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44)
- 2023(15234)
- 2022(13196)
- 2021(12502)
- 2020(10577)
- 2019(24120)
- 2018(23507)
- 2017(45378)
- 2016(25193)
- 2015(27776)
- 2014(27579)
- 2013(27301)
- 2012(25195)
- 2011(22394)
- 2010(22282)
- 2009(20275)
- 2008(20175)
- 2007(17355)
- 2006(14889)
- 2005(12806)
- 学科
- 济(91572)
- 经济(91453)
- 管理(76172)
- 业(69468)
- 企(58231)
- 企业(58231)
- 方法(44509)
- 数学(38560)
- 数学方法(38121)
- 财(37397)
- 农(25093)
- 中国(24303)
- 学(23749)
- 业经(20312)
- 务(20113)
- 财务(20049)
- 财务管理(19983)
- 企业财务(19062)
- 地方(18692)
- 制(18560)
- 贸(16793)
- 贸易(16788)
- 农业(16633)
- 易(16298)
- 理论(15875)
- 技术(15330)
- 财政(15200)
- 和(14625)
- 环境(14584)
- 银(14396)
- 机构
- 大学(354809)
- 学院(350702)
- 管理(137048)
- 济(133418)
- 经济(130580)
- 理学(120277)
- 研究(118931)
- 理学院(118880)
- 管理学(116675)
- 管理学院(116058)
- 中国(85625)
- 科学(79017)
- 京(74794)
- 财(69951)
- 农(65911)
- 所(61724)
- 业大(58732)
- 研究所(56752)
- 财经(52775)
- 中心(52714)
- 农业(52380)
- 江(50139)
- 经(48090)
- 北京(46455)
- 范(45326)
- 师范(44736)
- 院(42825)
- 州(40254)
- 经济学(40090)
- 财经大学(39403)
- 基金
- 项目(249264)
- 科学(193983)
- 基金(181470)
- 研究(173776)
- 家(161963)
- 国家(160656)
- 科学基金(135975)
- 社会(108799)
- 社会科(103041)
- 社会科学(103013)
- 基金项目(97323)
- 省(96992)
- 自然(91880)
- 自然科(89771)
- 自然科学(89739)
- 自然科学基金(88126)
- 划(82934)
- 教育(79317)
- 资助(74519)
- 编号(68774)
- 重点(56127)
- 成果(55575)
- 部(54513)
- 创(51789)
- 发(51634)
- 科研(48937)
- 创新(48421)
- 计划(47971)
- 课题(47300)
- 教育部(45931)
- 期刊
- 济(139190)
- 经济(139190)
- 研究(99826)
- 学报(67417)
- 中国(63271)
- 农(58322)
- 科学(57605)
- 财(57473)
- 大学(49274)
- 学学(46962)
- 管理(46853)
- 农业(40034)
- 教育(33974)
- 融(26293)
- 金融(26293)
- 技术(25857)
- 财经(25778)
- 经济研究(23217)
- 业经(22353)
- 经(21881)
- 业(20421)
- 版(19233)
- 问题(18349)
- 科技(18229)
- 业大(17982)
- 图书(16586)
- 理论(16197)
- 技术经济(15654)
- 财会(15035)
- 资源(14878)
共检索到496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利锬 李延均 李霞
笔者结合目前中国财政预算制度,从政府官员作为理性经济人视角,解释了为什么中国财政预算结构中出现"重"建设性财政预算,"轻"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等民生性财政预算倾向。笔者利用中国32个主要城市1998—2013年人大代表数据和财政预算数据检验了研究假说,研究表明,参与财政预算的政府官员比例越高,建设性财政预算占总财政预算的比例越高,反则反之。本文还进一步检验了在资源和禀赋存在差异性的条件下政府官员的理性行为,发现资源和禀赋具有相对优势城市的政府官员偏好建设性财政预算,资源和禀赋存在相对劣势城市的政府官员偏好行政管理财政预算。研究结论认为政府官员兼任人大代表为政府官员在财政预算过程中理性行为的产...
关键词:
人大代表 政府官员 理性行为 腐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利锬 李延均
本文根据激励相容原理构建了一个政府官员在民生性财政预算过程中理性行为及其效应模型,研究表明政府官员理性选择是把民生性财政预算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上且在财政年度预算既定下,政府官员理性行为将会对民生性财政预算产生"挤出"效应。利用2003、2008和2013年我国25省第9、10和11届人大代表和民生性财政预算面板数据,以政府官员兼任人大代表比重作为政府官员理性行为的代理变量进行的实证检验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在地区异质性检验中也得到相同结果。据此,本文提出建议是,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调整财政预算历年制为跨年制,实行职业代表制度。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汪利锬 李延均 李霞
文章研究了政府官员在我国财政支出过程中的理性行为及其效应。以政府官员兼任人大代表比重作为政府官员理性行为的代理变量,利用2003、2008、2013年我国25省第9、10和11届人大代表和民生性财政预算面板数据,文章检验了我国政府官员理性行为对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影响,发现政府官员兼任人大代表比重越高,政府官员的理性行为越明显,民生性财政支出占总财政支出比例越低。同时,还发现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民生性财政支出在总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呈正相关。在地区异质性检验中也得到相同结果。据此,文章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设立具有普遍民意基础的专职人大代表;其次,公开人大会议预算信息和审查制度;最后,实现民营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蓉
本研究描述了西北三个国家级贫困县县级政府预算决策机制。揭示出现存的机制导致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参与预算过程。其次 ,公民需求与政府支出重点之间相脱离 ,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公共服务供给中社会公平性缺失 ,那些最贫困、最需关注的公民需求被置于视界之外 ,因此他们必须在政府预算范围之外自筹自办解决其公共品需求问题 ,这是导致预算外资金大量存在的一个原因。因此 ,农村税费改革如果仅强调缩减预算外经费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相反 ,如果地方政府的公共开支重点不变 ,如果其背后的政治决策架构不变 ,上述的这些问题将继续存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谭素娴 杨野 陈文川
以2012—2018年754个省级政府部门财务信息披露进行手工搜集与数据分析,研究发现:相对于女性官员,男性官员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官员学历越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官员年龄越小,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官员变更期间,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下降。进一步分析发现:官员性别和年龄随着任职地区不同有显著差异,而官员学历和官员变更则不存在显著差异;官员变更期间,男性官员、高学历官员、大龄官员在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方面更保守。文章基于中国制度情境,将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研究拓展到官员特征层面,有助于认识官员个体差异对政府微观行为的影响,丰富了政府会计理论研究背景,拓宽了公共领域政府治理研究范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春根 徐建斌
预算在监督与约束公权力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从而对预防地区官员腐败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中国反腐进入"新常态"和预算制度改革的背景,通过构建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省级层面的财政预算透明度对地区官员腐败程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动态模型中,财政预算透明度得分值平均每提高10分,每万公职人员腐败案件立案数就能够减少0.85件,这相当于腐败程度平均下降约3.5%。因此,应当以新《预算法》为契机,通过修订与完善配套法律等措施,提高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透明度,充分发挥财政预算透明的腐败治理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非 杜金岷 李华民
财政科技投入是创新的重要引擎,地方政府行为是影响财政科技投入的重要条件。本文借助中国1999-201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财政科技投入及地方政府行为对创新的影响与发生机制。研究表明:财政科技创新产出效果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异质性,在纳入了地方政府行为函数后上述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地,东、西部地区的财政科技投入所引致的(高端)创新产出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效应,而中部的创新产出并不能改善发展质量。基于此,想要改善财政科技投入的创新绩效,就必须从政府考核机制与财税激励结构出发,在充分考虑区域异质性的条件下导出精准导向的政策路径。特别的,探索一条适配中国地区异质性的“创新—社会福利”转化模式,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非 杜金岷 李华民
财政科技投入是创新的重要引擎,地方政府行为是影响财政科技投入的重要条件。本文借助中国1999-201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财政科技投入及地方政府行为对创新的影响与发生机制。研究表明:财政科技创新产出效果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异质性,在纳入了地方政府行为函数后上述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地,东、西部地区的财政科技投入所引致的(高端)创新产出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效应,而中部的创新产出并不能改善发展质量。基于此,想要改善财政科技投入的创新绩效,就必须从政府考核机制与财税激励结构出发,在充分考虑区域异质性的条件下导出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董黎明 安淑真 潘小雨
基于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DM模型考察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间非税收入竞争策略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压力的增加显著削弱了地方政府间非税收入竞争的程度。地方政府在应对财政压力时针对不同类别的非税收入采取了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地方政府倾向于通过提高非税收入负担率以应对财政压力的策略性行为不仅扰乱了地区间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而且增加了居民与企业的经济负担。提升财政透明度有助于抑制这一现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婷 李祥云
随着财政预算软约束问题的加剧导致了地方政府缺少相关的财务约束,忽视了盲目的投资所带来的过度负债。如何"硬"化预算软约束、缓解地方财政赤字压力是解决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在理论基础上分析了预算软约束和政府投资冲动之间的关联性,并选取了2008-2017年的预算软约束资金的来源要素变量所对应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多元回归方法验证了各种变量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预算软约束问题是导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原因,不同的预算软约束资金来源会给我国带来财政赤字问题。文章根据模型的估测结果,提出了硬化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和缓解地方过度投资的建议。
关键词:
预算软约束 投资冲动 分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小平 贾子赫 钱辉
系统理解经济发展对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机理,是合理利用土地财政、推动政府和谐治理的前提。按照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将中国大陆省市划分三个区域,将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城市化和工业化作为影响因素,运用2005~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探究经济发展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影响的地区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看,现阶段中国土地财政依赖具有普遍性,同时在不同阶段区域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即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演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发展的需要制定差别化土地政策,实施相应的土地开发模式,保持合理的供地数量,并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地方政府 土地财政依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姚绍学 李小捧
我国政府财政一直实行年度预算,由于预算过程缺乏持续性,年度预算与经济周期联系不密切,影响对经济的反周期调节,不利于政府宏观调控;年度预算着手于短期(一年)的财政收支计划,预算缺少前瞻性,不利于社会了解政府政策的长期目标。因此,研究制定中长期财政预算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省级政府为例,提出地方政府制定中长期预算的构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敏
目前我国财政预算体系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财政预算体系提出了明确的改革要求。文章首先论证了财政预算改革的必要性,接着就这些改革对政府审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政府审计该如何应对财政预算改革的挑战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财政预算改革 财政审计 国家治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全国预算与会计研究会课题组
如何建立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财政理论研究的热点和管理决策的重点。一、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一)加强绩效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的客观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提出要完善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万文翔 杨雪鸫 李萌 朱昌兵 杨发勇 张均平
当前欧洲债务危机四伏,经济普遍低迷,但德国却一枝独秀,成为欧洲经济的引领者,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国科学制定了持续稳定的财政预算政策,并以有效的制度规范来约束政府严格执行财政预算政策。一、德国财政预算政策的总体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