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116.42.43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74)
2023(15760)
2022(13474)
2021(12462)
2020(10688)
2019(24597)
2018(24466)
2017(48298)
2016(26238)
2015(28937)
2014(28668)
2013(28542)
2012(26009)
2011(23036)
2010(23026)
2009(21673)
2008(21607)
2007(18883)
2006(16967)
2005(15278)
作者
(72025)
(59530)
(59447)
(56813)
(38235)
(28407)
(26973)
(23244)
(22715)
(21496)
(20378)
(20377)
(19265)
(18920)
(18604)
(18209)
(17733)
(17357)
(17084)
(16895)
(14751)
(14676)
(14508)
(13784)
(13336)
(13322)
(13301)
(13193)
(11925)
(11707)
学科
(111709)
经济(111571)
(97641)
管理(89696)
(87702)
企业(87702)
方法(51713)
数学(42189)
数学方法(41833)
(39132)
业经(32866)
(32616)
中国(26761)
(25195)
财务(25136)
财务管理(25096)
企业财务(23858)
(23421)
农业(23205)
(22272)
税收(20813)
地方(20749)
(20632)
技术(20394)
(19659)
理论(19445)
(18363)
贸易(18355)
(18206)
(18067)
机构
学院(366207)
大学(363741)
(154207)
经济(151272)
管理(151186)
理学(130365)
理学院(129103)
管理学(127377)
管理学院(126682)
研究(116470)
中国(90135)
(79307)
(76646)
科学(67957)
财经(61288)
(57202)
(55691)
(55606)
(54832)
中心(52179)
研究所(51025)
业大(50552)
北京(48515)
经济学(46703)
财经大学(45327)
(43994)
师范(43656)
(43596)
农业(43100)
经济学院(42424)
基金
项目(241190)
科学(191550)
研究(181191)
基金(176915)
(151553)
国家(150237)
科学基金(131562)
社会(116269)
社会科(110362)
社会科学(110333)
基金项目(93592)
(93391)
自然(83569)
教育(82085)
自然科(81654)
自然科学(81637)
自然科学基金(80234)
(77131)
编号(74026)
资助(72953)
成果(60068)
(54050)
重点(52876)
(52174)
(51090)
课题(49677)
国家社会(48224)
创新(48106)
教育部(47263)
(46790)
期刊
(171928)
经济(171928)
研究(116687)
中国(67032)
(64191)
管理(59148)
(50720)
学报(50427)
科学(47608)
大学(39192)
教育(37506)
学学(36987)
农业(34921)
(32896)
金融(32896)
技术(32501)
财经(30400)
业经(28786)
经济研究(27665)
(25996)
问题(22226)
(19962)
技术经济(19911)
(17973)
现代(17716)
财会(17614)
理论(17541)
商业(16842)
(16356)
(16235)
共检索到54786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马双  吴夕  卢斌  
借助2004年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政策,我们发现2004年受政策影响的企业相对于不受影响的企业应交增值税减少了15.0%。然而,增值税减少的情况并未持续到2005—2007年,减税在长期并未成为政府的负担。同时,增值税转型带来的减税使企业活力得到显著提升。根据企业人均产值、人均销售收入以及人均利润对税率的反应弹性,我们估算得到拉弗曲线中的最优税率应介于18.3%—23.0%。中国企业税负高于此水平,减税在长期不但不会增加政府负担,而且还能实现企业活力的提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建民  唐红李  杨婷婷  
我国制造业增值税税负在各大行业中居于较高水平,制造业企业对增值税减税的获得感不强,增值税实际税负依然较重,增值税税负对制造业企业升级的"质"和"量"均存在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2012~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增值税税负对企业升级的"质"和"量"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中小企业体现得尤为明显。建议在制度设计和征收管理上对增值税进行改革,为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财税制度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振  王小龙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县层面经济数据,实证检验了增值税减税对企业进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增值税税率降低和扩大增值税进项抵扣范围都能够显著激励企业进入;第二,异质性检验发现,增值税减税对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进入的促进作用更大,对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进入的作用则不显著;第三,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值税减税能够减少企业退出,但不利于化解过剩产能。本文研究结论所包含的政策含义在于,增值税减税有助于激励企业进入,但同时也必须加强去产能政策的力度,防止加剧产能过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汤泽涛  汤玉刚  
近年来,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企业的减税降费措施,但减税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减轻企业实际税负,提升企业价值?究竟哪些企业是减税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本文以2018年增值税减税政策为背景,尝试利用股票市场的反应回答这一问题。利用港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双重差分实验设计,得到增值税减税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增值税减税会使得企业价值增加,但议价能力不同的企业从减税中捕获的利益不同,议价能力强的企业享受到更多的减税好处。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普惠式政策性减税背景下企业"获得感"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也有助于改进减税策略,优化减税的着力点,实施精准减税,使给定减税规模的社会福利效应最大化。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王娟  
2009年1月1日起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现了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文章通过比较增值税转型前后增值税、所得税等的变化,分析得出转型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转型对企业财务报告及财务指标的影响,最后指出转型下企业的应对措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冬   陆佳妮   周宇洁   戴明婕  
降低增值税占比的同时提高企业所得税占比,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两翼”,增值税减税改革可能引发企业所得税的联动反应。本文基于避税的权衡理论,研究2017、2018年增值税税率简并改革对企业所得税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税率简并改革后企业显著降低了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企业现金留存增加、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和税收征管强度增大是增值税税率简并改革影响企业所得税避税的重要机制;增值税税率简并改革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在增值税税负率高、竞争能力更强和融资约束程度更大的企业中更显著。而且,企业不仅减少了账税差异避税行为,也减少了较为隐蔽的账税一致避税行为。本文从间接税和企业所得税联动的视角揭示增值税税率简并对企业所得税产生的外溢效应,揭示了增值税改革对税收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越  张昊天  薛进军  赵旭杰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关键内容。本文以2004—2009年中国增值税转型改革为制度背景,研究了税收激励如何影响企业污染排放这一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刻画增值税转型改革这一税收激励政策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机制,并分解出研发创新效应、清洁生产效应和规模扩张效应三条路径。接下来,以增值税转型改革为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该税收激励政策对企业污染排放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增值税转型改革会显著降低企业的污染排放。从机制分析看,增值税转型改革会激发企业投资活力,促进企业的研发创新和清洁生产,从而降低企业的污染排放;并且,增值税转型改革会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表明税收激励的减排效应并不以限制企业规模化发展为代价。同时,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减排效果对于民营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来说更为突出。此外,增值税转型改革不仅促进了在位企业的污染减排,还导致高污染排放企业退出市场,促进低污染排放企业进入市场,从而降低了整体污染排放规模。本文丰富了绿色发展的理论和经验研究,为通过科学合理的税收激励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弈超   刘行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财税政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中国于2017年开始实施的系列增值税税率下调改革为契机,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普惠性减税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值税税率改革这一普惠性减税政策显著扩大了企业的内部薪酬差距。机制检验发现,普惠性减税主要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条路径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产生影响。其中,“收入效应”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加了企业可供分配的税后利润;“替代效应”提高了企业的资本回报率,使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从而降低了员工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前者主要影响管理层薪酬,而后者主要影响普通员工薪酬,从而导致高管薪酬提高,普通员工薪酬降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显著扩大。异质性分析显示,普惠性减税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在企业产品市场势力较弱、资本密集度较高、小规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拓展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普惠性减税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超额薪酬差距的增加。本文的研究不仅为理解税收影响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内在机理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构建促进共同富裕的现代财税制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旭红  杨武  
增值税税负是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而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受影响的程度各异,故增值税税负对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影响也不同。本文通过倾向值得分匹配(PSM)方法研究增值税税负在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差异,实证研究得出初创期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显著高于非初创期企业的结论。同时,在应用PSM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双重差分方法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和营改增均未显著改变初创期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显著高于非初创期企业的状况。因此,为改善初创期企业生存环境,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建议在未来的税制改革中考虑对初创期企业的增值税政策支持,以促进企业的健康成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建军  吴懿  
作为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维度,税收分成是观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视角。本文基于2016年的"增值税分成"改革,构造了强度DID模型,采用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增值税分成改革产生的财政激励对制造业企业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分成改革使地方政府发展制造业的财政收益提高,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活力;增值税分成产生的财政激励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激发了企业活力。进一步分析表明,增值税分成改革对企业活力的促进作用,对创新驱动型企业、位于财政自给率更高地区的企业效应更大。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税收分成激励理论方面的文献,同时对于优化政府促进企业发展的方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有政策价值。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盖地  
增值税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一个主要税种,也是当今世界货物劳务税中最具发展前景的税种。面对这样一个主要税种,财务会计远未像所得税会计那样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关注,现行增值税会计囿于增值税价外计税的规定,其会计处理也表现为"价外循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广政  马克和  
为有效扼制增值税、消费税税收不断下滑的势头,各地税务部门正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两税”,尤其是增值税的征管力度。1998年深圳市国家税务局在一年一度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年审工作中,就推出了用税负率来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正常纳税,是否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重要措施。作者针对这一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寇恩惠  刘柏惠  张醒  
增值税的流转税性质和特殊计税方式带来了复杂的税负转嫁问题,会从效率和分配两个方面导致改革效果偏离预期。本文基于2009年采矿业增值税税率改革的自然实验,建立福利分析框架,尝试从转嫁方向、转嫁比例、转嫁时间等维度刻画增值税税负转嫁的过程和特点。研究发现,增值税税率改革导致的税负变化由下游企业(消费者)、企业所有者、企业员工和中间投入供应商四方分担,改革当期的分担比例分别为53.518%、9.953%、0.165%和36.364%,扩展到中期,税负几乎全部转移给下游企业(消费者),负担比例达到77.449%。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竞争性矿产行业,垄断性矿产行业的企业所有者更有能力在短期通过向其他三方增加转嫁而减少利润损失;下游企业虽是主要负税人,但同时能因税率改革增加进项抵扣,实际并未受损。上述结果表明,增值税税负会随转嫁时间、市场力量不同而在多个负税人之间以不同的比例分配,通过多个渠道刺激经济、影响分配,制定改革策略时应充分考虑税负转嫁的影响。本文结论有助于深入认识增值税运行规律,增强税制改革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匡浩宇  汪冲  
增值税转型改革实现了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给企业带来了政策优惠红利。厘清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经济效应的内在机制,对理解中国增值税转型政策的经济效果,以及未来进一步对税收政策进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通过半参数ACF方法估计出修正后的企业成本加成,使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双重差分法的研究表明:增值税转型改革显著提升了企业成本加成;在考虑样本选择偏误以及更换成本加成测算方式、安慰剂检验结果都证实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增值税转型改革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工业增加值两个路径促进了成本加成的提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德华  
基于全国税收调查企业数据的计量分析发现:2009年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投资,但对厂房建筑物类的影响不明显;改革使得受影响企业机器设备类与厂房建筑物类固定资产投资率之差更为显著,企业投资结构在改善。这些结论可以通过多重稳健性检验。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机器设备类投资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厂房建筑物类投资方面更为积极,但三重差分法的分析表明,这并非是受改革影响的结果。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