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52)
- 2023(8173)
- 2022(7266)
- 2021(6801)
- 2020(5953)
- 2019(13708)
- 2018(13483)
- 2017(27244)
- 2016(15017)
- 2015(16888)
- 2014(17262)
- 2013(17110)
- 2012(16478)
- 2011(14983)
- 2010(15338)
- 2009(14401)
- 2008(14288)
- 2007(13350)
- 2006(11597)
- 2005(10431)
- 学科
- 济(62437)
- 经济(62365)
- 管理(44133)
- 业(40870)
- 企(31227)
- 企业(31227)
- 方法(29306)
- 数学(26414)
- 数学方法(26143)
- 农(19730)
- 财(19427)
- 中国(16027)
- 贸(13338)
- 贸易(13336)
- 易(12947)
- 农业(12886)
- 地方(12830)
- 学(12520)
- 制(12289)
- 业经(11907)
- 策(10289)
- 银(10057)
- 银行(10034)
- 行(9598)
- 务(9515)
- 财务(9489)
- 财务管理(9458)
- 融(9329)
- 金融(9327)
- 和(9249)
- 机构
- 学院(220591)
- 大学(219493)
- 济(94480)
- 经济(92433)
- 管理(85250)
- 研究(75286)
- 理学(72969)
- 理学院(72192)
- 管理学(71064)
- 管理学院(70642)
- 中国(57743)
- 财(46359)
- 京(45952)
- 科学(45546)
- 农(39387)
- 所(39172)
- 财经(35752)
- 研究所(35346)
- 中心(35163)
- 江(34365)
- 业大(32568)
- 经(32305)
- 农业(31298)
- 经济学(29148)
- 北京(29010)
- 范(28489)
- 师范(28248)
- 州(26942)
- 院(26544)
- 经济学院(26436)
- 基金
- 项目(140681)
- 科学(110244)
- 研究(103547)
- 基金(101753)
- 家(87877)
- 国家(87124)
- 科学基金(73947)
- 社会(65044)
- 社会科(61631)
- 社会科学(61611)
- 省(54799)
- 基金项目(53323)
- 教育(47454)
- 自然(47417)
- 划(46448)
- 自然科(46267)
- 自然科学(46251)
- 自然科学基金(45402)
- 编号(43442)
- 资助(42649)
- 成果(35861)
- 部(32152)
- 重点(31483)
- 发(30661)
- 课题(29749)
- 创(28504)
- 教育部(27242)
- 科研(27087)
- 创新(26747)
- 性(26649)
共检索到329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尹华
消费需求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和归宿,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而消费不足恰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保增长"的关键在于全方位的启动内需,如何利用居民消费拉动内需是政府的当务之急。我国政府需要通过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消费的政策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居民消费客体质量及刺激居民消费心理等途径来提高居民消费的水平,进而拉动内需,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
居民消费 拉动内需 经济增长 消费需求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亮 朱琛
近年来,我国消费需求不足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增长的症结。为此,我国政府适时提出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方针。目前,我国仍有8亿人口在农村,农村居民是我国最大和最具潜力的消费群体。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受限、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受阻及城镇居民增量消费短时内难以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应成为当前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讨论了当前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可行性,对1985~2008年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间相互关系的变动趋势做了实证分析,分析了其影响系数变化的原因,并就当前如何发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支撑作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茹梅 吕津
消费结构反映人们消费的具体内容、水平和质量。研究消费结构对制定各项经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居民消费、促进消费与生产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消费结构的实质剖析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的迅速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快的转层升级过程。 1.消费结构的构成。消费结构是一个由多层次、多角度规定的经济范畴,从不同层次或角度,可划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伟群 程世勇
本文指出挖掘农村地区消费潜力、快速拉动内需,必须积极探索完善城乡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增加土地要素资产性收入、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创新。
关键词:
农村消费潜力 消费倾向差异 城乡统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符明恺
扩大内需是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题,杠杆率的变化会对我国扩大内需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2-2021年的样本数据,从政府杠杆率和居民杠杆率不同视域,研究了杠杆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当前阶段而言,我国政府杠杆率和居民杠杆率攀升整体上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但比较分析发现,相较于政府杠杆率而言,居民杠杆率对消费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同时,杠杆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居民消费的影响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收入仍然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核心因素,而人口老龄化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消费抑制作用,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利率水平的提高则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抑制作用,房价上涨会对居民消费产生较为明显的挤出效应。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杠杆率 居民消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晓莲 李玉双
文章参考Bouakez and Rebei(2007)的思路,从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互补性的视角发出,构建一个包含财政支出冲击的DSGE模型,研究我国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出增加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出效应,对总产出有促进作用。虽然我国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出效应,但是,模型模拟结果显示,通过增强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间的互补性,可以将财政支出的挤出效应变成挤入效应,从而使得财政支出增加能够同时促进产出和居民消费。
关键词:
政府支出 居民消费 DSGE模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治觉
本文利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1978-2004年的数据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引致效应;结构上,在1994-2004年间,政府投资性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政府消费性支出和转移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引致效应。为了进一步引导居民消费,启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应进一步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减少政府投资性支出的比例,增加政府消费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比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治觉 陈雨湖 张亮亮
本文利用1997-2010年31个省份的数据建立空间滞后模型(SAR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SEM模型),分析中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SAR模型和SEM模型表明人均收入和政府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显著的引致效应,基本建设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SAR模型中的空间滞后项系数显著为负,表明各地区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SEM模型表明居民消费支出除受到相邻省份人均收入、基本建设支出、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的影响外,还受到空间相邻的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政府支出 居民消费 空间面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欣蕾 孙小清 关永娟
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经济学者也是各国政府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3年的相关数据,通过OLS回归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政府支出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范围来看,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挤入效应;而从农村和城镇单独分析的结果看,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挤入效应,而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挤出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文章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支出 居民消费 挤出效应 挤入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睿
在当前外需萎缩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居民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最主要动力,然而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状况并不理想。造成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因素,既有收入与分配、收入来源的不稳定,又有流动性约束。因此,只有增加居民收入并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快消费信贷步伐、减轻流动性约束的限制,才能促进居民消费,从而扩大我国国内需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生旺 陈鑫
新发展格局下,拉动居民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之一。居民消费的前提之一是居民拥有一定的可支配收入,另一个前提是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针对我国居民消费现状,拉动居民消费的税收政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一是将个人所得税以个人为课税单位改为以家庭为课税单位,以体现以家庭为单位的支出需求,同时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应充分体现家庭抚养子女人数的不同,从而增加居民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二是降低生活必需品和书籍等的增值税税率,减轻基本生活的物质及精神产品的税负,拉动居民消费需求;三是调整消费税政策,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争鸣,陈伟彦
一、引言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在我国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之后,出于对快速实现工业化的战略考虑,国家通过财政手段保持着高积累率,并凭借行政力量于1958年后开始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人为造成一个难以逾越的界限,城乡差距从而进一步扩大。改革开...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伟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洪江 吴君
本文通过扩展凯恩斯消费模型理论,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其一,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确实具有挤入效应,根据控制变量的不同,其作用在0.056至0.625之间波动,在加入滞后居民消费对当期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后,其挤入效应更为显著;其二,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不仅取决于其数量和结构,还取决于居民财富水平、财政收入高低等相关因素。其政策意义在于,政府财政支出应以消费为重心,以增加政府消费支出规模提升居民消费水平,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政府消费 居民消费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