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94)
2023(3589)
2022(3068)
2021(2593)
2020(2012)
2019(4449)
2018(3913)
2017(7254)
2016(4149)
2015(4336)
2014(4227)
2013(4020)
2012(3568)
2011(3020)
2010(3016)
2009(2789)
2008(2884)
2007(2732)
2006(2290)
2005(2015)
作者
(10916)
(8872)
(8790)
(8724)
(5740)
(4302)
(4095)
(3475)
(3381)
(3276)
(3073)
(3015)
(2877)
(2807)
(2785)
(2759)
(2652)
(2575)
(2542)
(2510)
(2215)
(2195)
(2133)
(2074)
(2057)
(1997)
(1977)
(1858)
(1802)
(1790)
学科
管理(17304)
(15276)
经济(15252)
(12459)
(10383)
企业(10383)
(8855)
方法(7201)
中国(6938)
数学(6535)
数学方法(6494)
(5877)
国家(5710)
人口(5148)
(4794)
财务(4788)
财务管理(4774)
企业财务(4245)
财政(3901)
(3679)
(3435)
(3418)
机关(3337)
国家机关(3336)
(3262)
业经(3181)
地方(3111)
工作(2977)
人事(2926)
人事管理(2926)
机构
大学(57238)
学院(55258)
(25680)
经济(25220)
管理(22543)
理学(19565)
理学院(19393)
研究(19302)
管理学(19220)
管理学院(19102)
(14912)
中国(14307)
(11828)
财经(11333)
(10434)
科学(9520)
(9452)
经济学(9078)
中心(8977)
财经大学(8523)
经济学院(8321)
研究所(8269)
(7938)
北京(7514)
(6968)
(6801)
业大(6503)
(6246)
师范(6199)
商学(6169)
基金
项目(38241)
科学(30911)
基金(29241)
研究(28577)
(25226)
国家(25058)
科学基金(22054)
社会(20244)
社会科(19358)
社会科学(19355)
基金项目(14626)
(13747)
自然(13143)
自然科(12870)
自然科学(12869)
教育(12850)
自然科学基金(12659)
资助(12160)
(11593)
编号(10599)
国家社会(9263)
(9091)
成果(8811)
重点(8514)
教育部(8141)
(8043)
(8012)
人文(7743)
(7578)
(7538)
期刊
(25563)
经济(25563)
研究(19814)
(13492)
中国(11861)
管理(7421)
科学(7278)
学报(6880)
大学(5748)
财经(5697)
学学(5427)
(5303)
教育(5184)
(4887)
经济研究(4860)
(4469)
金融(4469)
技术(4337)
人口(4046)
财会(4011)
会计(3690)
农业(3590)
统计(3261)
问题(3235)
业经(3092)
(2788)
技术经济(2760)
通讯(2639)
会通(2632)
决策(2547)
共检索到83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赵美洁  严成樑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家庭照料和正式照料的世代交叠模型,考察了政府分担育儿成本对生育率和人力资本的影响。同时,基于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权衡以及社会福利等指标,本文探寻了政府与家庭之间育儿成本分担的最优比例。论文研究发现:(1)政府分担育儿成本对生育率和人力资本均产生倒U型影响;(2)存在可以实现生育率、人力资本以及社会福利均处于较高水平的最优政府分担区间(分担比例在36%—43%)。本文认为应充分发挥政府分担育儿成本在生育率和人力资本方面的促进作用,加大政府在普惠托育服务上的财政投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我国快速经历的人口转变所引起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一直为人们所观注。其中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趋势最为引人注目,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研究中国人口的变化提供了最新信息,在此基础上学术界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展开了对我国人口老化的研究。本文作为其中之一,旨在考察我国生育率转变与人口老化的趋势,包括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对这一趋势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鹏  
本文提出中国人口老龄化本身并不一定就是问题,伴随着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而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在初期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在1950~1990年的人口年龄构成变动中,生育率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远远大于死亡率下降的影响;生育率的下降是中国这一时期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低生育率条件下,由于不同队列人口规模的差异和人口惯性的存在,仍然会使中国人口向老龄化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静  
在中国信奉"多子多福"的传统文化背景下,生育政策的适度放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必然引致个人跨期选择行为的改变。文章将社会保障对个人所产生的心理预期纳入到Diamond模型中来考察家庭代际之间的优化选择行为。理论分析认为,家庭将在收入约束和生育政策下选择孩子数量的上限和孩子的教育投入水平。而社会保障对家庭优化选择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障会使个人对未来保障产生预期,从而影响个人当期的生育动机和孩子的教育投入水平。一方面,社会保障预期对出生率具有抑制作用,但由于受到政策性因素约束,这种抑制作用较小;另一方面,社会保障预期会使家庭增加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随后,我们用1998—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实证结果印证了理论部分的结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余小英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是制约市民化的重要因素,政府一直在市民化成本分担中扮演主导角色,政府角色的定位决定政府在市民化中成本分担的方式和实际效果。本文对市民化各项成本初步测算,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总量大,承担了绝大部分成本的政府面临实际财政支出的制约,这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际效果。因此,政府需要在成本约束和市民化效果指导下进行角色定位,借助市场进行成本有效分担,单列财政专项支出,多元成本分担主体协调并进,从而构建良性的成本分担机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柳杨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是制约市民化进程的关键,而政府一直在市民化成本分担中扮演重要角色,深刻影响成本分担的成效。本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中的政府责任: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公共成本,引导其他利益主体积极参与。然而,目前政府成本分担责任过重,对其他利益主体引导不力。因此,政府需要明确责任,协调政府间关系,激励监督多元主体积极参与,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凯  
世界人口生育率逐年下降,然而其背后的作用机制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在突破传统家庭内部生育成本—效用对低生育率解释范式的基础上,引入生育成本社会化因素,认为家庭生育孩子资本要素占用和劳动要素占用以及社会化分担不足是造成世界生育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解释生育成本社会化对生育率降低的作用机理,并选取37个国家近41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以此建立政府生育支持政策变量与关键宏观经济变量指标的关联和评价标准,最终求解政府最优生育支持政策组合,为实施生育支持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梁昊  张涵宇  
近几十年来,全球生育率持续下降。根据联合国推算,若想保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稳定平衡,生育率应该保持在2.1左右。而目前,除印度外的世界前十大经济体的生育率都跌破了该水平。夫妻的生育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可被看做是一类有关时间分配的经济决策。简单地说,在生育决策中,夫妻双方面临将时间分配于工作还是生育的选择。选择生育小孩不仅会给夫妻双方带来"直接成本",而且还会带来一定的"机会成本"。一个面对多个选择机会的人所做的某个选择的"机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石爱虎  
我国农村生育率的影响因素与人口控制和政策思路集美大学财经学院石爱虎公众决策我国自70年代以来控制人口所取得的卓著成绩,主要应归功于计划生育政策。但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在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下,我国农村每年仍有数以百万计的超生婴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杰  
当前,我国不同行政区域间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数额悬殊,区域内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普遍分层对待,不同隶属关系高校间教育财政拨款差别大,不同性质的高校间教育财政拨款更是冰火两重天。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比例的控制权,主要掌握在政府部门。应以国家权力机关和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法律制度,建立教育财政拨款与学费收取标准匹配体系。要充分发挥财政蓄水池调节作用,从源头上保证教育成本分担合理。尝试普遍发放"教育券"模式,普遍调整教育财政拨款标准,加大奖励力度,体现成本效用原则。应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毕业补偿机制,使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比例不断优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富德  
总和生育率作为衡量生育水平的综合指标,由于它抽象了年龄结构的影响,在人口再生产的分析中,起特殊重要作用。但对这一指标的认识,还有很大分歧,一说它是“评价计划生育工作成绩的最直接、最贴切的指标”;一说它“不能说明平均一个妇女一辈子生育的子女数……,更不能据以评价一个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进行的好差”。因此,阐明总和生育率指标的性质,分析影响它变动的各种因素,把握在普遍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情况下,总和生育率的发展趋势,评价这个指标在计划生育指标体系中的作用,就很有必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生育率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是一个各国普遍观察到的现象。同时观察到的事实则是,生育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则导致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反过来削弱经济增长潜力,拖慢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由于研究者对于生育率变化决定因素的规律尚未充分认识,在解释这种不对称乃至对立的因果关系方面颇显捉襟见肘,构成一个所谓的“生育率悖论”。本文通过援引国际经验和分析中国的特殊人口转变过程,尝试揭示中国目前形成的极低生育率不是一种宿命。通过更完整的经济社会发展,或通过人类发展指数的提升,特别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家庭发展的诸因素,拓展家庭资源预算曲线,可以预期生育率朝着更替水平(同时也是意愿水平)的反弹,从而打破生育率悖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坤  胡东婉  刘扬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科学评价政策实施的效果尤为重要。以2001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提倡一对夫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生育两个子女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1982~2013年省级年度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和门槛模型评估生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及机制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政策与人口出生率显著为正;生育政策和生育成本社会化的交互项与人口出生率显著为正。说明生育政策有效,可以提高人口出生率,且生育成本社会化转移越多,人口出生率越高。从地区分组来看,东、中部地区的政策有效性更强。从门槛效应看,相对于低房价地区,高房价地区的政策效果更明显;相对于低文化水平群体,高文化水平群体的政策效果更明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瀛通  
文章阐述了总和生育率的来源、内涵及其理论基础,论述了人口粗、净再生产率表征更替生育水平与用总和生育率来表征更替生育水平的差异与不同;阐述了稳定与非稳定人口的差异和稳定人口理论的不足之处。文章指出,总和生育率属于稳定人口的指标,在度量非稳定人口的生育水平时,总和生育率是一个假定性条件极强的指标,必然要与实际非稳定人口生育水平存在差异。因此正确认识以总和生育率的真实涵义颇具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在近年关于中国经济减速的讨论中,一个渐渐一致的看法是中国的人口红利结束了。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为9.37亿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多年来首次下降,2013年劳动年龄人口再次减少244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更是下降至67.6%,减少了1.6个百分点。第一财经研究院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单纯人口数量红利可以推动经济规模高增长,而无法实现知识体系、技术体系、产业体系的升级。人口数量红利结束后,中国的"人口质量红利"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