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2)
- 2023(13292)
- 2022(10965)
- 2021(9912)
- 2020(8183)
- 2019(18255)
- 2018(17817)
- 2017(34001)
- 2016(18225)
- 2015(20027)
- 2014(19518)
- 2013(19219)
- 2012(17961)
- 2011(15907)
- 2010(16517)
- 2009(15459)
- 2008(15613)
- 2007(14559)
- 2006(13135)
- 2005(12126)
- 学科
- 业(84270)
- 济(84151)
- 经济(83960)
- 企(77546)
- 企业(77546)
- 管理(72365)
- 业经(31369)
- 财(28495)
- 农(27576)
- 方法(27536)
- 中国(26046)
- 地方(21716)
- 技术(21651)
- 农业(19824)
- 务(19794)
- 财务(19771)
- 财务管理(19743)
- 企业财务(18684)
- 数学(18629)
- 数学方法(18511)
- 制(17991)
- 和(16071)
- 理论(16016)
- 策(15808)
- 划(15275)
- 技术管理(14102)
- 体(13596)
- 银(13148)
- 银行(13134)
- 发(13076)
- 机构
- 学院(259143)
- 大学(251658)
- 济(112295)
- 经济(110173)
- 管理(105886)
- 理学(89338)
- 理学院(88440)
- 管理学(87560)
- 管理学院(87023)
- 研究(85021)
- 中国(68223)
- 财(55541)
- 京(53626)
- 科学(46979)
- 江(42602)
- 财经(42132)
- 所(41738)
- 农(39297)
- 中心(38751)
- 经(37988)
- 研究所(36614)
- 北京(34239)
- 州(33802)
- 经济学(32892)
- 业大(32632)
- 范(32389)
- 师范(32142)
- 院(30736)
- 财经大学(30547)
- 商学(30090)
- 基金
- 项目(160183)
- 科学(129384)
- 研究(125373)
- 基金(115331)
- 家(97308)
- 国家(96290)
- 科学基金(85521)
- 社会(83597)
- 社会科(78473)
- 社会科学(78449)
- 省(65802)
- 基金项目(60763)
- 教育(56129)
- 划(52302)
- 自然(51177)
- 编号(50945)
- 自然科(50057)
- 自然科学(50049)
- 自然科学基金(49255)
- 资助(44757)
- 成果(41277)
- 发(40030)
- 创(39890)
- 业(36580)
- 创新(36156)
- 课题(35747)
- 重点(35651)
- 部(35120)
- 国家社会(33927)
- 发展(33382)
- 期刊
- 济(140610)
- 经济(140610)
- 研究(83921)
- 中国(61618)
- 财(47817)
- 管理(47742)
- 农(38887)
- 科学(32587)
- 教育(31724)
- 学报(29951)
- 融(27108)
- 金融(27108)
- 农业(26614)
- 技术(25973)
- 业经(25887)
- 大学(24675)
- 学学(23041)
- 财经(21778)
- 经济研究(21608)
- 经(18909)
- 问题(17513)
- 业(16427)
- 技术经济(16008)
- 现代(13925)
- 商业(13665)
- 科技(13536)
- 世界(13338)
- 贸(13279)
- 财会(13140)
- 经济管理(13135)
共检索到418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俊周 杜梦阁 齐念念
文章利用我国2010—2019年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考察分析了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分维度指标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探讨了产权异质性对企业社会责任调节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创新补贴对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U”型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提升能够使二者的“U”型关系变得平缓。企业对股东、员工、供应商和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对政府创新补贴与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U”型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而企业对环境、政府和公众履行社会责任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对政府创新补贴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U”型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国有企业向股东履行社会责任的调节作用强于非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向员工、供应商和消费者、政府和公众履行社会责任的调节作用强于国有企业。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昭 刘映曼
基于2012~201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依照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程序,运用逐步回归方法,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从总效应来看,政府补贴抑制了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但是政府补贴也通过激励企业创新进而对企业发展质量产生了正向影响,企业创新发挥的正向间接效应弱化了政府补贴直接效应的负向影响,具体表现为遮掩效应。企业生命周期的分样本研究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效果以及对企业创新的遮掩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促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企业创新积极性,因此政府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并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
政府补贴效应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创新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瑶小雪 许恒 于畅
创新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以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理论和实证分析政府补助对企业高质量创新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在政府补助与企业高质量创新关系中起到中介传导作用;市场势力和行业竞争在上述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且行业竞争程度适中和较强的样本中市场势力的正向调节作用较大,行业竞争弱的样本中调节效应不显著;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联合申请专利、非国企以及融资约束小的样本中政府补助的高质量创新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基于此,应“因势而异”“因市而异”,对不同市场势力和处于不同市场结构(即竞争程度)的企业进行差异化的补助政策;应“因类而异”地根据专利类型给予不同的补助政策,激发独立型专利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应视企业性质和财务状况而异,重点关注民营企业和融资困难的企业;辅以其他扶持政策和监管政策配套实施,以充分发挥政府补助的高质量创新促进效果。
关键词:
高质量创新 政府补助 市场竞争 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飞 李腾 刘晗
基于201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作为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显著促进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政府补贴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技术创新和提升企业绩效共同促进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影响在产业发展的不同周期中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政府补贴显著提升了形成期和成长期产业中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影响并不显著,这种差异还体现在企业产权性质上。应从优化资金配置视角提升政府补贴效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曹平 郑舒允
基于2012—2019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本文深入探究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技术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倒“U”型非线性影响;技术创新会负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倒“U”型影响,提高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阈值;在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共同作用下,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得到了提升。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为今后我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技术创新 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治理 温军 赵建兵
笔者从信号传递的视角理论诠释了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基于2004年~2013年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DID方法、Probit模型和固定效应计数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政府研发补贴有助于缓解潜在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社会投资者(特别是银行贷款)产生信号传递效应;较之银行长期贷款,政府研发补贴对银行短期贷款的信号传递效应更强;政府研发补贴本身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但政府研发补贴与银行贷款跟进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协同促进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邵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经济更具活力和韧性;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和管理提升,培育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探索形成了一批企业管理创新成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华晶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物质财富快速积累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在企业这一经济主体层面实现创新与绿色发展的高度契合,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命题。本文从创新和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协同出发,梳理了企业绿色创新架构,提炼出企业绿色创新的后果主义、契约主义、行动主义、德性主义和认知主义五种进路,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优化制度设计、规范治理架构、激发企业家精神、营造伦理氛围和注重心理机制建设五种对策建议,以期实现企业绿色创新进路融合,发挥企业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企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水平。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绿色创新 融合 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忠禹
去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我国广大企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迎难而上,扎实工作,企业管理创新取得了新成绩,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全面部署了2019年的经济工作,对企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围绕本次大会"深入推进管理创新,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我谈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精益生产方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华军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应运而起,创新已成为企业决胜市场,掌握话语权的法宝。因此,作为新型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只有建立高附加值战略布局,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产品,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机制,下大力气吸引、培养和留住创新人才,才能使自己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创新企业 人才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庆东 孙雅茹
本文选择2009—2019年创业板高新技术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以专利对创新产出质量进行测度,从财政补贴和研发费用税收优惠政策解释政府补贴,实证检验风险投资行业专长和政府补贴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质量中的作用与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政府补贴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质量的影响呈现出异质性,其中财政补贴对创新产出质量产生显著抑制作用,而研发费用税收优惠政策则显著提升创新产出质量;风险投资行业专长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质量;风险投资行业专长显著削弱财政补贴对创新产出质量的抑制作用,同时显著增强研发费用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产出质量的正向推动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思涵 张明昂 王雨坤
建设负责任的服务型政府是改善政企关系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开展的“电视问政”节目帮助地方政府了解社会诉求并且可以及时响应这些问题。文章把“电视问政”节目的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服务型政府建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视问政”显著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而且设置打分环节、采用直播形式及宣传力度较强的“电视问政”节目影响更大。同时,对非国有企业、初创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也更强。机制分析表明,“电视问政”通过减少政府干预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了企业进入市场和研发创新,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文章从政府回应视角丰富了服务型政府与企业生产率的研究,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证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史洁琼
创新产出是衡量政府研发补贴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014—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考察了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推动了企业创新产出量质齐升,但其质量提升效应不及数量推动效应;政府研发补贴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民营企业、高竞争程度行业和市场化环境较差地区企业的策略性创新行为;政府研发补贴的持续性是提升企业创新质量的关键路径。据此,本文提出:政府要进一步优化研发补贴政策设计,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构筑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本文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与生存分析方法系统地评估了政府补贴对企业新产品创新的微观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只有适度的补贴才能够显著激励企业新产品创新,而高额度补贴却抑制了企业新产品创新,补贴强度的"适度区间"为[0.0009,0.0399]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表明,"寻补贴"投资是高额度补贴抑制企业新产品创新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还考察了补贴的创新激励效应在不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地区的差异,发现更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了补贴对企业新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后,本文进一步采用生存分析方法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新产品创新持续时间的影响,发现政府补贴总体上延长了企业新产品创新的持续时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夏晶 范丽君
考虑政府的最优补贴策略及其对企业、消费者和社会的影响问题。纳入政府、创新企业和异质性消费者三个主体,构建政府分别补贴给企业和消费者以及无政补贴时的博弈模型并分析均衡结果。研究表明:当创新产品生产成本处于较低或者中等水平时政府才应当实施补贴,否则不要补贴,并且创新产品生产成本越低,最优补贴额度越高。政府补贴给企业或者消费者时,等效地扩大了创新产品的需求,改善了企业收益、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并且,当企业面对异质性消费者时,政府补贴对企业的新产品创新起到积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