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54)
- 2023(16497)
- 2022(14124)
- 2021(13005)
- 2020(11298)
- 2019(25349)
- 2018(25019)
- 2017(48408)
- 2016(26440)
- 2015(29806)
- 2014(29423)
- 2013(29333)
- 2012(27118)
- 2011(24103)
- 2010(24274)
- 2009(22637)
- 2008(22653)
- 2007(20410)
- 2006(18074)
- 2005(16045)
- 学科
- 济(111359)
- 经济(111219)
- 业(100437)
- 管理(92536)
- 企(91093)
- 企业(91093)
- 方法(49249)
- 数学(38861)
- 数学方法(38369)
- 财(35212)
- 业经(34538)
- 农(32344)
- 中国(26698)
- 务(23805)
- 财务(23734)
- 财务管理(23691)
- 农业(22531)
- 企业财务(22431)
- 技术(22370)
- 学(22256)
- 制(21170)
- 理论(21125)
- 地方(21041)
- 和(20204)
- 划(18507)
- 贸(18419)
- 贸易(18410)
- 易(17845)
- 策(17579)
- 体(16101)
- 机构
- 学院(382802)
- 大学(379146)
- 管理(154376)
- 济(152165)
- 经济(148972)
- 理学(132777)
- 理学院(131389)
- 管理学(129253)
- 管理学院(128575)
- 研究(124712)
- 中国(94385)
- 京(81868)
- 科学(78883)
- 财(71565)
- 农(66220)
- 所(63574)
- 业大(58563)
- 江(57806)
- 研究所(57579)
- 财经(56350)
- 中心(56167)
- 农业(52314)
- 北京(51435)
- 经(51051)
- 范(47151)
- 师范(46615)
- 州(46549)
- 院(45498)
- 经济学(44520)
- 财经大学(41453)
- 基金
- 项目(256032)
- 科学(201288)
- 研究(186295)
- 基金(185051)
- 家(161399)
- 国家(159986)
- 科学基金(138044)
- 社会(116457)
- 社会科(110350)
- 社会科学(110319)
- 省(101927)
- 基金项目(97663)
- 自然(90694)
- 自然科(88613)
- 自然科学(88588)
- 自然科学基金(87027)
- 划(84272)
- 教育(84061)
- 资助(76634)
- 编号(75778)
- 成果(60826)
- 重点(56740)
- 创(55264)
- 部(55150)
- 发(54789)
- 课题(52046)
- 创新(51011)
- 业(48952)
- 科研(48657)
- 项目编号(47526)
- 期刊
- 济(173561)
- 经济(173561)
- 研究(111252)
- 中国(73136)
- 管理(61961)
- 学报(61106)
- 农(61062)
- 财(58451)
- 科学(56419)
- 大学(46207)
- 学学(43783)
- 农业(42493)
- 教育(39893)
- 技术(35442)
- 业经(30291)
- 融(30238)
- 金融(30238)
- 财经(27842)
- 经济研究(27048)
- 业(24480)
- 经(24024)
- 问题(22060)
- 技术经济(20792)
- 科技(19042)
- 现代(18628)
- 图书(18503)
- 版(17962)
- 商业(17722)
- 理论(17687)
- 财会(16994)
共检索到566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宁 孙国栋
本文运用博弈论模型对政府和企业在构建产业链过程中的投入分配进行了分析,得出政府随着产业链构建的逐步完成会逐渐减少投入,而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会在政府投入不能达到理想状态时主动进行投入,从而使产业链完整地构建和良好地运作。
关键词:
政府 企业 产业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舒畅 乔娟 吴一平
循环经济的实践,需要在产业链中运行才能得以贯彻。本文拟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对上下游企业与政府是否愿意参与循环经济产业链及选择何种模式参与进行理论探讨。结果表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和稳定具有可能性,而参与循环经济产业链前后的成本收益差距、上下游企业间利润分配以及政府的监管力度是影响企业参与意愿的关键因素;对于政府而言,政府的管制意愿及力度也受企业合作意愿强度的影响。据此,提出应加强企业间合作、完善产业链条、构建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并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等措施。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产业链 三方博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典范 王超 陈磊
本文基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互促的视角,在对数字化产业链协同进行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8—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层面数字企业补助对其他企业数字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对数字企业的补助能够通过产业间的传导,为其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经济意义上,数字产业的补助具有正向的普惠性。统计意义上,数字化补助对非国有企业、服务业企业、成长期企业以及所在城市数字化关注度低的企业作用效果更为显著;同时,数字产业的发展对于制造类企业和衰退期企业同样起到了数字化转型的支持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其主要通过增加数字产业服务供给、激励数字化人力资本投入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产业链上游偏垄断且数字化解决方案专用性强,而下游竞争更充分、数字化方案通用性强,更能发挥数字化的规模效应,因此政府对数字企业的补助对产业链下游企业数字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产业数字化中也存在产业链协同效应,上游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对其下游企业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本文丰富了企业数字化促进机制和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研究,为企业数字化精准施策提供了一定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典范 王超 陈磊
本文基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互促的视角,在对数字化产业链协同进行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8—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层面数字企业补助对其他企业数字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对数字企业的补助能够通过产业间的传导,为其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经济意义上,数字产业的补助具有正向的普惠性。统计意义上,数字化补助对非国有企业、服务业企业、成长期企业以及所在城市数字化关注度低的企业作用效果更为显著;同时,数字产业的发展对于制造类企业和衰退期企业同样起到了数字化转型的支持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其主要通过增加数字产业服务供给、激励数字化人力资本投入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产业链上游偏垄断且数字化解决方案专用性强,而下游竞争更充分、数字化方案通用性强,更能发挥数字化的规模效应,因此政府对数字企业的补助对产业链下游企业数字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产业数字化中也存在产业链协同效应,上游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对其下游企业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本文丰富了企业数字化促进机制和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研究,为企业数字化精准施策提供了一定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郝书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旭强
本文在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兼并的典型特征的基础上,从现有的体制框架和经济背景出发,探讨了政府在国有企业兼并中正、反两方面作用,其正面效应主要体现在中介替代、部门协调、产品政策导向及保障相关者利益等方面,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追求部门利益导致的产权交易的行政性垄断及资源配置效益低下等方面。从动态的角度看,我国政府在企业兼并中的职能转换及角色定位应遵循以下两条:其一,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出于经济权力和信息能力方面的优势,对企业兼并的适度干预是必要的;其二,从长期看,作为目标模式,政府应政力于在企业兼并的政策、法律和监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企业购并,政府功能,定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畅
日本石化工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刘畅产业是经济的骨格,企业成长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基干产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石化工业是这一时期新兴骨干产业的代表。它完全依靠进口原料和技术,在政府指导下仅用十年。就由“幼稚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文雄,吴广谋,盛昭翰
本文以交易费用经济学为依据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企业集团化的过程中政府替代的可行性和必然性。然后结合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 ,从实践上证明了政府替代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以政府替代方式建立企业集团对政府的要求 ,即适当的干预强度和政府服务的高质量。最后 ,总结了我国企业集团化过程中政府替代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
企业集团 政府替代 交易成本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范荣华
目前,协同减排相关的实践多处在萌芽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缺乏系统科学地分析。基于企业协同减排视角,以碳交易为假设前提,构建了基于成本修正和风险修正的协同减排碳收益Shapley分配模型,提出了一套以贡献分配为基础,兼顾成本和风险的碳收益分配方案。在成本修正因子的构建上,结合协同减排的特点,考虑了协同减排过程中企业间内部交易的收益与开支,使得修正方案更加符合企业间协同减排的实践。研究不但为解决企业间协同减排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未来的碳交易机制完成后企业的应对措施提供了理论先
关键词:
协同减排 低碳 产业链 碳减排 合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贵富 赵英才
现代企业的竞争更多的是企业所在的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产业链中,每一个节点企业都无法完全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市场行为,而会受到产业链中其他企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产业链中节点企业的纵向关系,研究了产业链中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探讨了节点企业间的知识流动模式,提出了节点企业加盟产业链的一般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建武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的必然结果。通过农业产业化来加速农业的发展,需要有政府的支持,也就必然需要有效的政府行为,因而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与以往计划经济时期不同的农业管理体制来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服务。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政府行为,管理体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建斌
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织创新,在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基础设施的外部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生态环境破坏效应、产业集群拥挤效应和柠檬效应等诸多市场失灵的表现,需要政府的介入。本文在介绍了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中的政府作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阐释了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市场失灵,并基于市场失灵提出了政府的相应作用。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群 市场失灵 政府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武威 曹畅 王馨竹
立足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需求,利用政府采购来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需求侧政策功能优势。本文以2015—2021年度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就政府采购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效果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政府采购可以显著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激励效果在实质性创新与策略性创新中均有体现,政策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提升扩张发展效率及降低违规经营风险。聚焦直接的产业链供应链互动关系特征影响,供需互动周期越长、供需关系稳定性越强、供需活动透明度越高,则政府采购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持效果越突出。考虑间接的产业链供应链政策传导效果,政府采购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客户的创新水平都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性促进效果,但产业链供应链政策支持及传导影响主要在本地政府采购中得到体现。挖掘政策制约因素,财政透明度可以有效改善政府采购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实质性创新激励效果,且金融科技政策与政府采购创新政策支持整体上存在显著替代关系。应逐步完善政府采购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制度要求,持续优化区域及营商发展环境,建立健全有助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惊涛 孙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