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6)
- 2023(13338)
- 2022(11477)
- 2021(10961)
- 2020(9009)
- 2019(20508)
- 2018(20360)
- 2017(38819)
- 2016(21067)
- 2015(23486)
- 2014(22779)
- 2013(22182)
- 2012(20142)
- 2011(17691)
- 2010(18076)
- 2009(16601)
- 2008(15530)
- 2007(13581)
- 2006(11654)
- 2005(9896)
- 学科
- 济(76004)
- 经济(75927)
- 管理(66668)
- 业(62041)
- 企(54156)
- 企业(54156)
- 方法(34855)
- 数学(28905)
- 数学方法(28576)
- 财(23071)
- 中国(21884)
- 农(20422)
- 技术(19681)
- 业经(19073)
- 地方(16552)
- 学(16354)
- 制(14495)
- 务(14369)
- 财务(14304)
- 理论(14266)
- 财务管理(14233)
- 农业(13901)
- 企业财务(13584)
- 技术管理(13154)
- 和(12900)
- 贸(12598)
- 贸易(12583)
- 划(12283)
- 环境(12263)
- 审计(12198)
- 机构
- 大学(281171)
- 学院(281163)
- 管理(116975)
- 济(107357)
- 经济(104910)
- 理学(102049)
- 理学院(100984)
- 管理学(99475)
- 管理学院(98943)
- 研究(88231)
- 中国(65590)
- 京(59984)
- 科学(54724)
- 财(51781)
- 所(42658)
- 财经(41223)
- 中心(40496)
- 江(40494)
- 业大(40093)
- 农(39163)
- 研究所(38443)
- 经(37535)
- 北京(37320)
- 范(36797)
- 师范(36509)
- 州(33390)
- 院(32839)
- 经济学(31038)
- 商学(30949)
- 财经大学(30783)
- 基金
- 项目(197465)
- 科学(156301)
- 研究(148983)
- 基金(142184)
- 家(122361)
- 国家(121273)
- 科学基金(105634)
- 社会(93257)
- 社会科(88348)
- 社会科学(88325)
- 省(78675)
- 基金项目(76421)
- 教育(68200)
- 自然(67719)
- 自然科(66118)
- 自然科学(66106)
- 划(65101)
- 自然科学基金(64912)
- 编号(61708)
- 资助(56611)
- 成果(49990)
- 创(45361)
- 重点(43697)
- 部(43000)
- 课题(42369)
- 发(41823)
- 创新(41506)
- 项目编号(39204)
- 国家社会(37523)
- 教育部(37361)
- 期刊
- 济(116249)
- 经济(116249)
- 研究(83632)
- 中国(57625)
- 管理(43119)
- 财(40763)
- 学报(40726)
- 科学(38421)
- 农(35459)
- 教育(35349)
- 大学(31405)
- 学学(29346)
- 农业(25056)
- 技术(24839)
- 融(21430)
- 金融(21430)
- 业经(19915)
- 财经(18935)
- 经济研究(18869)
- 经(16056)
- 科技(15950)
- 图书(15681)
- 问题(14446)
- 理论(14028)
- 技术经济(13832)
- 实践(13030)
- 践(13030)
- 财会(12860)
- 现代(12799)
- 业(12699)
共检索到406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帆
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组成了现阶段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做到"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全覆盖模式。但在我国现行的审计体系下,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由于各自的缺点使得我国的审计体系无法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的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内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调研问卷形式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下审计全覆盖中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对构建可操作性强、科学性高的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的联动机制提出了相应的路径创新建议,以期实现我国审计监督的全覆盖。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内部审计 审计监督全覆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帆
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组成了现阶段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做到"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全覆盖模式。但在我国现行的审计体系下,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由于各自的缺点使得我国的审计体系无法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的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内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调研问卷形式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下审计全覆盖中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对构建可操作性强、科学性高的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的联动机制提出了相应的路径创新建议,以期实现我国审计监督的全覆盖。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内部审计 审计监督全覆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曼 陆贵龙 施建军
创新是当前内部审计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战略方向。审计署《2006-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也提出以审计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我国内部审计正处于国际化路途中,如何应对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简称IIA)提出的内部审计的服务目标取向?文章利用服务创新中的整合研究方法设计了内部审计创新的四条路径,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服务创新 整合研究方法 内部审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凯 魏源
本文结合国外最新研究,探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从审计内涵、审计评价、审计协同、审计结果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尹翠
在公共治理环境下,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内部审计作为有效的制约与监督方式,对加强政府部门内部管理,实现政府部门内部机构之间的有效制约与监督,推动政府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探讨公共治理环境下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路径。
关键词:
公共治理环境 政府部门 内部审计 路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尹顺达 何晶 杨岚 项迎 于捷
通过分析政府园区经济管理过程中在基本建设、招商引资、财务核算以及投融资等方面典型问题,提出提升政府园区内部审计监督效能的对策,旨在完善园区内部治理结构,切实防范园区运营风险。
关键词:
政府园区管理 内部审计 监督效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惕
审计联动机制的构建是审计监督全覆盖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而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的联动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从联动机制构建的相关内涵及理论依据着手,分析联动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审计行为独立、专业、可操作及责任明确等原则基础上设计联动机制构建的路径,并提出针对性的支撑与保障措施,为我国现行审计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并对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为主导的联动机制构建予以实务指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静 丁玲 林仪
成立政府产业基金是国家优化政府投资方式、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产业基金依靠自身优势,提供财政、税收和政策支持,从而弥补市场缺陷,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是政府产业基金本身的弊端——资本的逐利性会削弱产业基金支持创新活动的效果,甚至导致企业创新效率下降,形成政府产业基金支持创新活动悖论。进一步地,本文从审计监督的视角分析认为,通过发挥审计的政治与管理功能限制资本逐利性、发挥审计的监督功能规范资金使用,可以平衡悖论,间接促进政府产业基金的创新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利
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审计创新存在大数据政府审计专业人才匮乏、大数据政府审计平台数据库对接标准不统一、大数据政府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及体制机制缺乏创新等问题。鉴于此,应着力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完善大数据政府审计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审计网络安全建设,保护大数据资产,积极搭建大数据政府审计第三方云平台,加快大数据政府审计软件的研发,全力强化信息化监管政府审计工作,尽快建立大数据政府审计的反馈机制,全力加强政府审计大数据算法的开发等,从专业人才、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升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审计创新性,为未来政府审计工作高效率、高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审计创新 大数据应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项英
一、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内涵(一)审计"免疫系统"理论提出的背景刘家义审计长在2008年召开的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上指出,政府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的免疫系统理论为审计的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审计的一次重新定位。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提出意味着国家审计将在保证国家经济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萍
一、政府审计中"免疫系统"功能发挥受限(一)地方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强审计起着独立的经济监督的作用,在我国国家经济社会的运行中公共信息的制造者和拥有者是政府,由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公众在经济决策层次中与生俱来的处于信息弱者的身份地位,以致政府失职渎职的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国家的经济利益大量流失,国家的权威性受到社会民众的质疑。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杨
本文以协同理论为依据,根据一组基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调查问卷及实地访谈结果,深入分析当前国有企业的政府审计、国资监督等机制安排的现状与成因,进而提出构建基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路径的政府审计与国资监督协同机制。并从管理协同和操作协同两个层面提出协同措施安排,对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国资资本监管模式的具体方式方法,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
国资资本监管 协同 政府审计 内部审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海兵 吴珍臻
"新常态"孕育新业态和新经济。企业发展将更加体现战略思维、长期理性和社会责任,创新驱动和责任导向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各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广义资本投入和综合权益索取的控制在加强,治理结构扁平化和运营方式网络化使得供应链和价值网络的重组与跨界成为常态,组织风险全面提升。作为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和风险治理第三道防线的企业内部审计,亟待创新以适应新的风险防控格局,确保组织受托责任履行控制机制的有效运行和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本文基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以及科技新常态,从反腐倡廉、价值增值、社会责任、生态文明、科技创新五个方面提出内部审计创新路径。
关键词:
新常态 企业内部审计 创新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海兵 吴珍臻
新常态孕育新业态和新经济。企业发展将更加体现战略思维、长期理性和社会责任,创新驱动和责任导向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各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广义资本投入和综合权益索取的控制在加强,治理结构扁平化和运营方式网络化使得供应链和价值网络的重组与跨界成为常态,组织风险全面提升。作为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和风险治理第三道防线的企业内部审计,亟待创新以适应新的风险防控格局,确保组织受托责任履行控制机制的有效运行和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本文基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以及科技新常态,从反腐倡廉、价值增值、社会责任、生态文明
关键词:
新常态 企业内部审计 创新路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蔡莉
2020年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提速扩容、优化投向,资金加速落地到各重大项目中。在此背景下,专项债使用单位的内部审计如何助力专项债政策落地实施,特别是在"严格管理专项债的资金用途,确保专项债资金真实地投入到项目之中"方面,如何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责任,成为"十四五"期间摆在内部审计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广东铁投集团政策跟踪审计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试图提出内部审计保障专项债政策落地实施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内部审计 专项债 政策跟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