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86)
- 2023(11258)
- 2022(9637)
- 2021(8689)
- 2020(7563)
- 2019(17229)
- 2018(16638)
- 2017(32419)
- 2016(17984)
- 2015(19642)
- 2014(19446)
- 2013(19301)
- 2012(18038)
- 2011(16226)
- 2010(16239)
- 2009(15085)
- 2008(14941)
- 2007(13571)
- 2006(11529)
- 2005(10236)
- 学科
- 济(74588)
- 经济(74508)
- 管理(51969)
- 业(47967)
- 企(38285)
- 企业(38285)
- 方法(36586)
- 数学(32993)
- 数学方法(32760)
- 财(23436)
- 农(20360)
- 贸(19272)
- 贸易(19271)
- 易(18859)
- 中国(18802)
- 学(16331)
- 业经(14803)
- 出(14268)
- 制(14210)
- 地方(14114)
- 农业(13214)
- 务(12665)
- 财务(12650)
- 财务管理(12609)
- 企业财务(11965)
- 技术(11010)
- 环境(10828)
- 银(10709)
- 银行(10653)
- 融(10603)
- 机构
- 大学(262292)
- 学院(259145)
- 济(110991)
- 经济(109017)
- 管理(99746)
- 研究(88455)
- 理学(87532)
- 理学院(86524)
- 管理学(85181)
- 管理学院(84684)
- 中国(64572)
- 科学(56574)
- 京(53751)
- 农(52881)
- 财(51418)
- 所(46075)
- 业大(44190)
- 农业(42384)
- 研究所(42361)
- 财经(41247)
- 中心(40475)
- 江(37869)
- 经(37712)
- 经济学(36085)
- 经济学院(33223)
- 北京(32842)
- 院(31411)
- 范(31403)
- 师范(30914)
- 财经大学(30860)
- 基金
- 项目(181189)
- 科学(141820)
- 基金(134279)
- 研究(123972)
- 家(120287)
- 国家(119348)
- 科学基金(100749)
- 社会(81683)
- 社会科(77690)
- 社会科学(77665)
- 基金项目(71810)
- 省(69979)
- 自然(66612)
- 自然科(65162)
- 自然科学(65136)
- 自然科学基金(64033)
- 划(59766)
- 教育(55859)
- 资助(54204)
- 编号(47285)
- 重点(41137)
- 部(40638)
- 发(38605)
- 创(37770)
- 成果(37550)
- 科研(36036)
- 创新(35508)
- 计划(35306)
- 国家社会(35095)
- 教育部(34391)
- 期刊
- 济(111541)
- 经济(111541)
- 研究(70395)
- 学报(49911)
- 农(46287)
- 中国(43507)
- 科学(42079)
- 财(40803)
- 大学(36054)
- 学学(34620)
- 管理(32104)
- 农业(30692)
- 财经(20714)
- 融(20601)
- 金融(20601)
- 经济研究(19810)
- 技术(18670)
- 业经(17900)
- 经(17789)
- 教育(17773)
- 业(16738)
- 问题(16173)
- 贸(14848)
- 版(13888)
- 技术经济(13066)
- 业大(12617)
- 商业(12524)
- 统计(12331)
- 科技(12310)
- 图书(12126)
共检索到364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静
政府公共支出结构是影响腐败的主要经济因素之一。本文建立腐败的客观衡量指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定量分析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及政府支出规模、市场化程度、教育水平、工资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对腐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少寻租性支出、提高生产性支出对腐败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控制政府支出规模、提高私有化程度对反腐败也有显著正效应;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率对腐败存在着预期的负效应,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教育水平和政府公务员相对工资的提高不利于反腐败,这与大多数实证分析的结果相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俊培 姚莲芳
与国际标准和中国自身的发展目标相比,中国公共支出结构存在明显的偏离。本文从制度因素的角度分析公共支出结构偏离问题。我们建立了一个包含腐败指数和公共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该模型表明,在不同类型的公共支出中腐败存在的难易程度不同,腐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支出结构。文章利用1995-2004年的数据对中国的实践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国,腐败整体上降低了社会文教支出的比重,包括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的比重。这说明,要在一个可持续的基础上来改进公共支出结构,必须加大对腐败的治理。
关键词:
公共支出结构 腐败 财政体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影 牛毅
本文运用我国2006年-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财政透明度对腐败程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财政透明度与腐败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财政透明度的提高可以有效抑制腐败的增长。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腐败 面板模型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雷宝
运用寻租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本文对经济转型时期地方官员腐败和公共投资效率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了综合研究,结合中国情形进行简要的实证分析,指出基于转型时期有效监管制度的缺失,腐败对地方政府公共投资的规模效率、结构效率以及产出效率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效应。也就是说,作为带有高成本特性的一种“暗税”,腐败租金的存在不仅会导致区域内私人投资偏离社会期望的适度投资率,也会人为增大区域公共投资规模、扭曲区域公共投资结构,并降低区域内公共投资的产出水平。
关键词:
腐败 地方政府 公共投资 效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谷成 曲红宝 王远林
本文结合政治选举、私人部门经济活动主体行为特征和财政管理体制框架,采用二阶段寻租模型考察腐败影响公共支出结构的作用机制,发现腐败易于诱发降低公共服务性支出、增加公共购买和公共投资支出的财政资源配置倾向。基于2007-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系统GMM估计方法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腐败显著增加一般公共服务、城乡社区事务和教育的决算支出比重,反腐预期的提高将使这些领域的预算支出比重降低,这意味着上述领域已成为近年来财政腐败的易发领域。为避免腐败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应在加大反腐力度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程度,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中央政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
腐败 经济寻租 公共支出结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杰 杨杰 程栩
已有关于腐败治理与政府支出的研究大多关注腐败治理与政府支出规模及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未考虑地区腐败治理可能存在空间效应。文章运用非主流的西方财政支出理论阐明腐败治理对政府支出的影响机制,然后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地区腐败治理不仅可以影响本地政府的某些支出项目,还能够对相邻地区的政府支出水平产生影响。文章认为中央政府有必要对地方官员腐败进行统筹治理,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改善政府支出水平。
关键词:
地区 腐败治理 财政支出 空间计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步云
从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两个角度分析了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大;地方政府消费性支出虽然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但作用不是很明显;地方政府转移性支出通过再分配机制也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作用,同时,方政府是导致投资过热的关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曾莲 杨智祯 常浩然
以20092014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关注政府审计以及政府债务对于腐败的影响,以此探讨政府审计在削弱政府债务对腐败影响中所发挥的效力和效用。研究结果表明,当期的政府审计处理效力和下期腐败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当期政府审计处理落实效果和下期腐败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当期的政府债务规模与下期腐败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当期的政府审计处理效力抑制了当期的政府债务对下期腐败的影响;当期的政府审计处理落实效果削弱了当期的政府债务对下期腐败的影响。基于此,我国地方政府应从反腐败的目的出发,缩减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志芳
一、政府采购过程中腐败行为的发生机制——成本收益分析在政府采购过程中,腐败行为的发生,主要源于各行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然而,当事人双方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里我们主要从经济利益角度,利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探究腐败行为产生的机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忠敏 马树才 陈素琼
首先采用Diamond模型对公共投资及各项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利用1980~2005年间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单方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我国政府支出和公共投资及各项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的长短期效应;经验结果表明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政府支出挤出了私人投资而公共投资则挤入了私人投资,国防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在长期和短期都挤出了私人投资,社会文教支出长期挤入了私人投资,短期挤出了私人投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勇政 冯海波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腐败、公共支出效率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在传统研究公共支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腐败要素,并建立一个包含家庭、厂商和政府的一般均衡模型。模型均衡解由参数校准的方法模拟计算得到。研究发现,公共支出效率与经济增长显正向关系,而腐败通过影响公共支出效率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进一步地,本文运用中国30个省1998—2008年间的数据,同时采用多种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以上理论假说。结果表明,公共支出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长期增长,而腐败的发生降低了公共支出效率的正向效应。这意味着尽管腐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尚存在多方面不明晰的途径,但其通过影响公共支出效率从而负...
关键词:
腐败 公共支出效率 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吕开颜
本文首先介绍了腐败的定义和分类,并且探讨了转型国家中腐败问题的原因。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框架下,公共支出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增长。但是,在许多转型国家增加公共开支的时候,腐败问题也随之恶化。本文在理论上分析了腐败对公共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反腐败的政策性建议以作参考。
关键词:
腐败 公共开支 经济增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平路 鲁小楠 侯俊会
本文在政府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框架下,建立了我国政府教育支出与居民教育投入之间的回归模型,并采用30个省份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政府教育支出的挤入挤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教育支出对于城镇居民的教育投入影响不显著,对于农村居民的教育投入影响显著。其中政府的义务教育经费对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以中西部的表现最明显;而政府的高中教育经费对于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乃善
政府公共工程招投标领域内,参与投标人为达到自身的某种目的常常采取行贿等非法手段。这种腐败违法行为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且给政府公共工程建设带来极大破坏。消除这种行为,除了需要相应的监管部门付出很多努力外,与招投标违法举报人的举报积极性密切相关,举报人提供的线索在查处腐败案件中起关键的作用。充分发挥举报人的积极性,是查处腐败案件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做好工程建设预防寻租腐败等发生的重点和难点。该文从政府公共工程招投标腐败举报问题出发,从举报人是否属于当事人的角度进行分类,研究了它们的异同点,并对举报人与被举报
关键词:
公共工程 利益博弈 完善途径 政府工程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吴进进
本文探讨了中国公民的公共服务满意度,腐败认知与政府信任的相互关系。通过使用第一波和第四波亚洲民主价值观调查(Asiabarometer Survey)的中国数据,研究发现公众的腐败程度认知和公众对反腐绩效的不满都显著降低了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度,但是公共服务满意度显著减小了反腐绩效的不满对政府信任的消极影响,但是并不能减轻腐败程度认知对政府信任的消极效应。本文的研究表明当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有着较高的满意度时,公众对政府反腐也将多一些耐心,但是公众却并不会因为较高的公共服务绩效而对腐败持宽容态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