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41)
- 2023(19219)
- 2022(16270)
- 2021(15279)
- 2020(12947)
- 2019(29759)
- 2018(29063)
- 2017(55735)
- 2016(30056)
- 2015(33572)
- 2014(33044)
- 2013(32676)
- 2012(29981)
- 2011(26866)
- 2010(26509)
- 2009(24543)
- 2008(24119)
- 2007(21016)
- 2006(18294)
- 2005(16225)
- 学科
- 济(125297)
- 经济(125148)
- 业(103867)
- 管理(98387)
- 企(92260)
- 企业(92260)
- 方法(57837)
- 数学(47724)
- 数学方法(47154)
- 财(37502)
- 农(36542)
- 业经(35151)
- 中国(32934)
- 务(25479)
- 财务(25409)
- 财务管理(25368)
- 农业(25221)
- 学(24065)
- 企业财务(24045)
- 制(23534)
- 贸(23037)
- 贸易(23024)
- 易(22442)
- 技术(22302)
- 和(21956)
- 理论(21637)
- 地方(21342)
- 划(20004)
- 策(19236)
- 环境(18361)
- 机构
- 大学(426381)
- 学院(426187)
- 济(176748)
- 经济(173372)
- 管理(172518)
- 理学(149529)
- 理学院(147996)
- 管理学(145599)
- 管理学院(144832)
- 研究(141614)
- 中国(108613)
- 京(90807)
- 科学(86497)
- 财(81111)
- 农(71270)
- 所(70230)
- 财经(65119)
- 研究所(63996)
- 中心(63918)
- 业大(63606)
- 江(61253)
- 经(59568)
- 北京(57146)
- 农业(56055)
- 经济学(53528)
- 范(52905)
- 师范(52341)
- 院(51695)
- 州(49098)
- 财经大学(48566)
- 基金
- 项目(291611)
- 科学(231075)
- 基金(214753)
- 研究(212404)
- 家(187602)
- 国家(186029)
- 科学基金(160887)
- 社会(136051)
- 社会科(128976)
- 社会科学(128943)
- 基金项目(113175)
- 省(111801)
- 自然(104907)
- 自然科(102547)
- 自然科学(102516)
- 自然科学基金(100732)
- 教育(96596)
- 划(94349)
- 资助(88580)
- 编号(85199)
- 成果(68087)
- 部(65043)
- 重点(64913)
- 创(62006)
- 发(61750)
- 课题(57767)
- 创新(57492)
- 国家社会(56882)
- 科研(55987)
- 教育部(55974)
- 期刊
- 济(191897)
- 经济(191897)
- 研究(124331)
- 中国(77724)
- 学报(66685)
- 管理(66676)
- 农(64877)
- 财(64681)
- 科学(62723)
- 大学(51376)
- 学学(48326)
- 农业(45236)
- 教育(41575)
- 技术(37817)
- 融(34481)
- 金融(34481)
- 财经(32218)
- 业经(32059)
- 经济研究(31277)
- 经(27779)
- 业(25849)
- 问题(24728)
- 技术经济(22175)
- 图书(21163)
- 科技(19931)
- 现代(19908)
- 版(19779)
- 贸(19705)
- 世界(19553)
- 理论(19106)
共检索到621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晓飞 关鑫 崔新健
近年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受到全球学者的高度关注,一些外国学者开始从制度视角对中国企业OFDI现象进行分析,试图探究企业OFDI的动机和行为方式。本文立足于对文献的系统梳理,从资源观和制度观理论相结合的视角对政府参与和中国企业OFDI行为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对企业国际化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府参与和作为制度主体对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的影响上。同时,政府参与会影响企业OFDI的意愿和能力,反过来,企业可以利用与政府的关系来获取有利于国际化的资源和政策环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袁其刚 郜晨 闫世玲
东道国政府治理水平对中国国际化经营方式影响如何?作为非洲最大的经济合作伙伴国,文章选取2007~2015年间中国企业对非洲37个国家直接投资数据,利用FGLS模型检验了东道国政府治理水平与治理距离对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治理水平对投资有正向促进作用,而治理距离对中国企业OFDI的影响不同于已有研究结论,即差异较大的治理距离有利于企业对外投资;(2)基于投资动机视角进一步考察发现,政府治理水平对市场寻求型和资源寻求型投资均产生抑制作用,而治理距离对资源寻求型投资有抑制作用,对市场寻求型投资有促进作用;(3)拓展检验发现,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中高收入国家以及英语语言国家的政府治理水平与企业投资正相关,而治理距离只对在中低收入国家投资影响显著。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凌霄
本文探讨了政府参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其投资绩效的影响。首先从理论层面论证了政府参与对不同所有制形式企业OFDI绩效的影响机理,然后运用2002-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以及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数据库等的合并数据,用制度质量、OFDI国有化程度以及政策因素三个指标实证检验了政府参与对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法律秩序、政府稳定性指标以及投资政策因素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企业OFDI绩效,而官僚体系质量以及腐败因素却显著抑制了企业OFDI的绩效;OFDI国有化程度越低,企业OFDI绩效则越高;政府对国有企业提供的优惠政策抑制了其投资经营绩效的提高,政府参与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晓玲 张亚男
本文根据股权主体的不同将企业分为央企、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三类,利用泊松计数数据回归模型评估了2011—2013年间中国企业OFDI的国际区位选择。研究发现,中国企业OFDI的区位选择因股权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地方国有企业被吸引到自然资源丰富但政治不稳定的国家;央企被吸引到政治稳定的国家并寻求技术和战略资源;民营企业更多的则是市场寻求者。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单娟 吴珂珂 董国位
文章以中国市值最大的200家上市公司在2009-2014年的海外投资为样本,探究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区位选择过程中的驱动因素,比较了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在区位选择上的不同动机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区位选择的驱动因素与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有所不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受企业所有制的影响,私有企业倾向于被东道国广大的市场规模与技术资源所吸引,而国有企业容易受政府政策所影响,更多地投资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同时受贸易成本影响较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晨光
随着极地进入"开发时代"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逐渐成为中国参与极地治理的新兴主体。在这一进程中,中国企业既受到自身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驱动,同时也受到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的制约,它们共同影响并塑造了企业参与极地治理的行为机制。但是,利益和责任之间并非简单的矛盾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中国企业参与极地治理,还需政府、科研团体、非政府组织等支持与配合,在保障企业合法利益、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寻求进路。
关键词:
中国企业 极地治理 行为机制 利益 责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海月 黄玲 刘诗奕 高亮
文章梳理了2005—2015年761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OFDI)事件,并与东道国特征数据和上市公司治理数据进行匹配,立足东道国和行业层面分别考察了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OFDI羊群行为的存在性。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在东道国和行业层面均存在羊群跟随行为。进一步分析,东道国特征以及公司治理机制与投资羊群行为显著相关,且东道国与行业投资羊群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东道国选择的羊群行为主要受到诸如资源禀赋、劳动力成本等东道国特征的显著影响,而行业投资羊群行为则受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高管持股等公司治理机制的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余杰 衣长军 王伟 申慧云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应引起广泛关注,而较少研究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中国企业OFDI的机制机理。文章基于2011~2018年《全球企业绿地投资数据库》,以百度搜索指数作为管理者注意力配置指标,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OFDI的影响。结论表明:首先,“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OFDI总量实现逆势增长,且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及使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之后,结论仍然成立;其次,“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对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海上丝绸之路及与中国邻近沿线国家的投资增长;最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增进管理者对沿线国家的注意力配置,进而促进中国企业OFDI。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霄鹏 赖石成
全球化下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核心技术、品牌、市场渠道等稀缺要素已成为关键的战略要素,无优势企业更应该开展以获取先进技术为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整合全球的智力资源,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文章探讨了技术寻求型OFDI的不同模式,并通过典型行业的技术寻求型OFDI的实践,说明技术寻求OFDI是比"以市场换技术"更为有效的提升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选择,在综合分析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现状、面临的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今后的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提供可借鉴的战略性
关键词:
技术寻求 OFDI 技术研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欣 李宁 陈经伟
本文构建一个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综合数据集,研究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机制,并以初次OFDI企业数据为样本进行回归来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会显著促进中国企业OFDI行为;变换不同方法测度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进行回归,结论依然成立;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对中国企业OFDI行为的促进作用越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越高,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对OFDI行为的促进作用越强;相较于国有企业,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非国有企业OFDI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强;当企业OFDI东道国具有较高的治理水平时,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促进企业OFDI的作用更强。进一步地,从动态分析视角来看,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促进企业OFDI行为的作用持续期为三年,且在第二年该促进作用最强;从投资广度和深度视角来看,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OFDI广度和深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本文不仅丰富了中国企业OFDI行为作用力问题的研究,对中国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政策制定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一方面,政府应加快完善资本要素市场,消除资本要素市场分割等约束机制,让企业OFDI决策回归自身能力和投资动机;另一方面,政府应实行有效的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增强企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现OFDI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企业 资本要素市场扭曲 OFDI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川 杨玉龙 高苗苗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办法,首先从实务工作者所描述的非财务绩效考核失灵现象中归纳出当前中国企业非财务绩效考核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对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整合之后指出这些问题给现有的非财务绩效考核研究所带来的挑战,最后本文着力探讨了现有研究受到挑战的可能原因,并尝试给予未来的理论研究以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韩冰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FDI流出量迅速增长,最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更是以近翻番的速度增长。按照邓宁关于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杰 刘元春 郑文平
本文从微观层面来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和增加值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转型背景下政府干预行为对企业出口和增加值率关系可能造成的作用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结果发现,出口确实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增加值率造成抑制效应。而且,出口通过对企业研发和广告投入的抑制强化了这种抑制效应。进一步发现,政府干预对企业出口和增加值率之间关系造成了扭曲效应。首先,国有和外资企业有着更高增加值率,这可能反映出政府政策偏向和不平等带来的影响效应,然而,与民营企业对比,这并没有促使它们具有获取更高出口收益的能力。其次,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并没有使得出口企业获得更高增加值率,相反其表现出的是抑制效应。最后,地方政府干预所造成的要素市场扭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申俊喜 陈甜
文章基于企业所属行业在东道国的受管制程度和国际化经验程度两个情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华为和吉利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进入模式选择决策矩阵,为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决策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当行业受管制程度较高而企业国际化经验程度较低时,企业宜采取绿地投资的进入模式;当行业受管制程度较低而企业国际化经验程度较高时,企业宜采取跨国并购的进入模式;当行业受管制程度和企业国际化经验程度都较高或都较低时,企业宜采取合资新建的进入模式。
关键词:
技术寻求型OFDI 进入模式 华为 吉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