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9)
- 2023(9350)
- 2022(8058)
- 2021(7321)
- 2020(6536)
- 2019(15189)
- 2018(14854)
- 2017(29171)
- 2016(15973)
- 2015(18334)
- 2014(18654)
- 2013(18698)
- 2012(17809)
- 2011(16069)
- 2010(16662)
- 2009(15938)
- 2008(15728)
- 2007(14307)
- 2006(12272)
- 2005(11176)
- 学科
- 济(72972)
- 经济(72884)
- 管理(47664)
- 业(44320)
- 方法(39536)
- 企(37087)
- 企业(37087)
- 数学(34303)
- 数学方法(34044)
- 财(22121)
- 中国(17752)
- 农(17187)
- 学(16528)
- 业经(13576)
- 制(13082)
- 贸(12972)
- 贸易(12962)
- 务(12765)
- 财务(12747)
- 地方(12686)
- 财务管理(12671)
- 易(12527)
- 审计(12229)
- 企业财务(12134)
- 理论(11502)
- 农业(11469)
- 融(10972)
- 金融(10970)
- 和(10657)
- 银(10357)
- 机构
- 大学(246151)
- 学院(240756)
- 济(101262)
- 经济(99169)
- 管理(92184)
- 研究(81050)
- 理学(79891)
- 理学院(79026)
- 管理学(77844)
- 管理学院(77392)
- 中国(61807)
- 京(52190)
- 财(50520)
- 科学(49759)
- 农(43435)
- 所(42420)
- 财经(40143)
- 研究所(38067)
- 中心(37778)
- 江(36831)
- 业大(36623)
- 经(36560)
- 农业(34699)
- 经济学(32670)
- 北京(32425)
- 财经大学(30041)
- 范(29981)
- 经济学院(29742)
- 师范(29595)
- 州(28698)
- 基金
- 项目(157698)
- 科学(123379)
- 基金(115907)
- 研究(111648)
- 家(101970)
- 国家(101149)
- 科学基金(85549)
- 社会(71395)
- 社会科(67748)
- 社会科学(67725)
- 基金项目(60888)
- 省(60398)
- 自然(56169)
- 自然科(54817)
- 自然科学(54793)
- 自然科学基金(53856)
- 教育(52546)
- 划(51825)
- 资助(49179)
- 编号(44379)
- 成果(37388)
- 部(36686)
- 重点(36102)
- 发(33003)
- 创(32227)
- 教育部(31475)
- 科研(31268)
- 课题(30955)
- 创新(30219)
- 大学(30146)
- 期刊
- 济(106987)
- 经济(106987)
- 研究(71354)
- 中国(48091)
- 财(42159)
- 学报(41397)
- 农(37201)
- 科学(35809)
- 管理(31124)
- 大学(30802)
- 学学(29110)
- 农业(24648)
- 教育(22163)
- 融(21188)
- 金融(21188)
- 财经(20944)
- 技术(18762)
- 经济研究(18444)
- 经(17898)
- 业经(15441)
- 问题(14691)
- 业(13516)
- 技术经济(12226)
- 贸(12217)
- 版(12040)
- 统计(11956)
- 理论(11677)
- 财会(11308)
- 会计(11018)
- 商业(10802)
共检索到355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政府审计本质有个性和共性两个维度,政府审计个性本质源于对政府审计现象的不同观察,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不同审计业务、不同审计主题、审计功能的不同选择、审计组织成熟度不同,都可能形成不同的政府审计个性本质。政府审计共性本质需要将不同视角观察得出的政府审计个性本质综合起来,一方面不能离开审计一般本质,另一方面要有广泛的时间、空间适用性,所以,政府审计共性本质表述如下:政府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和信息两个角度独立鉴证国有资源经管责任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宋海荣
政府审计客体涉及的基本问题是"审计谁",广义政府作为独立或主要的资源提供者时,这种资源相关的委托代理关系就是政府审计服务的范围,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就是政府审计客体。国有资源管理部门、行业规制部门都是国有资源委托代理关系的代理人,要作为政府审计客体;生产单位作为代理人虽然已经有多个政府部门在分工监管,但是,还要作为政府审计客体,其原因是阻止政府规制失效,政府审计一方面能增加规制效率,另一方面,在阻止规制俘获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政府审计功能有两个维度,一是政府审计能干什么,称为政府审计固有功能;二是政府审计干了什么,这是政府审计固有功能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发挥情况,称为政府审计现实功能。政府审计固有功能是政府审计本质决定的,而政府审计现实功能当然是基于其固有功能,同时,政府审计需求和政府审计供给会共同制约得以实现的政府审计功能,也就是现实功能。由于政府审计本质具有稳定性、通用性,所以,政府审计固有功能具有稳定性、通用性;由于政府审计需求和政府审计供给具有动态性、权变性,所以,政府审计现实功能具有动态性和权变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政府审计准则对一些基本问题的选择称为政府审计准则模式,主要包括:政府审计准则目标、政府审计准则框架、政府审计准则导向、政府审计准则结构、政府审计准则来源。政府审计准则目标模式有审计质量观和审计责任观;政府审计准则框架模式有分立模式和单一模式;政府审计准则导向模式有规则导向模式和原则导向模式;政府审计准则结构模式有业务类型模式和综合模式;政府审计准则来源模式有本土化模式和国际化模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宇立 郑石桥
政府审计目标是政府审计关系人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希望得到的结果。审计终极目标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审计目标,委托人希望政府审计能抑制代理问题或次优问题,代理人希望政府审计帮助自己更好地履行经管责任或证明自己不存在代理问题或次优问题。审计直接目标是审计机关的审计目标,分为总目标、项目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生产让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满意的审计产品,体现在审计产品内容、审计产品定位和审计产品种类方面;项目目标是政府审计机关希望通过特定的项目审计所得到的结果,它是总目标在特定审计项目的体现;具体审计目标是特定审计主题所承担的审计目标在特定审计事项上的分解。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内部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和信息两个角度独立鉴证经管责任履行中影响组织目标的消极因素及相关治理机制并将结果传达给组织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不同类型的内部审计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为审核机制的内部审计,其核心是鉴证和纠错;作为监督机制的内部审计,其核心是鉴证,也可能包括处理处罚和评价;作为监视机制的内部审计,其核心是鉴证和咨询。文章基于审计一般本质和组织目标,提出内部审计本质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分析IIA的内部审计概念来验证此框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资源环境审计,它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信息和制度三个维度,对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独立鉴证、界定、评价和监督以发现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在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中,鉴证、界定、评价和监督这些审计功能必须按顺序且全部实施。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与资源环境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有共性,更有差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内部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和信息两个角度独立鉴证经管责任履行中影响组织目标的消极因素及相关治理机制并将结果传达给组织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不同类型的内部审计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为审核机制的内部审计,其核心是鉴证和纠错;作为监督机制的内部审计,其核心是鉴证,也可能包括处理处罚和评价;作为监视机制的内部审计,其核心是鉴证和咨询。文章基于审计一般本质和组织目标,提出内部审计本质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分析IIA的内部审计概念来验证此框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审计取证模式是获取审计证据的思路,关于审计取证模式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审计取证模式的种类,二是审计取证模式的影响因素。审计取证模式有四种:命题论证模式、专业测量模式、数据流程模式、数据分析模式。不同审计取证模式各有其适用范围,同时也有一定的交叉适用。审计载体是影响审计取证模式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审计效率、审计风险、审计意见类型影响审计取证模式。审计主题会影响审计载体,进而影响审计取证方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缺陷,产生这些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本质的认知模糊。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这两个角度来分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本质,提出一个关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本质的理论框架。然后,用这个理论框架来分析《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中确定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概念,以一定程度上验证这个理论框架的解释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秀果
从本质上来说,内部控制是组织内部建立和实施的风险应对机制。内部控制的控制内容就是风险。内部控制的控制主体来源于组织内部。内部控制的控制方法是建立和实施风险应对机制。内部控制作为组织内部建立和实施的风险应对机制,能贯通到内部控制的所有基本问题。内部控制不一定是管理职能,各项管理职能中都有风险防范的要求,并不只是控制职能才防范风险。内部控制是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定位于风险防范,内部控制要融于管理体系之中。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在风险社会的称呼。
关键词:
风险 内部控制 管理体系 管理职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施然
政府审计客体区分为法定审计和选择性审计,前者指通过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其审计周期或时点的审计客体,后者指审计周期或时点并不固定的审计客体。将政府审计客体划分为上述两类客体的逻辑顺序如下:首先,根据重要性、相关治理状况、成本效益原则等确定审计需求;其次,考虑审计供给能力,确定有效审计需求;最后,根据有效审计需求强烈程度,将审计客体划分为法定审计和选择性审计。特定审计客体成为法定审计后,审计效果会更加显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内容包括六个层级:审计范围、审计对象、审计主题、审计业务类型、审计标的、审计载体。审计范围是指哪些资源环境要纳入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基本原则是根据领导干部所领导区域的主体功能区定位来确定。审计对象是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可以分为业务责任和财务责任,也可以分为业务责任、财务责任、信息报告责任和制度责任,上述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会体现为审计主题,包括行为主题、信息主题和制度主题。基于不同的审计主题,形成审计业务类型,包括领导干部资源环境单项责任审计和领导资源环境综合责任审计。为了实施程序,审计主题还要分解为审计标的,并确定审计载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资源环境存在委托代理关系链,由于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业绩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代理人可能产生代理问题,由于有限理性,可能产生次优问题。为了应对资源环境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得到建立。当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中需要独立地鉴证代理人的资源环境责任履行情况时,资源环境审计需求就产生。这种需求具有权变性,不同的条件下,对资源环境业务合规性审计、财务合规性审计、信息真实性审计及制度健全性审计的需求不同。我国对资源环境审计的需求较强,并且,需要将资源环境审计结果与领导干部个人利益密切关联起来,在分工负责制的领导体制下,需要以领导干部个人作为审计客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李媛媛
行为审计究竟是审计个人,还是审计单位?文章从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两个维度探究行为审计客体。关于空间范围,单位和个人都是审计客体。当单位作为审计客体时,必须同时也将个人作为审计客体,一般情况下是以特定单位作为审计客体,当某类单位在某些行为上具有普遍性时,该类单位可能成为审计客体;当个人作为审计客体时,多数情形下以特定个人作为审计客体,当某类个人在某些行为上具有普遍性时,该类个人可能成为审计客体。关于时间范围,一般情况下,对审计客体实施选择性审计,当某类行为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或某类行为相关治理不健全从而缺陷行为较多,或者是二者同时具备时,对该类行为实施法定审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