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9)
- 2023(12006)
- 2022(10445)
- 2021(10374)
- 2020(8595)
- 2019(20009)
- 2018(20200)
- 2017(37414)
- 2016(21524)
- 2015(24484)
- 2014(24790)
- 2013(23626)
- 2012(21976)
- 2011(19708)
- 2010(19829)
- 2009(17878)
- 2008(17486)
- 2007(15533)
- 2006(13723)
- 2005(12004)
- 学科
- 济(74729)
- 经济(74640)
- 管理(59132)
- 业(51773)
- 企(44058)
- 企业(44058)
- 方法(36255)
- 数学(30995)
- 数学方法(30523)
- 中国(24425)
- 教育(22851)
- 财(20934)
- 学(20264)
- 农(19262)
- 理论(17305)
- 业经(16126)
- 地方(15209)
- 技术(13733)
- 制(13177)
- 贸(13031)
- 贸易(13024)
- 和(12687)
- 农业(12632)
- 易(12632)
- 务(11882)
- 财务(11815)
- 财务管理(11784)
- 环境(11522)
- 企业财务(11159)
- 划(10915)
- 机构
- 大学(300674)
- 学院(293056)
- 管理(113264)
- 济(104493)
- 经济(101762)
- 研究(99267)
- 理学(98700)
- 理学院(97465)
- 管理学(95395)
- 管理学院(94842)
- 中国(68087)
- 京(65988)
- 科学(63620)
- 所(50283)
- 财(49791)
- 范(48213)
- 师范(47835)
- 研究所(45946)
- 农(44644)
- 中心(44302)
- 业大(43627)
- 江(43203)
- 北京(42572)
- 财经(39670)
- 师范大学(39188)
- 教育(39162)
- 院(36123)
- 经(36026)
- 州(35204)
- 农业(35025)
- 基金
- 项目(200619)
- 科学(157961)
- 研究(151284)
- 基金(142426)
- 家(123524)
- 国家(122373)
- 科学基金(104226)
- 社会(91175)
- 社会科(85954)
- 社会科学(85933)
- 省(78915)
- 教育(75869)
- 基金项目(75278)
- 划(68449)
- 自然(68047)
- 自然科(66467)
- 自然科学(66453)
- 自然科学基金(65204)
- 编号(63782)
- 资助(59276)
- 成果(54512)
- 课题(46420)
- 重点(45608)
- 部(45560)
- 发(42592)
- 创(41406)
- 项目编号(39663)
- 教育部(39395)
- 创新(38308)
- 大学(38291)
- 期刊
- 济(113037)
- 经济(113037)
- 研究(93533)
- 教育(62490)
- 中国(61946)
- 学报(47512)
- 科学(42762)
- 管理(40312)
- 农(39726)
- 财(37131)
- 大学(36732)
- 学学(32940)
- 技术(28604)
- 农业(28234)
- 融(20211)
- 金融(20211)
- 财经(18542)
- 图书(17724)
- 业经(17618)
- 经济研究(17231)
- 经(15696)
- 职业(14671)
- 科技(14309)
- 理论(14261)
- 问题(14172)
- 业(14144)
- 版(13477)
- 技术经济(13362)
- 实践(13266)
- 践(13266)
共检索到431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董秀华
九十年代以来,各国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作用和职能都先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传统上实行中央集权制教育管理的国家和一向尊重大学自治的国家逐步通过高等教育评估机制调整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控制。本文以法国、荷兰、英国和美国为例,简述不同国家实施高等教育评估的历史、现状、职能、作用,及其与高教管理传统的关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皛
法国和德国作为欧洲高等教育大国,有着民族国家特有的高等教育历史传统,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两国在现代高等教育评估领域起步较晚,经过30年左右的实践摸索,它们摆脱了早期发展中所遇到的困境,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政府在体系建构过程中充当了立法者、组织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帮助建立了高度专业化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全面整合了本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赋予高校自主权的同时,形成了以评估为手段、运用财政杠杆对高等教育进行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模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国良 杜晓利
本文对发达国家政府在高等教育布局调整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发达国家政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要作用:运用法律法规与公共政策;发挥公共财政宏观调控职能;明确不同层次高校的分工与协调;引导高校合理专业设置;支持并监管专业机构,间接调控和干预高教布局。本文还对我国政府应在高等教育布局调整中的角色和作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布局 政府角色与作用 国际比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谢安邦 刘莉莉
作者从分析国外政府在研究生教育评估中的作用入手,针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政府职能的转换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政府对评估工作的管理应该体现在宏观的政策调控上,而不是对评估过程的行政控制。只有这样,政府才能使自身从琐碎的行政性管理中解脱出来,强化自身的职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谭建立
一、政府的职能 从政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角度来看,政府具有保卫国家或自身安全与进行行政管理、进行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的职能。 (一)保卫国家自身安全与进行行政管理的职能。 1.安全与行政职能是国家政治的集中体现。国家安全包括国内安全与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金帷
评估型政府的概念揭示了西欧乃至世界范围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高等教育改革的全新视角。评估型政府是各国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而采取的重要战略。评估型政府追求质量、效率与绩效,重视评估并强调评估机构的地位与作用,实现了高等教育价值理念和市场、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的重构。本文将首先阐释评估型政府的概念、背景及其理念,并以此为视角对英国以评估型政府为特征的改革进行分析和反思。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评估 教育管理 英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建国
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评估已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完成从政府评估到中介组织评估的转变。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政府评估 中介组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杰
当前,我国不同行政区域间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数额悬殊,区域内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普遍分层对待,不同隶属关系高校间教育财政拨款差别大,不同性质的高校间教育财政拨款更是冰火两重天。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比例的控制权,主要掌握在政府部门。应以国家权力机关和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法律制度,建立教育财政拨款与学费收取标准匹配体系。要充分发挥财政蓄水池调节作用,从源头上保证教育成本分担合理。尝试普遍发放"教育券"模式,普遍调整教育财政拨款标准,加大奖励力度,体现成本效用原则。应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毕业补偿机制,使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比例不断优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成本 成本分担 政府职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福进 刘少雪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作为国家层面推出的一项重要政策,正确处理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是各方尤为关注的问题。从英国、德国、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中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异同来看,我国可借鉴英国、德国的经验,在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中实现政府从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的转变,引入公开竞争机制,探索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组织实施,以切实保障大学的办学自主权,达成政府干预与大学自治的平衡。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重点建设 政府干预 大学自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贾莉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子祥
英国高等教育部门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机制。学生不仅参与质量管理与决策、参加院校内部定期评估,还在外部评估中提交学生报告、出席学生会议,甚至还参加院校的审核或审查。英国高等教育部门在高等教育评估中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估理念,构建了全面和全过程的学生参与机制,确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了积极的国际合作机制。
关键词:
英国 高等教育 评估 学生参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江彦桥
2008年11月6-7日,由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主办、以"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运行机制"为主题的首届上海教育评估论坛在上海举办。来自亚太地区的130多位代表出席此次论坛。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应邀作主旨报告,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季平、亚太地区多位知名教育质量保障专家及有关省市教育评估机构代表分别作专题报告。论论的成功举办,将对亚太地区各国教育质量保障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各级教育评估机构的能力建设、提升上海乃至全国教育质量质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本期择要刊登部分专题报告的主要观点和内容,以飨读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玉成
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矛盾主要在于供给制约,而不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供给不足的原因既有总量性问题,也有结构性、体制性和财政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不是周期性的,而是过渡性的、结构性的,既反映了我国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又反映教育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轨的特点。下一阶段,我国要在继续释放高等教育潜能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以开放的市场空间和高效的制度供给激发高校微观主体的潜能,通过改善结构层面、制度层面、财政层面的有效供给,破解高等教育结构失衡、供需错配的问题,构建、塑造和强化我国高等教育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解放 王益宇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应不断地完善和改革。根据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现状及国际上高等教育评估的趋势,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做出以下展望:高等教育评估主体多元化;高等教育评估模式——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高等教育评估专业化;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