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3)
2023(7840)
2022(6036)
2021(5582)
2020(4547)
2019(10215)
2018(10150)
2017(19996)
2016(11046)
2015(12589)
2014(12763)
2013(12303)
2012(11412)
2011(10138)
2010(10375)
2009(9911)
2008(9958)
2007(9476)
2006(8544)
2005(8004)
作者
(32704)
(27286)
(27013)
(25886)
(17315)
(12864)
(12360)
(10670)
(10434)
(9950)
(9209)
(9173)
(8780)
(8761)
(8625)
(8288)
(8133)
(7972)
(7874)
(7783)
(6872)
(6760)
(6578)
(6273)
(6183)
(6163)
(6083)
(6035)
(5634)
(5381)
学科
(49439)
经济(49377)
管理(34889)
(31902)
(25488)
企业(25488)
方法(20745)
数学(17820)
数学方法(17626)
中国(16285)
(14675)
(13597)
业经(11123)
(10351)
(9769)
农业(9508)
地方(8914)
(8817)
贸易(8809)
(8555)
金融(8555)
(8504)
(8338)
银行(8316)
(7962)
理论(7842)
(7474)
(7339)
(6902)
国家(6895)
机构
大学(165244)
学院(162567)
(68153)
经济(66678)
管理(60803)
研究(55311)
理学(51820)
理学院(51226)
管理学(50146)
管理学院(49869)
中国(44717)
(35214)
(35052)
科学(32577)
(28418)
财经(27152)
(26596)
中心(25531)
(25408)
研究所(25112)
(24744)
北京(22370)
业大(22181)
经济学(21955)
(21941)
师范(21697)
农业(20729)
财经大学(20193)
(20120)
经济学院(19624)
基金
项目(101331)
科学(80491)
基金(75460)
研究(73139)
(65550)
国家(65002)
科学基金(55992)
社会(48375)
社会科(45761)
社会科学(45747)
基金项目(39143)
(37747)
自然(35669)
自然科(34976)
自然科学(34968)
自然科学基金(34359)
教育(34166)
(31833)
资助(31352)
编号(28956)
成果(24778)
(22988)
重点(22563)
(20673)
国家社会(20476)
(20241)
教育部(20070)
课题(20049)
大学(19394)
人文(19031)
期刊
(80640)
经济(80640)
研究(51804)
中国(37250)
(28378)
学报(26680)
(25259)
管理(24816)
科学(24519)
大学(20882)
学学(19605)
(19355)
金融(19355)
教育(17820)
农业(16504)
财经(15015)
技术(13297)
经济研究(13206)
(12956)
业经(12382)
问题(10634)
(9120)
(8579)
理论(8506)
国际(8216)
(8213)
技术经济(8079)
世界(7995)
商业(7854)
图书(7826)
共检索到258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艾琳  
劳动关系市场化既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必然,也是后者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更是有效化解当前群体性劳动争议频发的关键。为完善市场化劳动关系的治理机制,政府要健全劳动者成为劳动关系权利主体的法律体系,增强劳动者集体性力量,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劳资自治的范畴,实现劳资关系的利益均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江  陈弼文  
劳动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表现,能够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和谐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竞争软实力。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劳动关系经历从行政主导为主转向市场契约与行政干预的双轨制,再演变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共享经济并存的大调整,形成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收益和社会地位,同时也对企业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增加融资渠道产生积极影响。但由于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我国既定的劳动关系中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需要通过健全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体系、防止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关系被市场化侵蚀、扩大共享经济普及面等,构建和谐可持续的劳动关系,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百舸  
国有企业是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因其特殊的政商关系使其具有与普通企业不同的特殊性,即兼具政治功能。本文提出了国企的政治功能概念,分析了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本文建议通过市场化组织变革,规范国企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淡化国企的政治功能,强化国企的市场化功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敏  吴梦涛  张春阳  
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国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由此对政府规制劳动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基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分析,对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和行为、劳动关系规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国内外环境变化增大了集体劳动冲突触发风险,现有规制手段具有滞后性,使得劳工问题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门槛。而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政府的角色在于维护劳动者自由劳动的权利和分享劳动成果的权利(即劳权),过往的规制忽视了劳权的保护。最后,论文针对分析结果,给出了中国现阶段劳动关系规制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丁胜如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劳动关系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迫切要求政府及时找准自身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对劳动关系实行政府干预,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总结、借鉴中外政府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的理论和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劳动关系法律制度,加强政府的执法和监督力度,支持组建强有力的工会,将劳动者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并对政府工作实施群众监督,这是今后政府在劳动关系领域应该着力履行的工作职责。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芮  
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完善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是解决当前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冲突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私营企业三方协商机制理论,分析了我国当前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中政府作用发挥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从劳动仲裁制度优化、工会组织完善、雇主协会管理及建立三方协商委员会等角度来强化政府作用的发挥,构建和谐、稳定的私营企业劳动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佟家栋  彭支伟  
入世十周年之际,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入世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结果的讨论,包括对外贸易、投资的成就,以及开放条件下我国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二是对入世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条件——市场化改革进展的评估和如何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的研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郑荣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颁布,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规范劳动标准,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贯彻实施《劳动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迫切需要研究解决。一、当前贯彻实施《劳动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松林  
本文将城市化与市场化纳入统一的微观模型框架来解析城市化过程中市场化对劳动收入占比演变影响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门槛模型检验。研究发现,城市化过程中市场化对劳动收入占比产生了负效应,其中,"不完全城市化"向"完全城市化"转变可以削弱这种负效应,从而使市场化对劳动收入占比演变的影响呈现出门槛特征:当城市化处于"不完全城市化"阶段时,市场化对劳动收入占比产生相对较大的负效应;当城市化跨过"不完全城市化"阶段,转向"完全城市化"阶段后,市场化对劳动收入占比产生的负效应将减小。从地区层面进一步考察这种门槛特征发现,内陆地区所对应的城市化门槛值小于沿海地区,所对...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畅   刘学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焕东  
政府采购,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和管理的特殊方式。通过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对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系统地认识和有效地发挥这种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左翔  李辉文  
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基于血缘、地缘和共同经历为纽带构成的"社群网络"既有信息传递和实现可置信承诺的积极作用,也不可避免地容易出现"裙带关系"和分割市场的负面影响。本文利用CGSS2008构造了劳动力市场上地区层面的社群网络强度指标,并将其与樊纲市场化指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等数据集匹配,考察了它在不同市场化水平下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阶段,"社群网络"表现为对企业绩效的正面作用,而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提高,其正面作用不断削减,负面影响逐步凸显,最终会显著降低企业的生产率。如果将"社群网络"的功能区分为"传递信息"和"推荐工作",本文发现"推荐工作"的上述影响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