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41)
- 2023(17332)
- 2022(15064)
- 2021(14070)
- 2020(11797)
- 2019(26827)
- 2018(26371)
- 2017(50999)
- 2016(27650)
- 2015(30799)
- 2014(30463)
- 2013(29476)
- 2012(26789)
- 2011(23846)
- 2010(24103)
- 2009(21978)
- 2008(20977)
- 2007(18028)
- 2006(15510)
- 2005(13334)
- 学科
- 济(108214)
- 经济(108098)
- 管理(81620)
- 业(73829)
- 企(62615)
- 企业(62615)
- 方法(52063)
- 数学(44774)
- 数学方法(44166)
- 财(29259)
- 农(28006)
- 中国(27240)
- 学(24405)
- 业经(24026)
- 地方(23623)
- 环境(19950)
- 贸(19336)
- 贸易(19321)
- 农业(18753)
- 易(18738)
- 务(18095)
- 财务(18020)
- 制(17988)
- 财务管理(17949)
- 理论(17857)
- 和(17522)
- 技术(17271)
- 企业财务(16994)
- 划(16626)
- 融(14557)
- 机构
- 大学(384831)
- 学院(383634)
- 管理(153149)
- 济(148721)
- 经济(145561)
- 理学(134796)
- 理学院(133299)
- 管理学(130791)
- 管理学院(130107)
- 研究(124528)
- 中国(90131)
- 京(80708)
- 科学(79902)
- 财(68935)
- 所(61668)
- 农(61276)
- 业大(58205)
- 中心(56684)
- 研究所(56650)
- 财经(56451)
- 江(54275)
- 经(51584)
- 范(51135)
- 师范(50637)
- 北京(49439)
- 农业(48150)
- 院(46023)
- 经济学(45276)
- 州(44032)
- 财经大学(42491)
- 基金
- 项目(275480)
- 科学(217644)
- 基金(201546)
- 研究(198725)
- 家(176661)
- 国家(175251)
- 科学基金(151037)
- 社会(126312)
- 社会科(119731)
- 社会科学(119699)
- 省(107554)
- 基金项目(107251)
- 自然(99521)
- 自然科(97198)
- 自然科学(97173)
- 自然科学基金(95389)
- 教育(91666)
- 划(90741)
- 资助(82231)
- 编号(80028)
- 成果(63705)
- 重点(61983)
- 部(60803)
- 发(58125)
- 创(57189)
- 课题(54762)
- 创新(53443)
- 科研(53287)
- 国家社会(52389)
- 教育部(52211)
- 期刊
- 济(152962)
- 经济(152962)
- 研究(106588)
- 中国(68909)
- 学报(63388)
- 科学(57722)
- 农(54314)
- 财(53230)
- 管理(53215)
- 大学(47960)
- 学学(45430)
- 教育(39689)
- 农业(38130)
- 技术(31831)
- 融(26454)
- 金融(26454)
- 财经(26419)
- 业经(25846)
- 经济研究(25339)
- 经(22576)
- 问题(20095)
- 业(19193)
- 版(19079)
- 图书(18911)
- 科技(18603)
- 资源(17998)
- 技术经济(17253)
- 理论(17135)
- 商业(16872)
- 业大(16246)
共检索到534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邦银 李辛熠 徐怀宁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日益增长不仅要求区域营商环境具备便利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等属性,更对区域营商环境的抗逆力提出要求。文章从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公共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出发,结合内固性、储备性及资源动员性三个维度构建了区域营商环境抗逆力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TOPSIS方法进行测度,并运用泰尔指数计算其区域差异。基于2005—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政府审计对于提升营商环境抗逆力、减少营商环境抗逆力区域差异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审计可以通过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区域营商环境抗逆力、减少营商环境抗逆力区域差异。对于营商子环境而言,政府审计的影响效应仍存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慧智 孙茹峰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有效路径,而政府环境注意力是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前提。基于2009-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从区域政府治理视角,考察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政策层面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政府治理能力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可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强于中、西部地区,且政府环境注意力赋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效果在2015年后显著增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是通过命令型治理政策与鼓励型治理政策实现的,政府治理能力能够强化政府环境注意力与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命令型治理政策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慧智 孙茹峰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有效路径,而政府环境注意力是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前提。基于2009—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从区域政府治理视角,考察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政策层面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政府治理能力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会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强于中、西部地区,且政府环境注意力赋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效果在2015年后显著增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是通过命令型治理政策与鼓励型治理政策实现的,政府治理能力能够强化政府环境注意力与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命令型治理政策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慧梅 李平 刘利利
基于区域差异视角,运用投入产出法测算中国30个地区2002年-2015年制造业国际外包水平,从就业数量与结构两方面系统梳理了国际外包对就业的作用机制,并运用面板数据对国际外包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外包显著抑制了就业数量的扩张,但对就业结构有显著优化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形式国际外包的就业效应存在差异,服务外包对就业数量与就业结构的影响程度均大于制造外包;不同区域内国际外包的就业效应不同,对中西部地区而言,国际外包对就业有显著的数量抑制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而对东部地区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国际外包 就业效应 制造业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洄旭 王贤文 刘兰剑
地方政府间的环境合作是实现区域环境整体化治理的必要手段。立足于区域环境治理实践,利用长三角城市群2010~2020年的府际协议数据,从合作结构的差异化视角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的府际环境合作特征及其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效用。研究发现:不论是在整体层面还是横纵向的结构化差异层面,开展府际环境治理合作都可有效促进区域环境治理绩效水平提高;在横向维度,合作治理的约束强度与环境治理绩效之间存在U型关系。鉴于此,应提高地方政府的环境参与意识,建立制度化的横向合作契约机制,优化纵向嵌入,实现区域环境保护纵向权威介入与横向自主协作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区域环境治理绩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一欧 黄静
笔者利用面板数据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地区的政府投资挤出(挤入)效应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东部地区政府投资挤入效应最明显,西部次之,而中部地区则最低。另外,民间投资除了受到政府投资的影响外,还受到经济波动、城市化率、基础设施水平、金融发展程度、城市的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合意的民间投资水平等其它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政府投资 区域差异 挤出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佛关
本文在对品牌经济的重要作用、优化营商环境的必要性、营商环境是品牌经济发展的基础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我国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数据和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8年中国品牌500强数据,对我国不同省区市的营商环境和品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描述性与相关性分析,并进一步以地区品牌经济发展状况为被解释变量,以地区营商环境状况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培育和创建良好营商环境是进行地区品牌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地区营商环境的改善能促进地区品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必须大力优化营商环境,通过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推进地区品牌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品牌经济 区域差异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明泉 李志杰 鲍群
自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来,营商环境优化一直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什么样的营商环境生态有益于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是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从组态视角出发,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和必要条件分析方法(NCA),探讨营商环境复杂生态对中国289个城市创新绩效提升的联动效应及路径选择。研究发现,第一,单个营商环境要素均不能作为高区域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但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和优化政务环境在高水平区域创新绩效路径中展现出更加普适性的作用;第二,引发高水平区域创新绩效提升有3类营商环境生态,包括创新人才驱动下的政府主导型、政府市场双轮推动下的人才驱动型及政府市场和创新环境三轮推动下的人才驱动型;第三,非高区域创新绩效的5条组态表明,非高市场环境作为核心条件存在于5条组态之中,且呈现明显的弱市场环境倾向。深化区域创新绩效提升背后多因素复杂互动的理性认识,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区域创新绩效 QCA NCA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洪友 王蓉 余锦亮
"营改增"改革在完善税收制度、减轻企业负担、提升治理能力和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等方面已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效。但是,也引起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加大,进而促使地方政府行为改变,直接影响区域环境质量。本文从财政压力视角出发,运用我国202个城市2008—2015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营改增"改革带来的地方政府行为和区域环境质量改变。研究发现,"营改增"改革引起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加剧、工业活动增加、国有建设用地出让面积扩张、工业用地价格下降以及环境规制强度下降,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样本地区的环境污染水平显著增加了11%以上。为了实现绿色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营改增"改革配套措施,调整增值税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分成比例,加强中央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监管,以有效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减轻改革对环境产生的负面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留强
营商环境优化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渠道,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本文利用2015-2021年我国297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营商环境优化对区域流通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营商环境优化对区域流通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考虑儒家文化作为工具变量后,结果依然稳健;第二,机制分析表明,营商环境优化通过为企业家市场活动提供良好土壤,激发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进而提升流通效率;第三,进一步分析发现,营商环境优化在区域一体化程度高、数字政府水平高的区域对流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突出。本文结论对深入改善营商环境、促进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倪瑛 王旭
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基准回归、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的中介效应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可以通过优化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来提升该地区创新能力,通过稳健性检验和利用工具变量法、PSM-DID、安慰剂检验缓解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显著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和异质性检验还发现,数字金融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会因地理区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上述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数字金融、营商环境与区域创新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数字金融和营商环境政策制定提供一定参考,以更好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鹏杰 黄少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是实现动能转换和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举措。本文使用我国226个城市2006—2017年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地区创新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政府和市场等因素对地区创新发展能力的影响,而后分别从东、中、西和南北两个角度构建孪生子模式,分析了地区创新发展能力差异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和市场都显著影响了我国地区创新发展能力;总体来看,中西部和北方地区创新发展依赖政府而东部和南方地区更倚重市场,这是导致区域创新发展能力差异的首因;经济开放、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等也是区域创新的显著影响因素。
关键词:
创新发展能力 地区差异 政府与市场行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莉 李润 王志强 魏鹏
选择熵权综合指数法测度中国的环境治理绩效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考察环境治理绩效区域差异的来源,利用Markov链分析动态演进趋势。结果表明:2010—2020年,中国环境治理绩效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各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存在非均衡性,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差异在研究期内逐渐扩大,地区间差异是导致环境治理绩效空间非均衡的主要原因。从动态演进趋势来看,中国整体的环境治理绩效水平表现出由低水平、中低水平向中高水平、高水平逐步发展的态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莉 李润 王志强 魏鹏
选择熵权综合指数法测度中国的环境治理绩效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考察环境治理绩效区域差异的来源,利用Markov链分析动态演进趋势。结果表明:2010—2020年,中国环境治理绩效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各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存在非均衡性,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差异在研究期内逐渐扩大,地区间差异是导致环境治理绩效空间非均衡的主要原因。从动态演进趋势来看,中国整体的环境治理绩效水平表现出由低水平、中低水平向中高水平、高水平逐步发展的态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力 庞辰晨
本研究基于1999-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环境效应。基于联立方程及情景模拟的结果显示:①对外直接投资对规模、结构与技术的影响机制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此外,规模、结构与技术对工业污染的影响机制也同样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基于传导机制与终端影响的区域异质性,采用区域模型比采用全国模型更加合理;②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环境影响充满了不确定性,有赢家,有输家,也有许多地区输赢参半。其中,受益地区往往为经济发达地区(比如,华东),受损地区往往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比如,东北)。然而,赢者,其受益机制各有不同;输者,其受损机制也截然有异。③综合看来,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积极母国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