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8)
- 2023(10848)
- 2022(8962)
- 2021(8154)
- 2020(7016)
- 2019(15279)
- 2018(15155)
- 2017(29463)
- 2016(15670)
- 2015(17225)
- 2014(16632)
- 2013(16263)
- 2012(14598)
- 2011(12857)
- 2010(13309)
- 2009(12938)
- 2008(13125)
- 2007(12243)
- 2006(10836)
- 2005(10180)
- 学科
- 业(82853)
- 企(78655)
- 企业(78655)
- 管理(72502)
- 济(65499)
- 经济(65379)
- 财(29297)
- 业经(28073)
- 方法(24881)
- 农(22795)
- 务(20749)
- 财务(20733)
- 财务管理(20703)
- 制(20222)
- 技术(19822)
- 企业财务(19626)
- 数学(16749)
- 数学方法(16632)
- 中国(16489)
- 农业(16472)
- 体(15302)
- 划(14904)
- 策(14453)
- 技术管理(13733)
- 理论(13709)
- 体制(13604)
- 和(12968)
- 企业经济(12489)
- 经营(12164)
- 银(11223)
- 机构
- 学院(222678)
- 大学(216645)
- 济(97615)
- 经济(95858)
- 管理(94584)
- 理学(80508)
- 理学院(79842)
- 管理学(79142)
- 管理学院(78694)
- 研究(66048)
- 中国(55358)
- 财(52153)
- 京(44261)
- 财经(39418)
- 江(35823)
- 经(35636)
- 科学(34814)
- 农(31999)
- 所(31281)
- 中心(30717)
- 经济学(29137)
- 财经大学(28799)
- 商学(27642)
- 业大(27591)
- 州(27587)
- 北京(27504)
- 商学院(27400)
- 研究所(27105)
- 经济学院(26156)
- 经济管理(24771)
- 基金
- 项目(138424)
- 科学(112729)
- 研究(107843)
- 基金(102416)
- 家(85823)
- 国家(84992)
- 科学基金(76598)
- 社会(71997)
- 社会科(68344)
- 社会科学(68329)
- 省(55687)
- 基金项目(54120)
- 教育(48043)
- 自然(46757)
- 自然科(45737)
- 自然科学(45727)
- 自然科学基金(45037)
- 划(44021)
- 编号(42677)
- 资助(39732)
- 创(36182)
- 成果(34343)
- 制(34337)
- 业(33928)
- 创新(32669)
- 部(31201)
- 重点(30251)
- 国家社会(29945)
- 发(29600)
- 课题(29253)
- 期刊
- 济(118264)
- 经济(118264)
- 研究(69554)
- 中国(48078)
- 财(46944)
- 管理(43656)
- 农(31766)
- 科学(26640)
- 学报(24195)
- 融(23443)
- 金融(23443)
- 技术(21993)
- 农业(21405)
- 业经(21301)
- 财经(20722)
- 大学(20703)
- 教育(20352)
- 学学(19688)
- 经济研究(18140)
- 经(17898)
- 问题(14619)
- 技术经济(13928)
- 财会(13884)
- 业(13737)
- 现代(12369)
- 会计(12237)
- 科技(11678)
- 商业(11284)
- 世界(11122)
- 贸(11111)
共检索到347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玥
本文构建了中国情景下政府创新补助信号传递机制模型,说明了在政府技术审查能力及项目监管能力满足一定条件时,创新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直接补充和对外部投资的间接带动,表明了产业政策中有限有为政府的作用。选取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手工搜集和关键词筛选方法得到企业创新补助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Heckman两步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等方法系统地评估了政府创新补助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微观政策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创新补助会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和实质性创新产出的增加,而非创新补助对企业创新无显著影响。创新补助对民营企业、处于成长期及公司高管具有研发背景的企业的研发创新有显著激励作用。进一步实证分析验证了政府创新补助的信号传递机制,即企业获得创新补助会向外释放积极信号,从而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集聚。本文认为,应提高政府对创新补助项目的技术审查能力及监管效率,优化项目筛选标准及程序。在创新政策制定时要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企业为主导,重在发挥政府支持有限社会资源向企业科技创新配置的引导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新民 宋红汝 范柳
基于信号理论,从内外部信号视角出发,以2012-2018年中国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聚类稳健双向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政府补助、企业创新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外部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向外部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能够给科技型中小企业带来更多的外部投资;高风险的企业创新会抑制外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向外部投资者传递消极信号。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的交互作用方面:政府直接补助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创新对投资者投资决策带来的消极影响,而间接补助则正向调节企业创新产出向投资者传递的消极信号。最后,提出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对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璐 张彩江 贺建风
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有效的政府政策将有助于更好的实现企业创新。在此背景下,政府补助行为能否引导社会资金发展企业创新值得深入探究。本文使用2010~2017年深市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政府补助能否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约束,发挥信号传递作用,增加企业外源融资,进而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能够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约束,发挥信号传递作用,增加企业股权融资,刺激股权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政府补助在科技型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信号传递作用存在地区差异,政府补助在东部地区的表现与本文主要结果一致,而在中西部地区,政府补助虽然能通过信号传递作用增加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但并不能刺激股权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明海 李小静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普遍面临外部融资约束和创新投入不足两大瓶颈,破除这两大瓶颈,迫切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激励。该文通过构造因果循环结构联立方程模型,采用2009-201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政府干预、外部投资与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信号传递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在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信号传递效应,但是对于最终产出没有明显影响;政府干预有助于外部投资的增加,而外部投资在企业自主创新各阶段具有不同的影响,并在政府干预对创新产出和创新绩效的信号传递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最终产出对创新投入和外部投资具有反馈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明海 李小静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普遍面临外部融资约束和创新投入不足两大瓶颈,破除这两大瓶颈,迫切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激励。该文通过构造因果循环结构联立方程模型,采用2009-201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政府干预、外部投资与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信号传递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在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信号传递效应,但是对于最终产出没有明显影响;政府干预有助于外部投资的增加,而外部投资在企业自主创新各阶段具有不同的影响,并在政府干预对创新产出和创新绩效的信号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万君 苗仲桢 季桓永 周思源
现有研究认为信号传递有助于降低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企业面临的“非合法性折扣”风险,但就如何有效使用信号传递策略存在悖论。基于最优区分理论,以网络资源身份特征作为企业信号传递的主要表征,在区分一致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探索两者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协同效应。基于中国沪深上市高技术企业样本,发现在控制企业信号传递一致性和差异性特征的前提下,二者交互是影响技术创新扩散的主要因素,并且该影响受到企业历史业绩的负向调节。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信号传递理论在技术创新扩散领域的应用,为企业创新实践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莹 彭正银 车响午
以典型的创新企业为样本,从任务复杂程度与关系专用性资产的互动切入,探讨了“基于关系传递的创新企业适宜采用哪种治理机制”。结果发现:当创新企业承担的任务复杂程度较高,在投入较高的关系专用性资产的交易中,会采用信任机制;在关系专用性资产投入较低的交易中,创新企业会采用基于契约的信任机制。当创新企业承担的任务复杂程度较低,在关系专用性资产投入较低的交易中,会采用契约机制;在投入较高的关系专用性资产的交易中,创新企业会采用基于信任的契约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慧雪 沈毅 郭怡群
以2009—2017年创业板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研究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区域创新环境是否会改变政府补助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提高了企业研发支出和专利产出,也提高了企业发明专利,即政府补助同时提高了企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进一步将创新环境指数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发现区域创新环境越差的地区,政府补助的促进作用越强。本文的结论建议是提高补助效率,政府在制订和实施补助政策时应该考虑区域创新环境,实行差异化的补助政策。
关键词:
政府补助 研发支出 专利 创新环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志元 马永凡
政府补助对企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面对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困境,政府补助能否进一步发挥效力值得深入探究。本文选取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关键词筛选和人工复核的方法识别政府的数字化转型补助,基于信号传递视角系统评估政府补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内生性等问题后,政府补助对企业数字化水平具有积极效应;在信号传递机制中,政府补助通过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缓解融资约束及增强产学研协同能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显示,政府补助会因企业、行业和区域特征而产生非对称效果;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补助能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质量,但也使得企业间的分化加剧。本文对深入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政府定位及完善相关补贴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柳学信 孔晓旭 刘春青 王琪
利用2007—2015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样本,研究高额的政府补助是否促进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并将企业研发支出作为中间变量分析这种影响的作用路径。在控制企业规模和企业科研人员数量之后,政府财政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提高的正面激励作用是显著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补助对国有企业的研发支出具有激励作用,但对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支出具有"挤出"作用。企业研发支出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其中研发支出与发明专利的数量负相关,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数量正相关。
关键词:
政府补助 研发支出 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谷丽静 王星星
本文以微观企业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来探究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并进一步考察该机理在不同的产权性质与市场化进程中的差异。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直接的资源补充效应,而且能通过信息传递效应增加外部融资,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传递效应主要通过增加企业股权融资来实现,而对银行贷款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对企业分组分析发现,这两种效应只有在民营企业组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组中显著,而在国企组中政府补助只发挥了资源补充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组两种效应均不显著。
关键词:
政府补助 技术创新 资源补充 信息传递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谷丽静 王星星
本文以微观企业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来探究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并进一步考察该机理在不同的产权性质与市场化进程中的差异。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直接的资源补充效应,而且能通过信息传递效应增加外部融资,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传递效应主要通过增加企业股权融资来实现,而对银行贷款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对企业分组分析发现,这两种效应只有在民营企业组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组中显著,而在国企组中政府补助只发挥了资源补充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组两种效应均不显
关键词:
政府补助 技术创新 资源补充 信息传递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姚佩怡
中小企业是中国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主体之一,在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备受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本文在梳理既有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政府补助对于企业创新影响的内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于企业创新具有助推器作用和积累作用,政府补助能够为战略代表性行业企业创新“锦上添花”,但并不能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为企业“雪中送炭”;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程度有助于企业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地方财政政策制定、企业战略制定等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意义。
关键词:
政府补助 企业创新 中小企业 调节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石俊国 陆子群 陈彬
将企业创新决策分为"是否创新"及"投入多少"两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加上市场势力这一解释变量,研究不同的市场势力和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基于2007~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使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对以上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政府补助和买方势力对企业创新决策和创新投入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卖方势力可以显著提高研发概率,但对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不显著。企业拥有不同买方势力和卖方势力的组合时,政府补助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翠香 臧冲冲
政府补助是国家纠正市场失灵、解决技术创新投资不足的重要制度安排,技术创新理论给出了政府科技补助合理性的依据。近年来,绿色技术创新及相关政府补助受到特别关注。从效果看,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效应,即激励效应和挤出效应。学者们的实证研究分别给出了两种效应的证据,认为两种效应随补助力度的增加呈倒U形分布。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政府补助所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异,在创新初期给予的政府补助其政策效应更为明显。直接补助和间接补助的效果也有所不同。间接补助属于普惠性政策,而直接补助发
关键词:
政府补助 技术创新 激励效应 挤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