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6)
- 2023(12885)
- 2022(10858)
- 2021(10241)
- 2020(8152)
- 2019(18437)
- 2018(18089)
- 2017(33761)
- 2016(18646)
- 2015(21166)
- 2014(21297)
- 2013(20971)
- 2012(20281)
- 2011(18488)
- 2010(19165)
- 2009(17770)
- 2008(17664)
- 2007(16610)
- 2006(15255)
- 2005(14270)
- 学科
- 济(84407)
- 经济(84234)
- 业(53514)
- 农(50928)
- 管理(46090)
- 农业(34157)
- 企(30879)
- 企业(30879)
- 中国(29084)
- 地方(26992)
- 业经(25098)
- 方法(24089)
- 数学(18473)
- 财(18460)
- 数学方法(18149)
- 制(18040)
- 发(16651)
- 学(15888)
- 银(14262)
- 银行(14246)
- 行(13834)
- 融(13682)
- 金融(13679)
- 贸(13573)
- 贸易(13555)
- 理论(13230)
- 发展(13080)
- 展(13044)
- 易(13017)
- 和(12983)
- 机构
- 学院(267969)
- 大学(263039)
- 济(110880)
- 经济(108263)
- 研究(100675)
- 管理(96226)
- 中国(80179)
- 理学(80068)
- 理学院(79030)
- 管理学(77599)
- 管理学院(77081)
- 农(63308)
- 科学(59992)
- 京(58873)
- 财(52523)
- 所(52434)
- 农业(47905)
- 中心(47554)
- 研究所(46142)
- 江(45690)
- 业大(43492)
- 范(40097)
- 师范(39776)
- 财经(38562)
- 北京(37857)
- 州(36720)
- 省(36005)
- 院(35076)
- 经(34674)
- 经济学(32199)
- 基金
- 项目(165482)
- 科学(129021)
- 研究(128951)
- 基金(115165)
- 家(99505)
- 国家(98437)
- 科学基金(82511)
- 社会(82508)
- 社会科(76647)
- 社会科学(76625)
- 省(67044)
- 基金项目(60177)
- 教育(57810)
- 编号(55523)
- 划(54823)
- 自然(48302)
- 成果(47372)
- 自然科(47071)
- 自然科学(47063)
- 自然科学基金(46182)
- 资助(45870)
- 发(42289)
- 课题(39403)
- 重点(37305)
- 部(36582)
- 发展(34782)
- 农(34441)
- 展(34220)
- 创(33472)
- 性(33335)
- 期刊
- 济(147704)
- 经济(147704)
- 研究(88408)
- 中国(73317)
- 农(67997)
- 农业(46109)
- 学报(42274)
- 教育(39910)
- 财(39710)
- 科学(39679)
- 管理(34678)
- 大学(33547)
- 融(32082)
- 金融(32082)
- 学学(31005)
- 业经(28799)
- 技术(24911)
- 业(22098)
- 经济研究(20196)
- 问题(19996)
- 财经(19371)
- 经(16859)
- 农村(16129)
- 村(16129)
- 农业经济(15866)
- 世界(15806)
- 图书(15749)
- 版(15689)
- 经济问题(13853)
- 技术经济(13497)
共检索到454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孟力强
搞好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市场主体,为农村发展提供市场保障;加大投入,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资本保障;实施机制和制度创新,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处理好产业关系,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粮食安全保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组织保障。这样,农村生产才能得到快速、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苏北地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生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万军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急剧增长和供给的严重不足,决定了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保障农村主要公共产品的充分供给上。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既有认识上的偏差,更主要的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职能定位与现实需求的严重脱离。因此,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正确和充分发挥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尤其是基层乡镇政府职能的真正转换到位。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主要矛盾 政府 职能转换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耀
一、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农民增收困难重重,步履维艰。目前国家虽然在惠农方面下大力气出台相关政策,使农民在种粮、种草、种树、养殖等方面获得一定补贴,相对缓解农业生产资料及其它物价上涨的压力,但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仍很薄弱,抵卸自然灾害能力还很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彭姣婷 杨从明
发展林业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村的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加农民的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也可以扩大农村人口的就业,对新农村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社区林业有利于林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牧业与林业的相互渗透;有利于保护土著居民的文化整体性等,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林业发展 社区林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来春 刘明君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的理论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具体可概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扩展农民的实质自由为最终目的,以扩展农民的工具性自由为重要手段,并将扩展农民个人自由作为社会的承诺,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关键词:
自由 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辛岭 蒋和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分布、人力资源状况方面各不相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建设重点和建设途径,用以指导新农村建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春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体现社会公平,而社会公平是难以通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来实现的,必须通过政府来进行宏观调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种地方性的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提供效率更高,因此,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首先,要优化地方政府制度安排的导向功能;其次,要强化地方政府对基础农业的投资功能;第三,要建立地方政府财政投资的监督机制;第四,要发挥地方政府典型示范的引导功能。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社会公平 公共产品 地方政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敬忠 那鲲鹏
本文通过对4个省份农民生产发展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及需求情况的考察,发现在农业生产中,缺少资金投入、缺少技术、灌溉水等基础设施差是大多数农民普遍存在的困难;农民最希望政府给予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并且认为降低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价格、提高农产品价格是发展生产的最重要途径;而从事非农行业的农民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 农民视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余斌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政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推进,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农村非营利组织的角色和功能,以及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地发挥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非营利组织 发展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山
“中国农村象非洲”、“共产党还要我们穷多久”,这两种声音应该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大农业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县级领导的作用与县域经济的现状,关系到能否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应将山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把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工作重点,要处理好农村工作中的点面关系,要把尊重自然规律摆到主导位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山区建设 领导作用 合作组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明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功能。因此,必须深刻认识“以旅促农”在大力发展和提升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一步精心规划、狠抓落实,突出优势、发挥特色,规范服务、提高质量,培育人才、加强宣传,注重保护、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旅游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以旅促农 发展模式 对策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汤志华
本文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并需要采用多渠道引入资本、实施部门联动、村企结对等措施,从而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参与 恭城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翠环
1、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加大对教育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