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5)
- 2023(12751)
- 2022(10731)
- 2021(9910)
- 2020(8614)
- 2019(19559)
- 2018(18905)
- 2017(36996)
- 2016(19755)
- 2015(21805)
- 2014(21510)
- 2013(20937)
- 2012(18887)
- 2011(16158)
- 2010(16448)
- 2009(15369)
- 2008(15296)
- 2007(13254)
- 2006(11286)
- 2005(10034)
- 学科
- 企(90050)
- 企业(90050)
- 业(89669)
- 济(87557)
- 经济(87458)
- 管理(84229)
- 方法(50382)
- 数学(41445)
- 数学方法(41082)
- 财(38164)
- 务(29145)
- 财务(29108)
- 财务管理(29034)
- 企业财务(27845)
- 业经(24794)
- 制(18089)
- 中国(17694)
- 技术(17656)
- 农(16730)
- 划(16221)
- 和(15029)
- 理论(14313)
- 体(13833)
- 策(13744)
- 贸(13528)
- 贸易(13514)
- 易(13202)
- 企业经济(12915)
- 经营(12819)
- 审计(12291)
- 机构
- 学院(275727)
- 大学(273866)
- 管理(123083)
- 济(121221)
- 经济(119261)
- 理学(107472)
- 理学院(106684)
- 管理学(105511)
- 管理学院(104989)
- 研究(73065)
- 财(63347)
- 中国(61834)
- 京(54308)
- 财经(50821)
- 经(46394)
- 江(39611)
- 财经大学(38339)
- 经济学(38182)
- 科学(37824)
- 中心(36528)
- 商学(35822)
- 商学院(35529)
- 经济学院(34865)
- 业大(33367)
- 所(32628)
- 北京(32522)
- 经济管理(32055)
- 州(31008)
- 农(29821)
- 研究所(28385)
- 基金
- 项目(184400)
- 科学(150700)
- 基金(141477)
- 研究(136610)
- 家(119627)
- 国家(118629)
- 科学基金(107638)
- 社会(93067)
- 社会科(88703)
- 社会科学(88679)
- 基金项目(75054)
- 省(70043)
- 自然(69184)
- 自然科(67722)
- 自然科学(67711)
- 自然科学基金(66590)
- 教育(63474)
- 划(57909)
- 资助(57781)
- 编号(53318)
- 部(43174)
- 成果(41340)
- 创(40640)
- 重点(40154)
- 国家社会(39643)
- 教育部(39120)
- 人文(38551)
- 创新(37880)
- 制(37457)
- 发(36583)
- 期刊
- 济(123424)
- 经济(123424)
- 研究(75859)
- 财(58786)
- 管理(50373)
- 中国(45760)
- 科学(32598)
- 学报(30951)
- 财经(26489)
- 融(26363)
- 金融(26363)
- 大学(26329)
- 技术(25811)
- 学学(25445)
- 农(23559)
- 经(22535)
- 经济研究(20398)
- 财会(19987)
- 业经(19077)
- 会计(17405)
- 教育(16358)
- 问题(15877)
- 农业(15795)
- 技术经济(15778)
- 统计(14416)
- 策(13822)
- 通讯(13421)
- 会通(13389)
- 理论(13141)
- 商业(13127)
共检索到391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蔡利 马可哪呐
本文基于政府审计结果公告,以2008—2012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公司经营业绩为研究切入点,探讨了政府审计功能发挥对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审计功能发挥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集中表现在审计结果公告后的连续两个期间。同时发现,现阶段政府审计的这种作用在于较好地促进了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的完成,而未真正实现企业经营效率的优化。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国企治理 经营业绩 治理效率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周微 刘宝华 唐嘉尉
本文以20092014年接受政府审计的中央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投资为着力点,从腐败曝光视角分析非效率投资产生的社会后果,并进一步考察政府审计是否能促进非效率投资企业的腐败曝光。研究结果发现: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程度与腐败被曝光的概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过度投资企业的腐败曝光概率更高;政府审计能够提高非效率投资企业的腐败被曝光概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央实施的一系列严厉反腐行动能够提高政府审计作用,尤其能够提高投资不足企业的腐败曝光概率。研究表明,非效率投资暗含着腐败行为,政府审计能够提高非效
关键词:
非效率投资 政府审计 腐败曝光 反腐力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美英 曹源 付楠楠
审计意见购买行为降低了社会审计质量,损害了社会审计的投资者保护功能。本文以2010—2018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意见购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存在签字注册会计师层面的社会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而国家审计能够抑制这一行为。机制检验发现,国家审计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约束管理层权力抑制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社会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审计客户重要性程度高、事务所行业专长水平低的情况下,国家审计更能显著地抑制审计意见购买;多次审计以及审计机关查出问题数量越多,国家审计抑制社会审计意见购买的效应越明显;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影响在同行业和具有共同签字注册会计师的未被审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具有溢出效应。本文研究为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化治理体系、净化注册会计师行业生态环境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陈美 夏卓秀
本文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结合手工收集的2007-2017年中央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数据,实证检验了央企集团产融结合对其下属上市公司创新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实证研究发现:央企集团成立财务公司或金融投资平台实施产融结合能够显著促进公司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内部控制质量较好的公司,产融结合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产融结合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文研究证实了产融结合对企业创新活动的积极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产融结合的影响机理,为央企产融结合实践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产融结合 企业创新 内部资本市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闫丽娟 何玉润 张嘉硕
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制度是一项强制性分红制度,这种政策带来的强制性分红压力会沿着企业控制层级往下转移。本文实证检验了强制性分红对中央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企业会通过减少盈余的方式规避该政策带来的压力,尤其是,金子塔层级越低的中央企业这种规避行为越明显。进一步,中央企业面临强制性分红压力与业绩考核压力时,更注重业绩考核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制度的实施效果,为政策优化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青原 马彬彬
本文基于2010—2015年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国家审计公告,以社会审计投入为切入点,探讨了国家审计如何影响社会审计定价,国家审计的溢出效应导致社会审计定价下降,而警示效应导致社会审计定价上升。实证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功能的发挥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社会审计定价有提高作用,即警示效应处于主导地位;且政府涉及财务收支的处罚程度越严重,相关性越强。同时,研究发现,国家审计的警示效应主要存在于非"十大"审计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该结果说明,国家审计会提高社会审计投入。结合我国制度背景和宏微观环境考虑两者关系,有利于构建一个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审计定价 警示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青原 马彬彬
本文基于2010—2015年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国家审计公告,以社会审计投入为切入点,探讨了国家审计如何影响社会审计定价,国家审计的溢出效应导致社会审计定价下降,而警示效应导致社会审计定价上升。实证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功能的发挥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社会审计定价有提高作用,即警示效应处于主导地位;且政府涉及财务收支的处罚程度越严重,相关性越强。同时,研究发现,国家审计的警示效应主要存在于非"十大"审计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该结果说明,国家审计会提高社会审计投入。结合我国制度背景和宏微观环境考虑两者关系,有利于构建一个自律与管制相结合的"免疫"系统,以促进我国国有资产的良好运行。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审计定价 警示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阮滢 赵旭
文章基于审计署公布的中央企业集团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以2010—2014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政府审计监督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审计监督能够抑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这种监督作用并不对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政府审计在发挥其监督职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研究发现这种抑制效果将会持续到政府审计公告年度。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曾莲 赵用雯
以2010—2016年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对经过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PSM)配对的样本进行回归,考察政府审计与国企产能利用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审计与国企产能利用率显著正相关,且非"十大"组较"十大"组显著,二次审计较一次审计对产能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政府审计的监督力度越强,其对国企产能利用率的治理效果越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尤谊 熊敏宏
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来分析政府补助利用效率的影响。本文选取20112014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将公司治理分为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和管理层激励,通过理论分析与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公司治理和政府补助利用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结构和政府补助利用效率负相关;董事会治理和政府补助利用效率呈正相关;管理层激励和政府补助利用效率呈正相关。这说明公司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时,可提高政府补助利用效率。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董事会治理 政府补助利用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尤谊 熊敏宏
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来分析政府补助利用效率的影响。本文选取2011~2014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将公司治理分为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和管理层激励,通过理论分析与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公司治理和政府补助利用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结构和政府补助利用效率负相关;董事会治理和政府补助利用效率呈正相关;管理层激励和政府补助利用效率呈正相关。这说明公司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时,可提高政府补助利用效率。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董事会治理 政府补助利用效率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潘孝珍 燕洪国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本文基于审计署央企审计的经验证据表明,我国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且政府审计能够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进一步研究表明,只有在较好的法律制度环境下,政府审计才能发挥对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调节作用,而在较差的法律制度环境下,政府审计不能提升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我国应积极发挥政府审计对于企业治理的潜在威慑力,建立政府审计结果运用的长效机制,并大力提升地区法律制度环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俊 邱善运 刘园园
央企董事会试点是完善央企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其对国有上市公司股东权利履行的重要举措。本文以2003—2015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创新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央企董事会试点的实施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央企董事会试点显著促进了国有上市公司创新水平的提高;具体而言,董事会试点对央企治理结构的优化缓解了政府干预问题,通过降低政策性负担、释放创新资源促进了国有上市公司创新水平的提升。且这一正向作用在央企持股比例较低、市场化水平较落后、金字塔层级更高以及竞争性国有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上述结论不仅丰富了控股股东治理效应的相关研究,也为央企董事会试点实施的积极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从而对深化国有企业的治理改革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严继超 刘瑞涵 席宁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国有控股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12年2 820个观测值,从行政型治理行为的视角研究企业社会捐赠、解决就业、支付工资福利、政府退税等行政型治理行为及指数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捐赠、解决就业、支付工资福利对ROA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政府退税对ROA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政型治理行为指数对ROA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用ROE1、ROE2、NPR、EPS替代ROA后,结论亦是稳健的;社会捐赠、解决就业、支付工资福利、政府退税及行政型治理行为指数对Tobins’Q有正向影响。以上结论表明行政型治理行为因履行过多的社会责任降低了公司财务绩效,但在股票市场却得到投资者认可,...
关键词:
行政型治理行为 财务绩效 市场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闫丽娟 唐少清 严鸿雁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来源。以2017—2021年北京市国有企业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审计水平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审计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此外,当外部监督强度越高时,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形成合力,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研究结果丰富了内部审计的经济后果研究,拓展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内部审计 企业高质量发展 外部监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业绩冲击与商业信用——基于集团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府管制、融资行为与审计治理效应——来自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的经验证据
终极控制人性质、审计质量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府控制权、股权制衡与公司价值——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府干预下的资产注入、金字塔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来自我国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的经验证据
政府治理、控制权结构与投资决策—基于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区域市场整合与中国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终极所有权对行政型治理行为的影响——来自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EVA考核对非效率投资的综合治理效应研究——来自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多元化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