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0)
- 2023(11351)
- 2022(9581)
- 2021(8893)
- 2020(7906)
- 2019(18487)
- 2018(18374)
- 2017(35962)
- 2016(19589)
- 2015(22638)
- 2014(22902)
- 2013(22702)
- 2012(21161)
- 2011(19071)
- 2010(19895)
- 2009(18898)
- 2008(18538)
- 2007(16799)
- 2006(14400)
- 2005(13050)
- 学科
- 济(87389)
- 经济(87292)
- 管理(57975)
- 业(54081)
- 方法(48045)
- 企(45813)
- 企业(45813)
- 数学(42266)
- 数学方法(41634)
- 财(24231)
- 中国(20921)
- 农(20522)
- 学(19008)
- 业经(16587)
- 理论(15273)
- 贸(15193)
- 贸易(15181)
- 制(15135)
- 易(14691)
- 地方(14687)
- 务(14312)
- 财务(14266)
- 财务管理(14187)
- 农业(13525)
- 企业财务(13515)
- 和(12808)
- 融(12469)
- 金融(12467)
- 审计(12238)
- 技术(12200)
- 机构
- 大学(294872)
- 学院(291227)
- 济(118696)
- 经济(116141)
- 管理(113148)
- 理学(98245)
- 理学院(97205)
- 管理学(95356)
- 管理学院(94830)
- 研究(94780)
- 中国(72516)
- 京(62487)
- 科学(59106)
- 财(57628)
- 农(50096)
- 所(49188)
- 财经(45913)
- 中心(44368)
- 研究所(44271)
- 业大(44216)
- 江(44094)
- 经(41731)
- 农业(39880)
- 北京(39018)
- 经济学(37357)
- 范(36288)
- 师范(35833)
- 州(34712)
- 财经大学(34288)
- 经济学院(33870)
- 基金
- 项目(192174)
- 科学(150491)
- 基金(140270)
- 研究(135960)
- 家(123187)
- 国家(122220)
- 科学基金(104315)
- 社会(85528)
- 社会科(81166)
- 社会科学(81139)
- 省(74808)
- 基金项目(73080)
- 自然(69501)
- 自然科(67896)
- 自然科学(67872)
- 自然科学基金(66663)
- 教育(65009)
- 划(63652)
- 资助(60552)
- 编号(54928)
- 成果(45467)
- 重点(43794)
- 部(43636)
- 发(39790)
- 创(39495)
- 课题(38383)
- 科研(37918)
- 教育部(37491)
- 创新(36977)
- 大学(36486)
共检索到425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审计取证模式是获取审计证据的思路,关于审计取证模式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审计取证模式的种类,二是审计取证模式的影响因素。审计取证模式有四种:命题论证模式、专业测量模式、数据流程模式、数据分析模式。不同审计取证模式各有其适用范围,同时也有一定的交叉适用。审计载体是影响审计取证模式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审计效率、审计风险、审计意见类型影响审计取证模式。审计主题会影响审计载体,进而影响审计取证方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赵煜武
行为审计取证程序选择依赖于审计载体,有系统化的审计载体且有原始记录支持时,采用命题论证型审计取证模式,审计取证过程包括风险评估和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发表合理保证审计意见;有系统化的审计载体但没有记录支持时,采用事实发现型审计取证模式,风险评估程序基本不变,细节测试受到较大限制,发表有限保证审计意见;没有系统化的审计载体时,采用事实发现型审计取证模式,审计逻辑步骤包括寻找疑点和围绕疑点获取审计证据,发表有限保证审计意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政府审计准则对一些基本问题的选择称为政府审计准则模式,主要包括:政府审计准则目标、政府审计准则框架、政府审计准则导向、政府审计准则结构、政府审计准则来源。政府审计准则目标模式有审计质量观和审计责任观;政府审计准则框架模式有分立模式和单一模式;政府审计准则导向模式有规则导向模式和原则导向模式;政府审计准则结构模式有业务类型模式和综合模式;政府审计准则来源模式有本土化模式和国际化模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宋海荣
政府审计客体涉及的基本问题是"审计谁",广义政府作为独立或主要的资源提供者时,这种资源相关的委托代理关系就是政府审计服务的范围,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就是政府审计客体。国有资源管理部门、行业规制部门都是国有资源委托代理关系的代理人,要作为政府审计客体;生产单位作为代理人虽然已经有多个政府部门在分工监管,但是,还要作为政府审计客体,其原因是阻止政府规制失效,政府审计一方面能增加规制效率,另一方面,在阻止规制俘获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政府审计功能有两个维度,一是政府审计能干什么,称为政府审计固有功能;二是政府审计干了什么,这是政府审计固有功能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发挥情况,称为政府审计现实功能。政府审计固有功能是政府审计本质决定的,而政府审计现实功能当然是基于其固有功能,同时,政府审计需求和政府审计供给会共同制约得以实现的政府审计功能,也就是现实功能。由于政府审计本质具有稳定性、通用性,所以,政府审计固有功能具有稳定性、通用性;由于政府审计需求和政府审计供给具有动态性、权变性,所以,政府审计现实功能具有动态性和权变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政府审计本质有个性和共性两个维度,政府审计个性本质源于对政府审计现象的不同观察,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不同审计业务、不同审计主题、审计功能的不同选择、审计组织成熟度不同,都可能形成不同的政府审计个性本质。政府审计共性本质需要将不同视角观察得出的政府审计个性本质综合起来,一方面不能离开审计一般本质,另一方面要有广泛的时间、空间适用性,所以,政府审计共性本质表述如下:政府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和信息两个角度独立鉴证国有资源经管责任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宇立 郑石桥
政府审计目标是政府审计关系人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希望得到的结果。审计终极目标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审计目标,委托人希望政府审计能抑制代理问题或次优问题,代理人希望政府审计帮助自己更好地履行经管责任或证明自己不存在代理问题或次优问题。审计直接目标是审计机关的审计目标,分为总目标、项目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生产让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满意的审计产品,体现在审计产品内容、审计产品定位和审计产品种类方面;项目目标是政府审计机关希望通过特定的项目审计所得到的结果,它是总目标在特定审计项目的体现;具体审计目标是特定审计主题所承担的审计目标在特定审计事项上的分解。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媛媛 郑石桥
内部控制鉴证的主题是内部控制制度。文章探究内部控制鉴证取证模式的逻辑框架,涉及内部控制鉴证标的、鉴证命题和鉴证程序。内部控制鉴证标的是制度的再分类,整体层面的制度,其鉴证标的是制度要素;业务层面的制度,通常以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作为鉴证标的。内部控制鉴证命题是内部控制鉴证目标在鉴证标的上的落实,通常可分解为合规性、健全性和遵循性。内部控制鉴证取证一般采用命题论证型鉴证取证模式,以内部控制鉴证风险模型为基础,鉴证取证过程一般包括风险评估和制度测试两个步骤,发表合理保证鉴证意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媛媛 郑石桥
内部控制鉴证的主题是内部控制制度。文章探究内部控制鉴证取证模式的逻辑框架,涉及内部控制鉴证标的、鉴证命题和鉴证程序。内部控制鉴证标的是制度的再分类,整体层面的制度,其鉴证标的是制度要素;业务层面的制度,通常以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作为鉴证标的。内部控制鉴证命题是内部控制鉴证目标在鉴证标的上的落实,通常可分解为合规性、健全性和遵循性。内部控制鉴证取证一般采用命题论证型鉴证取证模式,以内部控制鉴证风险模型为基础,鉴证取证过程一般包括风险评估和制度测试两个步骤,发表合理保证鉴证意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程铖 李睿
电子数据审计在推动国家审计创新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逐步形成了以"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为特点的数字化审计方式。受现阶段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相关法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以及数据产生、存储和采集过程中人为因素干扰等问题所限,电子数据审计在取证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和风险。本文深入分析了电子数据审计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审计准则和审计取证的一般思路,从"证实问题"和"达成共识"两个方面,论证了电子数据和数据分析结果直接作为审计证据、对全部或部分电子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调查取证和对电子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抽样调查取证等三种电子数据审计取证的模式及其适用的场景和条件,并从数据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从技术角度来看,审计的逻辑过程,首先是审计目标和审计主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审计取证模式来获得审计证据;最后,根据审计证据确定审计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是审计主题。一方面,它将审计目标和审计取证模式关联起来;另一方面,它还通过审计取证模式决定审计意见类型。正是由于审计主题不同,才产生了不同的审计取证模式,也正是由于审计取证模式不同,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也不同,从而,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也不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内部审计制度创设是指由谁来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其创设模式包括所有者创设、管理层创设、强制创设。从逻辑上来说,所有者创设优先,管理层创设次之,强制创设最后。不同的创设模式都有相应的创设条件,内部审计潜在需求较强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是通用的创设条件,不同创设者的创设动力及能力是关键的条件因素,所有者创设能否出现的关键是其创设动力及能力,管理层创设能否出现的关键是其动力,而强制创设能否出现的关键是其对内部审计潜在需求的估计及对所有者创设和管理层创设能否出现的估计。上述理论框架能解释现实生活中不同情形的内部审计制度之建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张道潘
有系统的审计载体时,审计取证属于命题论证型,可以发表合理保证审计意见;没有系统的审计载体时,审计取证模式属于事实发现型,只能发表有限保证审计意见。大多数的行为审计没有系统的审计载体,只能采用事实发现型取证模式,发表有限保证审计意见;少数情形下的行为审计有系统的审计载体,可以采用命题论证型取证模式,发表合理保证审计意见。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宋夏云 周琬宇
智能审计具有审计视角的宏观性、审计思路的科学性、审计方法的先进性以及审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等优势。大数据对智能审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业务承接、计划管理、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审计报告等方面。智能审计取证模式的创新对策包括更新审计理念、搭建数据中心、更新审计技术方法、完善审计准则与监管、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五个方面。
关键词:
大数据 智能审计 取证模式 应用流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素梅 王会金
国家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在于为国家治理提供决策信息。为了更好地适应审计环境与审计目标的发展需要,国家审计应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创新。本文对国家审计的取证模式进行研究,认为国家审计应建立治理导向审计取证模式,以国家治理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治理评价,主动识别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实施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程序,发挥预防、揭露和抵御的监督和建设性功能,维护国家经济和政治安全,更好地为国家治理服务。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取证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