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2)
2023(7163)
2022(5990)
2021(5589)
2020(4716)
2019(10682)
2018(10981)
2017(20147)
2016(11306)
2015(12239)
2014(12172)
2013(11498)
2012(10443)
2011(9511)
2010(9733)
2009(9265)
2008(9352)
2007(8148)
2006(7400)
2005(6983)
作者
(30701)
(25937)
(25596)
(24762)
(16358)
(12336)
(11598)
(10043)
(9792)
(9122)
(9030)
(8786)
(8608)
(8391)
(8357)
(7947)
(7507)
(7482)
(7464)
(7458)
(6624)
(6404)
(6215)
(5973)
(5881)
(5756)
(5750)
(5551)
(5154)
(5076)
学科
(37605)
经济(37523)
管理(36838)
(29287)
(26013)
企业(26013)
(16290)
(15845)
方法(12719)
(11414)
中国(11338)
数学(10557)
数学方法(10394)
(10367)
业经(10218)
体制(9953)
(9513)
(8378)
(8335)
银行(8323)
(8013)
税收(7922)
(7854)
金融(7852)
(7812)
财政(7798)
(7782)
财务(7763)
财务管理(7734)
(7596)
机构
大学(152612)
学院(150649)
(61376)
经济(60027)
管理(55640)
研究(55629)
理学(46999)
理学院(46414)
管理学(45727)
管理学院(45414)
中国(43230)
(35830)
科学(32798)
(32669)
(28209)
财经(26195)
研究所(25131)
中心(24990)
(24443)
(24341)
(23741)
(20917)
业大(20791)
北京(20624)
(20318)
师范(20120)
财经大学(19393)
经济学(19384)
农业(18741)
(18355)
基金
项目(99822)
科学(79497)
基金(73783)
研究(73637)
(65278)
国家(64781)
科学基金(55084)
社会(47675)
社会科(45135)
社会科学(45126)
基金项目(38873)
(37501)
自然(35085)
自然科(34202)
自然科学(34195)
教育(34075)
自然科学基金(33595)
(32578)
编号(28886)
资助(28847)
成果(24962)
(24951)
重点(23534)
(23029)
课题(21110)
(21028)
(20819)
国家社会(20425)
(19888)
教育部(19876)
期刊
(72739)
经济(72739)
研究(50550)
中国(36684)
(30103)
学报(23364)
科学(22853)
管理(22155)
(21702)
教育(18891)
大学(18405)
学学(17282)
(15956)
金融(15956)
财经(13766)
农业(13728)
(11831)
技术(11675)
经济研究(11479)
业经(10432)
问题(9247)
(7335)
(7249)
(7100)
(7091)
改革(6997)
(6997)
资源(6994)
会计(6891)
理论(6889)
共检索到240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国盛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我国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政府征地。然而,当前征地制度存在寻租、土地资源浪费、对农民补偿不合理的弊端,其生成机理是土地市场垄断。因此,革除征地制度弊端,应破除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竞争性土地市场,增强农民在土地价格形成中的话语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汝娟  祝天智  
地方政府是征地制度改革的最大障碍,转变地方政府角色是征地制度改革成功的前提和关键。由于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角色缺位、越位与错位同时并存,导致我国土地资源配置出现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各个层面诱发了一系列问题。转变地方政府角色的关键在于,通过制度创新使地方政府真正回归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平  徐孝白  
本文分析了有关土地征用的三个关键问题 :公共用途、补偿和程序 ①。分析中讨论了国际经验和中国的方法 ,并提出了征地制度改革的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曾萤   杨丹   刘自敏  
农产品加工企业创新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从农地“三权分置”视角,分析中国农地制度改革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创新与竞争的理论逻辑,并以农地“三权分置”政策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和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地“三权分置”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弱垄断势力企业的促进效应更大,这些结论在排除行业发展趋势、全国性政策影响、控制非平行趋势后仍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农地“三权分置”通过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成本促进了技术创新。此外,农地“三权分置”对林产品加工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种植加工与养殖加工企业。研究展现了农地“三权分置”在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创新与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为理解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经济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江华  李明月  
现行征地制度矛盾很多,亟待改革,这是决策界和理论界的共识,但到底应如何进行改革,却争议很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的路线之争,并遗憾地指出:现在的改革思路具有某种不彻底性,在对不彻底的改革思路引导下的改革现实进行全景式扫描的基础上,分析了征地制度现实改革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梅超  
现行的征地制度在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征地使农用地特别是耕地面积过快增加,征用土地引发大量纠纷和冲突,征地成本低廉和对集体土地用途与交易的限制造成建设用地管理使用粗放等。因此,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其着力点是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征地补偿标准过低问题,确保被征地农民得到足够的补偿,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晋洪涛  史清华  俞宁  
本文基于Rubinstein模型构建了征地谈判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对现实征地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具有很强"耐心优势"的被征地农民本应在征地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但在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大量采用各种非正式手段削弱了农民的耐心;同时,政府又通过征地程序安排占据了谈判的"先发优势"和"后动优势",由此导致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而地方政府对基本社会准则的藐视以及村委会这一代理人对农民的背叛,则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利益的流失。本文认为,失地农民的"天然"不利地位主要源于现行征地程序安排的不公。因此,应把实现程序公平作为未来征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建立一个让农民平等分享城市化和现代化果实的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小虎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家征地补偿依然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使农民不能参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能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我国目前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源粗放利用,低效、浪费;"吃子孙饭",透支未来;发展成果不能共享,利益分配不公,社会矛盾日渐突出。这都与现行征地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转变发展方式,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根本上改变现行征地制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靳相木  
本文基于"尊重农民的土地物权"优先于"让利于农民"的价值取向选择,对征地制度改革的主流思路进行了解析和批评。中国现行征地制度基本架构的最大缺陷是它没有与城乡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建设的成果相衔接,学界的主流思路没能切中这一要害。未来征地制度改革政策设计的着眼点将实现从"让利于农民"到"尊重农民的土地物权"的转变,改革重点也将从"提高补偿安置水平"转换到"区分征收和征用"上来。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内部构造上是一种准公共权力,中国的征地制度改革设计不能照搬国外的公益性目的说。以集体土地所有权为标的的土地征收是一种拟制的征收,以土地用益物权为标的的土地征用反而不逊于实质的典型征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山水  罗丹  
到2002年底,我国失地农民已经超过3500万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一数字还在快速增大。由于大量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没有解决,已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本文就现行征地制度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具体对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芳  郭忠兴  许恒周  李炜玮  
始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征地制度,为我国工业化初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但是,也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利益,制度所表现出的制度非均衡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表现尤为明显,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征地补偿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从社会经济发展和福利的角度出发,用公平和效率构造拉弗曲线,来说明征地制度制度变迁的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唐健  
研究目的:梳理征地制度改革历程,思考征地制度改革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征地制度改革经过多年的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现行的补偿模式及补偿标准还可以进一步向市场化方向改进。今后可以从缩小征地范围、改革征地定价方式、完善征地程序等三方面对征地制度进行改革。研究结论:建议今后征地制度改革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路线继续深入,参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明确征地范围,在补偿标准的制定上采取市场定价,征地程序由"单边程序"到位向"双边程序"到位转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瑞雪  陈银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妍  
一、我国现行征地制度法律规定和架构我国现行征地制度法律规定和架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宪法相关条文。2004年11月,国土资源部又接连发布数个有关征地、用地的指导文件,就当前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诸多焦点问题,做出了最新规定。这几个文件主要包括:《关于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瑞雪  
研究目的:检讨主流征地制度改革观点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文献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公共利益泛化是地方政府违法成本—收益分析后的理性选择;严格意义的公益征收条件下,产值倍数法测算出的补偿水平并不必然低于土地所有权价值;将土地的社会保障价值纳入征地补偿标准客观性差,与现行法律兼容性差;土地换保障既不能为征地补偿提供客观标准,也无法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客观征地补偿标准缺失条件下,地方政府与被征地农民逐利动机促成的逆向激励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推进征地制度改革首先要构建并行于公益征收的非公益建设用地供给制度;其次应当让市场发挥定价作用,为地方政府与农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