个单位,那么可使消费需求平均增加0.62个百分点,缓解过度投资需求6.84个百分点;(2)更进一步地,在优化第二产业结构4.32个百分点的同时提升第三产业的产出比重近2.16个百分点。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熊琛 金昊
本文构建了包含国有和民营企业、金融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来量化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累积对信贷配置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模型分析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上升挤出了企业信贷资源,加强了信贷的国企偏好,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2)地方政府债务在2009—2018年间使得国企/民企信贷比平均上升24.2%,TFP下降1.7%,产出下降7.2%;(3)金融供给侧改革、打破国企"刚兑"等政策能够缓解地方政府债务累积的信贷错配效应。最后,本文实证检验了模型的机制与结论。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金融压力 信贷错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庞明川 宁赋宪
地方政府投资既是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也会通过改变公共服务供给的结构和分布来影响资源的流动与配置。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的高速增长阶段,地方政府在"GDP增长竞争"中有过度投资的倾向,并偏向于实现短期内更快的经济增长而忽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经济增长极的培育过程中,地方政府投资会加剧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并可能通过"虹吸效应"促使资源在大城市、发达地区及重点领域过度聚集,进而加剧地区资源错配。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政府投资转向适度,并注重效率提升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有利于减轻资源错配。采用2007—2019年中国29个样本地区数据的分析表明:总体上看,地方政府投资强度(人均地方政府投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区资源错配,且地区经济对国有企业的依赖度越高,该负面影响越大;当环境规制强度过低和过高时地方政府投资强度增加都会加剧资源错配,而在适度的环境规制强度下地方政府投资强度增加可以减轻资源错配,表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转型有利于地方政府投资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但跨越发展阶段的过激转型政策也不利于资源配置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资源配置过度时地方政府投资强度增加会加剧资源错配,而在资源配置不足时会减轻资源错配;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投资强度增加会加剧资源错配,而在中部地区会减轻资源错配。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过程中,要进一步深化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资源流动和配置效率;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能力;适度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促进地区资源配置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才国伟 张学志
行政体制改革已成为我国改革事业的重要突破点,而政府层级调整则是这一领域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跨国数据,首先实证分析了政府层级的决定因素,然后依此构造了政府层级错配变量,并检验了政府层级错配对政府效率的影响,最后论述了我国缩减政府层级的必备条件。研究发现,政府层级与国土面积、人口密度显著正相关,与一级行政区划数量显著负相关,其他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政府层级错配确实会降低政府效率,尤其是降低行政效率和监管质量。依据国际经验,我国要减少一个政府层级,实施行政管理上的"省直管县",省级区划至少需要再增加4个。
关键词:
政府层级 层级错配 政府效率 省直管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满凤 刘熙 徐野 邓云霞
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大难题,从2009年以来,我国诸多行业饱受产能过剩之苦,即使是光伏、风电行业等新兴产业也不例外,低端重复建设、资源错配、政府不当干预等是导致新兴行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文章通过建立生产要素模型从理论上研究资源错配、政府干预与产能过剩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风电行业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集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下,要素扭曲导致的资源错配严重阻碍了产能的释放,致使低端产能堆积;化解产能过剩有赖于资源配置优化、削减投入冗余。然而,不恰当的政府补贴、政策性银行的信贷倾斜,以及低价出让土地等干预手段却削弱了资源配置对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且这种削弱作用对产业链下游的企业更为明显。因此,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避免"低端锁定"的同时,更应转变政府扶持政策,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破解新兴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困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马玉珍
审计资源整合是一项复杂的资源配置活动,必须从全局角度规划和设计审计资源整合的方向和路径。审计资源整合的必然选择是:以建立审计资源库为契机,协调与其他监管部门的相互关系,系统整合审计领域的信息资源,打造互动的交流平台。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审计资源 整合 利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淡浓
本文从政府审计的角度,以资源环境审计定义为切入点,探讨了资源环境审计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战略定位问题,分析了资源环境审计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目标定位和作用定位、在政府审计中的定位以及与政府资源环境主管部门的关系定位,系统总结了近几年来资源环境审计实践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资源环境审计在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四个方面的任务,明确了保障资源环境审计为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更大作用的工作措施。
关键词:
资源环境 政府审计 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庞卫宏 陈凯
地方政府非效率投资的根源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官员对经济收益和政治晋升的需求,因此政府非效率投资的治理要从地方官员治理入手。本文从地方官员治理的角度出发,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地方官员权利的约束作用,检验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够抑制地方政府非效率投资,为完善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政府非效率投资 相关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传宪 程雯婷 陈扬秋 程艳楠
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推进,客观可行的双城经济圈政府审计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带,加强审计交流学习,进而促进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研究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政府审计服务建设,构建区域政府审计合作机制,共同推进政策措施落地,协同促进产业发展共融,用审计服务保障和助力经济圈发展。通过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实地调研分析成渝双城经济圈审计服务目前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建议。文章从可行性、必要性、审计合作模式、政策支持等方面探索双城经济圈下的区域经济政府审计合作,剖析相关经济政策与责任的落实,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政府审计服务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颖
审计机关作为政府责任的问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作为重要的问责方式,在加强和改进政府责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由于审计机关作为问责主体的资格尚不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审计问责意识不强等原因,经济责任审计在政府问责制建设中发挥作用还存在不足,如:审计问责不公开,审计问责的内容延伸不到位,审计与问责相脱节等。针对上述不足,笔者从审计问责制度的建设,审计问责信息的公开,审计问责范围的扩展和审计问责理念的转变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进一步发挥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在政府问责制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政府问责制 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庞卫宏 陈凯
地方政府非效率投资的根源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官员对经济收益和政治晋升的需求,因此政府非效率投资的治理要从地方官员治理入手。本文从地方官员治理的角度出发,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地方官员权利的约束作用,检验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够抑制地方政府非效率投资,为完善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政府非效率投资 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