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3.52.229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98)
2023(19218)
2022(16701)
2021(15377)
2020(13223)
2019(30208)
2018(29766)
2017(57889)
2016(31382)
2015(35426)
2014(35511)
2013(35175)
2012(32538)
2011(29322)
2010(29457)
2009(27548)
2008(27067)
2007(23969)
2006(20899)
2005(18532)
作者
(91710)
(76890)
(76192)
(72799)
(48871)
(36863)
(34852)
(29997)
(28958)
(27306)
(26021)
(25878)
(24328)
(24325)
(23849)
(23704)
(22984)
(22706)
(21983)
(21934)
(18931)
(18891)
(18618)
(17465)
(17248)
(17002)
(16877)
(16773)
(15619)
(15085)
学科
(143441)
经济(143288)
管理(92797)
(85739)
(70796)
企业(70796)
方法(63290)
数学(55662)
数学方法(54998)
(36749)
(34362)
中国(33440)
(30059)
地方(29896)
业经(28434)
(23326)
贸易(23318)
农业(23300)
(23179)
(22521)
(22469)
财务(22386)
财务管理(22333)
企业财务(21230)
理论(20744)
环境(20291)
(20150)
(19439)
金融(19435)
技术(18978)
机构
大学(458290)
学院(455493)
(191196)
经济(187252)
管理(179416)
理学(155844)
理学院(154084)
研究(153401)
管理学(151347)
管理学院(150492)
中国(112867)
(96128)
科学(94281)
(87946)
(77596)
(72582)
研究所(70567)
财经(70558)
中心(69320)
业大(67151)
(66151)
(64072)
北京(60536)
经济学(58891)
(58674)
师范(58093)
农业(56979)
(55496)
(53293)
经济学院(53049)
基金
项目(309026)
科学(242880)
基金(225413)
研究(223045)
(196486)
国家(194920)
科学基金(167495)
社会(141716)
社会科(134386)
社会科学(134349)
(119807)
基金项目(118981)
自然(109492)
自然科(106941)
自然科学(106915)
自然科学基金(104995)
教育(102623)
(100878)
资助(94250)
编号(90208)
成果(72980)
重点(69070)
(68663)
(65519)
(63252)
课题(61682)
科研(59508)
创新(59154)
教育部(58948)
国家社会(58562)
期刊
(207505)
经济(207505)
研究(133375)
中国(79865)
学报(72173)
(68881)
科学(65323)
(64532)
管理(63986)
大学(54395)
学学(51510)
农业(44206)
教育(43814)
技术(39803)
(37696)
金融(37696)
财经(34943)
经济研究(34307)
业经(31583)
(29927)
问题(26877)
技术经济(23650)
统计(23456)
图书(23092)
(22388)
理论(21339)
(20969)
(20968)
(20789)
科技(20269)
共检索到66210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马雪彬  魏鑫  
本文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构造门槛回归实证检验模型,采用1997—2011年的数据,验证了各地区政府公共投资存在门槛效应及Armey曲线关系。研究指出,东、中、西部最佳公共投资规模应分别为各地区GDP的13.974%、21.557%、32.666%,政府公共投资的规模超过最佳公共投资规模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整体而言,东部地区政府公共投资过剩,而中西部地区却存在投资不足。因此,东部地区需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合理利用资金,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中部地区应适度扩大其公共投资规模,控制公共投资规模不超过门槛值,同时也应注重资金的合理配置,提高投资的效益;西部地区需要大幅扩大其公共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慧  
探究地方政府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在阐述地方政府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2005—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同时构建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1)地方政府投资能够显著提升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2)地方政府投资对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其中,当地方政府投资作为门槛变量时,门槛值分别是0.010和0.109;当开放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时,门槛值分别是0.186和0.852。得到政策启示如下:政府应继续在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创新性项目方面加大投资,但投资水平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此外应适当引资充分发挥外资的示范效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鹏  
基于2000—2013年东、中、西部(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基础设施投资对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增长的时间、空间效应。结果表明:2000—2007年基础设施投资对西部区域、中部区域经济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东部有阻碍作用但不显著;2008—2013年对中部有显著阻碍作用,对东部区域、西部区域有阻碍作用但不显著;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数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盈之  彭欢欢  刘修岩  
威廉姆森假说认为,空间集聚在经济发展初期能显著促进效率提升,但达到某一门槛值后,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小,甚至不利于经济增长,拥挤外部性更倾向于分散的地理空间结构。本文基于巴罗(Barro)增长模型建立了门槛回归模型,利用中国30个省域1978—2008年的数据对威廉姆森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考察了空间集聚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效应,即没有达到门槛值以前,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但超出门槛值后,集聚会降低经济增长率,即威廉姆森假说在中国显著存在。研究同时还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趋同和发散并存的态势。最后,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骆永民  
本文借助中国30个省份1998~2008年的面板数据,以数据包络分析(DEA)得到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来指代各省的人力资本情况,综合采用普通面板回归、空间面板回归、门限面板回归以及平滑转换面板回归这四种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在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贡献的同时,还存在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和门限效应。基于这一结论,本文认为应当加大对邻省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较低省份的科教支出并努力提升这些省份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而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较高的省份,不适宜从改进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思路来追求更快速的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黄昱然  卢志强  李志斌  
新常态下,渐现的地方债务风险对经济影响已不容忽视,如何有效衡量和防范过度举债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采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在非线性框架下对中国30个省份地方政府举债的经济增长效应展开深入研究。在此过程中,我们重点考察地方债务压力和地方金融差异的变化,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并结合债务压力和金融差异分析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渐进演变关系。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地区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随着负债压力和偿债压力增加,该效应呈逐渐下降态势并转化为负效应。此外,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提高,能增加经济中的流动性,缓解举债推升利率对私人投资的挤占,进而增强举债的经济增长效应;而区域金融风险程度提升,增加了资本损失和贬值的风险,损害举债资金配置效率,进而弱化地方政府举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现阶段管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若干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汪雯羽  贝多广  
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了县域经济体的信贷可得性,有助于县域经济增长,而其发展过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本文运用2014-2018年县级面板数据,通过门限面板回归模型研究政府干预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县域经济增长时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政府干预起到调节作用。同时,子指标回归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与县域经济增长负相关;数字化程度和使用深度对县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政府干预的作用与主回归一致。(2)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完善传统金融市场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增长。(3)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与县域经济增长负相关;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中部地区政府的调节作用是单向的,西部地区则为倒U型,本文分析了地区差异的内在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亦春  王国强  
基于中国1992-2012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对金融偏离度的测度以及运用双门槛回归检验,证实了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正相关,而是呈现出促进和抑制的差异,即存在非均衡性。由于非均衡以不同机制大幅降低了金融市场对资本的有效配置能力,相对于实体经济,金融发展向上或者向下的过度偏离都抑制了实体经济增长,从而说明金融发展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不仅需要金融部门主观上的支持,客观上也需要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相适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薛艳  
本文在两部门生产函数的理论框架下,采用2000—2013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造半参数混合模型,对政府公共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从整体上看,尽管政府部门对非政府部门产出的作用是负向的,但是政府部门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出高于非政府部门,因此整体上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正向作用。从各省情况来看,北京、河北、黑龙江、华东区除江西外、广东、新疆等地区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负向的,而内蒙古、东北、中南、西南和西北区域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则表现为明显的拉动作用。据此提出东部等经济较发达区域要提高政府公共投资的质量,优化公共投资的结构,中部和西部地区要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的规模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嘉  
文章采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地方政府公共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1995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总体上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但不同公共投资项目的拉动效应在区域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苗洪亮  曾冰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创新和城镇化引入经济增长空间扩展模型,在揭示创新产出通过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控制劳动、资本、土地、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创新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命题成立;(2)就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而言,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我国省域间存在技术溢出,城镇化的创新效应存在并具有门槛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会影响地区技术的吸收能力,创新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苗洪亮  曾冰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创新和城镇化引入经济增长空间扩展模型,在揭示创新产出通过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控制劳动、资本、土地、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创新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命题成立;(2)就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而言,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我国省域间存在技术溢出,城镇化的创新效应存在并具有门槛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会影响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宏  
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转变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源之一。以中部地区为分析样本,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994年的财政分税制改革后,中部六省的地方政府投资有力的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但是这种效应并不明显,这与政府投资的投资价值取向和标准有关。针对这一分析提出了优化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美玲  
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是东道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运用我国28个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现代分位数回归分析技术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市场、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和外商直接投资通过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均与经济发展阶段和区域差异有显著关联;其次,相比传统分析方法,分位数技术可以更细致地显现经济变量之间的作用轨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洪钰  林志良  管永芬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基本方法,运用EVIEWS软件,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中国31个省市的公共投资以及私人投资产出效应及贡献率,结果表明公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显著,各省公共投资对GDP贡献度差异明显。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