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7)
- 2023(8097)
- 2022(6473)
- 2021(6170)
- 2020(5087)
- 2019(11035)
- 2018(10620)
- 2017(19644)
- 2016(10690)
- 2015(12026)
- 2014(12116)
- 2013(11277)
- 2012(10738)
- 2011(9541)
- 2010(10042)
- 2009(9879)
- 2008(8884)
- 2007(8430)
- 2006(7560)
- 2005(6928)
- 学科
- 济(35864)
- 经济(35807)
- 管理(33030)
- 业(28028)
- 融(25490)
- 金融(25483)
- 企(24258)
- 企业(24258)
- 银(22827)
- 银行(22800)
- 行(22185)
- 中国(19529)
- 财(15588)
- 制(13787)
- 方法(12338)
- 中国金融(11018)
- 农(10893)
- 体(10127)
- 地方(10076)
- 数学(10070)
- 数学方法(9878)
- 学(9771)
- 业经(9638)
- 理论(8910)
- 务(8808)
- 财务(8768)
- 财务管理(8742)
- 企业财务(8367)
- 农业(7335)
- 体制(7331)
- 机构
- 学院(146392)
- 大学(146227)
- 济(55540)
- 经济(54004)
- 研究(51669)
- 管理(50709)
- 中国(46830)
- 理学(42400)
- 理学院(41882)
- 管理学(40961)
- 管理学院(40695)
- 财(31562)
- 科学(31550)
- 京(31527)
- 农(27176)
- 所(26706)
- 中心(26275)
- 研究所(23953)
- 江(23514)
- 财经(23482)
- 业大(21512)
- 农业(21334)
- 经(21245)
- 北京(19907)
- 州(19536)
- 范(18976)
- 院(18882)
- 师范(18680)
- 银(18605)
- 银行(17956)
- 基金
- 项目(93886)
- 科学(72285)
- 研究(69526)
- 基金(66354)
- 家(58284)
- 国家(57725)
- 科学基金(48278)
- 社会(43188)
- 社会科(40793)
- 社会科学(40784)
- 省(37579)
- 基金项目(33906)
- 教育(31909)
- 划(31133)
- 自然(29765)
- 自然科(29142)
- 自然科学(29130)
- 自然科学基金(28590)
- 编号(28514)
- 资助(27333)
- 成果(25218)
- 重点(21467)
- 课题(20876)
- 发(20261)
- 部(19953)
- 创(19900)
- 性(18618)
- 创新(18612)
- 项目编号(18234)
- 国家社会(18042)
共检索到240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经伟
在金融领域著名的米什金"八大金融谜团"描述了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个共有现象,那就是金融体系是经济中受到政府最严格管理的部门之一。它一方面说明了没有政府介入的金融市场在现实状态中是不存在的,且在市场各细分领域或者行业当中,政府对金融市场的作用及其明显和基础的,同时说明了在有效政府和有效金融市场之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形态。在西方发达市场国家里,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后,政府对金融业一般不采取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经伟
经济新常态下,要实现金融体系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政府应在厘清职能边界的基础上,在国家金融管理和宏观经济调节、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法治建设、金融规制改革和金融规则协调、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等十个方面发挥作用。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政府 市场 金融改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立 周向阳
1978年以来,中国的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形成并演化。其形成与演化的逻辑,与政府主导的基本体制背景和资金由缺转余的基本经济背景有关。1996年之前,资金的短缺,使得政府的金融控制,主要着力于动员资本。面向农村的金融机构,主要扮演着储蓄动员机器的角色,以获取城市和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短缺要素——资本。国家工业化和地方政府间的经济竞争,推动了金融分割以及正式、非正式农村金融体系水平竞争格局的形成。行政抽取机制的存在,使得"资金离农"和"机构离农"成为必然。1996年后,资金供求形势逆转,由短缺走向过剩,出现了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悖论,使得各种类型意图支农的政策安排相继出现,一个垂直合作的农村金融体系正在形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明
在"地少人多"的自然资源禀赋下,中国农村金融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重构、调整中不断发展,如何抽象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化逻辑,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必然面对的难题。研究发现:政府主导下的金融制度安排,农村服务于城市发展,农业优先支持工业的导向使得农村资金严重净流出;商业金融体系在农村金融环境中的运用,变相抽取农村资金使得农村金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政府在矫正市场失灵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一些政策出现低效率。通过对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农村合作金融的比较研究,借鉴在农村合作金融演化过程中政府"看得见的手"到底应该和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的经验,期望为形成农村金融服务合理分工与合力运转的顶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体系 合作金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四如 肖可砾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银行的功能从最初的支付结算、投融资中介向财富管理、资产转换等方面延伸,功能转型和新金融工具的创设构成了金融机构体系演变的内在逻辑,本文从金融市场供求关系、风险收益分配、信息与信用纽带三条线索梳理金融机构体系的逻辑关系。
关键词:
金融机构 体系 逻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问陶 田晔
目前 ,我国尚缺乏成熟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因此 ,货币市场基金和其他种类的共同基金暂不能替代银行。从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出发 ,“市场主导型”模式在中国还远未成熟。作者认为 ,我国金融体系的演进方向———金融中介 (银行 )主导型模式是符合实际的
关键词:
金融体系 银行主导型 商业银行改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立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非正式金融主导,变为正式金融主导,由传统的民间自发和社会主导,迅速转变为行政主导;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又经历了由行政主导到市场主导的改革进程。本文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之谜",即为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金融迅速发展,而农村分享较少,基本金融服务依然缺乏?对此问题,本文探究了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政治经济逻辑,从系统层面对改革过程做历史与政治经济分析,并对改革策略和计划做出评估。本文认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逐渐从行政主导下的行政捕获,走到了市场主导下的市场抽取:在行政主导时期,金融机构为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建设扮演储蓄动员机器角色;在市场主导时期,市场体系继续将农村资金抽取到利润更丰厚的城市和工业部门。行政捕获和市场抽取的交替变化,使得农村一直未得到金融自主权,带来了持续多年的选择性信贷政策和金融抑制。当国内资金供求形势由短缺走向过剩后,国家开始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方向性转变的系统改革,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依次实施,意图将汲取之手转为帮助之手,重振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然而,国家的支农政策依然受到市场主导的妨碍。利用并跳出"政府-市场"的两只手逻辑,引入"政府-市场-社会"的大三角逻辑,才能系统地整合正式和非正式金融,构建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和社会金融三者协调的农村金融新格局,促进城乡金融均衡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郑享清 黄劭
将印度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与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较,介绍了印度农村金融体系的相关机构及其功能,说明了印度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的干预作用,并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了政府干预措施的得失,总结了政府干预对印度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及启示意义。
关键词:
印度 农村金融体系 政府干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钱建娣
一国金融体系是由企业、居民、金融机构和政府在配置资金的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政府在金融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政府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也可能成为加重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引发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政府 金融体系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伯特·蒙代尔
近期本刊应邀出席了北京市政府、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相继召开的经济、金融国际研讨会,组到了几位国际著名经济学家的文章,特辟专栏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昱池
<正>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作为五大文章之首,延续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要求,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来看,这一全新的运行模式将致力于降低目前金融服务科技企业、助力产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倪全宏
传统观点认为,金融更多的是一种用于资金融通的工具,其功能主要限于实体经济的中介。各个地区的金融功能单一,极易造成不可控的风险,又普遍被地方政府视为风险源。金融资源论与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观点有利于地方政府重新认识金融体系及其功能作用。本文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探讨了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概念和内涵,并提出,地方金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内部完善其整体功能,同时,在外部为其运行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关键词:
金融资源 金融生态 区域金融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光磊 赵志远
权责清单制度是中国政府职责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一项创新性制度安排。它由五级政府的权责清单构成,反映并影响着纵向间府际关系的调整。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各地方政府在权责清单构建过程中倾向于"分层执行、纵向拼接"而非"分工合作、集中整合"。这种碎片化趋势,限制了中央的整合能力,弱化了权责清单制度纵向职责调适的功能。权责清单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要以构建政府职责体系为核心,从权责梳理、职责配置、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寻找突破口。总体上,应当充分发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作用,灵活运用政治、立法和行政手段,更好地实现制度的有效整合;要积极尝试在纵向政府间形成伙伴关系,探索更为具体的职责层次划分方式,发挥好多层级政府的结构优势。在此基础上,还应持续改进政务服务,为政府职责体系的构建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栋浩 罗荣华 刘锡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本文结合理论辨析和大量经验数据,首次回答了中国特色普惠金融体系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未来怎么走的问题。首先,本文理论辨析指出,中国特色普惠金融发展是突破西方传统金融理论桎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现实需要。其次,从保障体系、组织体系、监管体系三个维度提出中国特色普惠金融体系的内涵构成,并阐述其建设成就。最后,揭示中国特色普惠金融发展仍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高质量发展路径,包括还需降低普惠金融发展的地区间差距、推动大中小型金融机构差异竞争、增强保险和资本市场普惠功能、促进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推进合作金融发展、完善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性的长效机制、平衡好普惠金融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敏
20世纪90年代,在严峻的经济形势逼迫下印度进行了金融改革,从而使印度金融体系的效率、竞争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自上世纪90年代实现经济自由化改革以来,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进入本世纪以来,印度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了8%,成为继中国之后世界经济增长的又一个亮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