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77)
2023(14781)
2022(12402)
2021(11358)
2020(9871)
2019(22115)
2018(21772)
2017(42561)
2016(22784)
2015(25150)
2014(25115)
2013(24726)
2012(22414)
2011(19661)
2010(20025)
2009(18684)
2008(18389)
2007(16246)
2006(13820)
2005(12493)
作者
(62120)
(51734)
(51693)
(49408)
(33322)
(24731)
(23552)
(19990)
(19693)
(18728)
(17569)
(17518)
(16529)
(16223)
(16133)
(15897)
(15250)
(15244)
(15020)
(14687)
(12624)
(12588)
(12509)
(11853)
(11655)
(11614)
(11502)
(11287)
(10458)
(10144)
学科
(96642)
经济(96495)
(90482)
管理(88957)
(88152)
企业(88152)
方法(51069)
数学(41880)
数学方法(41455)
(37766)
业经(26702)
(26198)
财务(26148)
财务管理(26076)
企业财务(24911)
(23644)
中国(21845)
(20432)
技术(19293)
(17111)
(16988)
理论(16526)
(16439)
(15814)
贸易(15800)
(15430)
(15064)
(14971)
银行(14957)
(14877)
机构
学院(321657)
大学(320820)
(137638)
经济(135139)
管理(134676)
理学(116935)
理学院(115894)
管理学(114324)
管理学院(113692)
研究(94138)
中国(75722)
(71755)
(64740)
财经(56666)
科学(52750)
(51569)
(48245)
中心(45446)
(44450)
经济学(43637)
(42872)
业大(42777)
财经大学(42402)
经济学院(39587)
研究所(39324)
北京(39059)
商学(38323)
商学院(37986)
(37396)
(35165)
基金
项目(215994)
科学(174447)
基金(163285)
研究(158017)
(140014)
国家(138856)
科学基金(123365)
社会(105383)
社会科(100307)
社会科学(100282)
基金项目(86131)
(83054)
自然(79802)
自然科(78035)
自然科学(78015)
自然科学基金(76700)
教育(73679)
(69192)
资助(66737)
编号(61634)
(49824)
成果(49231)
重点(47764)
(46808)
(45655)
国家社会(44799)
教育部(44324)
创新(43723)
(43533)
人文(43207)
期刊
(145064)
经济(145064)
研究(91574)
(63274)
中国(60729)
管理(54975)
学报(43393)
科学(42433)
(36238)
大学(35175)
学学(33784)
(31006)
金融(31006)
财经(29628)
技术(29536)
(25298)
教育(25097)
经济研究(23714)
农业(23698)
业经(22514)
财会(19226)
问题(18818)
技术经济(17249)
会计(16677)
统计(15717)
理论(15087)
(15077)
(14970)
现代(14604)
商业(14559)
共检索到468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段训诚  唐立新  
本文基于审计署公告的央企财务收支审计结果,以2008-2016年所有被审央企实际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央企内部控制有效性为切入点,探讨了政府审计介入程度对央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审计介入对央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但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集中表现在首次审计公告出具的中度介入期;同时,进一步借助媒体关注度中介变量考察了政府审计介入对央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间接作用路径,结果显示政府审计与媒体关注能够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但该效应同样存在周期性特征,中度介入期效应达到最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曾莲  刘一婷  
本文以2007~2017年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PSM-DID实证分析政府审计对中央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于社会期望,现阶段政府审计无法改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内控设计及其运行;相反地,经过审计署介入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可能会降低。其原因在于政府审计机制问题以及央企本身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较差。因此,应从这两个角度考虑,帮助政府审计发挥其应有的建设性功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立新  廖秋红  
近年来,央企暴露出一系列财务问题,国有资产保值率不够稳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因此文章通过近年来尤其是2011年及2012年审计署对央企进行审计揭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对以审计倒逼央企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及倒逼路径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思源  郑田丹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立足于中国实体企业金融化水平不断上升的背景,文章以2008—2020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过度金融化的视角考察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脱实向虚”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显著抑制国有企业的过度金融化水平。政府审计的威慑力度与揭示力度越大,对国有企业过度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通过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抑制国有企业“脱实向虚”;在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国有企业样本中,政府审计的抑制作用更强。文章从国有企业过度金融化的视角拓展了政府审计的治理效应研究,对于优化国有企业资产配置、完善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也丰富了企业金融化的相关文献,为微观企业“脱实向虚”的监管与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启发  钟承龙  
本文利用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公司2011年至2013年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政策实施后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ST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程度不会影响审计质量,但对于非ST公司,内部控制越有效,审计质量越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伟  徐萌萌  戚广武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对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现有内控基本框架和风险管理框架下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基本关系,得出二者并非简单包含关系或单一体系,而是相互交叉、交互作用又有所区别、相对独立,也就是一种"耦合"关系。基于该认识及控制活动的特殊重要性,进一步分析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内部控制活动有效性的基本原理和关键因素,并以沪市上市公司经验证据为基础检验了内部审计质量与控制活动的显著正相关,同时发现企业内部审计客观性、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内部审计部门规模等因素对于控制活动的作用尤为直接和显著,以此为标志衡量内部审计质量越高,控制活动有效性就越好。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褚剑  方军雄  
文章基于2009—2015年审计署实施的中央企业审计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政府审计对中央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改善被审计中央企业集团所属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但这一效应具有短期性。具体地,政府审计对中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作用有限,仅在审计工作完成后的一年内改善了控制环境要素,对其他内部控制要素作用不明显;政府审计仅在审计工作完成后的一年内改善了内部控制运行效果,并且主要通过短期提升中央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效率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借助高质量的社会审计能够提升政府审计对中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改进作用,而频繁的政府审计能够长期提升中央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效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新宪  田利军  
研究内部控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不但可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经济后果与技术问题,还可以考察06版审计准则的实施情况。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收费存在非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事务所在打折执行风险导向审计。培养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内生性需求、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内部控制体系刻不容缓。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俞鸿琳  
本文认为,影响我国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政府控制,同时分析了政府控制对治理机制有效性的影响机理。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行为影响到了董事会、股权制衡机制、薪酬激励机制等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为:公司治理的完善首先需要的是政府治理的完善。只有政府治理完善,对上市公司的干预减少,董事会、股权制衡机制、经理人市场和控制权市场才会发挥其相应的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小荣  程子逸  陈炳宇  
审计结果公开的及时性是审计结果公开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审计结果公开时机选择是影响审计结果公开的及时性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存在明显的时机选择现象,公告年度特征表现出一定的政治周期性,公告月度集中于五月六月,公告周历集中于周一和周五;公告具有明显滞后性。为了提高审计结果公开的及时性,需要完善审计信息公开顶层设计弱化审计结果公告时机选择动机、推进审计结果公开信息化建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勇  李勤  
针对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内部控制执行薄弱而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是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内部控制执行及评价中,不仅要考虑公司管理层的内在激励,还要考虑外在约束,即立法和监管的要求,其中外部审计师的鉴证结论在外在约束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信号传递作用。文章以成本效益原则作为约束条件,运用贝叶斯法则,分析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审计师鉴证作用对内部控制评价及执行有效性的作用机理。理论分析有助于当前我国企业建立较完善的内部控制执行程序及执行机制,以促进企业内控系统在执行层面的健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川  沈红波  高新梓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企业绩效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内部控制在我国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内部控制作为一项控制措施是否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还缺乏实证证据。本文以136家房地产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实施效果被认可的程度以及带来的业绩后果。实证研究发现,审计师能够准确地识别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实施程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和实施对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公司业绩有显著作用;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的评价相比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自评,既有替代作用,也有互补作用,即审计师的内部控制评价不仅包含了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评价,还具有其他的信息含量。本文的研究对内部控制的披露与评价,以及风险导向审计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蔡利  马可哪呐  
本文基于政府审计结果公告,以2008—2012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公司经营业绩为研究切入点,探讨了政府审计功能发挥对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审计功能发挥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集中表现在审计结果公告后的连续两个期间。同时发现,现阶段政府审计的这种作用在于较好地促进了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的完成,而未真正实现企业经营效率的优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韩梅芳  李德山  黄哲  
国家审计是组织机构有效履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重要保障机制。本文依据2010—2018年的央企审计结果公告,对96家央企及其控股的332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国家审计通过审计结果公告披露被审央企的违规问题,并借助其传递信号,加大证券监管机构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实施国家审计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行为更加规范,违规程度和频率显著下降。在审计后的三年中,审计在公司层面的治理效果逐年递减,而对高管的行为约束力则在第3年骤降。研究还发现,针对审计署发现的问题,被审计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整改积极。二次审计作为强烈的监督和问责信号,央企行为治理效果更佳。但仍需提高监督频率和审计问责、整改落实的持续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经济体检”的功能和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兴楣  
应用混合线性估价模型分析内部控制政府监管和审计介入对信息相关、进而对市场估价的影响,并揭示监管成本对投资者预期和估价的影响方式。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的政府监管增强了信息相关,但是监管效应会在后续年度随着期望的回落而回调;监管净收益大于未监管收益,带来了股价的正向反应,但是优势不明显;以审计介入在报告终点的监管存在双重影响,一方面,它因增信作用提高了信息相关,另一方面,强制审计会对投资者造成负面影响,引起股价的负向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