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9)
- 2023(11454)
- 2022(9431)
- 2021(8497)
- 2020(7434)
- 2019(16218)
- 2018(16265)
- 2017(31894)
- 2016(17060)
- 2015(19136)
- 2014(19163)
- 2013(19050)
- 2012(17477)
- 2011(15545)
- 2010(15878)
- 2009(15209)
- 2008(15459)
- 2007(14219)
- 2006(12542)
- 2005(11719)
- 学科
- 业(87306)
- 济(82394)
- 经济(82262)
- 企(80931)
- 企业(80931)
- 管理(76944)
- 方法(39358)
- 财(32081)
- 数学(31037)
- 数学方法(30901)
- 业经(28615)
- 农(25621)
- 务(22499)
- 财务(22474)
- 财务管理(22438)
- 企业财务(21364)
- 技术(21082)
- 制(20784)
- 农业(18654)
- 中国(17635)
- 划(15796)
- 体(15761)
- 策(14729)
- 体制(13919)
- 理论(13623)
- 和(13579)
- 贸(13002)
- 技术管理(12999)
- 贸易(12996)
- 易(12648)
- 机构
- 学院(257950)
- 大学(253346)
- 济(115778)
- 经济(113790)
- 管理(109093)
- 理学(93611)
- 理学院(92879)
- 管理学(91962)
- 管理学院(91459)
- 研究(76083)
- 中国(62379)
- 财(59476)
- 京(51440)
- 财经(46309)
- 经(42063)
- 科学(40582)
- 江(40210)
- 农(39227)
- 所(36492)
- 中心(36017)
- 经济学(35969)
- 财经大学(34148)
- 业大(33739)
- 经济学院(32710)
- 北京(31918)
- 研究所(31879)
- 商学(31640)
- 商学院(31379)
- 州(30876)
- 农业(30528)
- 基金
- 项目(163304)
- 科学(131916)
- 研究(123727)
- 基金(122371)
- 家(103379)
- 国家(102462)
- 科学基金(91293)
- 社会(83135)
- 社会科(79114)
- 社会科学(79096)
- 基金项目(64455)
- 省(63547)
- 自然(56509)
- 教育(56380)
- 自然科(55262)
- 自然科学(55251)
- 自然科学基金(54368)
- 划(51272)
- 资助(49882)
- 编号(48674)
- 成果(38940)
- 部(38206)
- 制(37980)
- 创(37736)
- 业(36829)
- 重点(35614)
- 国家社会(35295)
- 创新(34481)
- 教育部(33923)
- 发(33918)
- 期刊
- 济(131803)
- 经济(131803)
- 研究(76613)
- 财(51882)
- 中国(49357)
- 管理(46516)
- 农(37247)
- 科学(31937)
- 学报(31132)
- 技术(26404)
- 融(26005)
- 金融(26005)
- 大学(25869)
- 农业(25437)
- 财经(24781)
- 学学(24749)
- 业经(22629)
- 经(21236)
- 经济研究(20634)
- 教育(19573)
- 问题(17183)
- 技术经济(16837)
- 业(15665)
- 财会(14589)
- 贸(13558)
- 现代(13206)
- 世界(13127)
- 商业(12811)
- 会计(12597)
- 策(11993)
共检索到389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琴
文章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我国2006—2016年政府安全规制强度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政府安全规制强度与企业的技术进步状况呈现倒U型关系,并采用动态GMM两步法估计降低模型偏误,得到稳健性的估计结果。分地区的检验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倒U型曲线的拐点存在差别,结合我国安全事故发生特点,东部地区安全规制应更多地采取灵活激励的规制工具,而中、西部地区应更多地采取强制性的规制政策,以安全规制的强化倒逼企业技术创新。
关键词:
安全规制 技术进步 实证检验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姚博 汪红驹
本文运用中国制造行业的中间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通过技术外溢显著提高了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竞争力,中间品进口对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影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发挥出来,进口来自OECD国家的中间品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来自新兴市场国家和落后国家的中间品进口带来的影响,相比于进口加工品和初级品的中间品,进口零配件中间品对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影响要更为突出。此外,中间品进口显著促进了企业选择研发决策以及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并且研发投入效应要大于研发选择效应,也就是说,中间品进口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已有研发企业增加了研发力度。研究表明,中国要坚持推进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和自主创新研发战略,对于促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间品进口 技术进步 研发 溢出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蒋伏心 纪越 白俊红
该文运用2003-2010年江苏省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利用非线性门槛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强度和工业企业生产技术进步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强度和生产技术进步之间既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也不存在"波特假说"中的U型曲线关系,而是一种折线对应关系。当环境规制强度小于门槛值时,环境规制阻碍生产技术进步;当环境规制强度越过门槛值后,阻碍作用递减,但并未呈现正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进步 工业企业 门槛回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洋 王非 李国平
文章利用我国1978~200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影响我国能源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的提高或降低的影响程度最大;技术进步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能源强度;能源价格的提高对能源强度的下降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我国要实现"十一五"计划中提出的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战略目标,必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合理的以市场为主导的能源价格体系,鼓励节能技术研发。
关键词:
能源强度 能源价格 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琴
安全规制水平能否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决定了企业能否主动进行内部安全管理。文章运用我国2008—2019年75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熵权法构建了政府安全规制的综合指标体系,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构建了企业经营绩效的衡量指标。通过构建安全规制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了在不同的市场化水平、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条件下,安全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门槛效应和异质性效应,为政府安全规制工具的制定和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安全规制 全要素生产率 门槛效应 异质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步晓宁 赵丽华
作为一种逐步兴起的新型政策手段,自愿性环境规制能否更好地平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和政府节能采购企业清单,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政府节能采购政策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节能采购政策实施后,实验组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相对于对照组显著降低,说明政府节能采购政策抑制了企业污染排放。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政府节能采购政策通过严格约束生产的各个环节,抑制了企业污染排放,具体包括在生产初始阶段改善能源结构、在生产过程中创新生产技术以及在生产终端提高污染处理能力。异质性检验表明,由于打破了原有的政企合谋氛围,政府节能采购政策使国有企业的污染减排效果更明显;此外,这一政策还赋予了企业更多的自主权,使得低污染排放强度企业的污染减排效果更明显。同时,在减少企业污染排放的同时,政府节能采购政策还提高了企业产量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文章研究表明,自愿性环境规制能够较好地平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制定有效的环境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毕鹏 李盼盼
技术进步路径作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将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2007—2019年我国3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以知识积累为门槛变量,采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探析自主研发、合作研发与技术引进三种技术进步路径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复杂的动态门槛特征。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路径驱动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知识积累门槛特征;较高的知识积累水平更有利于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发挥正向促进作用,而适度的知识积累水平更有利于合作研发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即知识积累对技术进步路径驱动创新绩效存在临界规模。因此,我国工业产业需针对知识积累水平选择最优技术进步路径、转变发展动力,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合理引导外商投资,驱动企业创新绩效发展。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宇 蒋殿春
本文以我国的水污染为切入点构造污染强度指标,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产业结构、总体与地区相对技术进步三个基本因素,在此基础上检验了外资进入和政府监管对水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进入在引起产业结构向污染性行业转移的同时没有产生显著的技术促进效应,同时FDI的增加会引起本地环境监管的加强和其他地区环境监管的恶化,总体上对我国的环境状况形成负面影响。而在地区协调行动的基础上加强监管是发挥FDI积极环境效应的关键。
关键词:
环境 政府管制 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雪彬 李晓宇
文章基于新增长理论,运用动态面板数据,对我国政府投入、金融支持对我国总体以及东、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以全国为样本的研究中,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都有效的促进了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而在分省区的研究中,不同区域、不同投资方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
政府投入 金融支持 高技术 技术创新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直庆 焦翠红 王芳玲
前沿研究关注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的激励作用,却普遍忽视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方向转变的非一致性。文章构建二阶段模型演绎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方向的作用机制,检验我国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方向关系、环境规制陷阱的存在性及技术进步方向转变的效果。研究表明:(1)环境规制存在陷阱,环境规制强度和清洁技术研发并非同向变化,仅当清洁技术创新满足激励相容约束时环境政策才能有效激发清洁技术研发。(2)环境规制与清洁技术吻合厚左U形关系,出现非同步性效应且多数地区处于U形左侧阶段。而这类环境规制与清洁技术创新的非同步性源于技术进步方向转变的门槛效应,只有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临界状态时,政策管制才可能转变技术进步方向,提升环境...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进步方向 清洁技术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家云 张玉 吴石磊
从理论层面梳理了海归技术溢出、产业集聚与东道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产业集聚的HHI指数,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考察了海归技术溢出对中国产业集聚影响及海归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对中国产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海归技术溢出对中国产业地理集聚具有积极影响,海归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的互动促进了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该效应在不同集聚度行业和不同技术层次行业差异显著,其在高技术行业和高集聚度行业中的效应最为显著。
关键词:
海归技术溢出 产业集聚 技术进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宇 蒋殿春
文章首先对FDI、东道国产业集聚和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产业集聚的HHI指数,在面板数据模型中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集聚的关系;再利用DEA分析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产业集聚对我国相关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FDI在其中的作用。检验结果显示,FDI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产业的地理集聚,并由此推进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而且,这一效应在高技术行业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
关键词:
FDI 跨国公司 产业集聚 技术进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潘江玲
本文基于1998-2009年两位码的中国装备制造业数据和拓展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实证考察了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双向关系。一方面,产业集聚既是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短期原因,也是影响技术进步的长期因素;另一方面,短期内技术进步诱发了装备制造业的集聚,但长期内二者却无必然的因果关系。这一结果不仅拓展了产业集聚的成因,也为政府的产业集聚政策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关鑫 柴晨洁 赵聪慧
绿色创新是助推企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更是大势所趋。在诸多影响企业绿色转型的因素中,地方政府的政策和策略是不容小觑的。本文在区分政绩考核压力异质性的前提下,运用晋升锦标赛理论、行政发包制及制度理论,构建“政绩考核压力-政策法规调整-绿色创新绩效”的分析框架,并选取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考虑经济绩效考核时,地方政府经济绩效考核压力抑制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单一考虑环境绩效考核时,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考核压力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在对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进行整体考量的情况下,随着环境绩效指标占比的提高,综合政绩考核压力对绿色创新的负向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形态。机制分析表明,经济绩效考核压力与环境绩效考核压力主要是通过环境规制和环保补贴这两条路径来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分析还发现,经济绩效考核压力对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行业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地区间没有显著差异;环境绩效考核压力对东部地区、国有企业及非重污染行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文拓展了绿色创新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为助推企业绿色转型及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宇君 马艺璇
基于2011—2020年中国A股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自主创新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检验结果证实: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总效应是负的;政府补贴能够激励企业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有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因自主创新而被弱化。分样本的进一步检验结果证实:政府补贴对自主创新的激励作用在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企业均显著,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及自主创新在政府补贴与企业生产率中的间接效应只在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显著。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补贴的激励效应、制定系统的补贴考核遴选办法、促进政府补贴资金的精准发放及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