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6)
2023(11199)
2022(9049)
2021(8486)
2020(7190)
2019(16242)
2018(15607)
2017(29990)
2016(16146)
2015(18228)
2014(17830)
2013(17796)
2012(16460)
2011(14680)
2010(14930)
2009(14152)
2008(14453)
2007(12999)
2006(11657)
2005(11065)
作者
(45785)
(38043)
(37939)
(36099)
(24263)
(17984)
(17221)
(14748)
(14374)
(13710)
(13076)
(12835)
(12306)
(11925)
(11878)
(11513)
(11419)
(11008)
(10878)
(10750)
(9467)
(9272)
(9239)
(8637)
(8491)
(8410)
(8328)
(8327)
(7715)
(7488)
学科
(77985)
(77510)
经济(77409)
(71703)
企业(71703)
管理(64671)
方法(32910)
(27850)
业经(27686)
(26051)
数学(25064)
数学方法(24869)
中国(21712)
(19467)
财务(19450)
财务管理(19425)
农业(18485)
企业财务(18380)
(17142)
技术(16633)
(15396)
贸易(15388)
(15259)
(15065)
(14946)
(13661)
(13479)
理论(12587)
企业经济(12070)
经营(11597)
机构
学院(241144)
大学(237253)
(112993)
经济(111293)
管理(97742)
理学(83288)
理学院(82527)
管理学(81744)
管理学院(81283)
研究(80364)
中国(66924)
(54100)
(49694)
科学(43968)
财经(42223)
(40113)
(39921)
(38505)
(36123)
中心(35970)
研究所(35663)
经济学(35201)
业大(31996)
北京(31841)
经济学院(31777)
农业(31159)
财经大学(31078)
(28066)
商学(28051)
(27991)
基金
项目(150624)
科学(121784)
研究(113931)
基金(113291)
(97227)
国家(96337)
科学基金(84317)
社会(77223)
社会科(73400)
社会科学(73379)
基金项目(58992)
(56664)
自然(51307)
教育(50585)
自然科(50187)
自然科学(50173)
自然科学基金(49412)
(46965)
资助(45891)
编号(44000)
成果(35720)
(35242)
(35026)
(34603)
重点(33585)
国家社会(33505)
(32910)
创新(31494)
(30925)
教育部(30726)
期刊
(130624)
经济(130624)
研究(76259)
中国(47059)
(46268)
管理(41111)
(38551)
科学(32329)
学报(30792)
农业(26608)
大学(24817)
(24088)
金融(24088)
学学(23603)
财经(22398)
业经(21682)
技术(21503)
经济研究(21360)
(19519)
教育(19438)
问题(17426)
(16575)
(15821)
世界(15152)
技术经济(14931)
国际(13535)
财会(12281)
现代(12226)
会计(11352)
经济管理(11014)
共检索到373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孟世超  王擎  
企业杠杆内生于特定的经济运行模式,是当前经济健康状况的指示剂。企业杠杆问题背后的政府因素值得关注。然而,主流研究往往基于西方分析范式讨论杠杆问题,对中国国情的洞察尚不充分。在中国,政府因素多为体制因素,可从三个方面作用于企业杠杆:一是政府引导、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一宏观机制可通过投资项目的收益-风险特征影响企业杠杆;二是政府与国有经济主体的治理方式,这一微观机制可通过银企双方的公司治理状况影响企业杠杆;三是宏微观机制共同造就的二元性资源配置结构,这一结构可通过借贷市场的各项成本或摩擦影响企业杠杆。企业杠杆指示着经济的短期稳定能力与长期增长能力,逆周期的企业杠杆能抵御危机冲击,也会积累债务风险,现有经济运行模式的可持续性是杠杆问题的“眼”之所在。企业杠杆调控应标本兼治,只有深化改革、优化原有模式、推动经济转型、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起来,方能实现“增长中的去杠杆”。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勇  
地方政府行为企业化,是中国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在经济转轨时期直接参与或干预经济发展活动的特有现象。本文分析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地方政府企业化行为从"经营企业"到"经营城市"的变迁过程。文章以中国财政分权改革为背景,从地方政府"企业财政"和"土地财政"两大模式的视角,对地方政府行为企业化的变迁进行了解释。同时,也总结了地方政府行为企业化的得与失,并从财政改革的视角,对地方政府行为企业化的治理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鲍树琛  许永斌  刘小雨  
如何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是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2012—2018年中央企业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在去杠杆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在2016年以后的杠杆操纵行为显著增多,而政府审计的介入能够有效抑制国有企业的杠杆操纵行为。机制检验发现,约束机会主义行为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是政府审计治理国有企业杠杆操纵的两个路径。进一步讨论分析发现,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非国有股东监督、分析师监督、媒体监督的良性互动增强了对国有企业杠杆操纵的“监督合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广春  
2016年,房地产市场又现高度亢奋状态,特别是一二线城市,地王频现,房价飙涨。金融机构则是将近一半的资金押注到了房企,房市和房融的高调共舞堪称时年中国经济最绚烂一景。那么房融舞步路线图究竟是什么?其背后逻辑又是什么?本文拟从房地产信贷、房地产信托和房地产资本市场融资三个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相关数据主要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中国信托业协会网站和Wind资讯,相关指标多用增量同比或增量权重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广春  
2016年,房地产市场又现高度亢奋状态,特别是一二线城市,地王频现,房价飙涨。金融机构则是将近一半的资金押注到了房企,房市和房融的高调共舞堪称时年中国经济最绚烂一景。那么房融舞步路线图究竟是什么?其背后逻辑又是什么?本文拟从房地产信贷、房地产信托和房地产资本市场融资三个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相关数据主要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中国信托业协会网站和Wind资讯,相关指标多用增量同比或增量权重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符林  
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核心任务之一,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去杠杆是大的政策取向,这一政策落实没有先例可循,因此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紧密结合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杠杆总量、结构的实际情况,厘清各领域杠杆间的关系,分清主次轻重,把握好逻辑,找准目标,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我国杠杆率的总量及结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娄飞鹏  
我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在2008年以来快速提高,以及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都会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需要积极稳妥去杠杆。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我国非金融部门加杠杆的过程中,其信贷资金来源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国内银行直接提供信贷资金的占比在降低,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提供信贷资金的占比在提高,因而有必要结合非金融部门加杆杠的资金来源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其去杠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文章阐述了我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的现状,系统分析了非金融部门加杠杆的资金来源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非金融部门去杠杆的思路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娄飞鹏  
我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在2008年以来快速提高,以及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都会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需要积极稳妥去杠杆。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我国非金融部门加杠杆的过程中,其信贷资金来源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国内银行直接提供信贷资金的占比在降低,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提供信贷资金的占比在提高,因而有必要结合非金融部门加杆杠的资金来源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其去杠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文章阐述了我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的现状,系统分析了非金融部门加杠杆的资金来源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非金融部门去杠杆的思路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符林  
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核心任务之一,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去杠杆是大的政策取向,这一政策落实没有先例可循,因此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紧密结合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杠杆总量、结构的实际情况,厘清各领域杠杆间的关系,分清主次轻重,把握好逻辑,找准目标,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我国杠杆率的总量及结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小芬  尹碧娇  杨燚  
笔者以2002—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金融危机前,国企和非国企杠杆率均呈上升态势;而危机后二者出现分化,国企继续加杠杆,非国企的杠杆率则在经历了骤降后重新上升。(2)微观企业层面变量和宏观经济变量对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均存在一定的解释能力,且微观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受宏观环境影响。(3)金融危机后政策不确定的增加导致了非国企的杠杆率降低,国企杠杆率增加。(4)实证结果表明,当前国企杠杆率高于拟合水平,非国企则低于其拟合水平。因此,中国非金融企业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谭小芬  张文婧  
基于1998—201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本文考察了财政分权对企业杠杆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地方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平均而言当地企业杠杆率水平越低。财政分权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表现为挤入效应,而对非国有企业则表现为挤出效应。背后的机制在于,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当地金融机构和企业部门的资源配置,改变了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造成国企和民企在融资能力上的差异。企业与地方政府政治联系越密切或者信贷约束程度越低,财政分权对其杠杆率的挤出效应就会越小。本文认为,企业杠杆率的结构性失衡是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微观表现,应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针对不同部门分类施策,同时规范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加强金融统一监管、强化地方政府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为稳定宏观杠杆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汪勇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研发补贴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补贴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呈现U形特征,且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短期杠杆率上,而对企业长期杠杆率没有显著影响。作用机制上,研发补贴对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均呈现U形特征;研发补贴对民营企业、小规模企业、强融资约束企业和中等创新能力企业的杠杆率呈现U形影响,但不显著影响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弱融资约束企业和弱创新能力企业的杠杆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劲松  
任何企业的构成可以从里到外分为四个逻辑层次:产品层、商业模式层、管理层、经营层。解读企业要先读懂产品、再读懂商业模式、再读懂管理体系。企业的基本矛盾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分析任何一个事物都要抓住这个事物的基本矛盾。分析企业也要从企业的基本矛盾入手。如果把企业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企业的基本矛盾就是市场需求与企业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之间的矛盾;如果只考虑企业本身,则企业的基本矛盾就是产品生产(按时按质按量)与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任何企业,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都是围绕上述两对矛盾来运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信东  陈湘  
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存在债务保守融资策略的零杠杆现象。基于1992~2010年的报表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探究与企业融资策略有关的资金来源、企业特征变量、宏观经济环境和宏观政策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与企业是否选择零杠杆融资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当货币资金、短期借款、商业信用融资充足,股票上市融资充分时,上市房地产企业倾向于零杠杆融资决策。与非零杠杆企业相比,这样的企业通常规模小、有形资产少、成长性高,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敏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影  
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06—2018年的企业杠杆率分化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和空间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刻画了企业杠杆率分化的时空演变趋势,并从区域禀赋差异、政府预算软约束、区域金融抑制程度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角度剖析了企业杠杆率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企业杠杆率分化的区域差异呈加重趋势。从区域内差异来看,东部地区各省份差异最大,具有极化现象,中部和东北地区极化现象严重,西部地区则无明显的极化现象;从区域间差异来看,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区域间差异最大,区域间差异是企业杠杆率分化总差异的主要来源。纳入空间因素后,我国企业杠杆率分化呈现俱乐部空间收敛性特征,相邻地区企业杠杆率分化具有空间一致性。(2)不同地区国有企业越多、产业结构越单一,政府预算软约束与区域金融抑制程度越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企业杠杆率分化的空间分异越严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