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1)
- 2023(10043)
- 2022(8392)
- 2021(8147)
- 2020(6785)
- 2019(15343)
- 2018(15314)
- 2017(26542)
- 2016(16326)
- 2015(18693)
- 2014(18966)
- 2013(17230)
- 2012(16211)
- 2011(14976)
- 2010(15352)
- 2009(14214)
- 2008(14185)
- 2007(13291)
- 2006(11958)
- 2005(11111)
- 学科
- 济(46391)
- 管理(46352)
- 经济(46296)
- 业(36517)
- 企(31656)
- 企业(31656)
- 教育(22827)
- 中国(21225)
- 财(18413)
- 方法(18169)
- 制(15565)
- 数学(15009)
- 学(14903)
- 数学方法(14651)
- 理论(13453)
- 农(12908)
- 体(11109)
- 业经(11090)
- 教学(10248)
- 技术(9464)
- 务(9349)
- 财务(9320)
- 财务管理(9285)
- 体制(9087)
- 银(8938)
- 银行(8904)
- 企业财务(8818)
- 融(8638)
- 金融(8636)
- 行(8509)
- 机构
- 大学(228712)
- 学院(216761)
- 研究(81924)
- 济(75440)
- 经济(73321)
- 管理(70896)
- 理学(60156)
- 理学院(59222)
- 管理学(57673)
- 管理学院(57240)
- 中国(55073)
- 京(51304)
- 科学(50114)
- 所(42197)
- 财(41551)
- 范(41045)
- 师范(40649)
- 教育(40341)
- 研究所(37874)
- 江(36705)
- 农(36580)
- 中心(35597)
- 北京(33445)
- 师范大学(33305)
- 业大(31392)
- 财经(30942)
- 院(29862)
- 农业(28793)
- 州(28095)
- 经(28033)
- 基金
- 项目(138091)
- 科学(109482)
- 研究(106465)
- 基金(96419)
- 家(84414)
- 国家(83521)
- 科学基金(69685)
- 社会(64191)
- 社会科(60246)
- 社会科学(60229)
- 教育(59454)
- 省(54999)
- 划(49614)
- 基金项目(49018)
- 编号(44916)
- 自然(44147)
- 自然科(43131)
- 自然科学(43114)
- 自然科学基金(42350)
- 成果(42275)
- 资助(39745)
- 课题(36545)
- 重点(33647)
- 部(33111)
- 制(30093)
- 年(29857)
- 发(29819)
- 教育部(29011)
- 创(28854)
- 大学(28721)
共检索到357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赛扬
教师教育是我国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新理念,是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的宏观规划,是对教师专业化的系统性、连续性、终身性的客观认可,是对我国教师培养由师范院校单独承担转向多元开放格局后如何确保教师质量的制度设计。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教育制度,政府要转变对教师教育管理的方式,大学要积极承担教师教育的任务。
关键词:
教师教育 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 学习化社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栗晓红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考量中外合作办学对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作用可以看到,中外合作办学在促成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和树立高等教育制度典范的双重意义上具有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潜力,但中外合作办学所体现出来的"移植式课程"、"半截子留学"、教学单一定位、对合作双方的高度依赖使其还不能完全发挥影响作用。未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政策和合作双方对办学的定位。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制度变迁 中外合作办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海因兹-戴特·迈尔 侯龙龙
本文利用美国和德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历史比较数据,试图对导致制度变迁的三类因素的普遍性和运行机制进行评价。这些因素是:机遇(或外因)、内因以及理性的人类预见。其中理性预见是引起制度变迁的因素当中最少出现的,笔者例举了制度创立者和政府对制度变迁的干预来加以说明,并讨论了这些干预的相对效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喜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正元
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 ,是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重要的金融制度变迁无一不是在政府供给主导下进行的 ,而且 ,在相当长时期内将是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变迁的主导方式。这一制度变迁方式是由我国政治经济金融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乐先莲
本文重点论述德国政府把教师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地位,从教师教育政策立法、教师教育组织管理和教师教育投入等方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了教师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责任,并提出对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政府责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雷晓云 文辅相 张应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晓蕾 樊平军
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指的是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主要被三种路径依赖束缚:移植别国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制度的应急性选择、政府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强控制力。突破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束缚,实现制度创新,就要创新高等教育理念,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健全多元监督机制,并赋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辛维举
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工业化进程不同 ,社会主义国家在步入工业化进程前都经历了一个消除私营经济 ,建立单一公有制的制度急剧变迁的特殊阶段 ,而后由强政府的推动才走上了工业化道路。我国建国初期短短几年就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变迁 ,本文通过对这一阶段的分析 ,探讨了政府如何干预经济 ,实现制度变迁的历程 ,指出行政压力、国家资本渗透和群众性政治运动是社会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三种主要方式 ,并分析了其各自发挥作用的途径。
关键词:
建国初期 政府干预经济 制度变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红 刘俊昌 党凤兰
在中国经济从计划向市场过渡的制度变迁过程中,主导因素和决定性的变量是政府的行为,而政府行为制度变迁的关键是做政府该做的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的关键是缩短行政触角,减少政府对市场流通的限制;限制行业垄断,加强对自然垄断的管制;实行公共财政,提供公共物品。必须加强政府自身的能力建设,实施依法行政,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水平,培育社会中间组织,促进政府的职能到位,使政府的行为步入有限、合理、高效的轨道。
关键词:
政府行为 制度变迁 市场经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倪馨
在中国股票市场,政府供给的股票退市制度,影响了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如何完善退市制度供给与变迁中的政府行为,本文从修改并逐步完善相关退市制度、改革发行制度、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减少政府对退市公司的干预、强化证券交易所的作用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退市制度 政府行为 政府干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显未
在制度变迁进程中,当地方政府作为制度变迁主体的身份出现并采取行动时,其角色定位和行为方式具有多种形式,当具体的制度约束条件发生变化时,地方政府的角色也会产生演变,这些影响地方政府目标函数的变量主要包括经济利益、行政权力、意识形态等方面。中国制度变迁的特殊性直接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角色演变,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为界限来考察中国制度变迁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演变,可以分析出地方政府角色在三个时期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变迁 地方政府 角色 演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钟洪亮 吴宏洛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从国家—单位保障向国家—社会保障的转变。研究表明,不同时期社会保障水平与政府责任高度相关。文章认为新时期应通过能力建设加强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努力实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枝茂 张璐琴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变迁,指的是劳动力市场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它盖涵劳动就业制度、劳动力流动制度、工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劳动力市场实现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共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骆勤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需要,我国社会保障正在进行制度创新,政府职责重新定位是关键一步,“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使社会保障走向市场,真正发挥其“安全网”、“稳定器”的功能。本文试图从现阶段我国政府面临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政府在养老保险制度中所应承担的职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