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93)
- 2023(8306)
- 2022(6805)
- 2021(6179)
- 2020(5432)
- 2019(12360)
- 2018(11966)
- 2017(24499)
- 2016(13109)
- 2015(14653)
- 2014(14316)
- 2013(14487)
- 2012(13252)
- 2011(11432)
- 2010(11743)
- 2009(11371)
- 2008(11823)
- 2007(10864)
- 2006(9491)
- 2005(8840)
- 学科
- 业(82856)
- 企(79086)
- 企业(79086)
- 济(69124)
- 经济(69043)
- 管理(64979)
- 方法(35778)
- 财(31925)
- 数学(28108)
- 数学方法(28053)
- 业经(26156)
- 务(24732)
- 财务(24728)
- 财务管理(24694)
- 企业财务(23649)
- 农(20939)
- 农业(16032)
- 技术(15786)
- 制(15377)
- 划(13545)
- 策(13537)
- 中国(12770)
- 体(12663)
- 企业经济(12489)
- 经营(12120)
- 和(11704)
- 体制(11588)
- 理论(10786)
- 技术管理(10773)
- 贸(10075)
- 机构
- 学院(196727)
- 大学(190984)
- 济(93113)
- 经济(91828)
- 管理(88748)
- 理学(76740)
- 理学院(76245)
- 管理学(75800)
- 管理学院(75433)
- 研究(51590)
- 财(48813)
- 中国(46011)
- 财经(38380)
- 京(37548)
- 经(35016)
- 江(29482)
- 经济学(29032)
- 财经大学(28485)
- 商学(27517)
- 商学院(27316)
- 经济学院(26614)
- 农(26300)
- 科学(24777)
- 中心(24546)
- 经济管理(24278)
- 所(23824)
- 北京(23173)
- 业大(23102)
- 州(22924)
- 农业(20449)
- 基金
- 项目(120799)
- 科学(99262)
- 研究(92711)
- 基金(92656)
- 家(76452)
- 国家(75725)
- 科学基金(69575)
- 社会(64068)
- 社会科(61099)
- 社会科学(61083)
- 基金项目(49154)
- 省(46629)
- 自然(42869)
- 自然科(41964)
- 自然科学(41958)
- 教育(41803)
- 自然科学基金(41354)
- 资助(38159)
- 划(36828)
- 编号(36005)
- 业(31604)
- 创(29031)
- 部(28899)
- 成果(28053)
- 国家社会(27043)
- 制(26659)
- 人文(26528)
- 教育部(26275)
- 创新(26136)
- 重点(25676)
- 期刊
- 济(103815)
- 经济(103815)
- 研究(57730)
- 财(45632)
- 管理(38391)
- 中国(30951)
- 农(24578)
- 融(21756)
- 金融(21756)
- 科学(21168)
- 财经(21087)
- 学报(18693)
- 业经(18606)
- 技术(18068)
- 经(18020)
- 农业(16798)
- 经济研究(16543)
- 大学(16488)
- 学学(16105)
- 财会(14461)
- 问题(13732)
- 技术经济(13220)
- 会计(12291)
- 业(11907)
- 世界(11199)
- 贸(11083)
- 商业(10978)
- 现代(10861)
- 经济管理(10187)
- 通讯(9836)
共检索到290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行 李小荣
文章以国有企业的舞弊活动为研究视角,考察了政府分权的经济后果。理论上,政府分权会减轻企业的政治成本,降低企业的舞弊概率;但同时政府分权也会加剧代理成本(管理层自利行为的成本),提高企业的舞弊概率。以金字塔层级作为政府对国有企业分权程度的替代变量,实证结果显示,政府分权显著降低了国有企业的舞弊概率。对舞弊类型细分之后发现,政府分权主要降低了企业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交易方面的舞弊。此外,政府分权对企业舞弊的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政府干预动机较强的地区。本文的结论从企业舞弊的视角支持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分权化改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中胜 罗正英
文章以我国2001-2007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地区财政分权程度与国有公司所属的政府层级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越不充分的地区,其所控制的国有公司和属地民营公司越有可能存在过度投资行为;相对于中央政府控制的国有公司,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公司和属地民营公司更有可能存在过度投资行为;地方政府的层级越低,其所控制的国有公司越有可能存在过度投资行为;GDP增速越慢的地区,其所控制的国有公司和属地民营公司越有可能存在过度投资行为。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层级 过度投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泽霞 李青 牟辉
本文对2006-2010年因管理舞弊(虚构利润、虚构资产、虚假陈述、重大遗漏、大股东占款和操纵股价)而受到中国证监会处罚、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有不良诚信记录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管理舞弊;其次,通过对内部控制五要素进行分析,本文还发现在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环境对抑制管理舞弊做出的贡献最大;而且在内部环境中合理的股权结构、国有控股、高管人员稳定性可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质量,使内部控制能够更好地发挥抑制管理舞弊的作用。
关键词:
管理舞弊 内部控制 内部环境 抑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敏 李瑕
本文以2000~2008年因财务舞弊被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舞弊三角理论建立了财务舞弊识别模型。研究表明,法人股比例越高、监事会会议次数越多、当年的审计意见类型为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越容易发生财务舞弊行为,而现金再投资比率、营业毛利率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财务舞弊负相关。
关键词:
舞弊三角理论 财务舞弊 审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党论 唐清泉
担保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债务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以2001年到2003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政府控制、银企关系以及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银企关系会显著影响到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行为。由于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在产权上的同一性,地方政府控制的企业的关系贷款会更容易影响到其对外担保行为,同时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也会显著影响到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对民营上市公司而言,银行与公司的关系贷款、当地的财政赤字等对其担保行为影响不大。这对我们理解当前的金融体制改革、民营企业融资等问题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银企关系 预算软约束 担保行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史洁琼
创新产出是衡量政府研发补贴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014—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考察了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推动了企业创新产出量质齐升,但其质量提升效应不及数量推动效应;政府研发补贴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民营企业、高竞争程度行业和市场化环境较差地区企业的策略性创新行为;政府研发补贴的持续性是提升企业创新质量的关键路径。据此,本文提出:政府要进一步优化研发补贴政策设计,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构筑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爱华 张鑫娜 费堃桀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关注的重点。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显然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财政政策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鲜有文献从政府采购角度考察。笔者以2015—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政府采购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采购对提高企业ESG表现发挥了正向激励效应;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正向激励作用对规模较大的企业、重污染行业和处于成熟期之后的企业更为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政府采购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改善企业内部控制以及提高企业的市场关注度等渠道为企业提升ESG表现提供内在激励和外在动力。因此,政府应当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政府采购政策设计,推动我国企业ESG表现稳步提高;同时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现状,积极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获取资源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子彪 王思惟 陈迪 聂进
选取A股上市专精特新企业2005—2022年数据,分析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对专精特新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在获取政府补贴后会优先选择实质性创新而非策略性创新,税收优惠则会激励其进行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两种财政政策均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实现上述创新效应。此外,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对非国有企业、高数字化和高吸收能力企业的双元创新激励效应更为突出。研究结论为政府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企业合理采用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以促进创新活动提供了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静
本文以2010-2014年我国文化相关产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政府补助与企业投资支出、政府补助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的现象较投资过度更为广泛;政府补助能够促使企业加大投资规模,但对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效果并不显著,反而会加大过度投资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水平,降低企业投资效率。
关键词:
政府补助 投资效率 文化相关产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铮 刘凤委 李增泉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1 999—2 0 0 3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地区市场化程度对当地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越高,长期债务的比重越低。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差异主要归因于政府对企业干预程度的不同。基于此,本文分析认为,当司法体系不能保证长期债务契约得以有效执行时,“政府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替代机制
关键词:
市场化程度 政府干预 债务期限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陆少秀 冯树清 廖以
本文以2012-2014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会计指标ROE来衡量企业绩效,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所有权性质会影响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绩效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所有权性质 政府补助 企业绩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献贞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驱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数字化转型纳入到包含有限知识溢出的扩展投入品种类模型中,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政府补助所发挥的调节效应。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对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第二,数字化转型可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降低企业成本等途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第三,政府补助对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爱华 费堃桀 张鑫娜
充分发挥政府采购促进创新的政策功能,是提高我国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举措,而优化营商环境是我国持续提高创新能力、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突破口。笔者以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不同营商环境下政府采购对企业创新激励效果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采购对支持企业创新发挥了正向激励效应;同时优化营商环境能够显著放大这一正向激励效应。进一步通过考虑企业特征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优化营商环境产生的放大作用对小规模企业、治理水平较好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要想更加行之有效地发挥政府采购对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持功能,不仅需要政府进一步优化当地营商环境,同时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提升自身治理水平,为自身长期创新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关键词:
营商环境 政府采购 企业创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元旭 宋渊洋
地方政府从地区利益出发有使用所得税优惠保护本地企业的动机和能力,本文利用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探讨地方政府市场分割策略对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地区市场分割越严重,本地企业越有可能享受所得税税率优惠,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和实际所得税税率越低。这说明地方政府的确在通过所得税优惠保护本地企业,并且市场分割越严重保护力度越大。本研究还发现民营企业的适用所得税税率显著高于国有企业,而实际所得税税率却显著低于国有企业,说明民营企业的避税动机和能力更强。本文建议适当降低地方政府在企业所得税优惠方面的自由度,在所得税优惠政策上公平地对待不同类型和地区的企业,并加强市场分割严重地区的所得税征管...
关键词:
市场分割 税收优惠 所得税 实际税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静
本文以2010-2014年我国文化相关产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政府补助与企业投资支出、政府补助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的现象较投资过度更为广泛;政府补助能够促使企业加大投资规模,但对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效果并不显著,反而会加大过度投资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水平,降低企业投资效率。
关键词:
政府补助 投资效率 文化相关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政府补贴、税收优惠与企业双元创新——来自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府干预、环境污染与企业环保投资——基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府采购能够抑制企业杠杆操纵吗——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府职务消费管制有效性研究——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管理者舞弊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法律治理、投资者保护与财务舞弊: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地方政府竞争、企业上市方式与政企间利益输送——来自中国家族企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股权激励与会计舞弊——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特征与财务舞弊——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