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68)
- 2023(21667)
- 2022(18646)
- 2021(17251)
- 2020(14542)
- 2019(33260)
- 2018(32666)
- 2017(62698)
- 2016(33929)
- 2015(38051)
- 2014(37935)
- 2013(37270)
- 2012(34812)
- 2011(31465)
- 2010(31847)
- 2009(29379)
- 2008(28589)
- 2007(25465)
- 2006(22640)
- 2005(20236)
- 学科
- 济(152897)
- 经济(152681)
- 管理(96182)
- 业(89934)
- 企(74176)
- 企业(74176)
- 方法(64240)
- 数学(55290)
- 数学方法(54485)
- 中国(40855)
- 农(38323)
- 财(35415)
- 地方(34269)
- 业经(32881)
- 学(31860)
- 贸(27947)
- 贸易(27928)
- 易(27024)
- 制(25992)
- 农业(25865)
- 理论(24594)
- 和(22639)
- 融(22094)
- 金融(22089)
- 银(21721)
- 环境(21688)
- 银行(21659)
- 技术(21573)
- 行(20793)
- 务(20614)
- 机构
- 大学(485553)
- 学院(483724)
- 济(199658)
- 经济(195449)
- 管理(185783)
- 研究(169101)
- 理学(160161)
- 理学院(158303)
- 管理学(155178)
- 管理学院(154305)
- 中国(126521)
- 京(104345)
- 科学(104066)
- 财(91835)
- 所(85722)
- 农(80261)
- 研究所(77738)
- 中心(75947)
- 财经(72592)
- 江(72572)
- 业大(71547)
- 北京(66294)
- 经(65965)
- 范(64783)
- 师范(64092)
- 农业(62513)
- 院(61712)
- 经济学(61210)
- 州(58324)
- 经济学院(54858)
- 基金
- 项目(326115)
- 科学(256672)
- 基金(236672)
- 研究(235899)
- 家(207446)
- 国家(205748)
- 科学基金(176233)
- 社会(150006)
- 社会科(141784)
- 社会科学(141744)
- 省(127221)
- 基金项目(123875)
- 自然(114843)
- 自然科(112231)
- 自然科学(112205)
- 自然科学基金(110183)
- 教育(109642)
- 划(107602)
- 资助(99080)
- 编号(95216)
- 成果(77751)
- 重点(73708)
- 部(71786)
- 发(71708)
- 创(67104)
- 课题(66786)
- 创新(62693)
- 科研(62329)
- 国家社会(61813)
- 教育部(61621)
- 期刊
- 济(224636)
- 经济(224636)
- 研究(145890)
- 中国(98977)
- 学报(77954)
- 农(72731)
- 科学(71433)
- 管理(70421)
- 财(69719)
- 大学(59418)
- 教育(56368)
- 学学(55890)
- 农业(49977)
- 技术(44376)
- 融(44130)
- 金融(44130)
- 经济研究(36873)
- 财经(36217)
- 业经(35167)
- 经(31131)
- 问题(28859)
- 业(26119)
- 技术经济(24427)
- 统计(24355)
- 图书(24288)
- 贸(23776)
- 科技(22403)
- 版(22290)
- 策(21970)
- 理论(21555)
共检索到731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炳尧 郭雪萌 魏泊芦
随着我国PPP步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其转型升级的使命,准确评估PPP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PPP的空间效应,厘清行业异质性,进而考察双区制下地区间经济空间溢出效应的异质性。结果表明,PPP不仅对邻近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溢出效应,而且能够提升经济发展的正向溢出效应,使本地区经济增长对邻近地区发挥出更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PPP的经济效益最大,能源与水务领域具有正外部效益。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钧霆 李若曦 王子睿
双向FDI协调发展是推动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动力,空间溢出效应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需要深入探讨。本文基于2007—2019年5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双向FDI协调发展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第二,双向FDI协调发展在促进本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的同时,还会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其他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同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也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发展中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受双向FDI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第四,双向FDI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提高研发投入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进行传导,促进其他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键 吴慧萍
教育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科学评估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3-2018年我国30个省域的相关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教育经费规模和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各学段教育经费的区域差距呈现小幅度波动的缩减趋势,小学和高等学校的教育经费相对均衡,其他学段教育经费的区域差距也在合理范围内,但高中教育经费对总基尼系数的差异促增;资本投入、普通小学、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对本地区以及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劳动投入对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为充分发挥教育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还需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力度、优化教育经费结构、推进区域间教育协同合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贠菲菲 王元地 潘雄锋
由于空间异质性的影响,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用传统空间同质性假设很难解释。为此,研究采用2005—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首先通过DSBM模型对省际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合理测度,并基于此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来检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依次递减且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潜力很大;整体而言,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效率对于地区自身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正向影响,然而二者对于邻近地区的影响均不显著。从空间溢出效应分解结果分析,金融规模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显著为正,间接影响虽然为正,但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而在空间杜宾模型的总效应中,金融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仍然显著。对于金融效率而言,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空间杜宾模型总效应均表明,金融效率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若冰 刘颜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全域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空间局域LIsa分析,考察2001-2013年我国省际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并构建三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进一步分析中国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工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并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若不考虑空间因素,结果会被高估;在仅考虑经济因素的空间权重下,其他地区工业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回流效应占主导地位,工业集聚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负溢出效应,加剧区域不平衡增长;而纳入地理因素后,其他地区工业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扩散效应抵...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水红 沈利生
本文依据新经济地理理论——知识的空间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地市的知识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各地市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知识溢出及经济增长效应。建议通过加大资本投入、并对较落后地区采取适当倾斜的政策来缓解资本存量的负向区际效应;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引导激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在吸引外资方面应制定适合本地区的优惠政策和竞争政策,以减少区际之间的盲目竞争及重复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承智 张林
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是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有空间相关性,即空间因素不能忽略。(2)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正“U”型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相较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更有利于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效应的充分释放;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显著,数字经济更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3)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为主,长期空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承智 张林
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是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有空间相关性,即空间因素不能忽略。(2)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正“U”型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相较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更有利于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效应的充分释放;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显著,数字经济更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3)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为主,长期空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毛良虎 姜莹
基于2009—2014年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但整个空间呈现不均衡的阶梯状分布格局;(2)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并非完全线性相关,结构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而认知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效应;(3)R&D人力投入、R&D资金投入和教育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均呈现显著正效应,其中教育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最突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悦 董竹
本文将金融结构分为宏观金融结构和金融行业结构两个方面,首先从这两方面分析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进一步构建金融结构二级指标体系,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我国省际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地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开放结构和证券业结构对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有直接影响,其中金融市场结构和证券业结构对实体经济发展有正向作用;宏观金融结构存在溢出效应,尤其是金融产业结构和金融市场结构的溢出效应较大。最后提出我国应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结构、实行开放性政策等提高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匹配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奕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国民经济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其中因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而造成的矛盾尤为明显。因此,缩小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核心要务。同时,借助产业协同集聚效应完成空间结构调整,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旨在通过对产业协同集聚效应空间溢出边界的测算,打破行政区域划分的条件限定,为"产业-空间-制度"三位一体发展格局的调整提供科学、合理的思路和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丹琪 张佐敏 吴佳楷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加速转型,推动实现绿色发展刻不容缓,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面临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历史时刻,深入研究推动绿色发展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杜宾模型,发现本省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显著促进本省及邻近省份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且这种影响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扩大进口贸易、吸收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吸引国际游客入境旅游等"引进来"方面上。各地政府应正确认识绿色发展的整体协同性,并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工作,提升区域对外开放程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喜安 张秀
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的独特的创新优势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质量动力,研究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有助于在十九大提出的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战略背景下指导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本文借助于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来分析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行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首先运用纳入环境投入要素的DEA-Malmquist算法得出31个省份2001-2016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然后以区位熵为解释变量,以研发能力、开放度、购买力水平、政府干预程度、城市化水平为控制变量,分高新技术五大行业和东、中、西区域进行杜宾回归。研究发现,从全国、分行业和分区域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直接效应为正向促进作用,空间效应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分行业看,特别是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质量贡献率最小,区域异质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与我国自东向西阶梯式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这为我国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经 黄凯
本文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较于技术开发阶段,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处于技术转化阶段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也可以通过相邻区域OFDI空间溢出方式实现,且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间接效应优于直接效应,但OFDI空间技术溢出不利于技术开发阶段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近年来中西部地区OFDI逆向技术溢出引致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效果较为显著。本文对中国未来的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和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具有启示性含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程鹏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不断深入,高校R&D活动对区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的作用越发重要,因而成为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1 998-201 0年省域面板数据,在以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研究了中国高校R&D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知识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高校R&D的经费支出和人员投入提升了本区域的次级创新能力,但不利于本区域基础创新能力的提升;(2)一个区域次级创新能力的提高,会促进周边地区次级创新能力提升,但程度较弱,该地区基础创新能力的变化并不利于周边地区相应基础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现实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和省域面板数据的检验
工业多样化集聚、空间溢出与区域创新效率——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人力资本集聚及空间溢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省域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高校学术资本转化与区域创业——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国际研发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德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工业集聚、空间溢出效应与地区增长差异——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省际OFDI、空间溢出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金融中心对自贸区的溢出效应——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