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3)
- 2023(10023)
- 2022(8151)
- 2021(7557)
- 2020(6097)
- 2019(13744)
- 2018(13159)
- 2017(26227)
- 2016(14120)
- 2015(15591)
- 2014(14943)
- 2013(14707)
- 2012(13925)
- 2011(12699)
- 2010(13021)
- 2009(12258)
- 2008(12018)
- 2007(11329)
- 2006(10207)
- 2005(9268)
- 学科
- 济(59746)
- 经济(59694)
- 管理(46254)
- 业(43396)
- 企(36697)
- 企业(36697)
- 方法(21331)
- 数学(18235)
- 数学方法(18019)
- 中国(17143)
- 农(16687)
- 财(16264)
- 技术(15518)
- 业经(15261)
- 制(13689)
- 地方(13535)
- 产业(11956)
- 贸(11374)
- 贸易(11364)
- 银(11216)
- 银行(11191)
- 易(11007)
- 学(10882)
- 融(10861)
- 金融(10861)
- 行(10850)
- 策(10820)
- 技术管理(10521)
- 农业(10278)
- 体(8969)
- 机构
- 学院(200378)
- 大学(198762)
- 济(90930)
- 经济(89184)
- 管理(78404)
- 研究(72693)
- 理学(66331)
- 理学院(65691)
- 管理学(64832)
- 管理学院(64435)
- 中国(56824)
- 财(44389)
- 京(42001)
- 科学(40725)
- 所(36519)
- 财经(33354)
- 中心(33009)
- 研究所(32467)
- 农(32386)
- 江(32359)
- 经(30254)
- 经济学(28341)
- 业大(26795)
- 北京(26781)
- 院(26521)
- 经济学院(25374)
- 农业(25312)
- 州(25297)
- 财经大学(24620)
- 范(24296)
- 基金
- 项目(127869)
- 科学(102337)
- 研究(95474)
- 基金(93314)
- 家(81169)
- 国家(80518)
- 科学基金(69330)
- 社会(62149)
- 社会科(59160)
- 社会科学(59144)
- 省(50364)
- 基金项目(47667)
- 自然(43500)
- 自然科(42512)
- 自然科学(42497)
- 教育(42350)
- 划(42167)
- 自然科学基金(41795)
- 资助(38464)
- 编号(37139)
- 成果(30872)
- 创(29812)
- 发(29712)
- 重点(28911)
- 部(28452)
- 创新(28032)
- 课题(27157)
- 国家社会(25970)
- 制(24745)
- 教育部(24553)
共检索到319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晏宗新
监管型政府崛起是政府角色转变的方向。经济转型和经济改革的本质是政府的改革;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制度,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初步确立,在制度的历史遗产、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相互作用下,造成了中国产业的"二元结构"模式。因此,当前制定产业政策过程中应注意:在设计产业政策方法时,注重激励机制和程序改革;产业政策工具的运用中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执行反行政性垄断和反垄断政策。
关键词:
政府监管 经济转型 市场制度化 产业政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康凌翔
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会受到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干预。地方政府通过产业政策改变企业的成本或收益,企业参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行为将会发生改变,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也会发生改变。以产业补贴和税收政策来代表产业政策的干预,通过构建模型可以分析在地方各种产业政策的干预下,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行为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产业转型升级的效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江飞涛 李晓萍
2016年以来,围绕产业政策展开的争论引起各方关注。但是,这场争论中各方对市场机制与功能的理解及产业政策中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认识,仍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空间。本文对这场争论主要参与方的观点和依据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并基于奥地利经济学派市场过程理论,重新审视市场机制、市场失灵以及市场与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基础,重新厘清了产业政策中的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及两者的关系,提出在以功能性产业政策或横向性产业政策为代表的新产业政策模式下,市场应居于主导地位,政府在为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提供必要的市场基础制度方面扮演着关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叶光亮 程龙 张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推进产业政策从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型。竞争政策强化与产业政策转型具有内在关联性,二者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有效市场形成。本文构建了基于竞争成功函数和共容利益假设的政企互动模型,研究发现:竞争政策和功能性产业政策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效率,而选择性产业政策会降低市场竞争效率;功能性产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体现了有为政府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考虑非对称市场竞争时发现,竞争政策可以同时兼顾提升市场竞争效率和分配效率两项目标,而选择性产业政策在两项目标上相互掣肘、由此强化竞争政策的优势凸显。本文理论模型的结论表明,有为政府应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为产业政策转型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快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型,放宽市场准入,持续推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维护和促进有效市场。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需要有效市场减轻政府管控压力、有为政府简政放权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关键词:
产业政策 竞争政策 有效市场 有为政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路风 蔡莹莹
本文节选并缩写自一篇有关中国TFT-LCD工业发展的研究报告(原文长达14万字)。TFT-LC0(液晶显示器)是一个新兴的高技术工业,其历史不过二十年,但发展速度极快,销售规模己直逼半导体工业。它的崛起导致了平板显示器对CRT显像管的全面替代,也使规模庞大的中国彩电工业遭遇技术替代危机,中国发展这个工业的必要性已获广泛共识。通过考察分析这个工业的全球发展史以及以京东方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进入这个工业的历程,特别是通过分析最近"液晶热"的来龙去脉,本文从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角度,概括出发展TFT-LCD工业的问题对于思考中国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教训:第一,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要求采取有利于自主学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红波 徐雅璐 吴萌
在我国要素市场正式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产业政策可以作为正式替代措施,引导要素资源流向高成长性行业,以提高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基于此,本文利用"十一五""十二五"以及"十三五"规划前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以要素市场失灵为背景,研究产业政策的制定逻辑、资源效应与财务效应。结果发现,产业政策更倾向于选择政策制定前成长性较高的行业作为明确鼓励发展的行业,且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行业风险较高的情况下。进一步研究发现,属于产业政策制定前高成长性行业的公司,在政策实施期间获得的政府补助和新增贷款更多,并且业绩表现更好。在实践上,应该对要素扭曲、产能过剩等现象进行针对性的政府管制以弥补市场失灵,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鸿
本文首先分析了政府直接调控这种经济管理方式的局限性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间接调控经济的必然性 ;然后 ,介绍了日本政府在战后时期、经济复兴时期、调整增长时期和成为发达国家以后干预经济的不同方式 ,并提出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直接调控 间接调控 日本的经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金宇超 施文 唐松 靳庆鲁
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如何有效引导经济资源流向政策支持产业,是产业政策发挥成效的关键。现有相关研究未深入考察经济资源在扶持行业之间及行业内部配置的规律,而且没有综合探讨不同资金配置的关联。文章考察了市场力量与政府扶持两种机制如何引导产业政策下的资金配置。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债务融资和政府补助。其中,债务融资更多地流向了成长行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政府补助使成长行业中的小规模企业和成熟行业中的大规模企业受益更多。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看重企业的增长机会,政府补助则会顾及当前成长性较弱
关键词:
产业政策 资金配置 债务融资 政府补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红波 徐雅璐 吴萌
在我国要素市场正式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产业政策可以作为正式替代措施,引导要素资源流向高成长性行业,以提高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基于此,本文利用“十一五”“十二五”以及“十三五”规划前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以要素市场失灵为背景,研究产业政策的制定逻辑、资源效应与财务效应。结果发现,产业政策更倾向于选择政策制定前成长性较高的行业作为明确鼓励发展的行业,且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行业风险较高的情况下。进一步研究发现,属于产业政策制定前高成长性行业的公司,在政策实施期间获得的政府补助和新增贷款更多,并且业绩表现更好。在实践上,应该对要素扭曲、产能过剩等现象进行针对性的政府管制以弥补市场失灵,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龙政
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不断增长,采购目的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成为刺激国内市场需求,扶持某些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各国通过政府采购对产业发展施加影响。中国政府采购的扶持和促进作用尚不明显。在政府采购规模逐年增长的同时,必须充分重视政府采购的作用,使其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特定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影响。
关键词:
政府采购 产业政策 自主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彬 柳天恩
本文提出横向条件情况下规模大、平均成本低的企业的研发激励没有小企业大,增加市场竞争有利于创新;而纵向的上下游企业垄断的压力传导到企业内部,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会更大。研发创新不仅需要企业和产业的资金投入,也需要政府研发资金投入和协调、培育产业研发联盟、建设通用技术平台等。对比汽车行业和高铁行业的发展,纵向的垄断市场结构有利于高铁行业研发创新,但是对于汽车、通信服务等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行业来说恰恰需要加大竞争。只重视扶持在位大型企业,在项目审批、市场准入、政府补贴等方面实行大企业优先政策不利于激励研发创新。
关键词:
市场结构 研发 创新 产业政策 政府平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葛建新
产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通过干预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以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在我国目前渐进式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增强国际经济竞争力的背景下 ,推行产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为了与市场取向的改革相配合 ,我国产业政策应定位于鼓励创新、提倡竞争、扶持幼稚产业 ,并对推行产业政策的前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市场机制 政府干预 产业政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闫振坤
该文在梳理国际产业政策演进脉络的基础上,提出了后起国家赶超发达国家过程中产业政策边际效应的"U型"演进假说,并论述了产业政策在转型期边际效应走向衰微的逻辑必然性和走向产业政策制度陷阱的可能性。在此理论导引下,结合转型期我国产业政策演进的阶段特征,提出了近期和中远期我国产业政策取向的总体转换路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冯晓琦 万军
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曾经通过产业政策有效地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这种以积极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发展型政府”及其推行的产业政策一度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争相效仿的典范。但东亚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尽管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但随着市场发育的逐渐完善,政府的职能应当从经济活动的干预者转变为竞争秩序的维护者。因此,近年来东亚国家相继进行了经济改革,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正在实现从产业政策向竞争政策的转型。
关键词:
产业政策 竞争政策 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